第六篇Science,復旦上醫團隊系統描繪轉錄起始連續動態全過程
2023年12月22日,復旦上醫徐彥輝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visualiz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in action”的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該項研究首次用結構重現出了轉錄從頭起始的16個連續動態全過程,揭示了通用轉錄因子(GTFs)和轉錄泡協同RNA聚合酶Pol II調控轉錄起始向轉錄延伸轉變的分子機制。一部58萬張照片的分子定格電影 生命的遺傳物質是DNA,而DNA可以通過自我復制,伴隨著細胞的分裂傳遞遺傳信息。DNA可以通過轉錄形成RNA,RNA通過翻譯的過程合成蛋白質。 轉錄是基因表達調控的核心,基因表達調控在人的發育、疾病發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真核細胞的基因轉錄需要經歷起始,延伸,終止等多個階段。多細胞生物為了滿足在同一套基因組的基礎上實現差異性的基因表達,需要經過非常復雜且精細的基因表達......閱讀全文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轉錄因子分子量(kD)功能TBP30與TATA盒結合TFⅡ-B33介導RNA聚合酶Ⅱ的結合TFⅡ-F30,74解旋酶TFⅡ-E34,37ATP酶TFⅡ-H62,89解旋酶TFⅡ-A12,19,35穩定TFⅡ-D的結合TFⅡ-I120促進TFⅡ-D的結合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轉錄因子分子量(kD)功能TBP30與TATA盒結合TFⅡ-B33介導RNA聚合酶Ⅱ的結合TFⅡ-F30,74解旋酶TFⅡ-E34,37ATP酶TFⅡ-H62,89解旋酶TFⅡ-A12,19,35穩定TFⅡ-D的結合TFⅡ-I120促進TFⅡ-D的結合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
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轉錄因子轉錄因子分子量(kD)功能TBP30與TATA盒結合TFⅡ-B33介導RNA聚合酶Ⅱ的結合TFⅡ-F30,74解旋酶TFⅡ-E34,37ATP酶TFⅡ-H62,89解旋酶TFⅡ-A12,19,35穩定TFⅡ-D的結合TFⅡ-I120促進TFⅡ-D的結合
信使RNA的反轉錄酶與反轉錄過程
定義:以反義RNA為模版,通過反轉錄酶,進行的RNA轉錄 1.概念反轉錄是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也稱逆轉錄。這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種特殊方式。 2.反轉錄酶與反轉錄過程 反轉錄過程由反轉錄酶催化,該酶也稱依賴RNA的DNA聚合酶(RDDP),即以RNA為模板催化DNA鏈的合成。合
信使RNA的啟動子和轉錄因子
一定義:酶識別、結合、開始轉錄的一段DNA序列。強啟動子2秒鐘啟動一次轉錄,弱啟動子10分鐘一次。 二原核生物:大腸桿菌在起點上游約-10堿基對處有保守序列TATAAT,稱為pribnow box,有助于局部解鏈。在其上游還有TTGACA,稱為-35序列,提供RNA聚合酶識別的信號。 三真核
RNA聚合酶轉錄終止子
中文名終止子外文名terminator T定義終止子(terminator T)是給予RNA聚合酶轉錄終止信號的DNA序列。在一個操縱元中至少在結構基因群最后一個基因的后面有一個終止子。作????用轉錄終止信號
RNA-反轉錄
? ? ? ? ? ? 實驗材料 poly(A)+RNA 反轉錄酶 鼠源反轉酶 ?或禽源反轉錄酶 試劑、試劑盒 oligo
RNA-反轉錄
?實驗材料 poly(A)+RNA反轉錄酶鼠源反轉酶 或禽源反轉錄酶試劑、試劑盒 oligo(dT)12-18 lmol LTris-Cl 1mol LTris-Cl lmol LKC1 25 mmol LMgCl2 dNTP 混合物 0.lmol LDTT RNasin實驗步驟 一材料與設備1)p
通過記錄RNA聚合酶觀察早期RNA轉錄動力學
科學家們通過記錄RNA聚合酶在何時何地通過與DNA序列結合啟動轉錄,觀察了早期RNA轉錄動力學。 生命的活動是通過蛋白質的制造而發生的,蛋白質賦予我們的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蛋白質從DNA編碼的基因指令中獲得行進順序,他們的序列首先被復制并在一個叫做轉錄的多步驟過程中被制造成RNA。 科羅拉多
Science發現RNA全新結構,可抵抗酶降解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黃病毒(flavivirus)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RNA結構,該結構允許RNA抵抗宿主核酸外切酶的降解。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人們開發治療藥物或疫苗,對抗那些致病性的黃病毒,例如登革熱病毒、西尼羅病毒、黃熱病病毒和乙型腦炎病毒等等。 據介紹,世界上約有40%的人面
RNA復制、轉錄與逆轉錄
轉錄是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經過轉錄DNA分子中的貯存信息傳遞到RNA分子中,再由mRNA做為模板合成蛋白質分子。逆轉錄也是從RNA的一個特定位置開始的,以RNA分子中的一條鏈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方向仍是5'→3',完成cDNA的合成。大
RNA的轉錄和逆轉錄
轉錄是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經過轉錄DNA分子中的貯存信息傳遞到RNA分子中,再由mRNA做為模板合成蛋白質分子。逆轉錄也是從RNA的一個特定位置開始的,以RNA分子中的一條鏈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四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方向仍是5'→3',完成cDNA的合成。大
輔助轉錄因子
中文名稱輔助轉錄因子英文名稱ancillary transcription factor定 義協助RNA聚合酶同啟動子結合,并促進已結合的RNA聚合酶啟動轉錄速率的轉錄因子。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二級學科)
CCAAT轉錄因子
中文名稱CCAAT轉錄因子英文名稱CCAAT transcription factor定 義可與啟動子中的CCAAT元件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的轉錄因子。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二級學科)
轉錄因子組成
真核生物在轉錄時往往需要多種蛋白質因子的協助。一種蛋白質是不是轉錄結構的一部分往往是通過體外系統看它是否是轉錄起始所需要的。一般這些促成轉錄起始所需的轉錄結構包括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亞基RNA聚合酶的亞基,它們是轉錄必須的,但并不對某一啟動子有特異性。復合物某些轉錄因子能與RNA聚合酶結合形成起始復
RNA-大量轉錄合成
實驗材料 模板 DNA 或質粒試劑、試劑盒 TE TE 飽和酚 氯仿異內醇 3mol LNaAc 無水乙醇 5X 轉錄緩沖液 lOOmmoL LDTT RNasin rATPrGTPrUTPrCTP SF6T3 或 T7RNA 聚合酶 異戊醇 DNase 7.5mol L 乙酸銨 無水乙醇 乙醇實驗
3.5-RNA-反轉錄
利用 RNA 模板通過反轉錄獲得 DNA,進而復制和感染細胞實驗材料poly(A)+RNA反轉錄酶鼠源反轉酶 或禽源反轉錄酶試劑、試劑盒oligo(dT)12-18lmol LTris-Cl1mol LTris-Cllmol LKC125 mmol LMgCl2dNTP 混合物0.lmol LDTT
RNA-標準轉錄反應
? ? ? ? ? ? 實驗材料 模板 DNA 或質粒 試劑、試劑盒 TE 異丙醇 3mol LNaAc
RNA-大量轉錄合成
? ? ? ? ? ? 實驗材料 模板 DNA 或質粒 試劑、試劑盒 TE ? TE 飽和酚 ? 氯仿
RNA-標準轉錄反應
實驗材料 模板 DNA 或質粒試劑、試劑盒 TE 異丙醇 3mol LNaAc 無水乙醇 5×轉錄緩沖液 l00 mmol L DTT RNasin rATPrGTPrUTP 各 2.5 mmol L [α42P] rCTP SPGT3 或 T7RNA 聚合酶 TE-飽和的酚氯仿異戊醇 DN
Science-兩種轉錄因子指導免疫細胞在組織內駐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負責在體內皮膚、肝臟、腎臟和腸道的入侵位點抵抗感染的基因。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澳大利亞沃爾特與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Axel K
3.1.2-RNA-大量轉錄合成
RNA 標準轉錄體系的一般回收率為 lugRNA/ug 質粒 DNA, 使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提高回收率至 5?l0ug RNA/ug 質粒 DNA。大量制備 RNA 可以用于體外翻譯。實驗材料模板 DNA 或質粒試劑、試劑盒TETE 飽和酚氯仿異內醇3mol LNaAc無水乙醇5X 轉錄緩沖液lOO
3.1.1-RNA-標準轉錄反應
利用 DNA 聚合酶 I 的大片段(Klenow 酶)的 3'— 5'外切酶活性將 3'黏性末端轉化成平末端。具體方法是在體外轉錄體系尚未加入核苷酸和 RNA 聚合酶時,加入 Klenoow 片段 (終濃度為 5U/ug),于 22℃ 孵育 15mim, 然后再加入核苷酸混合物和RNA 聚合酶實驗材
信使RNA轉錄的調控
一、遺傳信息的表達有時序調控和適應調控,轉錄水平的調控是關鍵環節,因為這是表達的第一步。轉錄調控主要發生在起始和終止階段。 二、操縱子是細菌基因表達和調控的單位,有正調節和負調節因子。阻遏蛋白的作用屬于負調控。環腺苷酸通過其受體蛋白(CRP)促進轉錄,可促進許多誘導酶的合成。操縱子可構成綜合性
RNA轉錄的技術特點
轉錄時,細胞通過堿基互補的原則來生成一條帶有互補堿基的mRNA,通過它攜帶密碼子到核糖體中可以實現蛋白質的合成。與DNA的復制相比,轉錄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亦有其自己的特點。轉錄中,一個基因會被讀取并復制為mRNA。就是說,以特定的DNA片段作為模板,以DNA依賴的RNA聚合酶作為催化劑,合成前體
轉錄因子活性ELISA
轉錄因子活性ELISA是建立在ELISA基礎上的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比EMSA的靈敏度高l0倍,在5h內就能完成。不涉及放射性和凝膠電泳,安全簡便,而且這種微孔板的形式能同時檢測1—96個樣品。ArrayStarTM轉錄因子活性ELISA試劑盒可以快速、靈敏地檢測細胞核提取物中轉錄因子的DNA結合活
轉錄因子和轉錄因子之間可以有相互作用嗎
可以轉錄因子真核生物轉錄起始十分復雜,往往需要多種蛋白因子的協助,轉錄因子與RNA聚合酶Ⅱ形成轉錄起始復合體,共同參與轉錄起始的過程。根據轉錄因子的作用特點可分為二類;第一類為普遍轉錄因子,它們與RNA聚合酶Ⅱ共同組成轉錄起始復合體時,轉錄才能在正確的位置開始。除TFⅡD以外,還發現TFⅡA,TFⅡ
轉錄因子的轉錄調控區的介紹
同一家族的轉錄因子之間的區別主要在轉錄調控區。 轉錄調控區包括轉錄激活區(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和轉錄抑制區(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domain)二種。近年來,轉錄的激活區被深入研究。它們一般包含DNA結合區之外的30-10
Science突破:實時追蹤RNA
第一次,研究人員在單分子水平上實時觀測了轉錄過程中的RNA折疊。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又從中獲悉了什么? 在一個隔音、溫度恒定、振動控制的地下實驗室,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實時觀察了RNA的轉錄,注視著RNA新生單鏈變長――一個核苷酸一個核苷酸 ――并折疊形成一個調控核糖體開關(regu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的區別
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原核生物RNA的轉錄過程在總體上基本相同,但是,其過程要復雜得多,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1、真核生物RNA的轉錄有的是在細胞核內進行的,而蛋白質的合成則是在細胞質內進行的。且真核生物線粒體和葉綠體的遺傳信息系統被稱為真核細胞的第二遺傳信息系統,或核外基因及其表達體系。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