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 LEMAUX在種植煙草植物的大棚內 陷入困境的煙草業可能將一改負面消息多的局面而迎來一些好消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對煙草作物進行轉基因改造,使之能產油。當對這種轉基因改造的煙草作物進行萃取的時候,可以作為完全替代型的生物燃料,為飛機、汽車和其他機器提供動力。 研究取得的成功,將使幾代人一直種植煙草的農民能夠在利用已經建立的基礎設施為不斷萎縮的卷煙、雪茄和鼻煙市場服務的同時,繼續種植煙草的傳統,只不過,現在適用于不同的用途。 美國合作社推廣站專家Peggy G. Lemaux、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植物與微生物生物學系的農業試驗站教員Anastasios Melis及Krishna Niyogi,是這項轉基因計劃的首席研究員。 Peggy G. Lemaux說:“我們對煙草進行轉基因改造,使之生產生物燃料的原因有幾個。它是一種高生物量作物。如果你想萃取油,那么你擁有的生物量......閱讀全文
木瓜是生物技術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卻是美國夏威夷州農業支柱。上世紀90年代,公共科研機構植物病毒學家戴尼斯·岡薩弗斯培育的轉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廣,拯救了受環斑病毒危害的木瓜產業。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銷往美國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據了日本市場。
自從1996年轉基因作物產業化以來,全世界商業化的主要轉基因作物有大豆、棉花、玉米、油菜、土豆以及苜蓿、番木瓜、甜菜、西葫蘆(squash)等其它幾種小作物。其中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分別占各自作物全球種植總面積的75%、80%、75%、35%。美國一半的農田種植的是轉基因作物。全世界7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6月10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以《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題作綜合學術報告,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應用以及安全問題。6月10日,陳曉亞作題為《轉基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的主題報告 “在過去幾十年里,轉基因技術經歷了誕生、成長到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2004年10月有“農業諾貝爾”之稱的世界糧食獎授予中國水稻育種家袁隆平,以表彰他在雜交水稻育種方面的巨大貢獻。9年之后,2013年的世界糧食獎頒給了在植物轉基因技術方面的三位先驅,三位獲獎者在1983年幾乎同時研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植物,并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不斷發展和推進了轉基因技術。
摘要:介紹了目前常用的植物轉基因方法,并簡要就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性、35S啟動子安全性、栽體骨架序列安全性、抗生素抗性標記基因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五個方面進行了綜述。 21世紀,生命科學成為了自然科學中的主導科學。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術,新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科學發展及經濟效益,同時
摘要:介紹了目前常用的植物轉基因方法,并簡要就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性、35S啟動子安全性、栽體骨架序列安全性、抗生素抗性標記基因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五個方面進行了綜述。 21世紀,生命科學成為了自然科學中的主導科學。生物技術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術,新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科學發展及經濟效益,同時
當我們談論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時候,支持方和反對方都在支持和反對“誰”呢?答案是“方”。這是一則冷笑話。不過,當我們陷入深思的時候,這則冷笑話揭示了至少一個問題: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們真的需要補一補轉基因的“歷史課”。 如果要對近幾年的社會話題按照“敏感指數”排出一個名次的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最近,農業部批準三種新品種轉基因大豆進口,引起了國人高度關注。澳洲是農業大國,又是對食物檢疫非常嚴格的國家,對于轉基因食物,他們是這樣做的:禁止出售新鮮的轉基因食物,凡是有機食品不允許使用轉基因材料,只有轉基因棉花和油菜籽可作商業種植…… 什么是轉基因食物 長久以來,人類運用雜交選育
她見證了第一個轉基因成果的誕生;她跟反轉基因的人士爭論了十幾年;她參加過多項轉基因作物風險與安全的評估工作——這些經歷使她成為轉基因論戰中鏗鏘有力的發言人。 轉基因技術和產品已經深入人類的生活。早在轉基因農業技術出現之前,用于制藥等行業的轉基因技術已經在造福人類。目前,全球有29個國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的爭論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 轉基因大米即將在菲律賓取得合法的“準生證”,在曠日持久的“轉基因主食”是否適合人類長期食用這一問題上,菲律賓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不管未來世界是
在美洲最大的三個國家,轉基因食品可謂是大行其道。美國是許多轉基因作物的發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種植國;南美的巴西則是世界上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國;加拿大對轉基因食品也和美國一樣無需任何標識。 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201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1.703億公
“轉基因”是大家都不陌生的詞語,對于轉基因食品,抵制者有之,提倡者亦有之。“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有什么區別?它都應用在哪些領域,國際上發展態勢如何?中國科協科普部與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專家解答了這些問題。 轉基因育種與傳統育種一脈相承 問:什么是轉基因技術?與傳統
圖為研究人員在無菌環境下給小白鼠喂食轉基因食品,做毒理與過敏實驗。90天后,將會對這些小白鼠進行血常規等一系列化驗,為人類安全食用轉基因食品提供可靠數據。中開 攝 專家指出,轉基因技術自誕生以來爭論就從未間斷過。但是,圍繞轉基因的爭論基本屬于科學認知和技術認
摘要:1、轉基因技術可通過人為操作改變受體生物的安全性。對農作物進行轉基因改造,不僅可以保持它已有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生產潛力。2、國際上,經過安全性管理并經政府批準推廣應用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是安全的。3、轉基因技術爭論,實質是不同國家之間科技競爭力之爭,是現代農
生物產業已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后世界經濟中又一個新的主導產業。生物科技革命引發醫藥、農業、能源、材料等領域新的產業革命,有效緩解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健康、食品、資源等重大問題,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逐漸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推動力。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巴西歷任政府一直重視生
無論轉基因面臨多少挑戰,遭受多少質疑,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看來,“轉基因技術仍是育種的主流技術手段。轉基因的前沿基礎研究,對多學科發展起到牽動作用。通過重大專項的實施,承擔單位的育種能力逐漸提高,中上游結合更加緊密。” 在日前召開的“農業前沿生物技術前瞻”圓桌會議上,轉基
2.1.3雄性不育和無融合生殖機制的利用 由于基因漂移主要是通過花粉的傳播和受精來實現的,釋放雄性不育品種是阻止轉基因逃逸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它對既能有性生殖又能無性繁殖的一類作物 (如馬鈴薯)尤為適用。雖然這種方法并不是萬無一失的,但這類轉基因作物的釋放還是能大大降低其生態風險性。無融合生
無論轉基因面臨多少挑戰,遭受多少質疑,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看來,“轉基因技術仍是育種的主流技術手段。轉基因的前沿基礎研究,對多學科發展起到牽動作用。通過重大專項的實施,承擔單位的育種能力逐漸提高,中上游結合更加緊密。” 在日前召開的“農業前沿生物技術前瞻”圓桌
在歐洲除了西班牙有大公司開展一系列轉基因作物的田間試驗外,轉基因作物的田間試驗面積越來越少。植物研發項目釋放的具有新性狀或改良性狀的植物非常少。人們對轉基因植物的普遍排斥使得研究和批準比較困難。因此,科學家和企業正采取不同的行動。 2012年的前5個月,歐盟僅提交41個遺傳改良作物釋放申請
檸條花開 盡管我國并未大范圍推廣對農作物進行抗旱、耐鹽、抗藥等基因技術改良,但作為技術儲備,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不能落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資助下,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胡贊民小組對“中國極端抗旱灌木抗旱基因克隆”進行了研究,并意外發現和耐鹽、抗農藥相關的基因。必須的
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 (煙草) 1983 年誕生起,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 1994 年在美國批準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即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
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 (煙草) 1983 年誕生起,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 1994 年在美國批準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即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
世界上第一種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種含有抗生素藥類抗體的煙草。它在1983年培植出來;直到10年以后,第一種市場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國出現,那是一種可以延遲成熟的西紅柿。1996年,由這種西紅柿食品制造的西紅柿餅才得以允許在超市出售。到目前為止,在世界各國都大力的開展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栽培,我國也同樣是
目標花卉與花色之決定及其花色素生合成路徑之分析︰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進行作物品種改良與傳統育種方法相同的是,首先須決定所要改良的花卉作物的種類及欲創造之花色。進而對目標作物色素生合成途徑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機制充分了解,探討其色素生合成途徑之生化或分子層次的缺陷,方能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將特定的花色基因,由另
來自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現了連接植物miRNA和環境脅迫之間的調控新機制,指出選擇性剪接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相關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雜志在線版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鄭成超教授,其研究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鑒定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農業部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遺傳構造體導入到煙草植物中,從而調整它們中的一種稱為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的過程。 當一種稱為Rubisco的酶意外地捕獲氧分子而不是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時,光呼吸就會發生。這種過程在大約20%的時間里發生
3. 慎重向環境釋放未經事先批準的轉基因植物是不能夠釋放到環境中去的。在歐洲,2001/18 號歐盟指令( 見注 7 ) 專門規定了慎重向環境中釋放轉基因植物。該指令涵蓋了兩種類型的環境釋放: 實驗釋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場的商業釋放( C 部分)( 見注 8) 。對于每個授權的 B 釋
近日,農業高科技公司大北農(002385,股吧)集團董事長邵根伙之妻莫云在美國被逮捕,根據愛荷華州首府得梅因聯邦法院的起訴文件,她涉嫌從玉米田中盜取孟山都、杜邦等公司開發的轉基因種子,并試圖寄送回中國用作分析。 負責該案件的美國檢察官表示,被竊取的是已經申請專利的轉基因種子,可能給孟山都、杜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