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腎性尿崩癥的檢查介紹
1、小兒腎性尿崩癥發病與兩種基因突變有關 一是加壓素2型受體基因突變(性連鎖隱性遺傳),位于X染色體q27-28,已經發現了60多種變異方式。二是水通道-2基因突變,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編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12q13。 2、小兒腎性尿崩癥的尿液檢查 尿比重低于1.005,尿滲量低于200mOsm/(kg·H2O),給以溶質利尿,亦只能達到280~300mOsm/(kg·H2O)。 3、小兒腎性尿崩癥的.血液檢查 可有高鈉血癥、高氯血癥等。血鈉>150mmol/L,晚期NPN和肌酐可增高。 4、小兒腎性尿崩癥的B超、影像學等各種檢查 可發現羊水過多,出生后有腎積水、輸尿管積水、膀胱擴張等。腦X線片檢查、CT檢查可發現腦組織鈣化,腦電圖有異常波或癇樣放電等。......閱讀全文
腎性腦病的檢查
血內氮質增高和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其他需要做腎病相關的檢查。 腦電圖(EEG)改變 尿毒癥腦病腦電圖改變出現率高達80~100%。其早期即有腦電圖異常,隨著尿毒癥的加重或改善而變化,因而腦電圖檢查有助于尿毒癥病人的早期診斷,腦電圖的動態觀察可以了解病情轉歸。不過尿毒癥腦病時的腦電圖改變并無特
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 高血壓與腎臟關系非常密切,持久的高血壓可作為病因直接造成腎臟損害;而腎臟疾病本身也可以導致高血壓,加劇腎功能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由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稱為腎性高血壓。??? 一、腎性高血壓分類??? 1、腎血管性高血壓:主要由一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阻塞造成引起腎實質缺血,激活
腎性骨病的癥狀體征
在兒童或少年,疾病表現為發育不良、肌肉軟弱;行走時呈鴨步態,有膝外翻或內翻;骨干骺端或肋骨軟骨交接處腫大,股骨上端骨骺滑脫;嚴重者可引起股骨頸纖維性骨炎。成人表現為骨軟化癥狀,在路塞(Looser)變性區有壓痛。 腎性骨病進行緩慢,出現癥狀時已經是其晚期了,臨床上以骨痛,骨折,骨變形為主要特征
腎后性腎衰的診斷
1.病史 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了解擠壓傷、燒傷、大出血及當時情況。 (2)有無嚴重感染史如敗血癥、感染性休克、感染性,感染性內膜炎、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熱、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肺炎等。 腎后性腎衰 (3)了解有無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史;有無各種休克史。 (
囊性腎瘤病例報告
囊性腎瘤(cystic nephroma,CN)是一種罕見的腎臟良性腫瘤。傳統意義上的CN包括成人型與兒童型兩種,囊性腎瘤術前與腎臟其他囊性病變鑒別困難,國內外文獻報道較少。筆者收集所在醫院近年來2例成人型囊性腎瘤患者臨床及影像學資料,結合文獻復習其病理、臨床、影像學特點,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小兒尿崩癥的診斷
診斷中樞性尿崩癥后應進一步查找病因,必要做MRI檢查下丘腦和垂體以排除顱內病變。 對于部分性AVP缺乏時對限水時的耐受較好,尿滲透壓雖能上升多不能>600mOsm/kg,尿滲透壓/血漿滲透壓仍>1。當與腎性尿崩癥的鑒別時后者對垂體加壓素無反應,還可測血漿AVP濃度,部分性中樞性尿崩癥時低,腎性
尿崩癥的治療原則
對各種類型癥狀嚴重的尿崩癥患者,都應該及時糾正高鈉血癥, 正確補充水分,恢復正常血漿滲透壓。教育患者必要時應該調節藥量,避免一些潛在危險的發生。 1. 維持水代謝平衡 幸運的是,多數DI患者的口渴中樞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監測患者對水的需要。而個別患者若口渴中樞受累,就應該密切監測水的攝入和排出
尿崩癥的診斷鑒別
臨床上根據可靠的病史和癥狀,結合實驗室檢查的證實,基本的篩選項目包括測定血電解質、血糖、尿比重、血清和尿滲透壓如,尿比重
小兒尿崩癥的檢查
1.尿比重測定 尿崩癥者尿比重多在1.001~1.005。 2.血、尿滲透壓測定 尿崩癥者尿滲透壓為50~200mmol/L,血滲透壓正常或增高。 3.腎功能及電解質檢查 如有腎臟受累,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異常。尿崩癥者通常尿常規正常,尿糖陰性,血鈉正常或稍高。 4.ADH測定 中
小兒尿崩癥的病因
1.中樞性尿崩癥(ADH缺乏性尿崩癥) 中樞性尿崩癥由ADH缺乏引起,下丘腦及垂體任何部位的病變均可引起尿崩癥,其中因下丘腦視上核與室旁核內神經元發育不良或退行性病變引起的最多見,在以往報道中約占50%。有一些中樞性尿崩癥實際上是繼發于顱內腫瘤,往往先有尿崩癥,多年后才出現腫瘤癥狀,所以必須高
尿崩癥的發病機制
1. 中樞性尿崩癥 中樞性尿崩癥 任何累及下丘腦-神經垂體的病變都可能導致的ADH合成和釋放減少,造成尿液濃縮障礙,表現為多飲、多尿、大量低滲尿,血漿ADH水平降低,應用外源性ADH有效。引起中樞性尿崩癥的因素有多種,如腫瘤、創傷、炎性病變、腦血管病變等。有明確病因者稱為繼發性尿崩癥。部分患者
關于腎血管性和腎性高血壓的相關內容介紹
腎血管性高血壓是由于一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或閉塞所造成的高血壓;腎性高血壓是指腎臟疾病,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多囊腎等引起的高血壓。這兩種疾病各有不同之處,但均可導致腎功能不全,引起腎源性貧血。 兩者產生貧血的機理大致相同: ①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此物質是人體產生紅細
禁水加壓素試驗的臨床意義
這種檢查可鑒別垂體性尿崩癥與腎性尿崩癥。尿量、尿比重及尿滲透壓穩定后給患者注射5單位垂體加壓素(兒童0.1單位/千克體重)可發現雖禁水試驗中均為陽性,但垂體性尿崩癥用后效果明顯,尿量下降,尿比重、滲透壓上升,而腎性尿崩癥對之反應不明顯。 異常結果: 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比重下降>3%,嚴重者血
禁水加壓素試驗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這種檢查可鑒別垂體性尿崩癥與腎性尿崩癥。尿量、尿比重及尿滲透壓穩定后給患者注射5單位垂體加壓素(兒童0.1單位/千克體重)可發現雖禁水試驗中均為陽性,但垂體性尿崩癥用后效果明顯,尿量下降,尿比重、滲透壓上升,而腎性尿崩癥對之反應不明顯。 異常結果: 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比重下降>3
禁水加壓素試驗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人及精神性多飲者禁水后體重、血壓、血滲透壓變化不大,尿量逐漸減少,尿比重升高,多超過1.020,尿滲透壓升高,大于血滲透壓2倍以上,多超過750mosm/kg,注射水加壓素后,尿滲透壓不能進一步明顯上升(不超過9%),有時甚而下降。 臨床意義 這種檢查可鑒別垂體性尿崩癥與腎性尿
關于小兒腎性糖尿的簡介
腎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濃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腎糖閾的情況下,由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減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腎性糖尿和繼發性腎性糖尿。
腎性骨病的分類及定義
根據骨骼轉換速率,腎性骨病可分為4種類型。 一、高轉換型骨病 病理上稱纖維性骨炎,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增殖活躍及骨小梁周圍纖維化為特征。 二、低轉換型骨病 包括骨軟化和非動力性骨病兩種。前者指新形成類骨質礦化缺陷,常由鋁沉積所致。后者指骨形成降低,多與高鈣血癥、使用1,25
簡述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包括腎切除、腎血管重建,自體腎臟移植,以及近年進展較快的經皮腔內腎動脈成形術(PTRA)、腎動脈支架成形術(金屬內支架)等介入治療。藥物治療并非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僅對不適宜或拒絕接受上述治療者,才采用降壓藥物治療。藥物首選的是鈣
腎后性腎衰的鑒別診斷
腎前性、腎性、腎后性急性腎衰竭的鑒別 主要依靠病史和體格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查,一般能區分開。 腎性急性腎衰竭 系指原發病就在腎臟本身,分五大類: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小球腎炎及腎小球疾病、急性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實質壞死及腎血管病變。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 1.急性血容量不足 (1)消化道失液
尿崩癥的臨床表現
中樞性尿崩癥可見于任何年齡,通常在兒童期或成年早期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見。一般起病日期明確。大多數病人均有多飲、煩渴、多尿。夜尿顯著增多。一般尿量常大于4L/d,最多有達到18L/d者。尿比重比較固定,呈持續低比重尿,尿比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癥在嚴重脫水時可以達到1.010。口渴常很嚴重。
尿崩癥的影像學檢查
利用影像學檢查對進一步確定中樞性尿崩癥患者下丘腦-垂體部位有無占位性病變具有重要價值。垂體磁共振可作為鑒別中樞性尿崩癥、腎性尿崩癥和原發性多飲的有用手段。視野及眼底檢查,頭顱影像學檢查及相應激素測定等對明確顱內病變有重要價值。
關于尿崩癥的鑒別診斷
1.精神性煩渴 臨床表現與尿崩癥極相似,但AVP并不缺乏,主要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煩渴、多飲,因而導致多尿與低比重尿。這些癥狀可隨情緒而波動,并伴有其他神經癥的癥狀。禁水-加壓素試驗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2.糖尿病 有多尿、煩渴、多飲癥狀,但尿比重和尿滲透壓升高,且有血糖升高,尿糖陽性,容易鑒別
小兒尿崩癥的鑒別診斷
對尿崩癥者應積極尋找病因、觀察是否存在垂體其他激素缺乏。 1.血管加壓素不適當分泌綜合征(SIADH) SIADH在兒童常是醫源性的。有些由于輸液不當,輸入低張液過多。SIADH可發生于顱內病變如腦膜炎,腦腫瘤,頭部創傷等。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是可出現AVP分泌增多伴低鈉血癥,預示病情嚴重和預后
治療尿崩癥的方法介紹
1.替代療法 AVP替代療法主要用于完全性CDI,部分性CDI在使用口服藥療效不佳的情況下也可用AVP替代治療。替代劑包括:加壓素水劑:作用僅維持3-6h,每日須多次注射,長期應用不方便。主要用于腦損傷或神經外科手術后尿崩癥的治療。尿崩停粉劑:賴氨酸加壓素是一種鼻腔噴霧劑,長期應用可引起慢性鼻
垂體性尿崩癥的定義
尿崩癥(diabetesinsipidus)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癥),或腎臟對ADH反應缺陷(又稱腎性尿崩癥)而引起的癥候群,其特點是多尿、煩渴、低比重尿和低滲尿。ADH又稱血管加壓素(VP),主要在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合成,為分子量1084的9肽。ADH分泌后
病例分析:多尿輾轉來診,怎樣辨別原因?
? 今天,說一個筆者多年前在省立醫院進修時遇到的病例。? ??男患,51歲,農民。主因“煩渴、多飲、多尿2月余,乏力10天以“尿崩癥”收入腎內科病房。詢問病史獲知患者近2月多來無明顯誘因出現口渴、多飲,一日飲水約8000-10000毫升,多尿,24小時尿量計約8000-9000毫升。但無多食、頭
尿崩癥的實驗室檢查
1. 尿比重 尿比重常低于1.005,尿滲透壓降低,常低于血漿滲透壓。血鈉增高,嚴重時血鈉可高達160mmol/L。 垂體性尿崩癥:血漿為正常高限或增高,尿滲透壓為低滲,腎性尿崩癥:血滲透壓正常,尿滲透壓為低滲 精神性多飲:血和尿滲透壓均為低滲。 2. 禁水加壓試驗 比較禁水前后與使用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禁水加壓素試驗介紹
禁水加壓素試驗介紹: 禁水加壓素試驗是通過下述原理進行的,正常人禁水后血漿滲透壓升高,循環血容量減少,二者均刺激ADH釋放,使尿比重升高,尿滲透壓升高而血滲透壓變化不大。正常值: 正常人及精神性多飲者禁水后體重、血壓、血滲透壓變化不大,尿量逐漸減少,尿比重升高,多超過1.020,尿滲透壓升高,大
多尿的診斷
(一)確定多尿 準確收集每日總尿量,連續3天,每日總尿量均超過2500 ml,可診斷為多尿。但要排除尿頻、尿急所致排尿次數增多,其全日總尿量不足2500 ml。檢查期間要停用利尿劑、停止輸注葡萄糖或其他溶液。 (二)確定多尿的病因 一般根據詳盡的病史、細致體檢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
禁水加壓素試驗的相關疾病有哪些
腎性尿崩癥,老年人尿崩癥,小兒尿崩癥,尿崩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