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尿沉渣的流式分析介紹
1995年,Sysmex研制出經典機型 UF-100,被譽為"尿分析史的革命"。UF-100每小時可分析約100個樣本,大大提高了提高了實驗室的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檢測分析中,應用流式細胞和電阻抗分析的原理:尿液中細胞等經熒光色素染色后,在鞘流液的作用下,形成單個、縱列細胞流,通過氬激光檢測區,儀器檢測熒光、散射光和電阻抗的變化;當儀器在捕獲了熒光強度Fl、前向熒光脈沖寬度Flw、前向散射光強度Fsc、前向散射光脈沖寬度Fscw、電阻抗信號后,綜合識別和計算得到了相應細胞的大小、長度、體積和染色質長度等資料,并做出紅細胞、白細胞、細菌、管型等的散射圖及定量報告。......閱讀全文
尿沉渣定量檢查-(1-小時尿沉渣計數)
(一) 操作1.標本收集:患者先排尿棄去,準確收集3 小時尿液于清潔干燥容器內送檢。2.準確測3 小時尿量,充分混合,取尿液10ml,置刻度離心管內,1500r/min 離心5min ,棄去上層9 ml 尿液,留下1ml。充分混合,吸尿液一滴,注入血細胞計數池內。 細胞數10 個大方格,管型數20
尿沉渣及尿沉渣檢查臨床意義
什么是尿沉渣?尿沉渣檢查包括哪些指標?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但是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通常我們所進行的尿沉渣檢查就是對上述尿中沉淀物定量進行檢查。尿沉渣的檢
尿沉渣檢查
一、尿沉渣檢查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大小),(2
尿沉渣檢查
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檢查是用顯微鏡對尿沉淀物進行檢查,識別尿液中細胞、管、結晶、細菌、寄生蟲等各種病理成分;輔助對泌尿系統疾作出的診斷、定位、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的重要常規試驗項目。在一般性狀檢查或化學試驗中不能發現的變化,常可通過沉淀檢查來發現,如尿蛋白檢查為陰性者而鏡檢卻可
尿沉渣定量檢查(1小時尿沉渣計數)
參考值 紅細胞:男性<3 萬/小時,女性<4 萬/小時 白細胞:男性<7 萬/小時,女性<14/小時注意事項: 尿液應新鮮,PH 應在6 以下,若為堿性尿,則血細胞和管型易溶解。檢查尿液相對密度重最好為在1.025 以上,如小于1.016 為低滲尿,細胞易破壞。如尿中含大量磷酸鹽時,應
尿沉渣檢查(二)
表2 各種尿沉渣成分的主要臨床意義------------------------------------------------------------------------------ 尿沉渣成分 主要臨床意義?---------------------------
尿沉渣檢查(一)
?一、尿沉渣檢查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大小),(
血球/尿沉渣常見問答
問:標本的采集部位不同結果有哪些差異? 答: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
尿沉渣管型檢查
??? 摘要 檢查尿沉渣中管型的數量與種類,對判定腎損害有重要價值。我們對管型形成機理、分類、檢查技術、正常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等進行綜述。采用標準方法,標準單位報告(以國際單位制L(升或微升)為單位)使用多種顯微鏡、自動分析法或不同鑒別染色技術有助對管型的識別與鑒定從而對腎小球、腎小管、間質不同部位
尿沉渣檢查實驗
實驗材料鮮尿儀器、耗材離心機玻璃片實驗步驟一、實驗操作:l、取新鮮尿10ml于試管內1500r/min 5分鐘.2、待離心機停后,取出離心管,棄去上清液.留下0.2ml,輕輕離心使尿沉渣有形成分混勻.3、取沉淀于玻璃片上鏡檢.二、實驗結果判斷:用10×10倍,觀察其中有形成分管型,10×40倍觀察細
尿沉渣管型檢查
??? 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可發現尿中各種細胞、管型、細菌及各種結晶等有形成分。管型(Casts)一般由Tamm-Horsfall蛋白、血漿蛋白、腎小管分泌物、變性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白細胞、紅細胞及其崩解產物所組成。管型通常在遠端腎小管塑形而成,由于常成長條圓柱體(Cylinder),故在尿中又稱圓
尿沉渣檢查實驗
實驗材料 鮮尿儀器、耗材 離心機玻璃片實驗步驟 一、實驗操作:l、取新鮮尿10ml于試管內1500r/min 5分鐘.2、待離心機停后,取出離心管,棄去上清液.留下0.2ml,輕輕離心使尿沉渣有形成分混勻.3、取沉淀于玻璃片上鏡檢.二、實驗結果判斷:用10×10倍,觀察其中有形成分管型,10×40倍
尿沉渣管型檢查
摘要 檢查尿沉渣中管型的數量與種類,對判定腎損害有重要價值。我們對管型形成機理、分類、檢查技術、正常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等進行綜述。采用標準方法,標準單位報告(以國際單位制L(升或微升)為單位)使用多種顯微鏡、自動分析法或不同鑒別染色技術有助對管型的識別與鑒定從而對腎小球、腎小管、間質不同部位損害的確
臨床檢驗—尿沉渣檢驗
尿沉渣檢驗的內容 正常人尿中可有很少量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結晶,粘液絲,罕見有透明管型。 但如果有過多的血細胞和異常上皮細胞和管型,以及細菌,滴蟲,腫瘤細胞和病毒包涵體,那就提示有腎臟及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其中,管型可根據橫徑大小分為(1)狹窄型(為1-2個紅細胞直徑大小),(2
尿沉渣管型檢查(綜述)
???? 摘要 檢查尿沉渣中管型的數量與種類,對判定腎損害有重要價值。我們對管型形成機理、分類、檢查技術、正常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等進行綜述。采用標準方法,標準單位報告(以國際單位制L(開或微開)為單位)使用多種顯微鏡、自動分析法或不同鑒別染色技術有助對管型的識別與鑒定從而對腎小球、腎小管、間質不同部
尿沉渣管型的概述
尿沉渣管型檢查是尿沉渣檢查的內容之一。管型是蛋白質在腎小管內凝聚而成的,尿出現管型一般是腎實質病變的證據,在其形成的過程中,若含有細胞,則為細胞管型;如含退行性細胞碎屑,即為顆粒管型;若含脂肪滴,則為脂肪管型。
尿沉渣鏡檢臨床應用
? 紅細胞:每高倍視野見到 3 個以上的紅細胞為異常現象。紅細胞可提示腎臟和系統性的多種疾病,包括腎外傷,也可見于劇烈運動后。紅細胞可見于外傷性的導尿后、結石的通過、或月經的污染。血尿可見于腎孟腎炎、腎結石、腎腫瘤和泌尿道的其他惡變、也可見于出血性疾病. 白細胞:腎移植病人的尿沉渣中見到大量的單個
尿沉渣分析儀簡介
尿沉渣分析儀結合傳統尿沉渣顯微鏡檢查方法,采用先進的數學化醫學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人工和智能技術、實現了尿沉渣鏡檢的自動化、標準化,使檢驗的結果具有可比性,是臨床尿沉渣定量分析標準化的必備儀器,全面滿足臨床檢驗的多種選擇。
尿沉渣管型檢查(綜述)
? 摘要 檢查尿沉渣中管型的數量與種類,對判定腎損害有重要價值。我們對管型形成機理、分類、檢查技術、正常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等進行綜述。采用標準方法,標準單位報告(以國際單位制L(開或微開)為單位)使用多種顯微鏡、自動分析法或不同鑒別染色技術有助對管型的識別與鑒定從而對腎小球、腎小管、間質不同部位損害
尿沉渣管型檢查(綜述)
?????? 摘要 檢查尿沉渣中管型的數量與種類,對判定腎損害有重要價值。我們對管型形成機理、分類、檢查技術、正常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等進行綜述。采用標準方法,標準單位報告(以國際單位制L(開或微開)為單位)使用多種顯微鏡、自動分析法或不同鑒別染色技術有助對管型的識別與鑒定從而對腎小球、腎小管、間
尿沉渣管型檢查(2)
三、參考范圍?????? 參考范圍的確定與采用的實驗手段,耗費時間,是否有一定經驗的檢查人員,對檢查結果差異很大14,用低倍視野或符號表述的方法并不精確,而定量法的報告因不同個體差別很大,如Wenk1981年提出管型應少于l-2個/mL7,kessor1978用清潔中段尿提出正常人偶見,而Mille
尿沉渣鏡檢臨床應用
紅細胞:每高倍視野見到 3 個以上的紅細胞為異常現象。紅細胞可提示腎臟和系統性的多種疾病,包括腎外傷,也可見于劇烈運動后。紅細胞可見于外傷性的導尿后、結石的通過、或月經的污染。血尿可見于腎孟腎炎、腎結石、腎腫瘤和泌尿道的其他惡變、也可見于出血性疾病. 白細胞:腎移植病人的尿沉渣中見到大量的單個
1-小時尿沉渣計數方法
(一) 操作1.標本收集:患者先排尿棄去,準確收集3 小時尿液于清潔干燥容器內送檢。2.準確測3 小時尿量,充分混合,取尿液10ml,置刻度離心管內,1500r/min 離心5min ,棄去上層9 ml 尿液,留下1ml。充分混合,吸尿液一滴,注入血細胞計數池內。 細胞數10 個大方格,管型數20
血球/尿沉渣常見問答(二)
問:UF所提供的BACT計數值為3282.5/μL,再次采樣細菌培養的是陽性,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答:? 產生這種情況有可能的因素有培養前尿樣污染,培養前的放置時間長。另一種有可能存在的情況是采樣前過量飲水尿液儲存時間短,尿中細菌濃度偏低,抗菌素應用較早, ,尿PH抑制細菌,或病灶的排菌受抑制,
血球/尿沉渣常見問答(一)
問:標本的采集部位不同結果有哪些差異? 答: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規檢驗標本,最常用的途徑是靜脈采血和末梢毛細血管采血。各類文獻均表明,靜脈血血樣是最可靠的標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細血管血樣中與靜脈血差異最小且較為穩定的血樣。有研究表明,與靜脈血相比,手指血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仍然較差:白細胞計數明顯
尿沉渣檢驗的經驗歸納
尿常規檢驗是明確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統疾病的常用方法。如果尿液沉渣檢驗的操作條件和程序不一致,即使是同一患者的同一尿液標本,亦可出現不同的檢驗結果,影響臨床診斷。為了探討尿液沉渣檢驗的常見影響因素,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我們對同一患者的尿液沉渣做了不同條件下的實驗測定。現報告如下。1.材料與方法1.1 標
尿沉渣檢查方法的發展
尿沉渣是指尿液排出體外經離心沉淀,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有形成分。尿沉渣檢查可以彌補尿液理,化檢查不足造成的漏診,可以了解泌尿系統各部位的變化,對輔助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等有重要意義。尿沉渣檢查有“體外腎活檢”之稱,多年來其檢查方法不斷向明確,規范,干化學和自動化分析方向進展,現綜述
尿沉渣檢查細菌多少正常
1、尿液病原體檢查范圍:細菌數小于100000個/ml,如果高出這個范圍,一定要進行治療,保持健康。2、尿(英文:Urine,來自拉丁語urina),又稱尿液或小便,是人類和脊椎動物為了新陳代謝的需要,經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排泄物。排出的尿液可調節機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謝廢物,尤
尿沉渣檢驗的方法(一)
非染色尿沉渣鏡檢 操作 1、取刻度離心管,倒入混合后的新鮮尿液10ml,500r/min離心5min。 2、待離心停止后,取出離心管,棄去上層清液,留下0.2ml沉渣,輕搖離心管, 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勻。 3、取尿沉渣0.02ml,滴在載玻片上,用18mm′18mm的蓋玻片覆蓋。
尿液檢驗常見尿沉渣圖譜
尿沉渣檢查是指用顯微鏡對離心后尿液的沉渣物(尿中有形成分)進行檢查,是尿液干化學分析儀不能替代的。尿沉渣檢查對泌尿系統疾病診斷十分重要。我們選取了一些圖譜給大家復習一下哦! 紅細胞大于3個/高倍鏡視野即為鏡下血尿。增多見于泌尿系統的炎癥、腫瘤、結石性等疾病。如以形態異常的紅細胞為主,提示腎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