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基因組測序的內容介紹
1998年,克萊格·凡特的塞雷拉基因組公司成立,而且宣布將在2001年完成測序工作。隨后國際團隊也將完成工作的期限提前。2000年6月26日,塞雷拉公司的代表凡特,以及國際合作團隊的代表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陪同下發表演說,宣布人類基因組的概要已經完成。2001年2月,國際團隊與塞雷拉公司,分別將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與《科學》兩份期刊。在基因組計劃的研究過程中,塞雷拉基因組使用的是鳥槍法測序(shotgun sequencing),這種方法較為迅速 ,但是仍需以傳統測序來分析細節。全基因組測序技術主要包括第二代測序技術(NGS)和第三代測序技術。第二代測序技術已經能夠快速、低成本的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其設備供應商主要是Solexa (現被Illumina公司合并),454(羅氏公司)和SOLiD(AB公司)。第三代測序技術于2011年4月正式推廣,其單分子實時(SMRT)測序技......閱讀全文
基因組測序
如果樓主指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那時用的方法叫做雙脫氧終止法,也叫做sanger法。它的原理是在DNA合成過程中,DNA聚合酶能夠使用ddNTP(雙脫氧核苷酸)來作為原料,但它的反應會在加入ddNTP的時候終止。具體實驗是通過PCR來完成的,但與普通PCR不同,它只需要一個引物而不是一對。在4個相同的
解碼“基因組學之父”桑格:測序,測序,測序
“桑格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基因組學之父’,他的工作為人類讀取和理解基因代碼奠定了基礎,徹底變革了生物學并極大促進了當今的醫學發展。”、 有一天,65歲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突然停下手中的試驗,轉身走出實驗室,宣布自己正式退休。那一年是1983
基因組測序儀簡介
基因組測序儀是一種用于生物學領域的分析儀器,于2012年12月19日啟用。 技術指標 個體化基因組測序儀主機/ION TORRENT主機。 主要功能 樣品處理、快速的運行時間以分析單個或多個樣品 支持多重文庫,從而實現最大的效率和經濟性 可在必要時禁用個別測序通道,以節約試劑用量。
PNAS:甜瓜基因組測序
甜瓜在世界范圍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日前西班牙的九個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利用羅氏454平臺完成了甜瓜基因組的測序。除了甜瓜的全基因組,科學家還得到了 7個特定甜瓜品種的基因組,文章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雜志上。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9年
認識泛基因組測序
什么是泛基因組?2005年,Tettelin等人提出了微生物泛基因組概念(pangenome,pan源自希臘語‘παν’,全部的意思),泛基因組即某一物種全部基因的總稱。2009 年,Li等人首次采用新全基因組組裝方法對多個人類個體基因組進行拼接,發現了個體獨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并首次提出了“
454測序用于美洲奶牛種牛基因組測序項目
一只名為Pawnee Farm Arlinda Chief的種牛和它的兒子Walkway Chief Mark大約有60000個后代,其后代是牛奶生產的主力。最近一項研究中1,科學家通過454全基因組測序,掌握了他們的基因組中控制重要性狀的基因,包括抗病能力、牛奶產量,這些性狀已通過北美的當
我國完成小麥A基因組測序
本報訊(記者丁佳)5月10日,《自然》雜志刊發了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最新成果,該項研究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的測序和染色體精細圖譜的繪制。 這項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和遺傳發育所基因組分析平臺等合作完成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小麥A基因組的結構和
測序解讀基因組,真的好嗎?
測序解讀基因組,真的好嗎? “對基因組了解過多也不全是好事。”貝勒醫學院生物醫學倫理學副教授、醫學倫理和健康中心主任Amy McGuire,在今年舊金山舉辦的TEDMED機構年度大會上說,“尤其是對自己基因組信息的了解。” 雖然McGuire 從事人類基因組學研究已有多年,但
我國完成小麥A基因組測序
?? 5月10日,《自然》雜志刊發了中國科學院的一項最新成果,該項研究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的測序和染色體精細圖譜的繪制。這項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和遺傳發育所基因組分析平臺等合作完成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小麥A基因組的結構和表達特征,對深入和
盤點最新基因組測序成果
the scientist雜志發表文章盤點了幾項最新的基因組測序成果以饗讀者: 種屬:非洲腔棘魚(Latimeria chalumnae) 基因組:~2.86 billion bp 人們曾經認為腔棘魚早在七千萬年前就已滅絕,直到1938年一只腔棘魚在南非海岸被漁民捕獲。這種魚看上去跟三億年
讓基因組測序繞過PCR
?在基因組測序中,PCR擴增似乎是繞不過去的一步。然而,PCR也帶來一些問題,包括不均勻擴增,導致某些序列的比例過高。對目前的新一代測序(NGS)平臺而言,測序某些堿基組成上存在嚴重偏向的基因組區域仍是一大挑戰。在GEN雜志上,Patricia Fitzpatrick Dimond博士介紹了PCR-
基因組測序的具體過程
講起來很復雜哈,簡單來說,就是邊合成邊測序,把所要測序的序列通過各種手段來建庫,然后加上5‘和3’都加上接頭,放在一個小玻璃片一樣的芯片上,上面一般是8個lane,把樣品加入到lane上之后和上面長好的接頭序列相結合(之前的建庫時加的接頭與之反向互補),然后再經過PCR擴增的過程形成一個DNA簇,然
白肉靈芝完成基因組測序
?在韶關產業園種植的白肉靈芝。吳清平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團隊完成了第一個白肉靈芝全基因組測序。據悉,這是世界上首次對白肉靈芝的基因組進行組裝和注釋。相關研究發表于《G3:基因,基因組,遺傳學》(G3-Genes Genomes Genet
基因組測序拯救鸮鸚鵡
為了保護極度瀕危的新西蘭鸮鸚鵡kakapo,幾乎所有剩余個體的基因組都已被測序,這為其保護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新西蘭鸮鸚鵡kakapo(Strigops habroptila)有幾個特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有的雄性甚至超過3公斤,被認為有達90年的最長壽命。它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通過
簡化基因組測序好做嗎
簡化基因組方法是一種利用酶切技術、序列捕獲芯片技術或其他實驗手段降低物種基因組復雜程度,進而研究基因組各類遺傳結構性變異的技術手段。目前常見的簡化基因組技術包括RAD(Restriction site Associated DNA)和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這些技
454用于西紅柿基因組測序
最近,西紅柿基因組學會完成了一個農業種植西紅柿品系Solanum lycopersicum的基因組圖譜,以及一個野生型西紅柿品系S. pimpinellifolium的基因組圖譜,并將其與已知的土豆基因組以及其他植物比較,尋找與水果有些特性相關的基因,相關文獻在Nature雜志作為封面文章發
Nature完成桉樹基因組測序
一個橫跨五大洲的科學團隊宣布,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的基因組測序已經完成,巨桉是世界上最廣泛種植的樹木之一。這一成果于六月十一日發表在Nature雜志上。 巨桉生長速度快,可以用作燃料和木材,是纖維、紙漿、生物燃料、藥物和工業用油的重要可再生原料。這種樹木原產于澳大利亞東
Nature突破:香蕉基因組測序
由法國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近日完成了對香蕉品種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的基因組測序,并開始分析這一基因組草圖。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在了7月11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研究人員采用Roche 454、Sanger和Illumina的測序方法繪制出了雙單倍
測序基因組勘探食品污染
上周,兩家公司因李斯特菌食品感染發令召回其所有產品。Sabra Dippin召回30,000例鷹嘴豆泥制成的食品,至今疾病防治中心未發現因食用該公司食品造成的食物中毒或死亡的病例。然而,堪薩斯州的藍鈴冰激淋工廠(Blue Bell Creameries)已確認有少量食品原料已感染李斯特菌,目
人類全基因組測序計劃
全基因組測序是對未知基因組序列的物種進行個體的基因組測序。 1986年, Renato Dulbecco是Z早提出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科學家之一。他認為如果能夠知道所有人類基因的序列,對癌癥的研究將會很有幫助。美國能源部(DOE)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分別在1986年與1987年加入人類基
中國蓮基因組測序完成
繼中國科學家成功完成水稻、玉米基因組測序工作后,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人員與國外多家科研機構合作,順利完成中國蓮的基因組測序,構建了首張中國蓮全基因組圖譜,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基因組生物學》雜志。 “該項目為將來的蓮分子育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標志著我國相關研究將對生物進
什么是基因組測序技術
自1998年美國塞萊拉遺傳公司組建以來,人類基因組研究開始由兩部分科學家同時展開,分別是由公共經費支持的人類基因組工程和美國塞萊拉遺傳公司。在研究過程中,他們也分別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測序和分析的方法。塞萊拉公司的核心分析方法被稱為"霰彈法",人類基因組工程則采用了"克隆法"。所謂"霰彈法",其實是一種
Cell公布最新基因組測序結果
去年夏天西非埃博拉爆發的早期階段,科學家們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測序了這種致命病毒的基因組,為人們揭示了許多疫情蔓延的關鍵信息,比如說病毒只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播,病毒在多次傳播中獲得了許多新突變等等。 雖然埃博拉爆發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但這場疫情并未結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人們去解答。為此,哈佛大學
小麥野生遠祖基因組測序完成
11月1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成功為小麥的一種野生遠祖——節節麥(Aegilops tauschii)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向破解小麥基因組難題邁進了一步。 作為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為人類提供了超過20%碳水化合物和23%蛋白質等
PNAS:基因組測序的驚人發現
科學家們發現,水母(平凡的海洋生物)經過漫長的進化變成了生活在其它動物體內的奇特寄生蟲。這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Myxozoa是感染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宿主的微小寄生蟲,由少數幾個細胞組成。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種生物進行了基因組測序,發現它們實際上是高度
基因組測序竟能準確預測長相!
克萊格·文特爾(Craig Venter)博士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科學狂人”。幾十年前,他創立的Celera Genomics曾以一家公司之力,加快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發展。他本人也于2000年和美國NIH負責人弗朗西斯·柯林斯( Francis Collins)博士一道,共同宣布了人類基因組草
Nature發布基因組測序重要發現
由科隆大學Roman Thomas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110個小細胞肺癌(SCLC)樣本進行了測序,發現除了兩個樣本其余所有的均包含失活的TP53和RB1基因。通過調查這一疾病的基因組景觀,他們還發現有不少的腫瘤具有與TP73基因相關的基因組重排或突變,以及激酶基因突變和Notch家族基因
基因組測序助力腫瘤精密治療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在對101例胰腺癌患者的血液和腫瘤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至少三分之一患者的腫瘤有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有朝一日可能幫助指導疾病的精密治療。他們說,與標準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相比,血液檢測的結果,可以早半年預測到癌癥的復發。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腫
GenomeBiology發布基因組測序重要成果
Genome Biology雜志發布了遠東豹(Far Eastern Amur leopard)的首個全基因組序列,為人們揭示了肉食對基因多樣性和種群規模的影響。“我們將遠東豹基因組與其它哺乳動物基因組進行比較,發現肉食似乎是很強的選擇壓力。這種現象在雜食動物和食草動物中并不明顯。舉例來說,牛吃肉對
盤點基因組測序的最新成果
近日,the scientist雜志發表文章盤點了最近發布的幾項基因組測序成果,一起來看看吧。 昏睡病傳播者 種屬:采采蠅(Glossina morsitans morsitans) 基因組:360 million bp 國際舌蠅基因組計劃(International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