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航天員有望登上中國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空間站階段,中國愿意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提供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的機會,國外航天員將有望登上中國的空間站。 周建平是在北京召開的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的。由聯合國外空司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同主辦的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會議代表,圍繞載人航天技術進行了充分研討交流,并就加強載人航天領域國際合作、推動載人航天技術應用及成果轉化等方面議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新性和建設性的意見。 周建平說,中國空間站現在正在研制過程中,空間站階段之前,還有一個天宮二號實驗室的過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產品研制主要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和新的貨運飛船,目前,一切研制工作進展順利,它的完成將使中國今后空間站需要的貨運系統的研制,以及在天宮二號任務完成的推進劑技術得到驗證。 “空間站階......閱讀全文
周建平委員透露“神十”女航天員或為王亞平
今天在全國政協科技界小組會間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在回答航天員人選問題時,向記者明確表示:“只有王亞平會參加這次選拔,她是唯一參加選拔訓練的女航天員。” 周建平前天曾對媒體表示,預期“神十”還有女航天員參加飛行,保持兩男一女的搭配。 “神九”去年發射前,王亞平曾與劉
周建平獲“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62.shtm 中新網合肥4月24日電 (馬帥莎 胡藍月)4月24日,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為獎勵取得突出科技創新成果、對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
中國空間站建設計劃進展順利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月31日在第二屆載人航天學術大會上表示,中國空間站建設計劃進展順利,后續飛行任務準備各項工作正有序展開。 周建平介紹說,目前,后續飛行任務正在緊張進行,我們計劃再次把航天員送到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生活和工作,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生活的保障技術,驗證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獲“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83.shtm4月24日,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為獎勵取得突出科技創新成果、對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會上特別頒發了2022年度
“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時間內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4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天宮二號”預計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發射,由于“天宮一號”狀態良好、可能延期服役,不排除會出現兩座中國“天宮”并存太空的情況。 作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的“天宮一號”于2011年9
外國航天員有望登上中國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空間站階段,中國愿意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提供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的機會,國外航天員將有望登上中國的空間站。 周建平是在北京召開的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的。由聯合國外空司和中國載人航
神九天宮“百米穿針”如何實現
太空中,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都以每小時2.8萬公里以上的速度運行。在交會對接過程中,即使是一個很小的誤差,也會將飛船拋到離目標飛行器很遠的地方。因此,航天員景海鵬將手控交會對接形象地稱為“百米穿針”。 6月24日12時55分,神舟九號成功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手動交會對接。激動人心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國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為人類的空間探索開辟了新途徑。2011年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12日確定為國際載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慶祝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20多年前,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研制國際空間
美國研究稱宇航員往返地球與火星后輻射或超標
據日本《讀賣新聞》6月2日報道,近日美國宇宙航天局(NASA)研究認為,在地球與火星之間往返時,受到的放射線輻射不僅僅是接近可接受的限度,甚至有可能會超過可接受的限度。這就意味著有過一次地球和火星往返經驗的航天員必須得退休。 據報道,美國送上火星的無人探查車上裝有測定器,并解析了宇宙飛船上
歐航局對宇航員候選人進行嚴格野外訓練
如果載人航天器返回地球時出現飛行控制問題,它有可能降落到地球的任何地方。因此要成為合格的宇航員,就必須學會在艱苦環境中求生。日前,歐航局對該機構6名宇航員候選人進行了嚴苛的生存訓練。 歐航局7月9日發表的公報說,訓練在今年6月底進行,6名候選人被直升機空投到海面上,忍受著地中海熾熱陽
航天科技成果轉化-動物行為學研發實驗室開建
湖南省實驗動物中心日前與中國航天員中心就建設動物行為學研發實驗室正式簽訂了合同,邁出了雙方合作開展航天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一步。據悉,這是中國航天員中心在國內布局的首家基于航天應用的動物行為學研發平臺。 中國航天員中心是世界上第三個航天員中心,承擔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員選拔訓練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9月29日,隨著天宮一號于29日21時16分發射升空,中國向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47次飛行,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的第8次發射。 秋夜的酒泉衛星發射場上星光閃耀,全新改進的長征二號FT1火箭點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紅了大漠長空
神七完成四大科學任務創中國航天四個第一
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神舟七號圓滿完成中國航天員出艙等四大科學試驗,創下了中國航天領域的四個第一。?報道稱,10月3日,伴隨小衛星已經圍繞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飛行近六天,拍回了大量珍貴的圖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說,這是我們中國第一次,由一個航天器圍繞另一個航天器在飛行。要搞空間站,
神舟九號確定第一發射窗口:16日下午
神舟九號擬于6月中旬擇機發射 6月中旬,神舟九號飛船將搭載3名航天員擇機發射升空,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我國首位女宇航員也將搭載飛船進入太空,這也是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神舟九號進入發射塔架 昨日(6月9日),執行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F遙
中國成功發射天宮一號-開啟太空探索空間站時代
中國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將無人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送入低地球軌道,在相繼實現航天員上天、太空行走之后,為建設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載人空間站邁出關鍵一步。 國家主席胡錦濤等中央領導人來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這次非同尋常的太空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改進后的“長征二號FT1”
楊利偉:翟志剛出艙動作完美
新華網北京飛控中心9月27日電(李玲 孫佳悅李非)27日17時,42歲的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中國首次太空漫步。當晚,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北京飛控中心指揮大廳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楊利偉現在是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同時還是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對于戰友今天的表現,一向平和冷靜的
歐洲宇航員正在學中文:希望有機會搭乘“神舟”
歐洲航天局(歐航局)局長揚·韋爾納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歐航局希望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加強合作,一些歐洲宇航員正在學習中文,為以后可能更多的合作做準備。 一年一度的世界航天界最大盛會國際宇航大會正在德國城市不來梅舉行。韋爾納在會議期間告訴新華社記者,歐航局非常希望促進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
模擬太空微重力系統條件對合作及攻擊行為的影響
回顧21世紀,從我國第一艘 “神舟五號” 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及著陸,到神舟六號、七號及九號飛船的搭載人數遞增至三人,任務難度逐漸增大,中國星辰大海的航天事業正猛速推進。伴隨著宇宙停留時間和停留人數的增加,獨立完成所有任務的時期也已成為過去。 Terry McGuire曾是美國宇航員的精神科顧問
神舟九號飛天“神女”引熱議-數十預案應對風險
航天員訓練 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號將擇機發射。它將載著3名航天員實現與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由此為中國航天事業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向著“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的太空筑巢之夢邁出關鍵的一步。 作為中國
神舟十號整裝待飛-繞飛成實驗一大重點
北京早春時節的晨曦中,分裝在數輛貨車中的神舟十號在一輛標桿車的引導下駛往機場,這是它首次完成總裝、出廠測試等一整套嚴格程序后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與每秒7.9公里的飛行速度相比,它此刻保持在每小時35公里以內的行進就是“蝸行”,但在這個階段,緩慢和謹慎是將來完美高速運轉的保障。抵達
載人航天總工程師深度解碼2020年中國空間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3月1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立體、深入解碼中國將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間站。空間站系統重逾90噸 在軌運行10年以上 具備開展能力 周建平表示,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運營階段每半年由載人飛船實施人員輪換,而初期將采用人員間斷訪問方
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哪些生物實驗跟著上天了?
北京時間10月17日7時30分28秒,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預計于北京時間19日凌晨,將與天宮二號完成交會對接! 此次任務中兩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33天。在這33天里他們都要做些啥?吃飯睡覺看風景嗎? 這當然是不可
天宮一號等待神舟九號到訪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最新透露,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正在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于6月初降軌至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對接軌道,在軌運行正常,就等神舟九號攜3名中國航天員前來拜訪。這也將是天宮一號首次迎接航天員。 自去年9月
“神十四”航天員在軌駐留滿兩周-“太空貨包”基本整理完畢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兩周,如今已基本整理完貨包,正在進一步開展在軌科學實驗工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公布了三名航天員在軌工作視頻,展示航天員設置飲水分配器、檢測水質的過程。 據測算,航天員每人每天需要飲用2公斤水。為了確保航天員長期駐留的工作、生活用水,除了定期從地面送
致敬中國航天員首飛太空20周年科普活動舉辦
近日,科普中國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共同舉辦了“科學視界·基立未來”科普專家系列沙龍特別篇:筑夢廿載向蒼穹——致敬中國航天員首飛太空20周年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朱光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究員陳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博士褚嘉運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代表,以
國際伙伴到訪中國空間站,未來可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53.shtm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開幕。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三十年,就在這一年,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太空之家”遨游蒼穹。建設完
對話“神七”三巨頭:我們有能力飛得更遠
“神七”飛船轉運 王艷梅/攝 ? 飛船對接 袁明月/攝 9月6日上午,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向中央專委正式請示,請求中央專委授權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9月25日至30日擇機發射。當天晚上,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三巨頭”——載人航天工程航天集團總經理馬興瑞,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
中國空間站如何成為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32.shtm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中國空間站如何成為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北京開幕。202
天地聯絡“網速”如何不卡頓
在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單位,中國電科為航天員打造了專門的安控系統及數百只傳感器等關鍵設備,在陸海空天布設了密不透風的航天測控通信網,全力保障任務圓滿成功。 在發射任務中,為打造好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中國電科研制的多套地面安控系統、地面逃逸安控系統、車載逃逸安控
這次登月后要留下來!美宇航局加速重返月球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加速讓宇航員重返月球的計劃,并表示,這次將在月球待下來,有別以往。美國宇航局局長希望,能在2028年前讓航天員回到月球。 據報道,美國宇航局局長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14日表示,美國宇航局將加速這項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重返月球計劃,并廣邀私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