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公眾更直觀地了解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山東省創造性地提出了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的描述性指標——“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并選擇了空氣能見度作為對應的技術參考指標,在全省17個市45個點位全面開展大氣能見度的監測。 在技術性指標基礎上引入描述性指標 “某市能見度日均值大于10公里且當天超過16個小時能見度大于10公里時,視為‘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如果當天濕度日均值高于85%并且 PM2.5日均值低于0.075 mg/m3時,也視為達到‘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這是山東省環保廳在《山東省環境空氣水平能見度監測技術規定》里對“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規定。 通過提出“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這一描述性指標,把專業的環境監測數據轉化為具象的視覺感受,既讓普通公眾能理解、判斷和監督環境監測數據,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監測的公信力。 山東省環保廳監測處處長張慶偉對記者說:“實際工作中,在技術性指標的基礎上引入描述性指標......閱讀全文
夜晚能不能看見天空中“繁星閃爍”也要成為大氣考核指標?沒錯,山東就是這么做的。從2013年1月起,山東省環保廳采用“藍天白云、繁星閃爍”這個指標來通報各市空氣質量狀況。 隨著山東省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17市環境空氣質量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仍有不少人心存疑問,感覺大氣
1月28日,山東省2014年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結果揭曉。按照空氣質量改善的程度,省級財政向17市發放生態補償資金21335.5萬元。其中聊城獲補最多,為2403萬元;菏澤以2041萬元緊隨其后;第三是濟寧,1838萬元。煙臺獲補最少,只有50萬元。 曾經用于水污染治理的生態補償,在山東被用到空氣
想知道自己居住、活動區域的PM2.5(可入肺顆粒物)到底是多少?12月20日起,只需登錄山東環境網站,即可在全省144個監測點中選取臨近點位,查詢實時數據,作為生活、出行參考。自20日起,全省17市將實時向社會發布包括備受關注的PM2.5在內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情況,其中8 市比國家空氣質量新
關于PM2.5的監測近期成為熱門話題,一些地方和城市表示今年將納入這一“高標準”。接下來人們的關注重點或許是:如何進行監測,如何解析數據,如何讓人明白,如何讓公眾參與?畢竟,空氣質量監測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僅僅擺出一堆生澀難懂的數據,容易讓人頭疼,云山霧罩,甚至會生出種種猜疑。 可以說,正
11月16日,一場題為“企業家精神與生存困境”的論壇上,嘉賓潘石屹調侃了幾句:最近,因為我盯著PM2.5指標不放,有關部門就上門了。他們說,潘總,您看您挺有錢,也有粉絲,管這事兒作甚?我說,這是健康,比錢和粉絲都重要。話音一落,全場傳來笑聲、掌聲。 強烈的呼聲得到了一些回應。同一天,
編者按:秋季和冬季,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是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頻發、重發的季節。然而,夏季大氣污染同樣不容忽視,它具有不同于秋冬季節的特點,尤其是“隱形殺手”臭氧危害巨大;此外,夏季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大氣污染,就像“冬病夏治”,有助于明顯緩解幾個月后我們可能遭遇的嚴重灰霾和污染。從本期起,生
編者按: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很關注環境監測工作,并就建立污染源全面監測系統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環保與市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隨著市民對環境保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對環保的知情權、表達權愿望也越來越強烈。環保部門究竟都做些什么?環境監測系統如何運行?監測數據從何而來?監測數據是否可靠?對這些問題,很多市民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懷疑和誤解。 為使市民進一步了解環境監測情況,引導社會各界成
半壁河山霧霾籠罩 百億空氣財富破繭 未來五年,一張城市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將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城市和部分縣城,并增添新的監測內容,現在,嗅覺靈敏的商人已瞄準了價值百億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行業,等待政策紅利下的行業井噴。 隨著空氣質量“國標”的修訂,環境空氣監測儀器行業正進入快車道,很可能
隨著空氣質量“國標”的修訂,環境空氣監測儀器行業正進入快車道,很可能催生一個個“大富豪”。 新國標催生新商機 2011年以來,空氣質量的“國標”修訂會密集召開。多個跡象表明,PM2.5納入日常監測幾成定局。過去的10月,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漫天的灰霾都源于這個叫作PM2.
今年9月25日,記者在上海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上看到,當日下午4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4,空氣質量為良。預計9月26日夜間,AQI為25~45,優;27日上午,AQI為30~50,優;27日下午,AQI為40~60,優到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市民張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新發布的空氣質量
深圳空氣質量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一直處于較好水平,美麗的藍天白云常常成為深圳網友“曬幸福”的資本,“深圳藍”已然成為城市的新名片。 國人非常熟悉一個專有名詞: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除了PM2.5,即將過去的2013年,還有一個詞成為讓國人心痛的關鍵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15日在會見參加2011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年會的外方委員和代表時指出,中國要重視完善環境監測標準,逐步與國際接軌,使監測結果與人民群眾對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的切實感受更加接近。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近日表示,我國的PM2.5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即將出臺,將采用世界
20日晚10點,濟南藍翔技校PM2.5全省最高。 20日起,我省通過山東環境網發布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首日公布的數據顯示,PM2.5成為污染空氣的“罪魁禍首”,只有8市呈現“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20日下午2點多,登錄山東環境網,點擊右下角的“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發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按PM2.5標準8成城市不達標 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空氣質量數據與美國大使館的監測數據不一致,“南京氣象”官方微博發布“PM2.5細微顆粒物濃度”數小時后刪除,環保部發布環境空氣PM
黃沙路邊站,下面就是內環路,車流滾滾。 楊箕路邊站緊靠中山一路。 18個新增空氣監測站即將發數據 記者搶先探營路邊站 馬路邊的空氣污染水平究竟如何?一直是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今年年底前廣州將在全國率先公布兩個路邊交通監測站點的空氣污染物數據。而與兩個路邊
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環保廳局主要負責同志研究討論2018年環保重點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過去的一年,曬藍天白云的多了,在家鄉美景前留影的笑臉更燦爛了……藍天背后是滴滴汗水,幸福背后是滿滿付出。 嶄新的2018年開啟了環境保護事業波瀾壯闊的新征程。
自按“新國標”實施監測以來,廣東去年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不過,一項數據的變化卻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關注——2015年全省城市主要空氣污染物中臭氧占比40.5%,首次反超PM2.5(占比為38.6%),而被譽為臭氧元兇的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其作為形成臭氧和PM2.5的關鍵前體物,也是灰霾
連日來,南寧的空氣質量不是很好。據南寧環境保護局網站的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日報顯示,進入11月份以來,20多天里只有兩天為優,良為10多天,3天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 為何進入11月份南寧空氣質量會下降?市民出行要注意什么?如果南寧執行更加嚴格的 PM2.5標準,南寧市優良天數有什么變化?
50,這是昨天市區空氣污染指數,前天的指數為47,均為優秀等級。可是總覺得天空灰蒙蒙的。這是“優秀等級”的空氣嗎?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擬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我省也明確提出監測PM2.5,我市情況怎么樣? 感受與報告為啥不一致 有時,老百姓感覺空氣質量很糟糕,為何環保
由于目前沒有PM2.5國標 廣州暫不會公布監測數值 環保部稱國家擬用世衛標準制定細顆粒物評價辦法 如PM2.5納入評價標準我國八成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 近期由于北方地區灰霾天氣頻發,被稱為灰霾“元兇”的細顆粒物(PM2.5)受到空前關注。從民間到專家都在呼吁政府盡早出臺P
●到去年年底,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 ●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
PM2.5詳解 性狀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 通常把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其粒徑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 據《南方都市報
PM2.5(可入肺顆粒物)與PM10(可吸入顆粒物),這兩個此前不被人熟知的詞最近一直被許多人提及。北京的霧霾天氣以及美國大使館公布的數據,讓生活在北京的人們對空氣質量變化變得敏感。 有些地區表示,監測PM2.5技術上沒有問題,本月初,環保部也對PM2.5微粒測定標準作出規范,
減排污染物才是硬道理關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所關注的話題 ■保護公眾健康是這次標準修訂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和目的,鼓勵各地主動提前實施新標準。 ■目前為止,全國尚未有一個省份制訂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權長期空置。 ■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國內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貢獻者。
11月1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范。11月16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當天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
昨天,市環保局發布的《2011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去年全市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286天。這是本市最后一次發布“藍天”數據,取而代之的是與市民感受更趨同的區域污染物濃度。據介紹,本市最早將于明年發布PM2.5年報。 “藍天答卷” 一級好天同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