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以及環境風險一直為人們所熱議,基于社會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潛在風險的擔憂,聯合國和世界大多數國家政府均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建立標識制度。 早在2001年5月,國務院就出臺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明文規定國家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標識制度。此外,衛生部《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食品產品(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中含有基因修飾有機體或/和表達產物的,要標注“轉基因某某食品”或“以轉基因某某食品為原料”。 然而,轉基因食品的標識狀況卻不容樂觀,相當數量的生產企業沒有對轉基因食品或者以轉基因農業產品為原料的加工食品進行標識。即便進行標識,也是以相對小號字體標印于非顯著位置。究其原因,一是食品生產企業擔憂消費者不愿意購買轉基因食品;二是由于轉基因食品的不規范標識亂象,導致食品生產企業有時難以準確判斷其所用原料是否為轉基因產品。 有效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并加以貫徹落實,是維護消......閱讀全文
編者按: 轉基因食品安全到底何解?在科學層面之外,影響公眾認知的因素有哪些?轉基因標識成本到底有多高?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如何滿足?監管應該如何進行?我們將為讀者奉送來自轉基因求是論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分享科學共同體的理性討論與專業判斷。食品安全與健康 轉基因食品是否健康? 楊曉光
轉基因食品的話題一直引發熱議。其他國家怎么看待轉基因食品?人們有很多疑問,也有一些流言。為此新華社記者調查了全球多個國家,其中既有轉基因食品“大本營”美國,也有對轉基因持懷疑態度的法國。但總的來看,大勢明朗:轉基因的引力大于阻力。 已非有無之爭 關于轉基因食品爭論的一個焦點是能否安全
圍繞轉基因食品,除了傳統的“挺轉”和“反轉”對峙雙方外,是否必須標示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即便是將于10月1日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已經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顯著標示”,關于是否標示、如何表示的爭議也并未停歇。 反對標示者以標示是對轉基因食品的歧視、標示的代價極大、知情權應該
2019年11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替代原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質檢總局123號令)。《征求意見稿》共7章59條,食品伙伴網匯總了部分變化亮點,以幫助食品生產經營者更快的了解變化內容和方向,大致如下: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還是不安全 ——訪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林敏 關注轉基因 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已有共識 科技日報:目前在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上,國際上是否已經達成共識? 林敏:目前,有轉基因安全無定論的說法,是因為混淆了轉基因技術、研發中的轉基因產品與通過安全評價
出席“首屆轉基因食品嘉年華”活動的科學家現場回答觀眾的提問。從左至右依次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敏。 最近一段時間,
該受訪者表示,她對轉基因食品持反對態度,在購買商品時,會先看看是否標注為“有機”食品。 2013年4月,一種被放棄9年之久的轉基因小麥神秘現身美國農田,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日本和韓國隨即宣布暫停進口美國的部分小麥,歐盟要求其成員國嚴格檢測從美國進口的小麥。 中國也掀起了新一輪轉基因食品的大
轉基因食品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根據我國實行的轉基因標識制度,被列入農業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產品均需標識,但記者走訪市內幾家大型超市發現,除食用油、醬油制品以及部分豆奶粉、豆制品有標示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包裝上并沒有明顯的“轉基因或非轉基因標識”. 非轉基因:門口拉“橫幅”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是未知數。 從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以及“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轉基因食品屢掀爭議熱潮。6月13日,新華網消息“中國農業部批準發放3個轉基因大豆進口安全證書”,再次將轉基因食品安全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此消息稱:“日前,根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結果,農
9月初,在雀巢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種嬰兒食品中,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現了潛在的導致過敏的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要求雀巢立即停售這種轉基因食物,并立即停止其對中國消費者與其他國家消費者執行的雙重標準,并向中國消費者作出不使用轉基因原料的承諾。 相關專家表示,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將分別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建議,嚴格落實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轉基因技術已經日益普及,轉基因相關產品也已日益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應該說轉基
最近,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轉基因農作物使用新規定,要求一旦人用食品或者動物飼料含有0.9%以上的轉基因農作物,產品標簽必須標注。人們的餐桌上有哪些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到底是能給人們帶來無限福祉的“月光寶盒”,還是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潘多拉魔盒”?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隱藏”的標注
轉基因食品一直是輿論熱點話題,贊成者有之,抨擊者有之,不明就里者更不在少數。與話題的火爆相比,市面上在售的轉基因食品則顯得靜悄悄,不張揚、不反駁、不解釋,甚至也不標識。據報道,目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混亂,考慮到顧客心理,"很多廠家把轉基因標識能印多小印多小,最好是看不見才好". 我國目前對轉
日前,一則關于多名律師針對市場上轉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標識不清的問題,向全國多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商家“欺詐”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此事“牽頭人”———云南同潤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許思龍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活動響應者共87個人,其中有71名律師,部分律師已在全國各地提起民事訴訟,目前已有9件
“美國農業部在轉基因標識法規立法層面的精細處理,首先避免了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法規和工作權威性的否定,同時避免了社會上對轉基因食品不當爭議的延續,并滿足了社會部分成員的知情權。”13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作為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第一大國
全球轉基因研發發展勢頭強勁。研發對象更加廣泛,已涵蓋了至少35個科、200多個種,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麥等重要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等。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批準轉基因抗蟲的棉花和轉基因抗病毒的番木瓜兩個農作物商業化應用,批準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包
當我們談論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時候,支持方和反對方都在支持和反對“誰”呢?答案是“方”。這是一則冷笑話。不過,當我們陷入深思的時候,這則冷笑話揭示了至少一個問題:無論支持還是反對,我們真的需要補一補轉基因的“歷史課”。 如果要對近幾年的社會話題按照“敏感指數”排出一個名次的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
日本是糧食進口大國,每年進口大量來自轉基因作物的食品。但由于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還存在諸多顧慮,日本政府要求對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等8種作物生產的納豆、豆腐及零食等33種加工食品需要予以標注,但是消費者廳日前開始探討擴大必須注明轉基因食品標識的對象范圍。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消費者廳201
中國貿易新聞網消息,近日,綠色和平在京公布的檢測結果顯示,五款格力高和麥德龍休閑食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羅媛楠日前表示,中國消費者不應該受到區別對待,格力高與麥德龍兩家公司應該立即改變遵循雙重標準的做法,停止在華使用含轉基
“美國農業部在轉基因標識法規立法層面的精細處理,首先避免了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法規和工作權威性的否定,同時避免了社會上對轉基因食品不當爭議的延續,并滿足了社會部分成員的知情權。”13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作為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今天(22日)開幕,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再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如何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草案二審稿中的一大亮點就是進一步加重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現行法律以及在6月份提交審議的草案一審稿對于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還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今天(22日)開幕,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再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如何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 草案二審稿中的一大亮點就是進一步加重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現行法律以及在6月份提交審議的草案一審稿對于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還
最近,中國國內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的爭議不斷升級。國際專家如何看待轉基因技術,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及環境到底有何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博士。總部設立在華盛頓的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于1975年,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的知名國際農業及食
如果你想知道你打算購買的這塊面包是否使用了玉米糖漿來增加甜味,你可以閱讀面包上的食品標簽。如果你擔心面包里添加了防腐劑、焦糖色素或是人工調味香料,你也可以從標簽中找到答案。法律規定,這些成分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注明。 但轉基因生物(GMO)卻沒有包括在內。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目前并沒
人們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爭論由來已久,卻迄今沒有定論。在轉基因食品消費大國美國,消費者和專家是何態度呢?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了深入探訪。 不用標識的轉基因食品 記者在超市發現,食品標簽會標明“美國有機”或“非轉基因食品”,但不會刻意注明“轉基因食品”。 營養師柯舜純介紹,這是因為美國現行法
轉基因的問題有幾個層面:第一是個人層面,吃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第二是國家層面,轉基因商品與中國經濟發展,轉基因作物與中國能否掌握自己的糧食安全問題密切相關。第三個是生態環境,取決于轉基因作物種植的范圍、轉基因動物的養殖范圍,既可能是當地的、也可能是全球的問題。 一般人關心最多的是個人層面:
在美國,關于轉基因食品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是否要標識上。關于禁止各州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法案,日前獲得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邁過了最終成為法律的關鍵第二步。然而,貼還是不貼,美國轉基因標識風波仍未結束。 距離新法還有兩步 日前,美國眾議院以275票支持、150票反對通過《安全準確的食品標簽法案》。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多年從事植物遺傳學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承擔多項農作物基因技術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課題。 1990—1995年期間,先后兩次獲得美國洛氏基金資助,在加州斯坦福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從事水稻基因組合作研究。1998—2000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稻形態發生MADS盒基
近日有一種說法稱,湖南、湖北、廣西、吉林4省區存在大規模違規種植轉基因玉米和水稻的問題,引發輿論關注。我國對轉基因作物種植有何規定?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有無批準種植轉基因主糧? 【回應】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目前不允許商業化種植 針對
在美洲最大的三個國家,轉基因食品可謂是大行其道。美國是許多轉基因作物的發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種植國;南美的巴西則是世界上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國;加拿大對轉基因食品也和美國一樣無需任何標識。 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2012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1.703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