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關情況,并就科研經費管理、基礎研究投入等問題接受記者提問。 中國什么時候能夠有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什么時候才能出現一家像蘋果這樣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公司?回答這兩個問題時,萬鋼指出,要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的基礎與前瞻,“我國企業研發投入有90%以上是用在試驗和開發,用于本行業的基礎研究、前瞻技術探索的投入還遠遠不夠。” 萬鋼強調,從國家整體上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不僅不夠,政府支持的持續時間也不夠長。“我們還沒有這樣一個技術創新項目能持續到十年以上。而能夠走到世界最前沿的基礎研究,二三十年是常態。” 談及科研項目經費問題,萬鋼透露,出現了專家和官員違法違紀的惡性問題,現在正在審查。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萬鋼認為癥結在于,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共同搖槳的,任何一方不使勁,船就只能在原地打轉。讓大家......閱讀全文
五大制度措施加大支持自主創新力度——《科技進步法(修訂草案)》提請審議 萬鋼作議案說明 ●四項制度激勵自主創新 ●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整合科技資源提高投入效益 ●發揮引導科技人員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 ●推動產學研相結合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從利潤里支出的創新費用一時見不到效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6日在香港表示,科技部將很快把一批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信息向全社會公布,在今年年底將把相關科研設備向香港科研人員開放。 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伙伴實驗室在港實施10周年暨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授牌儀式6日在香港科技園舉行。萬鋼在授牌儀式上表示,科技部將把一批國
我國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已發生重大變化,2015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預計達到1.43萬億元,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題為“科技改革與創新發展”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資源配置、計劃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評價等重大舉措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持續努力,
科技部部長萬鋼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自己因霧霾天氣感到內疚。他說,中國的發展轉型還是慢了一些,導致出現霧霾現象。科技部已聯合環保部和北京市,在綠色交通、能源轉換、排放控制、煙氣過濾方面強化技術應用,給煙囪、鍋爐“戴口罩”減少排放。 談霧霾 將用科技手段給煙囪“戴口罩” 據媒
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轉化科技成果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在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后,納入本單位預算。25日,在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
7月17日,習近平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利用同步輻射裝置開展科研的情況。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遍布廣東、河北、湖北、遼寧、湖南等9省(市),考察中多次論及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首次將“課堂”搬到紅墻外,在中關村“頂層設計”推動創新驅
為了使得中國的科學家們不再對科學界的整體進展一無所知,中國政府啟動了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的計劃,諸多關于科研資源與設備的信息將通過單一的網站向科學界呈現。 科學論著、科普文章、大型儀器信息、數據庫資源等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各類科技資源信息都將包括在這個共享平臺中。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
2月24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二五”以來,我國重大成果和頂尖人才不斷涌現,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圍繞資源配置、計劃管理等科技體制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盡可能提高基礎研究投入 萬鋼說,經過五年積累,我國科技創新加速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增加
科技部長萬鋼接受采訪 記者:在幾十年前,一位村支書和來他們這插隊的年輕人說,人這一輩子有兩樣東西,是越用越多,一個是力氣,一個是腦筋。后來這個年輕人成長為了教師,工程師,大學校長,科技部的部長,在過去的五年當中,他在什么方面動了腦筋,用了力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科技部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回憶去年這個時候,當時還真有點忐忑不安。現在心情確實不同了。” 又是“兩會”期間,又是在科技部,接受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今年再談科技,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喜悅,理由是“科技在應對金融危機、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
疏通成果轉化的“中梗阻” ——科技部部長萬鋼解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 ■科體改革進行時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簡稱《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將于10月1日正式施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最近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圍繞該法展開。 “這次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
科技部長萬鋼接受采訪 在幾十年前,一位村支書和來他們這插隊的年輕人說,人這一輩子有兩樣東西,是越用越多,一個是力氣,一個是腦筋。后來這個年輕人成長為了教師,工程師,大學校長,科技部的部長,在過去的五年當中,他在什么方面動了腦筋,用了力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科技部部長萬鋼。
“我國科研經費使用不當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一套有效機制避免或消除這一行為。”對當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出現惡性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感到憤怒、痛心、錯愕。今年在兩會期間,他的一項提案即和加強科研經費科學管理有關。 葛均波說:“我們絕不容忍這些現象,要堅決杜絕經費
“未來5年,是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沖刺階段。未來5年,仍是戰略機遇期,但挑戰嚴峻。”科技部部長萬鋼侃侃而談,親切而不失嚴謹。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最關鍵的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工作者永遠都要有一種機遇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身邊的機遇,推動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
給科研項目經費“松綁”的呼聲由來已久。前不久,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呼聲得到回應——“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如何既讓科研人員從繁瑣的報銷手續中解放出來,又防止科研經費濫用,再一次成為參加全國
給科研項目經費“松綁”的呼聲由來已久。前不久,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呼聲得到回應——“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何既讓科研人員從繁瑣的報銷手續中解放出來,又防止科研經費濫用,再一
近年來,科技經費使用安全和效率問題,備受輿論和社會的關注。 據《2012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鑒》顯示,2012年全國研發投入突破萬億元。在這塊越來越大的“蛋糕”中,企業研發投入占比約74%,而源于納稅人的財政科技支出也達到2221.4億元。如何用好管好這筆錢,使其在陽光下運作,這既是科技管理部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科學技術部黨組今天通報巡視整改情況。關于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的問題,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
圖為位于河北威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利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樹脂生產車間巡檢。該公司是生產功能性特種樹脂以及一次性血液灌流器的新材料制造企業,依托高校科研資源優勢,建立研發共享平臺,擁有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特種樹脂研發基地,實現了新材料在醫學、航空、軍工、核電、農業等領域的創新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九大上發表重要講話。科技部部長萬鋼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講話為我國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科技部將進一步落實改革措施,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積極性,發動科技創新的
近些年,一批諸如廣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統科研單位頻發貪腐,引發各方對科技經費投入方式的廣泛關注。而事實上,過去數年間,全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發的,60%都用于開會、出差等。(1月5日《中國企業報》) 根據財政部統計:近8年來,我國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已經接近3萬億元。科技部部長萬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10月11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經濟緊密結合等方面情況,在現場回答記者有關科研經費被濫用等科技界存在的問題時,披露目前正查處兩件更嚴重案件,感慨自己“憤怒、痛心、錯愕”的心情,同時陳述其一系列改革設想和措施
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國家高新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雙創”發展以及支持企業研發的政策落實等情況。展板上的小火炬反映出我國創新型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勢頭,李克強高興地說,要讓創新火炬向全社會傳遞,讓創新發展成果普惠大眾。李克強還了解開展創業孵化工作三十年來科技型
“要做好科研經費項目管理,促進成果轉化,讓科研人員能夠有獲得感。”這是2016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對科研人員的承諾。 一年來,國家出臺諸多新政策,給研究人員“松綁”,以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那么,身處其中的科研人員對此有何切身體會呢?近日,記者尋訪了多位科研人員
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科技創新能力關乎現代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支撐與保障。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專題接受了采訪。 記者:敢于與善于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國家
2月24日上午,科技部召開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和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總結科技部去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務。科技部黨組書記王志剛代表科技部黨組作了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發表講話。
投入31.95億元 實施1209個項目 獲授權專利180項 “奧運科技行動計劃”盤點6年成績 “奧運科技(2008)行動計劃”領導小組暨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全體會議9月25日在京召開。會議對6年來“科技奧運”工作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并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階段工作。大會由北京市政府副
2012年12月11至12日,科技部首批項目專員聘任及培訓會議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開班儀式并作重要講話,科技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科技部紀檢組組長郭向遠主持會議。會議向首批113名項目專員代表發放
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21日表示,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歐盟建設創新型聯盟戰略都強調創新的作用,中歐創新面向2020年具有戰略性合作機遇,雙方的共同需求超過分歧、合作大于競爭。 首次中歐創新合作對話當日在北京舉行。這是根據在2012年9月20日第十五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上,由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與歐
12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消息,“嫦娥二號”衛星12月13日飛離日地拉格朗日L2點195天后,成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遠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對速度,與國際編號4179的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首次實現中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交會時“嫦娥二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