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免疫受體激活機理為農作物廣譜抗病提供新思路
植物同人類一樣具有識別病原微生物并激發免疫反應的能力。認識其中的關鍵機理對改良農作物抗病、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的周儉民實驗室通過與清華大學的柴繼杰實驗室和英國Sainsbury Laboratory的Cyril Zipfel實驗室密切合作,揭示了植物的重要免疫受體FLS2識別細菌運動所必需的鞭毛蛋白的機理。鞭毛蛋白在植物細胞外直接結合FLS2并招募共同受體BAK1,從而激活植物免疫系統。由于FLS2所代表的免疫受體識別病原微生物中廣泛存在的分子,該研究的發現將有助于設計廣譜抗病的農作物。 這項工作于10月11日在《科學》雜志在線發表(doi: 10.1126/science.1243825)。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孫亞東和遺傳發育所的研究生李磊是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周儉民實驗室的研究得到了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閱讀全文
遺傳發育所發現免疫受體蛋白直接參與抗病轉錄調控新機制
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的抗病或感病反應往往伴隨細胞內轉錄重編程,但是免疫受體蛋白激活后如何參與細胞的轉錄調控、通過哪些直接或間接的下游的組分參與轉錄調控在國際上報道很少。之前的研究表明,大麥白粉病免疫受體蛋白MLA在細胞核內介導抗病反應(Bai et al., 2012,PLoS pathoge
水稻抗瘟“秘密武器”提供持久抗瘟新策略
在與病原菌長期的“軍備競賽”中,植物進化出基礎抗病性免疫反應(PTI)和專業化抗病性免疫反應(ETI)兩層免疫系統作為防衛武器。這兩種武器各有優劣,PTI具有廣譜性,但是殺傷力弱;ETI雖然戰斗力強,但是殺傷范圍比PTI小。 12月16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有助研發廣譜流感疫苗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一種可能對所有流感病毒均能發揮免疫作用的人體免疫細胞,這一發現有助于未來開發出對普通季節性流感和新型流感等各種流感病毒均有效的廣譜疫苗。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自然-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之際,對3
指向廣譜和黏膜免疫,專家共話新冠疫苗研發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05.shtm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在我們身邊,新冠病毒仍在不斷變異,各地局部零星感染情況時有出現,疾病危害仍然存在。未來,新冠病毒流行態勢有
研究揭示稻瘟病防衛“士兵”被激活機制
水稻病害中最讓農民頭疼的一種“頑癥”是稻瘟病。該病害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甚至導致顆粒無收。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祖華團隊在廣譜和持久抗稻瘟病機制研究中又獲新突破。4月9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分子細胞》。 防治稻瘟病最好的辦法是發掘新的抗病資源并選育廣譜
魚類天然免疫受體NOD1抗病毒作用機制被發現了
先天性免疫反應是機體防御外來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線,這種快速非特異性的反應依賴于模式識別受體對病原相關分子模式的識別與結合。核苷酸寡聚化結構域樣受體(Nucleotide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NLRs)家族成員NOD1是經典的抗細菌相
最新Nature報道艾滋廣譜抗體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感染了HIV-1病毒但能保持健康的個體人群中,發現了一種能至多中和98%艾滋病毒的抗體:10E8,這對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公布在Nature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NIH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免
NEJM:廣譜抗癌新靶點
來自哈佛干細胞研究所(HSCI)的研究人員在最具侵襲性的肝癌中,鑒別出了一個已知調控胚胎干細胞自我更新的基因,由此開始積極地尋找能夠阻斷其活性的藥物。 這一稱作為SALL4的基因,賦予了干細胞持續分化的能力,使得它們不會轉變為成熟細胞。通常情況下,細胞只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表達SALL4,而在
全新廣譜腫瘤標志物
10月19日,清華大學羅永章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證明,腫瘤標志物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檢測,現已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在臨床中使用。2013年,該團隊通過肺癌臨床試驗在世界上首次證明了血漿Hsp90α是一個全新的腫瘤標志物,并已在醫療機構陸續推廣使用,獲得醫生廣泛好評。
廣譜信息素亮相驅蟲界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蟲害防控始終是核心問題之一。傳統農藥的廣泛使用,不僅帶來了許多后續安全與環境生態問題,也對一些有益生物產生了傷害。 近日,南京工業大學科研工作者從植物中提取了一種特殊的信息素,具有廣譜驅蟲效果,堪稱驅蟲界的“青蒿素”。他們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助力國家精準扶貧和現代生態農業綠色
抗病小體-揭示植物免疫秘密
農作物病害是農業生產的巨大威脅。以往,大量施用化學農藥又帶來了農業面源污染。能否在保護作物的同時,少打藥或不打藥? 近日,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有望發展出新的植物防病害手段,提高農作物自身抗病蟲害的能力。 日前,清華大學柴繼杰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
“哨兵”兼“戰士”:植物細胞膜上的守護者
植物大戰病原菌的“軍備競賽”中,細胞膜識別受體作為監控病原菌入侵的“前哨”,能夠激活植物體內多層次的防衛系統,產生對病原菌的抗性。自1994年在國際上被首次鑒定以來,它作為抗病受體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然而近30年來,人們對其如何被激活、發揮抗性的作用機制并不了解。 9月21日,清華大學教授
“哨兵”兼“戰士”:植物細胞膜上的守護者
疫霉菌導致的大豆根腐病嚴重威脅大豆高產穩產。南京農大供圖 植物大戰病原菌的“軍備競賽”中,細胞膜識別受體作為監控病原菌入侵的“前哨”,能夠激活植物體內多層次的防衛系統,產生對病原菌的抗性。自1994年在國際上被首次鑒定以來,它作為抗病受體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然而近30年來,人們對其如何被激活
水稻E3泛素連接酶轉錄因子模塊調控水稻廣譜抗病性機制獲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在《細胞》子刊《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E3泛素連接酶OsRING113-轉錄因子APIP5模塊通過靶標胰蛋白酶抑制劑調控水稻廣譜抗病性的新機制。水稻是全球重要糧食作物,由稻瘟菌和
殺傷性T細胞廣譜免疫反應可有效清除潛在的HIV
目前治療HIV/AIDS的主要屏障就是在慢性感染患者機體細胞中存在隱藏的HIV,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耶魯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可有效清除殘留病毒的新型策略。 盡管目前可以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來治療HIV的感染,但是在患者機體中仍然存在大量潛伏的HIV,
FBPI廣譜光纖性能測試及應用
各種光譜應用都需要能夠在廣譜光譜上傳播光的高性能光纖。在波長范圍上,具有廣譜光譜的光纖能夠相對均勻地傳輸大范圍的波長。這在光譜應用中是特別有利的,因為它擴大了測量范圍和設備靈敏度。在許多情況下,它允許光譜儀遠程放置,并通過廣譜光纖連接到分析區域。其結果是可以收集和分析更大波長范圍上的更多光譜信息。在
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概述
超廣譜β -內酰胺酶(ESBL)是以滅活窄譜和廣譜頭孢菌素、單環類抗生素及抗革蘭陰性桿菌青霉素等抗生素為特征的β -內酰胺酶。細菌膜通透性的改變,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進入細菌體內到達作用靶位。細菌耐藥性的發展從醫院內菌株(如腸桿菌科、金黃色葡萄球菌)到醫院外菌株(如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淋球菌
廣譜感應水處理器簡介
廣譜感應水處理器是根據水中鈣、鎂、硅酸鹽等無機物形成水垢以及微生物的處理原理,交變頻技術應于水處理過程,通過現代智能技術控制頻率變化,實現了在設定范圍內的自動變頻、移頻和掃頻,同時利用直流脈沖電磁波,使其具有除垢、防垢、功能,操作簡單,效率高,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比現有方法大為降低,具有推廣應用前景。
PNAS:對抗多種疾病的廣譜疫苗
為了避免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摧毀,微生物表面的抗原很多變,這是疫苗開發遇到的挑戰之一。不過,布萊根婦女醫院BWH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許多致病菌的細胞表面具有一種通用的多糖分子。研究人員指出,利用這一多糖將有望制成廣譜疫苗,對抗多種致命的微生物感染。文章提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的網站上
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介紹
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超廣譜β-內酰胺酶,它是當前抗生素出現的新的耐藥趨勢之一。?2 產ESBLs菌株的耐藥特點???? 如果臨床出現產 ESBLs菌株,則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它們是頭孢噻肟、頭孢他定、頭孢哌酮、頭孢曲松等)
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知識
1、什么是ESBLs??ESBLs是英文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超廣譜β-內酰胺酶,它是當前抗生素出現的新的耐藥趨勢之一。?2、產ESBLs菌株的耐藥特點??如果臨床出現產 ESBLs菌株,則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它們是頭孢噻肟、頭孢他定、頭孢
抗病毒的細胞免疫簡介
抗病毒的細胞免疫 參與抗病毒細胞免疫的效應細胞主要是TC細胞和TD細胞。病毒特異的TC細胞必須與靶細胞接觸才能發生殺傷作用。Tc細胞分泌兩種分子:一為穿孔素,使靶細胞膜形成孔道,致膠體滲透,殺死感染的靶細胞;另一為顆粒蛋白酶,能降解靶細胞的細胞核。Tc細胞的殺傷效率高,可連續殺傷多個細胞。病毒特
概述抗病毒免疫的特異性免疫
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因有包膜病毒和無包膜病毒而異。有些病毒能迅速引起細胞破壞,釋放病毒顆粒,稱為細胞破壞型感染,有些病毒感染不引起細胞破壞稱為細胞非破壞型感染,根據病毒感染類型的不同,在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側重性也不相同。
植物免疫受體蛋白可“雙重免疫”
當植物免疫系統監測到有病原菌入侵時,植物免疫受體蛋白就像“哨兵”一樣活躍起來,調動機體啟動免疫反應。但是,植物免疫受體蛋白究竟是如何被激活的,一直成謎。9月21日晚,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團隊和清華大學柴繼杰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揭示了細胞膜受體蛋白是如何一邊識別
一種維生素A衍生物可顯著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病毒是許多人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體,新興和不斷復發的病毒性疾病給全球公共衛生和經濟帶來了沉重負擔。近年來,無論是突然爆發流行的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還是持續蔓延的登革熱、艾滋病,病毒導致的感染病例數以億計,其中數百萬患者患有嚴重的臨床癥狀甚至死亡。????????然而,特效抗病毒藥物極度缺乏
關于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的藥理毒理介紹
藥理:重組人干擾素α2a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機制主要通過干擾素同靶細胞表面干擾素受體結合,誘導靶細胞內2-5(A)合成酶、蛋白質激酶PKR、MX蛋白等多種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復制和轉錄而實現。干擾素還具有多重免疫調節作用,可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和增強淋巴細胞
關于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的藥理作用介紹
藥理:重組人干擾素α2a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機制主要通過干擾素同靶細胞表面干擾素受體結合,誘導靶細胞內2-5(A)合成酶、蛋白質激酶PKR、MX蛋白等多種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復制和轉錄而實現。干擾素還具有多重免疫調節作用,可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和增強淋巴細胞
繼Science-Cell-Res后-何祖華團隊登Mol-Cell
2019年4月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何祖華研究組完成的關于水稻廣譜抗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RRM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teract with NLRs and Regulate
探索抗擊新發疾病的新領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潛在的廣譜抗病毒劑,能夠對抗各種RNA病毒家族,包括那些造成未來大流行的病毒。特別有效的是環狀二核苷酸(CDN)STING激動劑,它們對基孔肯雅病毒和其他節肢動物傳播的病毒和呼吸道病毒,包括COVID-19顯示出治療前景。其目的是在開發這些抗病毒藥物的同時開發現
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的藥理毒理及藥代動力學
藥理毒理 藥理:重組人干擾素α2a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機制主要通過干擾素同靶細胞表面干擾素受體結合,誘導靶細胞內2-5(A)合成酶、蛋白質激酶PKR、MX蛋白等多種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復制和轉錄而實現。干擾素還具有多重免疫調節作用,可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