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等16個省(直轄市)以城市為重點,開展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最終形成覆蓋全國的監測網絡。國家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2013年空氣污染(霧霾)健康影響監測工作方案》,昨日又做出詳細解讀。 昨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表示,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既包括急性效應,也包括慢性長期效應,霧霾的健康影響涉及全年齡段人群,但對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兒童及孕婦等的健康影響更為嚴重。但由于我國缺乏系統的長期監測,目前無法揭示霧霾特征污染物的健康危害。《方案》顯示,今年要開展霧霾與健康影響監測的16個省(直轄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上海、山東、江蘇、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山西。上述省 (直轄市)共選擇37個城市,6個農村地區,建立監測點。 本項目計劃通過3~5年的時間,逐步建立覆蓋全國的空氣污染(霧霾)監測網絡。......閱讀全文
昨天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區維持空氣重污染,這樣的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環保部門預計,京津冀重污染或將持續至8日夜間才能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比下降9.9%,為近三年來降幅最大。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98天,比2015年增加
俗語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將霧、霾預報產品比作是一份大餐的話,那么針對各種空氣污染物監測而得來的珍貴數據則是制作佳肴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霧、霾監測數據如何得出?氣象和環保部門的數據有何側重呢? 近日,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監測網監測顯示,京津冀大部分地區大氣細顆粒物PM2.5日
2014年5月28日,“2014大氣顆粒物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本次會議旨在總結大氣顆粒物(包括PM2.5)監測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減少減緩PM2.5 對人類健康影
與“張牙舞爪”的霧霾相比,臭氧要“低調”得多,悄悄地“隱藏”在萬里晴空中,卻成為近幾年夏天列入監控指標以來眾多城市的大氣環境污染元兇。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統計顯示:2015年6月所有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超過了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與之呼應,7月23日廣東省公布2
今年的兩會上,“美麗中國”、“環境保護”“尾氣治理”成為焦點中的焦點。據統計全國多次嚴重霧霾受影響人口達6億……不少代表委員對此憂心忡忡:“這樣發展下去,最終掙來的錢全在為醫藥‘買單’!” 霧霾不僅備受環保行業專業人士關注,就連全國政協委員姚明,3日也感慨,“我現在不僅不敢看天,連地
幾乎看不到任何陽光,整個城市的大樓籠罩在黃色的霧霾中,空氣中彌漫著粉塵……自20日開始,霧霾再次襲城,空氣持續重污染,首都北京就像一幅泛黃的老照片。 繼20日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后,21日中午,預警級別上調至“橙色預警”,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針對霧霾今年啟動的首次“橙色”預警,表
為加強我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根據環保部和國家氣象局下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方案(試行)和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近日,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方案(試行)》,從2013年11月10日起正式啟動。 記者從省環
最近幾日,“爆表”一詞已成熱詞。 “爆表”是網友對空氣質量指數(AQI)超標的戲稱。在空氣監測中,空氣質量指數設定的最高數值為500,AQI超過500的即為“爆表”。 連續幾天,東北、華北、長三角、中部、西南部地區均出現空氣重污染的天氣,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AQ
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多,PM2.5污染正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此同時,臭氧污染在一些地區開始呈季節性加劇趨勢,臭氧污染防治不得不提上日程。 國務院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據監測,國慶長假前后,北京及
長三角“海派霾”,打哪兒來? 12月初,霧霾持續襲擊全國25省,長三角地區最嚴重;專家稱污染物是其主要原因,氣象條件不是 “華東地區只需再忍一夜”,12月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中如此寫道。 此時,針對這場波及幾乎整個中東部地區,覆蓋了我國人口最密集地區的大霧霾,中
民生調查 這幾天,空氣質量、霧霾、PM2.5成了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1月13日,沈陽市空氣質量指數達到279,空氣質量狀況為中度重污染,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霧霾天到底是怎么“來”的?如何做才能盡最大可能減小危害?隨著環境信息披露越來越公開,更多的環境專
生態好不好,不僅要看監測數據,更要看實際感受。當有人發現環境監測數據并不符合自己實際感受時,就會覺得數據“摻水”。那這些數據到底準不準? 這些年,環境信息公開取得了顯著成績,空氣質量數據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0年初環保部門僅公開47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日報數據,現在已經實現24小時實
生態好不好,不僅要看監測數據,更要看實際感受。當有人發現環境監測數據并不符合自己實際感受時,就會覺得數據“摻水”。那這些數據到底準不準? 這些年,環境信息公開取得了顯著成績,空氣質量數據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0年初環保部門僅公開47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日報數據,現在已經實現24小時
近日一條網帖突然躥紅,該帖子稱“我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地下發現大型鈾礦和煤炭資源,因為兩者共存于同一地區,從而形成了鈾煤,也就是煤中含有鈾元素”;帖子又說,“空氣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鈾是目前國內大范圍霧霾的原因”。 于是,“核霧染”這個新詞開始“走紅”。“核霧染”真有其事嗎?“核霧染”引發的全國大
近來,北京連續遭遇空氣污染。居高不下的污染物指數令人生厭,引發人們關于聯防聯控、遏制空氣污染加劇的討論。眾所周知,空氣是流動的。在一定氣象條件下,一個地方空氣中的污染物會隨風飄至周邊廣大地區。這就要求各地防治空氣污染加強聯合聯動,不能各自為戰。 但聯防聯治之難,難在利
記者從環保部網站獲悉,11月份以來的重污染天氣,有媒體導向罪在黑龍江秸稈焚燒。黑龍江省環保和氣象部門認為,霧霾的首要原因是燃煤而不是秸稈,另外黑龍江出現霧霾時風往北吹,污染轉移的說法也不靠譜。 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使用顆粒氣溶膠飛行質譜儀、激光雷達等相關儀器設備,在距哈爾濱西南30公里的上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2月22日,細顆粒物污染防治與環境健康影響國際研討會在西安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主辦。會議吸引了環境領域相關專家、廠商等百余人參加,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將全程報道此次會議。 會議現場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副主任/高工高松主
APEC領導人會議召開期間,“藍天”讓很多市民“戀戀不舍”,而現在無論是環境質量的監測監控,還是對環境事件的預警預報,無一不是借信息化手段之力。 為此,記者對APEC會議期間的環境監管部門進行了走訪。進入北京市懷柔區環保局,記者就注意到了揚塵監測車。據了解,這是懷柔區環保局在APEC期間專門用
昨天16時,北京市氣象臺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昨日傍晚至19日北京大部地區有中度霾,南部地區有重度霾。通州、大興區氣象臺也在16時前后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截至16時,城六區PM2.5濃度已經超過150微克/立方米,達到5級重污染。圖為國貿附近被霧霾籠罩,能見度降低。富田攝 中國出現大范圍霧霾
記者近期在長三角地區調研了解到,目前長三角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在霧霾治理過程中,面臨著污染機理底數不清、監測數據來源多頭導致難以挖掘數據規律、科研各自為政導致人才利用率低下等問題,污染預報預警模型難以建立,大量監測數據難以成為對策依據。目前,三省一市均在邊查源邊治理,以時間節點倒逼目標
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聯合曝光“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并一一對謠言做出真相解讀。 以下為環保部門曝光的“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 謠言一:微距鏡頭中的北京霧霾? 網傳視頻用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顯示出的北京霧霾。視頻中,一些細小顆粒四處飄散
日前頒出的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共220項科技成果獲獎。從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云殺毒”,到地下水利用與污染防控、空氣質量遙感監測,一批獲獎成果聚焦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產業競爭力的“高精尖”領域,同時也為破解“城市病”困局提供了技術支撐。 “高精尖”成果助推北京經濟結構轉型 比同類芯片
PM2.5監測設備 元宵節后,新一輪霧霾天氣又來襲,前日廣佛肇地區出現PM2.5大面積超標,部分站點達中重度污染級別。昨日空氣污染范圍主要集中在廣州,白云嘉禾繼續出現中度污染。 在昨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空氣污染治理再度成為環保部門關注的重點。省環保廳表示,2013年環保部
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時,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務大廳三樓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的主題是介紹吉林省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一微克”行動計劃有關情況。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于2019年8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吉林省政務大廳新聞發布廳召開吉林省2019年打贏藍天保
“雖然衡水市的達標天數有了大幅提高,但成效仍不理想。2015年11月份,衡水市空氣質量列全省倒數第6,全國倒數第10。”河北省衡水市大氣辦常務副主任、市環保局局長張士民這樣說。 衡水,一個冀中南的一個小城市,與唐山、石家莊等工業發達城市相比,衡水GDP總量小、人口少、車輛少,卻為何總與霧霾“糾
2013年伊始,中國一度出現了約100萬平方公里的霧霾區,空氣污染治理牽動著代表委員的心。昨天(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透露,中國疾控中心計劃在全國PM2.5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開展健康評價研究,計劃3年時間投入約五六千萬元。□舉措 健康需向PM2.5
從2月1日起,一股冷空氣終于驅散了籠罩在13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上持續多日的霧霾。 雖然霧霾暫時散去,但在這個寒冬里,全國各地關于霧霾成因及應對措施的討論從未停止過。其中,最重要的疑惑之一便是如此大面積的霧霾究竟從何而來?污染物成分復雜 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王亞強
工業顆粒物排放作為霧霾的重要成因,如何使其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成為迫切需要攻關的命題。 記者近日從科技部獲悉,科技部編制的《大氣污染治理先進技術匯編》介紹了72項大氣污染防治關鍵技術以及相應的120余項代表性成功案例,包括袋式除塵、電除塵等有組織排放控制技術以及以生物納膜抑塵為主的無組織排放
昨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擬納入地方官員考核。此外,國家擬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縣級以上政府依據重污染天氣預警,可根據需要限行、禁放煙花爆竹、停止戶外體育課。 【地方政府】 對本行政區空氣質量負責 意見稿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昨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空氣質量改善情況擬納入地方官員考核。此外,國家擬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縣級以上政府依據重污染天氣預警,可根據需要限行、禁放煙花爆竹、停止戶外體育課。 【地方政府】 對本行政區空氣質量負責 意見稿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