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新用或可治療小鼠與大鼠心臟損傷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心血管研究》最新發表一篇生物學論文稱,研究表明,常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的藥物醋酸格拉替雷(Glatiramer-acetate),可在小鼠和大鼠中修復心臟病發作或心力衰竭后的心臟損傷。 該論文介紹,心力衰竭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個主要原因,過去的研究強調了免疫系統在心臟損傷中的作用。雖然藥物治療降低了死亡率,但開發新藥和療法成本高昂,人們提出了以藥物再利用作為替代方案。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學院Rachel Sarig、Eldad Tzahor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心肌梗塞小鼠模型和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中,對一種常用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的免疫調節藥物——醋酸格拉替雷的作用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醋酸格拉替雷治療后,小鼠表現出心臟功能改善,疤痕面積縮小,表明該種藥物可保護心肌細胞免于血液限制導致的細胞死亡,減少疤痕形成,并促進新血管形成;在......閱讀全文
心臟免疫性損傷的概述
心臟免疫性損傷是指機體因體內、外各種因子的異常反應而累及心臟的超敏反應導致的心臟損傷。多數過敏性心肌炎患者病情較輕,臨床極少能識別,偶爾可由心內膜心肌活檢得到最初診斷,死因多為心律失常。
心臟免疫性損傷的病因
多種藥物或其他致敏物質均可引起過敏性心肌炎,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及心肌血管周圍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為特征,偶見心肌壞死。可引起心臟免疫性損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磺胺類藥:可引起過敏性血管炎和心肌炎,造成心肌損害;②抗結核藥:可引起超敏反應而致病;③自身免疫病:主要有風濕
預防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簡介
1.在對乳腺癌、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放射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放射治療的劑量、次數和時間的掌握,劑量不宜過大、時間不要太長。放療照射區所包括心臟的容積盡量要小。在放射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心臟和肺的保護。必要時在隆突下用防護墊保護心臟,可降低對心臟的損害。 2.長期從事放射治療和放射投照的工作
新型仿生囊泡可修復心臟損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54.shtm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心血管疾病中一個重要的挑戰,它會導致壞死細胞的積聚并引發炎癥反應,從而對心臟造成損傷。近日,深圳灣實驗室研究員饒浪團隊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阜外醫院教授楊
心臟手術后應關注急性腎損傷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許佳瑞、滕杰和方藝等進行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心臟手術后急性腎損傷(AKI)發病率高、預后較差,其發病與圍手術期多種危險因素密切相關。心臟移植術、冠脈旁路移植術聯合瓣膜手術及主動脈瘤手術為術后AKI發病的高危手術。 相關論文發表于2012年第12期《中華內科雜志》
關于心臟貫穿性損傷的簡介
心臟損傷常發生于“心臟損傷的危險區”(上界起自鎖骨、下界至肋弓、兩側外界為乳頭線),受到開放性或閉合性損傷。因此,常分為貫穿性損傷和非貫穿性損傷。損傷的心臟部位依次是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左心房等。主要表現為心包填塞和出血性休克,兩者有所側重。診斷一般不難。任何胸壁心臟危險區的貫穿傷,以及頸根
免疫細胞損傷心臟組織?新藥物可以把它們驅離心臟
在心臟病發作后使用破壞人體正常免疫反應的可生物降解顆粒也許可以讓病人免受組織破壞和某些慢性健康問題的痛苦。研究人員表明,在小鼠心臟病發作后的24小時內注射這種顆粒不僅可以大幅減輕組織損壞,而且還能讓這些小鼠在30天后擁有更強的心臟功能。新技術的發明人現在正計劃進行人體測試。 心臟病發作后的
心臟免疫性損傷的臨床表現
本病常無明顯特異性癥狀,除原發自身免疫病的臨床表現外,心臟方面可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
狀元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病因分析
1.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 如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縱隔腫瘤,霍奇金病等的放射治療; 2.戰爭中原子彈的投放,核反應堆的泄漏,放射性物質的誤服誤用; 3.長時間在X線照射下進行射頻或介入治療,同時防護不當。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心包、心外膜、心肌、心內膜甚至心臟瓣膜,還有傳導系統及冠狀動脈的損傷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檢查介紹
1、X線胸片 X線胸片可見心影增大。 2、心電圖 心電圖可見ST-T改變,傳導功能異常(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等)。 3、超聲心動圖 超聲心動圖可見心影增大,合并有心包炎時可見液性暗區。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預后介紹
據推測,本世紀內放射治療可能仍是抑制腫瘤生長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盡管新的放射治療方法及技術正在研制,且有望減低傳統放射治療帶來的心臟損害,但據近十幾年來的有關報道,放射性心臟損傷的出現率存在上升的趨勢。如果患者一般情況較好,放射治療的方案得當,因心臟損害導致的死亡數量很少,少數死亡者的死因多為
關于心臟貫穿性損傷的基本介紹
心臟貫穿性損傷大多是由于槍彈、彈片、尖刀等銳器穿入所致,少數可因胸骨或肋骨折斷猛烈向內移位穿刺所引起,此外尚有心血管外科手術或侵入性導管檢查或造影等所致的醫源性損傷。
簡述心臟貫穿性損傷的診斷依據
1.有上述受傷史。 2.短期內出現重度休克或心包填塞表現。 3.足量輸血后無血壓迅速回升。 4.初期低血壓經血容量補充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又再度出現,甚至發生心搏驟停者。
關于心臟非貫穿性損傷的簡介
心臟非貫穿性損傷大多是因胸壁受到劇烈撞擊所致,如司機前胸撞于方向盤,腹部或下肢受到突然擠壓,大量血流回流入心臟,高速行駛的汽車急剎車而致心臟扭轉而損傷,高壓氣浪沖擊等。依創傷部位分 (1)心包破裂、挫傷, (2)心肌破裂。上述兩種常合并存在,按貫穿性心臟損傷處理。 (3)損傷性室間隔破裂,
心臟免疫性損傷的診斷及治療
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患者有自身免疫病、曾接觸某些過敏物質和心臟損傷的病史,再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即可診斷。 治療 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脫離致敏環境,給予保護心肌、改善心肌代謝、糾正心律失常等對癥治療。可給予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停用致敏藥物。
概述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發病機制
雖然心臟并不是放射損害的敏感器官,但放射治療的劑量大仍能引起心臟的一系列改變。一般認為損害與受照射的面積,照射的方案和照射的劑量直接相關:照射劑量一次達4~6Gy或累積劑量達40~60Gy即可出現心臟損害,其中損害以心包炎及心肌炎最多見。其發生率與放射治療的劑量也呈正相關,有關人員觀察到照射劑量
關于貫通性心臟損傷的基本介紹
貫通性心臟損傷指因胸部受到銳器或火器作用,銳 器、彈頭或彈片穿破胸壁并進入心臟,心臟 完整性被破壞。其病理生理改變主要有大出 血和心包填塞。心包填塞的嚴重程度取決于 心包裂口的大小及心壁傷口出血的速度。刀 刺傷的心包缺口很容易被血塊或(和)心包 上脂肪所阻塞,如心包裂口,一旦被阻塞,由 于心包腔
關于心臟貫穿性損傷的治療介紹
一、治療原則 1.抗休克,同時作好術前準備。 2.緊急手術治療。 3.防治術后感染,防治破傷風。 4.支持對癥治療。 5.合并有心內結構損傷者視情況行體外回流心內直視修補術。按體外回流術處理。 二、用藥原則 1.一般病人選用基本藥物、藥典藥物、新特藥物。 2.須體外回流手術者按體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基本介紹
放射性心臟損傷,指受到放射性物質輻射后產生的心肌病變。 受照射后的24h內,患者的心臟就可產生急性反應,遲發性反應約發生在照射后6個月或更長時間后。動物模型心臟的急性損害發生在照射后6~58h內,遲發反應則在2~3個月后發生。 放射性心臟損傷的表現可以分為心包炎、心肌纖維化或全心炎、無癥狀性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功能異常介紹
放射治療可引起瓣膜增厚,但出現瓣膜功能異常者少見。有時可在給患者聽診時聞及收縮期雜音,超聲心動圖檢查示瓣膜閉合速度減慢等。一般老年人發生率較年輕人居多,與心電圖異常一樣也往往與其他表現共存。
簡述心臟貫穿性損傷的臨床表現
1.發生于“心臟損傷危險區”的損傷,尤其是心前區的損傷,或有醫源性侵入性檢查。 2.短期內(數分鐘、數小時)出現出血性休克或心包填塞表現。 3.足量輸血后無迅速血壓回升。 4.初期低血壓經血容量補充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又再度出現,甚至發生心搏驟停者。
關于心臟非貫穿性損傷的治療介紹
一、治療原則 1.臥床休息、嚴密監護。 2.防治感染。 3.支持對癥治療。 4.防治心力衰竭。 二、用藥原則 1.一般病人選用基本藥物、可選藥物、特需藥物。 2.須體外回流手術者按體外回流選藥。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病理改變介紹
現已證明,受到放射線照射的人和動物的心臟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受損部位包括心包、心外膜、心內膜、甚至含有心臟瓣膜,還有傳導系統及冠狀動脈。一般損害與放射治療的區域密切相關,以心包以及心肌的損害最為常見。 大體解剖 放射性心臟損傷者可見心包滲出和增厚,心內膜、外膜也有增厚,心室壁各層均有心肌
概述放射性心臟損傷的臨床表現
受照射后的24h內患者的心臟就可產生急性反應,遲發性反應約發生在照射后6個月或更長時間后。動物模型心臟的急性損害發生在照射后6~58h內,遲發反應則在2~3個月后發生。而尸檢發現,在實行放射治療7~10年以后,患者仍可檢出有心肌的病理改變存在。 放射性心臟損傷的表現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患
關于放射性心臟損傷的診斷標準介紹
進行放射治療或接觸放射線劑量較大的人員如出現心臟癥狀均可考慮是否存在放射性心臟損傷。即使無癥狀者也要對其心臟功能進行隨訪和評估。 心臟檢查的常用方法: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肌核素檢查、運動試驗等均可使用,目的是評價心臟的電活動、心功能、心臟形態及射血分數等情況;而心肌活檢可評價心肌的病理改變
飽和脂肪酸可直接引起心臟損傷?!
橄欖油被廣泛認為是比動物油更健康的替代品。從植物提取的油(例如,橄欖油,低芥酸菜子油,和蔬菜油)包含了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然而,動物油卻富含飽和脂肪酸。在一個典型的餐后,碳水化合物是心臟產生能源的主要來源。但是,在空腹的情況下,游離脂肪酸成了主要的能量生產者。在飲食中,飽和脂肪是不利于心臟健康的
新研究:干細胞如何修復心臟病發作后的心臟組織損傷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機體心臟病發作后干細胞激活的心臟愈合機制,研究者發現,干細胞能將心肌組織恢復到心臟病發作之前的狀況,這或許就為后期研究者闡明這些干細胞的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
研究發現大量飲酒悄無聲息損傷心臟組織
杯酒言歡。新年期間,歡聚也好,應酬也罷,難免觥籌交錯。 但從健康角度而言,飲酒無論多少都傷身,大量飲酒更是如此。美國心臟協會官方期刊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就再次警示:大量飲酒會導致心臟組織損傷,而且可能有癥狀表現之前,損傷就已經發生了。 這項研究在酒文化盛行的國度俄羅斯開展。研究從俄羅斯西北部納
簡述心臟非貫穿性損傷的臨床表現
1.有受傷史尤以心前區挫傷等閉合性損傷史。 2.損傷小者可無明顯癥狀,可有心律失常為主的表現,以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和期前收縮,陣發性心房纖顫等。 3.中度以上者傷后即有、或傷后6-8小時、數天至1月出現典型胸骨后“心絞痛”或心前區難以忍受的劇痛,常向左肩臂放射,不為冠狀動脈擴張藥物所
關于心臟損傷后綜合征的保健介紹
1、本病發生在心臟、心包損傷后數天或數月,與心梗后綜合征一樣均與免疫反應有關,但損傷后綜合征時抗心臟抗體水平更高。心臟移植后亦有21%患者發生心包積液。 2、術后有心包積液者若使用華法林,則心包內出血危險性明顯增加(無心包引流者危險性更大)。 3、本綜合征主要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秋水仙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