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高層人才回流率仍低
“這幾年國外的就業形勢比較差,移民政策也越來越嚴格,相比之下,國內的就業形勢更好,發展機會也更多。”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歸來的小安告訴本報記者。 跟小安有相同想法的“海歸”不在少數。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預計,今年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海歸回國持續增長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秋季留學生專場招聘會上,117家知名國企、外企、高校推出800多個崗位,引來2000余名“海歸”留學生應聘。據悉,像這樣的留學人員專場招聘會,留學服務中心每年會舉行春季和秋季兩次。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歸國留學人員達到27萬人,同比增長50%。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白章德預計,隨著今年國內就業形勢出現明顯好轉,對留學人員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加。“西方國家都處于經濟低谷,人才的流動和資金都是市場驅動,資金是哪里賺錢就會往哪流,人才也是,哪里的就業形勢好,就......閱讀全文
回國就業成趨勢-海歸就業呈現新特點
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增強,對留學歸國人才的吸引力持續提升,加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歸回國創新創業的意愿進一步加強。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1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涵蓋海歸求職崗位分布、意向薪酬、留學生求職行為特點等方面,重點關注2021年海歸群體的就業形勢,也能為有回
政策轉變刺激留學市場-留學熱引發海歸就業難題
政策轉變刺激留學市場 赴美留學人數創新高?來自美國駐華使館的信息表明,2007年度中國大陸赴美留學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比上一年度增長了8.2%。據美國駐華使館總領事李啟明介紹,赴美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數據來源于美國駐華大使館及沈陽、成都、廣州、上海4個領事館的統計,其中不包括中國香港、臺灣和澳門地區的統
中國海歸發展報告:留學回國人數創新高
今天(11月4日),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海歸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留學人員回國數量達到27.29萬人,同比增長46.56%,為歷史最高值。按照近10年留學回國人員的平均增長率估算,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藍皮書指出,多數“
中國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高層人才回流率仍低
“這幾年國外的就業形勢比較差,移民政策也越來越嚴格,相比之下,國內的就業形勢更好,發展機會也更多。”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歸來的小安告訴本報記者。 跟小安有相同想法的“海歸”不在少數。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預計,今年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
海歸:從出國熱到就業難-矛盾背后隱藏哪些誘因?
近幾年,留學回國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據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透露,留學回國人員每3年增長1倍多。也正是在這幾年,“海帶”、“海草”等詞語在社會輿論中被頻繁援引,海歸回國后的境遇受到了空前關注。海歸本應成為國家建設人才庫中的“香餑餑”,為何身價大跌?另一方面,與海歸就業難相對比的是國內出國留學的熱潮依
超七成在外留學人員學成后愿意回國
基于國內的創業環境和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多留學海外的學子選擇回國發展。據教育部統計,2014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45.98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36.48萬人。相比2013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和留學回國人數都有進一步增加。出國留學人數增加4.59萬人,增長了11.09%;留學回國人
海歸回流呈年輕化、高知化趨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留學趨勢升溫。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而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人才紅利優勢凸顯,國際化人才也在紛紛回流。根據2020年底教育部官方統計,2019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長6.25%。回國求職比例顯著增長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
中國新增海歸人數已超高校畢業生預計增量
全球化智庫(CCG)12日在北京發布《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才磁鐵”效應正在發揮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海歸群體的快速增長使其就業壓力更甚從前。中國新增海歸人數已經超過高校畢業生預計增量。 報告說,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
海歸月薪不過萬-專家稱不能以短期回報衡量
日前,教育部留學 服務中心發布《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其中對具有就業經歷的留學回國人員的薪酬區間的調查結果顯示,留學回國人員月薪低于10000元以下比例超過80%。“這是正常現象,出國留學不能以短期的薪酬回報來衡量,具有留學背景的人職業發展的后勁不容小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表示。
-5年內我國留學人員回國數將超出國數
北京市民在中國國際教育展上咨詢出國留學事宜。未來5年內,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比出國人數多的歷史拐點。 對于新一波海歸而言,剛剛過去的2013年并不輕松。當“史上最大回國潮”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年”,他們要做得不僅僅是在與本土畢業生的競爭中“殺出重圍”,也得想明白花費不菲的留學生涯給自己帶來的競
2017海歸調查:自然科學專業歸國人數最少
8月12日,第12屆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暨歐美同學會北京論壇在京舉行,會上,全球化智庫(CCG)發布了《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國外獲得最高學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以47.3%居首位,占比近半數,應用科學居第二位(16.2%),自然科學占比最低,為7.4%。 對于這
人民日報:海歸為什么成群結隊回流
從“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 “在日本留學時,確實感覺到,身邊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的越來越多了。”初秋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學青年教師白雙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告訴記者。他博士畢業于日本名古屋大學,今年4月回國,順利聘得大學教師一職。 白雙的感覺很準。就在他回國的前一年,有27.29萬中國留學
許睢寧:海歸從精英時代走向大眾化時代
“2007年留學回國人員4.45萬人;2008年回國海歸6.69萬人;2009年海外留學人員回國人數達到10.83萬人,同比增長速度連續兩年超過50%。”近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秘書長許睢寧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海歸群體正從精英時代走向大眾化時代。 許睢寧分析說,
“海歸”報國路-越來越通暢
【“歸國潮”透視】 經過一番猶豫和比較,王立銘離開工作生活了8年的美國,回到國內,選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實現了他“回來做教授、開自己的實驗室、做自己的研究”的夢想。 近年來,一個生機勃勃的中國呈現在世人面前,越來越多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我國顯示出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截至2016年
調查:海歸不再扎堆一線城市-就業首選五大行業
14日,《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仍然是海歸就業首選,占比分別為:18.6%、15.6%、13.4%、12.0%。杭州、武漢、南京、成都、蘇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線”城市也成為海歸選擇的新熱門。 《報告》中針對海歸就業的行業分布情
07八成海歸就業首選北京
《中國07海歸人才現狀調研報告》發布 八成海歸就業首選北京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中國2007海歸人才現狀調研報告》6月23日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海歸人員將北京定為首選工作城市。?東方慧博人力資源公司、慧博研究院采集了有效企業樣本452個,有效海歸人才樣本1216個,針對海外留學人員群
“最大規模海歸潮”引發熱議
中國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留學人員回國,現在有40多萬要回來,就是最大的回國潮,我很喜歡‘潮’這個概念,有‘潮’就有動力,有‘潮’就有風景。” 留學回國潮的動力 “潮”的本來意思,是指海水受日月引力定時漲落的現象,較多的引申意義是趨勢和時尚。留學回國潮,自然
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盟成立
由中國92家從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的組織發起的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盟8月22日在北京成立。 中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聯盟將致力于健全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機構的合作機制,加強各服務聯盟成員間的協調配合,推動服務聯盟成員間在編制留學人才引進計劃、實施重點項目、落實重要政策時,加強溝通與協調,共同營造和
中國召喚優秀留學人才-海歸內涵悄然升級
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工作問題,在中國人大、政協“兩會”上再成熱點話題。有這樣一組數字值得關注:截至2006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106.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已經達到27.5萬人,這其中有4.2萬人是2006年回國的。?透過這組數字,不難看出海外留學人員回歸者已經占出國者的四分之一強,而這其
調查顯示:海歸更看重發展前景-薪酬放在第二位
赴海外“抄底”人才,高薪未必是靈驗的“誘餌”。一份北美洲中國學人國際交流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92%的在美留學人員更看重回國后的職場商機與事業發展前景,大多數人對于回國工作的年薪期望值縮水近一半。 今年10月,第八屆“北美中國留學人員高科技項目暨人才交流大會”(簡稱北美留交會)將在華盛頓舉行
居住環境不好成留學生回國最大障礙
居住環境不夠好是海外留學生回國的最大障礙,其次是人際關系復雜和生活質量不高,此外房價太高、工資太低等也成為回國的主要顧慮。昨天,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3》得出上述結論。 藍皮書指出,最近幾年出現了一波留學生回國潮。近五年回國
中國首部國際人才藍皮書發布
歐美同學會建言獻策委員會、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3日在北京聯合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海歸創業發展報告(2012)》。這是中國內地第一本重點研究海歸群體回國創業及在相關領域發展的藍皮書。 《中國海歸創業發展報告(2012)》藍皮書由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與北京大
2014留學趨勢報告出爐:碩士比例明顯下降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了2014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41.39萬,比2012年增長了3.58%,這是近年來,留學人數以兩位數增幅持續增長5年后,增速首次明顯回調。但報告顯示,本科及以下學歷就讀人數增長仍然迅猛,且低齡化趨勢明顯,碩士留學在
美國留學九大最具就業潛力的專業
美國著名大學的研究生院占據了世界高校專業排名前列的半壁江山,然而選擇不同專業的學生的發展前景也大相徑庭。什么是適合自己的專業? 留學專家認為,其一,要與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相結合。其二,選擇的專業要一定程度符合就業市場需要。家長與學生常有個誤區:認為學一個“好出國”的專業,到了美國自然一切都會
高校“海歸”如何適應“淡水”生活
有人感嘆,怎么有些人在國外頗有成就,一回到國內就難有作為呢 教育部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06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06.7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7.5萬人。“海歸”人員有相當一部分加入到高校教師和科研隊伍中。然而,盡管一些高校不斷采取新的政策和措施保障“海歸”人員的科研、教學
海歸給中國帶來了什么?
?“我們能夠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而不是老跟在別人后面。”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首席科學家黎志康博士回國后的感言。??? 2003年,作為中國農科院的引進人才,黎志康及4位同事從設在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回國。他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代表中國,在植物遺傳育種領域的國
前沿觀察:海外引才,形成“磁鐵”效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后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我國對海外人才吸引力顯示出強大的“磁鐵”效應。 同時,隨著大量“海歸”人才回
新老海歸共話回國創業經歷:要認清優勢找準定位
在日前舉辦的“海外學人回國創業懇談會”上,新老海歸齊聚一堂,共話回國創業的經歷以及遇到的問題。曾經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碩士學位的鄧鋒先生,曾在美國費城坦普爾大學獲碩士學位、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嚴望佳女士,在演講中介紹他們的創業經歷,對引導新海歸如何揚長避短、處理好自
王輝耀:“中國夢”應是海歸的歸宿夢而非發財夢
回來的人少,又沒有吸引外國人才進來,我國面臨巨大的人才逆差 我國累計出去的人大概有160多萬,到2009年底一共大約回來了49萬,不到30%。高端人才回來的更少,比如在美國科技工程領域的博士畢業生,回國的只有8%左右。回來的人少,又沒有吸引外國人才進來,我國面臨巨大的人才逆差。 ——王
教育部:去年留學回國人數是同期出國人數85%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今天發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4)顯示,去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 據藍皮書統計,從改革開放至2013年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305.86萬人,學成回國人員總數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