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經濟衰退以來,創造的許多新工作都是低工資的零售和餐飲崗位,這些崗位既沒有福利,也很少有晉升機會,不過持續增長的醫療保健領域依然提供了擁有豐厚薪酬和良好前景的職業途徑。 在 2010年發布的行業部門10年就業增長預期中,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預測,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行業今后十年將給美國社會創造28%的新工作崗位。延長的壽命和老齡化人口,以及奧巴馬醫改方案逐漸擴大的保險覆蓋面,都增加了各類醫療專業人士的需求。 按照勞工統計局的統計,這意味著截至2020年,美國將至少新增570萬個工作崗位。對于考慮從事醫療保健職業的人來說,還有一個統計數據也頗為引人注目: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醫療保健行業的工資和薪酬至2014年將提高27%。 如果這個領域對你頗具吸引力,那么,該選擇什么樣的職業生涯呢?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成立五年的求職網站CareerCast編制了一份......閱讀全文
在2016年12月底,衛計委陸續印發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血液透析中心、病理診斷中心4類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并就社會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讀。 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使得資本市場對于獨立設立的醫學檢驗機構、血液透析中心、影像中心等醫學機構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動脈網(微信號
對于醫療消費者們而言,隨著不同的醫療組織以及創新工具和服務進入新醫療經濟中,近在眼前的2016年將是充滿新鮮感的一年。普華永道(PwC)旗下的醫療研究所(HRI)在其新近發布的年度《醫療行業關鍵問題》報告中,為我們預測了2016年醫療行業影響最大的十股力量。 關鍵點之一: 并購熱潮 2016
精準醫療并不是美國人在今年才剛剛提出的詞匯,它最早由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2011年提出。而此前人們已經提出了“4P 醫學模式”,即預測、預防、參與以及個體化醫療,精準成為第五個P。 它將數字醫療和大數據進行結合,有時也被稱作是個性化醫療。盡管在一些領域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精準醫療更
基因組學和個性化醫療的實現比很多人想象得更近,但目前醫療系統和電子健康檔案的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要求。當政策制定者和創新者正奮力追趕的時候,他們必須明確自己需要知道什么。 考慮到醫療行業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發展,曾經先進的概念會在幾年間過時或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知識、理解和能力在不斷提高,如果支持
保健和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占據今年60%市場份額,未來的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可穿戴市場存在如此巨大的商機,可你是否了解可穿戴設備的技術難點在生物傳感器呢? 談移動醫療技術逃不掉可穿戴設備,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得益于積極的宏觀經濟條件,包括能源價格低迷,美國經濟飆升以及歐洲復蘇,去年對生命科學和分析儀器制造商來說是一個利好之年。首先,龍頭20家銷售額增長迅速,C&EN追蹤的20家公司在2017年的整體儀器銷售額增長9.5%。其次,強者更強,鑒于過去幾年行業并購的步伐,排名前五的企業占
多年前,Jonathan Pillai的父親心臟病發作,醫生在其冠狀動脈處植入了一個支架,花費高達30000盧比,約合人民幣5000元。雖然當時他的公司承擔了大部分費用,但是那次手術幾乎耗盡了他的家庭積蓄,他們一家人在接下來的
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各種形式的醫學學術會上,精準醫學都成為必不可少的“座上賓”。 什么是精準醫學?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實踐所處的重要轉折點上應運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時提出精準醫學一詞,迅速成為新年伊始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很多人不禁要問,奧巴馬口中的精準醫學長什么樣子?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啟動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
在美國,數字醫療公司正成為風險投資家的“新寵”。以加州硅谷為基地,多家主打數字醫療服務的創業公司漸次浮現。 美國老牌通信公司高通是其中的積極者。其旗下風險投資機構高通基金(Qualcomm Foundation)
1970年,美國人在醫療保健上的支出為745億美元——相當于今天的4480億美元。到2017年,由于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的存在,患者、醫療服務提供商以及制藥公司各方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已飆升至3.5萬億美元。 根據非營利性機構平價醫療委員會的數據,想要維持美國醫療體系正常運轉,總共需要60億筆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生命科學和分析儀器制造商保持了過去幾年的發展勢頭:外媒跟蹤的20家公司的整體儀器銷售額增長了6.2%。雖然經濟條件良好,但貿易問題使經營環境變得復雜。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糾紛可能會破壞制造安排和工具成本。 總體而言,一些大型企業主導著科學儀器市
今年4月,貝恩公司與醫療產業私募資本協會(HCPEA)共同發布了一篇研究報告,內容關于2014年醫療產業私募市場的調查研究。(注:貝恩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它基于“咨詢顧問為客戶提供結果,而非報告”的理念,為客戶提供戰略、運營、技術、組織以及兼并購方面的專業咨詢服務;HCPEA是非盈
2014年全球CRO市場份額為270億美元,伴隨著專利到期、仿制藥蔓延以及移動醫療和大數據帶來的醫療創新,分析師預計2017年全球CRO市場份額為320億美元。 與此同時,CRO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前所未有:采用并購、建立合作伙伴的方式提高了大型企業的全方位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使得頂尖的CEO企
人類基因組區塊鏈HGBC(HumanGenome Block Chain)發布了《基因價值生態鏈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快速發展的基因測序技術和大幅下降的測序成本,極大的刺激了個人基因檢測市場,推動了生命科學研究,但行業中卻存在各種問題。 HGBC聚焦于基因行業的核心問題,借助區塊鏈的技術優勢
2014 年,斯坦福大學啟動了“AI100”項目,即“人工智能百年研究”。該項目集結了各領域頂尖的研究人員,旨在研究并預測人工智能將如何發展,及其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 “人工智能+醫療保健”一直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領域。未來幾年,基于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有望改善數百萬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
全球最大品牌管理咨詢機構Interbrand(國際品牌集團)旗下的Interbrand Health公司3月30日發布了《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Best Pharma Brands)》。 《2016年最具品牌價值的制藥企業報告》采用了Interbrand經過ISO認證的品牌價值評估
很多人說,2014年是遠程醫療爆發的一年。利用遠程技術提供遠程醫療服務,這一概念炒了很多年。但今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涌入、廠商頻頻試水病患醫生視頻聯系這一領域,2015年將迎來遠程醫療的春天。 今年7月,全美第五大醫療機構Dignity Health推出遠程醫療機器人遠程提供專家會診;10月,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歡迎參加衛生部艾滋病防治工作專題媒體通氣會。在“世界艾滋病日”到來前夕,我們邀請到了衛生部疾控局孫新華副巡視員、婦社司張伶俐副巡視員,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吳尊友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治療室張福杰主任,還有其他一些專家來出席我們今天的媒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2015年1月12日~15日,超過400家生物技術公司以及9000名業內人士如候鳥一樣一年一度齊聚舊金山。他們來參加一個名為“JP摩根健康產業投資大會”的活動。這是業界認為最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醫藥行業年度盛會,原因有三:其一,JP摩根將之進行了33屆的持續號召力和會議品質,其二,各大公司掌舵人在此
2015年第3季度,據湯森路透旗下的Recap公司統計,總計發生了86起并購,披露的交易總額高達1068億美元。交易額創造了自2007年第3季度,包括2008年第3季度以來的新高,2008年3季度的交易額為9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額上升了111.9%。 2007年至2015年,第3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一項新技術或產品的問世,給人們帶來欣喜的同時,也必然會引起擔憂,基因測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測序技術被看作自疫苗問世以來疾病預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遺傳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減少出生缺陷,還可以實現對疾病預測、預防、預警以及個體化診療;但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市場卻并不讓人滿意,甚至
2016年即將結束,回顧全年,和去年一樣,今年對數字醫療領域的收購活動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2016年全年的收購活動達到40宗,超過了2015年的36宗;這其中還包括許多高調且引人注目的公司,如谷歌、Fitbit和飛利浦等。作者為您編譯了外媒總結的并購活動盤點,帶您詳細了解今年的行業并購動向。
國務院發文表態支持“互聯網+”,帶來相關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新任務。完成所提任務的難度如何?移動醫療又該怎么借助“互聯網+”東風,實現循序推進?快來看“互聯網+”為移動醫療提供的七種有力武器! 武器之一:以線上線下連接解決患者“心塞”難題 “互聯網+”可以解決醫療行業哪些“心塞”問題
我有一半時間在美國生活,一半時間在英國。因此,我同時享有這兩個國家的醫療保健服務。在美國生活了20年之后,我近期返回了倫敦。看了幾回醫生之后,基于美國人的角度,我對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以下簡稱“NHS”)有所感悟。 當然,也許我的故事不具有代表性。但對于這兩個國家的醫療保健體系,我各自享用
Theranos公司創始人兼CEO伊麗莎白·霍爾姆斯 2014年《福布斯》 發布的美國富豪400強榜單上,一位斯坦福大學的輟學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名剛滿30歲的血液測試公司Theranos的創始人兼CEO伊麗莎白·霍爾姆斯,以凈資產超過45億美元的身家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女億萬富豪。西方媒體紛紛
一、生物醫用材料概述 生物醫用材料(BiomedicalMaterials),又稱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或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一類高技術新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或是它們的復合。生物醫用材料不是藥物,其作用不必通過藥理學、免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