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環保鞭炮,右為普通鞭炮。環保鞭炮燃放后的空氣顆粒物變化監測環保鞭炮燃放時的空氣質量普通鞭炮燃放后空氣顆粒物變化 霧霾成為“常客”后,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同樣是過年“常客”的煙花爆竹,如今又多了“環保”家族。記者調查采訪時看到,在全市各個煙花爆竹銷售點,都出現了“環保”煙花的身影。環保煙花爆竹真的環保嗎?本報“生活實驗室”請來美國TSI集團中國公司的技術人員,采用專業儀器對環保煙花爆竹燃放后產生的PM10和PM2.5數值進行了實時監測。結果發現,環保煙花爆竹產生的煙霧,雖然擴散速度比普通煙花爆竹要快一些,但瞬間空氣中產生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還是遠遠超過了室外空氣質量標準。調查 市民首選環保型煙花爆竹 今年過年,放不放鞭炮?相信這是困擾很多市民的問題。由于近期北京霧霾天頻發,很多煙花爆竹零售點都不見了往年的熱鬧。昨天,在三元東橋附近的一個煙花爆竹指定銷售點,因為顧客不多,老板干脆和朋友們閑聊起來。 據銷售點的老板介紹,......閱讀全文
過一個低碳、綠色的春節成了2011年烏魯木齊很多市民新的生活方式。 隨著節能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尚綠色健康生活,過一個"低碳春節"也成為新的時尚。購置年貨由繁就簡,變得精細,選購節慶爆竹更加考慮經濟環保,市民陳女士:現在條件也好了,需要什么東西隨時都能買到,年貨我就沒買多
有人覺得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燃放鞭炮,而是重污染企業、汽車尾氣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放幾掛鞭也沒什么。那么,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究竟有什么樣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市環保專家通過實驗和往年的數據給出的結論。 白天蔚藍的天空無邊無際,夜晚的繁星點綴更是為節日錦上添花……不少市民對去年
民俗正月初五迎財神,零點前后,南京許多地方噼里啪啦,鞭炮齊鳴,煙花四起。導致南京空氣質量也急劇下降,“南京環保”在微博上發布通告,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達到重度污染。(《現代快報》1月28日)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大年初一凌晨2點到3點,北京各環境監測子站PM10實時濃度達到峰值,在
步入農歷臘月,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街頭巷尾不時響起的鞭炮聲在為節日增添喜慶的同時,產生的火藥煙霧也對空氣產生了不可避免的惡劣影響。有資料顯示,春節前后燃放鞭炮對大氣造成的污染非常嚴重,令霧霾天雪上加霜。 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聽到鞭炮響聲又環保無污染?周口市一位80后小伙王新明就琢磨出了一個發明:
湖南省首部焚化品環境標準《南岳衡山環保禮儀香標準》近日出臺,從2010年11月1日開始,南岳衡山全面推廣新型環保香,非環保香全部下柜,禁止在衡山銷售和使用。同時,南岳衡山核心景區將禁止出售和燃放鞭炮,南岳大廟禁止燃放100響以上的鞭炮。 衡山每年有近400萬人(次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有一首歌謠很多人都會唱,"新年到,好熱鬧。穿新衣,放鞭炮……",曾經專屬于春節的新衣新帽和美味佳肴早已走進咱們的日常生活了。而只有鞭炮,依然堅守在我們的春節記憶中。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總能喚起我們很多人心中關于春節那份的期待和興奮! 但是出于空氣
在春節數城被“霾”的背景下,燃放煙花鞭炮的民俗與環保觀念激烈P K。煙花易冷,它制造的塵埃是否就此輕易落定? “慶祝新年點燃絢麗煙花時,你是否曾想到你的享受會引起下風向50公里外的小孩咳嗽”,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得出結論,鬧市區燃放的煙花爆竹,釋放的有毒有害物質經過遠距離輸送,可以造成50公里
事先準備的鞭炮、擦炮、禮花及模擬人手的雞爪等。 點燃一掛鞭炮丟在裝有報紙、塑料、破棉被等可燃物、生活垃圾的火盆里。 火盆里的報紙、泡沫等物品因沾上火星都被燒壞。 “一個小擦炮就把‘手’給炸焦了,一根禮花就可以引燃雜物,這還真夠危險的!”燃放煙花爆竹是老百姓逢年過節表達喜慶心情的一種方式,但
2月1日,一輛運送煙花爆竹的貨車在河南義昌大橋發生爆炸,造成大橋坍塌、人員傷亡。有網友呼吁,春節燃放煙花是中國傳統習俗,但傳統習俗也需要改進。如今煙花爆竹每年都奪走人命致傷人身引發火災,到改革這一習俗的歷史節點了。 近日,北京律師張
春節是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時段,在不利氣象條件下煙花爆竹燃放會對空氣質量產生短期明顯影響。為切實減輕煙花爆竹燃放造成的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環保部日前專門就此召開會議,緊急部署防治措施。 監測數據表明: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急劇增加空氣中顆粒物(PM10、PM 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濃度
春節是燃放煙花爆竹的高峰時段,在不利氣象條件下煙花爆竹燃放會對空氣質量產生短期明顯影響。為切實減輕煙花爆竹燃放造成的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環保部日前專門就此召開會議,緊急部署防治措施。 監測數據表明: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急劇增加空氣中顆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濃度,
一、爆竹中的化學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春節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春節燃放爆竹的同時,民間還喜歡放煙花。煙花沒有爆竹清脆的聲響,但卻有變幻無窮、色彩紛呈的圖案。絢麗多彩的煙花與聲聲爆竹相輝映,將節日的夜空裝點得熱鬧非凡。
12月12日,記者從北京市煙花辦獲悉,馬年煙花更注重環保,因此較2012年備貨減少20萬箱。 煙花辦表示,春節期間,根據空氣重污染預案,在發布紅色和橙色預警的情況下,將在全市范圍內實行禁放。此外,今年煙花的銷售時間從2014年1月24日開始至2014年2月14日結束。(京華時報12月13日
10月的北京本該秋高氣爽、藍天白云,而今卻頻現霧霾。在北京舉行的兩項重大國際賽事均受到重度霧霾天氣的襲擾。請關注——霧霾鎖京城,根源何所在? “華北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過大是霧霾的根源,”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認為,不利于擴散的地理和氣象條件助推其頻繁暴發。 “軍令狀”、文件輪番出臺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霧霾天氣再次侵襲京津冀。中央氣象臺4日8時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稱,華北中南部、黃淮以及陜西關中等地空氣重污染擴散條件轉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霧彌漫,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 此番霧霾恰逢春節過后,人們難免會將霧霾與煙花爆竹的燃放聯系起來。而專家和數據都顯示,這次重污染天氣的出現
湖南省湘潭市近日召開全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及水污染防治工作講評會。湘潭市環保聯席辦公室主任蘇國軍就湘潭市上半年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及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講評。 ■現狀 空氣優良天數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湘江湘潭段水質近年來最優 今年上半年,湘潭城市空氣優良天數為141天,累計優良率為78.8%
漫畫:唐春成 據環保部數據,截至1月29日上午10時,我國中東部地區灰霾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在環保部空氣質量日報檢測的68個重點城市中,51.47%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剛剛過去的1月,北京的霧霾天氣多達25天。 在持續大范圍的霧霾中,很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為減少
每逢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總是一個話題,放不放鞭炮的爭論,挺放派與禁放派能從初一吵到十五。放不放鞭炮,似乎真就成了一件頗為糾結的事情。 春節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而燃放煙花爆竹,也確實是表達喜慶之情的一種方式,不僅中國人這么做,國外亦有焰火晚會這樣的娛樂性項目。從爆竹被發明出
綠色出行 減少開車,搭乘公交或地鐵,騎自行車或步行,提前淘汰老舊機動車,選購清潔燃料或小排量環保汽車,都可為降低PM2.5濃度出一份力。 鞭炮少一點 2012年除夕夜,由于燃放煙花,北京部分地區PM2.5濃度急劇上升,有的達到驚人的1500微克/立方米,造成局部重度污染。春節期
一條保證后官湖區域空氣質量的最嚴“禁鞭令”昨日頒布,全年禁止在中法武漢生態示范城核心區域及周邊地區燃放鞭炮煙花,該禁令自12月22日起實施。 蔡甸區發布的這項全年“禁鞭令”規定,禁鞭范圍包括蔡甸街、鳳凰山辦事處、后官湖生態宜居新城管委會所轄行政區域,共計13個居委會和42個自然村。同時,距離
每逢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無車日等環境生態節日,不少地方都會開展各種活動,進企業、進工廠、進校園、進社區,向群眾宣傳節能減排形勢、環境政策法規和環境生態保護常識,環保宣教做得有聲有色。但是,近年來,在某些地方,群眾對環保宣傳內容越來越不感興趣。 究其原因,
污水處理后可達飲用水標準過濾處理后的水可以直接喝垃圾填埋場員工孫品 黑得像醬油一樣的垃圾滲濾液,散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經過過濾凈化處理后,竟然變成了清澈的“純凈水”,記者喝了一口,還真跟涼白開水沒什么兩樣。 新春佳節就要到了,我們在享受了美酒美食的同時,也伴隨產生了很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這雖說是網友對霧霾的調侃,卻也道出了人們深受其害的煩惱。 近幾年,霧霾一詞可謂異軍突起。 人們出門第一件事往往便是抬頭望天,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一看到灰蒙蒙的天便沮喪地說:“又不能到戶外做游戲了。” 一旦天空湛藍,
兔年正月十五,下午3點一過,北京一些市民就開始放鞭炮了。傍晚時分,記者走在北京街頭,只見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不時照亮夜空。 年復一年,爆竹聲聲,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快樂。然而,記者也發現,有時樂極生悲,對煙花爆竹的無度燃放,總伴隨著傷人、擾民、污染甚至火災問題。 專家表示,從文化上講
10月28日,金秋送爽、桂花飄香,新近搬遷到上海嘉定安亭工業園區園大路5號新廠房的我公司電化學產品部,隆重舉行了喬遷慶典儀式。儀電集團副總裁邵禮群、總裁助理曹光明、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秦偉芳、制造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陶亞華一行,安亭鎮黨委書記張黎平、副鎮長孫亞明、嘉定區環保局局長桑健民、副局長顧勇國,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在金華,一直有“春比年大”的說法,還有放鞭炮迎新春的習俗。金華市政府還特意將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臨時從2月6日18時提前到2月4日0時。 前天晚上八九點時,許多金華市民就迫不及待地點燃了家門前的炮仗,到零點時進入高潮。 年味越來越濃了
我國春節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但由于時間較集中,往往導致大氣污染明顯加重,給百姓生活帶來影響。今年,環保煙花開始在全國許多城市試銷。請關注——環保煙花能否降低燃放污染? 在我國,春節期間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但煙花的集中燃放進一步加重了環境的污染。根據北京市環保局2013年2月25日發布的
上海市環保局日前表示,今年上海對煙花爆竹執行最嚴禁燃令后,外環以內禁放成效明顯。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除夕上海市PM2.5小時濃度未呈現出明顯峰值變化。換句話說,PM2.5的變化曲線圖上,在晚飯后和零時前后這兩個煙花爆竹集中燃放時段,并未看到有飆升的現象。 空間分布情況也能證實禁燃成效。監測
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眼下臨近春節,關于煙花爆竹“禁”與“放”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請關注——當年俗遭遇“霾伏” 煙花是否要燦爛? 與貼春聯、守歲、拜年等習俗一樣,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程度加劇,2013年更是爆發了影響范圍廣、持續時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陳梅宏對全市PM2.5監測站點傳回的數據進行審核 大年初五早晨7時,寒風襲人,路上清靜。 市環保監測中心大氣室的監測平臺卻早已忙開了,值班員陳梅宏雙眼緊盯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字,全市35個監測站的自動監測數據實時回傳,匯集成一張折線統計圖。 “順義、定陵、五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