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柔性可穿戴醫療設備問世
日前,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仇志軍與教授劉冉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揭示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性能穩定性機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將可加速柔性電子的大規模應用,使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大量生產成為可能。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27日出版的國際權威性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志上。 信息科技將步入物聯網時代,搭建物聯網的基礎是數以億計的信息傳感設備。柔性電子特有的彎曲性和可延展性,成為聯結“物”與“云”的關鍵技術。可穿戴的電子產品也與之密切相關。 從上世紀開始,大面積柔性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和相關集成電路開始受到科研人員的青睞,但一直沒有大規模應用,這是因為這一技術存在兩大障礙:電流驅動能力不夠、遷移率低下;可靠性差、壽命短。從 2008年起,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聯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開始了一系列研究,終于發現導致OTFT性能發生變化的內在機理,提出水氧電化學反應與有機薄膜載流子相互作用模型。通過......閱讀全文
新成果讓柔性電子設備兼具“柔”與“韌”
柔、韌兼具,既像絲綢一樣貼合,又像橡膠一樣可展,這是人們對于柔性電子設備無止境的追求。日前,天津大學教授胡文平團隊與斯坦福大學教授鮑哲南團隊合作,創造性地在目前廣泛使用的導電高分子材料中引入第二重拓撲交聯網絡,使其材料力學和電學性能都大大提升,得到了目前導電性最優的可拉伸、可光圖案化的柔
科學家研發新一代電子設備:柔性、有機、可降解!
背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醫療電子設備等等,它們方便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也不斷制造出很多電子垃圾。 之前,我在《電子垃圾泛濫成災,冷凍粉碎處理法更加環保!》一文中曾經介紹過電子垃圾的危害,例如污染環境,危害健康等等,同時也介紹
柔性薄膜電池問世-鋅二氧化錳“助力”可穿戴電子設備
隨著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興起,具有柔性的超薄印刷薄膜電池早已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日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為了將柔性薄膜電池應用于實際產品中,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鋅二氧化錳電池為人們提供了在現有的印刷電池之外的另一選擇。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研究的出爐,提升了鋅二氧化錳的重要性,A股市場上相關鋅二氧
電子設備的液體冷卻(二)
在環形間隙內(D-d),發熱體與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的對流換熱系數h為式中 D——管的外徑(m);d——器件收集極的外徑(m);k——液體的導熱系數(W/(m·℃))。⑨ 管路與閥的選用。為了輸送和控制冷卻劑的循環,在液體冷卻系統中應設置必要的管路和閥門。應盡可能減少管路中閥的數量,并考慮使用操
電子設備的液體冷卻(四)
二、間接液體冷卻間接液體冷卻系統的設計,主要應保證熱源與熱沉之間有良好的導熱通路,盡可能減少接觸熱阻。間接液體冷卻與直接液體冷卻相比有如下特點:① 冷卻劑不與電子元器件相接觸,減少對電子設備的污染;② 可使用傳熱性能良好的冷卻劑,并在熱負載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能進行溫度調節;③ 維修方便、簡單。1
電子設備的液體冷卻(一)
一、冷卻劑電子設備用的冷卻劑特性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① 冷卻液的熱特性。包括導熱系數、質量定壓熱容、密度、黏度、膨脹系數和表面張力等。② 物理特性。使用冷卻液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包括適當的沸點和冰點。對密封設備,要求冷卻液的表面張力低一些。選擇盡量高的閃點、燃點和自燃溫度,而易燃性應盡可能地低
電子設備的液體冷卻(三)
一、直接液體冷卻所謂直接液體冷卻,就是冷卻液體與發熱的電子元器件直接接觸進行熱交換。熱源將熱量傳給冷卻液體,再由冷卻液體將熱量傳遞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冷卻液體的對流和蒸發是熱源散熱的主要方式。1.發熱的電子元器件直接浸入冷卻液體(無蒸發)1)無攪動的直接液體冷卻電子元器件裝在一個密封的機殼內,里面充
柔性測試桿
柔性測試桿柔性樣品測試桿,測量直徑高達 2mm。彩色編碼便于識別,每根桿包含一個測試球。可提供直徑為 5mm 的球體尺寸,可用材料包括:鐵黃銅磷青銅不銹鋼鋁
孫玉:所有電子設備都有后門
“所有電子設備都有后門。”9月25日,第十四期珠江大講堂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玉作了主題為《對于信息消費的認識——解讀國務院32號文》的專題演講并在講座中頻頻爆出猛料,語出驚人。 本期講座孫院士主要從信息消費的概念、加快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增強信息產品供給能力、培育信息消費需求
晶體管新材料讓電子設備“溫柔體貼”
手套變成體征隨身監測器,智能手機可以疊成小塊、平板電腦可以卷進口袋……日前,天津大學李榮金、胡文平教授團隊首次利用“二維有機單晶可控制備”新技術,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機晶體管材料,為下一步制造高性能柔性紅外探測器奠定了材料基礎,也這意味著“薄如蟬翼、溫柔體貼”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夢想距離實現又前進一大
新研究有助催生低功率電子設備
很長時間以來,科學家就預測,電子可像水一樣流動,但電子的這種行為一直未被觀察到。現在,以色列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刊文稱,他們首次觀測到電子的這一奇特行為,這一最新研究有望催生低功率電子設備。 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沙哈爾·伊拉尼教授說:“理論表明,液態電子可以做到其他類電子做不到的事情。但
操控單分子可設計新型電子設備
當電子設備小到分子水平,分子的電學性能和機械性能就成為關鍵因素。充分開發分子的電學性能和機械性能,根據特殊需要可開發出新型電子設備。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21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生物設計研究院利用分子機械性能,開發出一種用單分子控制導電性能的方法,可用來設計微小電
自供電可穿戴心臟傳感器“首秀”
英國《自然》網站9月27日發表的一項電氣工程研究,報告了第一款能在彎曲情況下保持穩定運行的自供電可穿戴心臟傳感器,其可作為各種自供電柔性電子設備的開發模板。 柔性電子裝置是在一定范圍的形變(彎曲、折疊、扭轉、壓縮或拉伸)條件下仍可工作的電子設備,其以獨特的柔軟性、延展性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
普通打印機首次打印出石墨烯薄膜電路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29日(北京時間)報道,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神奇材料”石墨烯“墨水”,首次使用普通的家用打印機打印出由石墨烯制成的柔性電路,最新研究突破有助于科學家們大規模廉價制造出可穿戴的電子設備。 打印出電子設備并非新技術,科學家們已經使用納米粒子“墨水”打印出了很多電
上海硅酸鹽所研制出新型柔性防水導電耐火紙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制出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柔性防水導電耐火紙。新型羥基磷灰石超長納米線基柔性防水導電耐火紙的制備和性能測試:(a)制備過程;(b) 新型柔性防水導電耐火紙即使在水下也可穩定工作,連接的小燈可持續發光;(c, d) 新型柔性防水導電耐火紙的除冰過程: (c) 未
什么是柔性直流輸電
柔性直流輸電是一種基于電壓源變換器、自開關器件和脈寬調制(PWM)的新型傳輸技術。該技術具有向無源網絡供電、無換相故障、換相站間無通信、易于構建多終端直流系統等優點。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兩端換流站由換流站和換流變壓器設備、換流電抗設備等組成。變結構控制是變結構控制的核心部分,由電流橋和直流電容組成。柔性
厚度33微米,科學家研發出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電子設備運行時會產生電磁輻射,可能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各設備間的電磁干擾也會嚴重影響電子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因此,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尤其是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污染的關鍵。 如今,各種電子設備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但是電子設備在運行過程
新型納米光傳感器兼容電子設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能夠與原子大小的電子電路兼容的納米光傳感器,獲得了一種兼具光學和電學特征、功能新穎的光電設備。研究人員在發表于《自然·光子學》雜志上的論文中稱,該研究克服了納米技術存在的一個大挑戰。 美國匹茲堡大學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物理
研究發現植入電子設備可開關老鼠記憶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7日報道,輕輕扳動一下開關就能打開或關閉記憶,這種似乎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現在變成了現實。美國科學家向老鼠體內植入一種能復制與記憶有關的神經信號的電子設備,輕輕扳動開關就能打開或關閉老鼠的記憶。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技術將是阿爾茨海默病、中風等患者的福音。
未來電子設備的新材料——磷烯
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近日發布信息稱,繼最早發現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之后,磷烯(Phosphorene)作為二維材料家族的最新成員,有望成為未來電子設備的新材料。 磷烯是一種從黑磷剝離出來的有序磷原子構成的單片材料,是元素磷的一種晶體存在形式。它的一些特性表明,這種材料可被應用于多個電子
低成本制備技術-北林大用“皺紋紙”做出傳感器
兩個各向異性傳感器正交復合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許鳳團隊通過簡單、低成本的制備技術開發了一種基于碳化皺紋紙的柔性各向異性傳感器。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 柔性應變傳感器在運動檢測、人機交互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近年來成為傳感器領域的研究熱點。開發性能優
可重構回收的高性能柔性電子器件問世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信息學院趙剛課題組提出了一種結合納米纖維靜電紡絲和液態金屬模板印刷的新型柔性電子器件制備技術。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最新一期國際期刊《ACS 納米》上。 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簡單的柔性電子器件已經不能滿足日趨復雜的應用場景,因此多功能與高集成度的柔性電子系統亟待被
北京林業大學許鳳團隊研發出“皺紋紙”傳感器
兩個各向異性傳感器正交復合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許鳳團隊通過簡單、低成本的制備技術開發了一種基于碳化皺紋紙的柔性各向異性傳感器。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 柔性應變傳感器在運動檢測、人機交互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近年來成為傳感器領域的研究熱點。開發性能優越的各向異性柔性應
首個塑料柔性磁存儲芯片問世
一個國際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奇技術,他們將高性能磁性存儲芯片移植到一塊柔性塑料表面,且無損其性能,得到的透明薄膜狀柔性“智能塑料”芯片有優異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有望成為柔性輕質設備設計和研制的關鍵元件。 據每日科學網19日報道,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首先將氧化鎂基磁性隧道結(MTJ)種植在一個
首個塑料柔性磁存儲芯片問世
一個國際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奇技術,他們將高性能磁性存儲芯片移植到一塊柔性塑料表面,且無損其性能,得到的透明薄膜狀柔性“智能塑料”芯片有優異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有望成為柔性輕質設備設計和研制的關鍵元件。 據每日科學網19日報道,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首先將氧化鎂基磁性隧道結(MTJ)種植在一個硅表
化學所制備柔性可穿戴太陽能電池
柔性可穿戴電子是未來電子元器件發展的熱點方向,電源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電源的選擇和設計影響未來可穿戴電子的設計與功能。目前,電源對可穿戴電子的戶外使用性、大面積貼合性和安全性有較大限制。 近年來,金屬有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優越的光電轉換性能而受到廣泛關注。基于鈣鈦礦材料平面結構器件的光電
“柔性基板材料及柔性顯示關鍵技術開發”通過技術驗收
2018年5月5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在武漢組織了國家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柔性基板材料及柔性顯示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課題驗收。 課題突破了用于柔性基板的聚酰亞胺漿料合成技術,設計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子結構,并滿足高耐熱穩定性、高拉伸強度和低熱膨脹系數等關鍵特性要求;在6代AMOLE
人體電子設備迅速發展-數據安全將成挑戰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制造出一種有彈性、可變色的壓力敏感材料,它是迄今最接近變色龍皮膚的人造材料。用不同力度觸摸這種電子皮膚,它會改變顏色。研究人員指出,將來這種電子皮膚在交互式可穿戴設備、人造義肢、智能機器人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 類似的變色材料以往也有,但很少有材料還能感知壓力,而且沒有
植入刺激神經的電子設備可抑制高血壓
許多高血壓患者對藥物沒有反應,這讓他們面臨中風、心臟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學者和制藥公司尋求以電子植入物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許多高血壓患者對藥物沒有反應,這讓他們面臨中風、心臟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 可植入設備通過刺激頸部神經降低血壓,將來也許能替代控制血壓的藥物。這一設備是近來利用神經刺激植入物治病
銅納米線薄膜可顯著降低電子設備成本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7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納米結構,其具有降低手機、電子閱讀器和iPad等顯示器制造成本的潛力,亦能幫助科學家構建可折疊的電子產品并提升太陽能電池的性能,目前已進入商業制造階段。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先進材料》網絡版上。 該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