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日前在京召開大氣污染防治情況交流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出席并講話。 沈躍躍強調,要貫徹實施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抓緊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向縱深發展。 沈躍躍指出,當前大氣環境形勢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迫切。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將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要把影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問題作為檢查重點,把檢查作為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抓手。同時著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改工作,與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銜接好,加大法律處罰力度,強化污染物協同控制,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完善環境保護機制,強化社會監督,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法律保障。 會上,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陸浩通報了委員會2013年工作,特別是在一些省市大氣污染防治執法調研的情況,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計劃,并提到將爭取在本屆......閱讀全文
2019年6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25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草案說明時介紹,現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200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別對特定條款進行了修正。
2019年12月16日,不到半月就將進入2020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并且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在內的多項草案和議案。 這樣意味著,修訂后的固廢法有望在預期的“2019年”正式出臺。 那么來回顧
日前,中國人大網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同時發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詳情如下: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
《經濟參考報》4月30日刊發題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獲通過 將逐步實現“洋垃圾”零進口》的報道。文章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4月29日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
干燥、龜裂,濫砍濫伐、環境污染……一道道干渴掙扎的裂縫,如同觸目驚心的傷口,撕裂的聲音仿佛正從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間不斷傳來。環境之殤亦為人之殤,撕扯的疼痛最終讓我們感同身受。修法在即,期待法能療傷,法能止痛。 《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簡稱《草案》)目前已經十二屆全國人大
2011年6月1日起實行的國家環境保護新標準如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水質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97―2011)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水中總汞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測定水中總汞的冷原子
2012年6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污染源編碼規則(試行)(HJ 608-2011)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對污染源標識和表示的規范化,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全國污染源的編碼規則。
部門規章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4號)為了規范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工作,提高環境行政執法效能,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環境行政執法后督察,是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行政管理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環
行政法規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1號) 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本
第五章 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 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建筑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建立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 第六十一條 國家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
環保大會5-7年召開一次,最近一次是2011年,隨后迅速發布各項環保利好,環保行業一片看好。“第八次全國環保大會”或將近期召開。今年以來,2018中國環境技術大會5月2日在上海召開;2月2日—3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第八次全國環保大會”近期或將
人類與環境污染宣戰,始自卡森《寂靜的春天》環保吶喊。卡森揭露了資本主導的大型污染企業和制藥公司向環境釋放污染物,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后,國際組織、各國政要紛紛采取了相應的行動,試圖拯救日益危機的地球生態系統。這個計劃從1971年人類環境宣言就開始了,直到后來各種公約出現。然而,遺憾的是,這些國際
2010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如下表所示: 表1.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GB 14621-2011)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 第 7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已于2010年10月8日經第9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李盛霖 二O一O年十一月十六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作的關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圖片源于中國人大網 攝影/周譽東 徐輝在匯報中介紹了在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專家、企業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作的關于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 徐輝在匯報中介紹了在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聽取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專家、企業、行業協會等的意見的基礎上,全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
PM2.5(細顆粒物),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以來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之后,PM2.5被納入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并在一些地方開始監測。2012年全國“兩會”上,PM2.5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社會對PM2.5的關注和重視,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清潔生產標準 煤炭采選業(HJ 446-2008)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保護環境,為煤炭采選業開展清潔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導向,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
近日,山東省司法廳公布《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現向公眾征求意見。條例對設區的市以上和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職責和任務目標等作了明確說明,還規定,非法傾倒、堆放、使用、處置污泥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最低十萬元、最高二百萬罰款,并可以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直接負責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重型車用汽油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IV階段) (GB 14762-2008)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制定本標準。 &nb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9月1日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是新學期的開始,而對于環保行業來說,9月1日又有很多新的環保政策標準和重大決定開始施行,北極星環保網根據北極星環保網數據庫整理了一批9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政策和標準,其中涉及大氣治理、水處理及固廢處置等領域。環保行業是政策引導型行業,如果不想落后,就趕緊跟上小編的步伐
土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是筑牢健康人居環境的首要基礎。土壤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其質量狀況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生態安全和百姓民生福祉,需要全社會給予關注。 針對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