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調整。從2014年7月1日開始,三種含鋁的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添加劑。 其實早在2013年初原衛生部就已經在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準備調整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定,如今只是瓜熟蒂落而已。之所以說是“重大調整”,因為我國食品添加劑中含鋁的品種除了鋁色淀主要有五種,其中三種被禁用,兩種被限制使用范圍。而鋁色淀中的三氧化二鋁只是色素的載體,對于鋁的攝入量影響不大,只需要控制好色素的用量即可。 為什么要限制含鋁添加劑? 之所以要對含鋁食品添加劑動刀子,是因為中國人吃進去的鋁已經偏多了。鋁是人體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地球上最多的金屬元素,但大多數天然食......閱讀全文
近期,關于加明礬才能做出暄騰饅頭、早點攤油條鋁超標致油條成“鋁條”的消息讓人們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針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其使用范圍做出了重大調整。 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
近期,關于加明礬才能做出暄騰饅頭、早點攤油條鋁超標致油條成“鋁條”的消息讓人們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針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文,對其使用范圍做出了重大調整。 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禁止將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
昨起,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調整,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明礬”,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據介紹,目前國家標準對鋁殘留量規定是100mg/kg。 新規實行首日
“小編,你這么寫真對不起我啊。”不久前,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食品安全博士鐘凱發出這樣一條微博。讓他發出這樣感慨的是,一家加“V”認證的新聞機構,對含鋁食品添加劑調整的微博報道。 這則微博稱,“中國人每周鋁元素攝入量,遠遠超過安全攝入量每公斤體重2毫克。面粉、饅頭、油條是最主要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昨天,江蘇省疾控中心試驗室對外開放半天,供市民參觀。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目前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時候,從目前的檢測來看,龍蝦的安全性總體是令人放心的,去年和今年,都沒有發現“龍蝦病”患者。 不過,吃貨們可要注意了!吃龍蝦,不少人最愛的就是蝦黃,但是專家提醒說,小龍蝦一旦遭遇到污染,頭部往往
隔夜菜是否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有防腐劑?速凍水餃中的金葡菌會不會引起食物中毒?針對近期流行的食品安全傳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經過相關實驗,做出權威解讀。 樣品1(隔夜菜) 傳言:“隔夜菜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對人體
隔夜菜是否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方便面料包中是否含有防腐劑?速凍水餃中的金葡菌會不會引起食物中毒?針對近期流行的食品安全傳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單位經過相關實驗,做出權威解讀。 樣品1(隔夜菜) 傳言:“隔夜菜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對人體
提到消暑食品,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雪糕、冰淇淋等冷飲,既美味解饞又消暑。不過,那些花花綠綠、口感各異、香氣特別的雪糕中都有什么成分呢?夏季大量食用冷飲,又有哪些健康隱患呢? 冷飲中食品添加劑扎推 日前,記者在豐臺區一個冷飲批發點選購了十多種雪糕,價格從1元至十余元不等。在雪糕包裝紙的背面,記者
打破砂鍋 最近,網上有傳言說,小孩兒只喝飲料容易得白血病。一時人心惶惶,事實真的如此嗎?請關注—— 近期,網絡上一篇“為什么得白血病的都是孩子”的文章在微信等傳播平臺大量傳播。文章指出,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飲料中的甜味素進入骨髓,大量的甜味素很難降解,容易堵塞骨髓網,進而影響骨髓的造
酷暑時節冷飲大賣,冰淇林、雪糕更是成為孩子的“消暑圣品”。不過,一支雪糕中動輒就是十幾種添加劑的數字令很多人恨不得將雪糕劈成兩半,一半入口、一半丟棄,以此來保持“心理平衡”。那么,美味的雪糕到底動用了多少添加劑?添加劑本身真的有那么可怕嗎?本期美食專刊將由冰棍入手,揭開添加劑的真相。 中國
這兩天,“賽百味面包含鞋底成分”事件進一步發酵。繼賽百味承認在北美出售的食物中含“偶氮二甲酰胺”后,星巴克也證實其中國門店銷售的部分糕點原料含有這一添加劑,并稱該成分完全符合中國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專家表示,偶氮二甲酰胺其實很安全,也是我國批準使用的合法添加劑。 洋快餐被曝含鞋底
近日,有關“食鹽中亞鐵氰化鉀對人體有害”的傳言再次在網絡上和微信朋友圈流傳開來。2017年6月、2018年2月,關于食鹽不安全的謠言曾在網絡和各大社交平臺廣為流傳,當時中國食品辟謠聯盟曾多次就此進行辟謠:國產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并不會給人體帶來傷害。但僅時隔6月,有關食鹽不安全的謠言又死灰復燃。圖
近日,衛生計生委公布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進行了較大修訂。哪些食物中會用到含鋁添加劑?為什么要對含鋁添加劑的使用標準進行修訂呢?不妨來八一八。 含鋁添加劑主要用在哪些食物中? 說到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明礬,人們喜歡吃的油條里一直都有用明礬的。其實,除了油條之外,豆類、
近期,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個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作出調整,今年7月起,含鋁食品添加劑將不能再用于饅頭發糕等食品的加工和生產,膨化食品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鋁含量較高的食品包括海蜇、油條油餅、粉條、麻花和饅頭等等,而通過食物攝入的鋁主要來自含鋁食品添加劑。對于兒
衛生部擬修訂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限制含鋁添加劑使用 衛生部15日起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修訂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新標準擬進一步限制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以降低我國居民膳食鋁攝入過量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我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結果顯示,7歲至14歲兒童通過膨化食品攝
在我們的生活中,面粉、油條、饅頭等各種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鋁食品添加劑。 “鋁超標”最近又成為了熱門詞匯,而它中槍的原因在于在9月底的一次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君石研究員稱,最新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被監測人群中有32.5%的個體膳食鋁攝
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被淘汰,今后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此外,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為何要嚴控含鋁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劑和近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從今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衛生計生委等五部門為什么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做出調整?含鋁食品
7月31日,“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第八期活動在穗舉行。該活動由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南方日報社聯合主辦。 本期活動邀請了知名食品安全科普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博士擔任主講嘉賓。鐘凱以“你不知道的飲食防忽悠秘籍”為主題向公眾澄清了日常飲食中存在的認識誤區,幫助公眾
近日,國家衛計委等5部門聯合發文,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調整,從2014年7月1日開始,三種含鋁的食品添加劑(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趙竹青)紛擾的信息之下,真相究竟如何?日前,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8月科學流言榜”,解答了“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喝純凈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導致鈣流失”等11條流言背后的科學真相。 1. 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齊魯晚報濟南7月16日訊(記者 李鋼) 自去年7月“禁鋁令”開始實施,至今已過去一年。一年來,禁鋁效果如何?各省區的抽檢結果或能說明問題,今年以來,多地檢出鋁超標問題食品。相關調查顯示,六成北方人鋁攝入超標,我省鋁攝入同樣讓人擔憂。 7月15日,省食藥監局再次規范含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
正規加工食品也要防食品添加劑的疊加危害 色素粉末加些水,就能“變”出誘人的飲料。在食品添加劑方面,濫用和添加非法化學物質問題最嚴重。創意圖片/記者 王遠征 你吃過這些食品添加劑嗎? “無與倫比的松脆”、“絲一般順滑”、“松軟有彈性”,誘人的廣告語將
1月13日,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召開。圖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寧解讀食品安全熱點。 解讀專家:李寧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 專家觀點: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嚴格的審批管理,不僅要保證其安全性,還要有工藝必要性,批準使用的添加劑有嚴格的使用
饅頭攤兒前,泡打粉蒸出的饅頭十分松軟,一些攤主表示并不知道禁止使用明礬的規定。 饅頭、面條、發糕,這些面食為了賣相好看,過去經常要用含鋁膨松劑的明礬。從7月1日開始,饅頭等面制品、膨化食品均明令不得使用明礬。然而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禁令已施行了一周,仍有不少商販對禁令并不知情。市政協委員建議
含鋁食品面粉居首堪稱“最兇殘伴鋁” 下月起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將禁用 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吃面制品比較多,調整以后鋁的暴露量降低了。特別是對于重點人群兒童,膨化食品是兒童消費量比較大的食品,作為兒童來說,本身也是弱勢,需要加以保護。因此,這次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許再使用含鋁添加劑。在
自去年7月1日起,我國明令禁止包子、饅頭、發糕等面制品中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一屜屜熱氣騰騰、飄香美味的包子,勾起你無窮食欲,可是,你吃下的包子安全嗎? 近日,濟南警方一舉查處了13家問題包子鋪,檢測發現“含鋁包子”中每公斤鋁含量最高達400毫克,而長期攝入過量的鋁會損害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容
匆忙的上班族早晨經常都會買幾個包子當早餐,而購買地點多數都屬于路邊的小作坊。雖然國家從2014年就禁止了將硫酸鋁鉀(鉀明礬)和硫酸鋁銨(銨明礬)用于小麥粉制品,但是路邊小作坊內的“鋁包子”仍屢禁不止。而長期食用鋁含量超標食品,會對人們的骨骼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 前不久,大興區內一批小作坊經
今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鋁鈉、硅鋁酸鈉和辛烯基琥珀酸鋁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產;饅頭、發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日前舉行的開放日活動中對這一食品添加劑的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