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特殊的燃料電池,它使用酶或產電微生物作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將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生物燃料電池反應條件溫和、原料來源廉價、生物相容性好,因此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研究人員在基于細菌表面展示酶的生物燃料電池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開發出具有較高能量輸出和穩定性的新型電池,有望作為植入式在體電源和便攜式電源得到廣泛應用。 該團隊侯傳濤博士等利用生物模板法在氟摻雜二氧化錫(FTO)導電玻璃上制備出具有三維多孔結構的金膜(圖1),并以此作為電極共價固定漆酶,制成生物陰極。該三維多孔金膜可顯著地提高酶的固定效率,并實現直接電子傳遞,催化還原氧氣的起始電位高達0.62 V(相對于飽和甘汞電極)。生物陽極則采用細菌表面展示的葡萄糖脫氫酶突變體(bacteria-GDH)。所組裝的單室電池其開路電位高達0.80 V,最大功率密度為55.8 μW c......閱讀全文
本周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熱潮的助推下,燃料電池概念強勢來襲,wind燃料電池指數更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收出放量長陽。而隨著燃料電池炒作熱潮的逐步蔓延,圍繞燃料電池的相關概念也進入細化階段,其中生物燃料就悄然進入投資者的視線中。消息面上,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于細菌表面展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以Soft drinks power origami cell 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董紹俊課題組發表在《化學通訊》上的關于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的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酶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迅速,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急需尋找到一種可以代替能源又環境污染小的經濟發展方式。燃料電池行業便應運而生,早在50世紀年代50年代初,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由于其可以作為大規模民用發電裝置的前景而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重視。其它種類
生物計算邏輯體系在生命分析化學中應用的前景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董紹俊 院士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董紹俊院士作了題為《生物計算邏輯體系在生命分析化學中應用的前景》的報告,主要介紹了數字信息處理的發展,自我供電和智能的邏輯適體傳感器,
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Hartmut Michel:生物燃料是一個壞主意 Hartmut Michel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在對有關生物燃料的炒作感到忍無可忍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開始努力說服人們:從產出來看,生物燃料是沒有意義的,通過光伏電池來利用太陽能才是正道。 生物燃料常常被描述為零二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愛驊等在基于木糖脫氫酶表面展示體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指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將生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用細胞的線粒體取代酶分解和重建生物燃料中的纖維素分子,未來的生物燃料電池或將依靠各種生物燃料組成的能量“飲料”來工作。 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的年會上展示了一款新的生物燃料電池模型。新電池不使用酶而使用細胞中的線粒體來分解燃
無需高溫,燃料電池也能輕松發電。美國猶他大學的工程師最近研制出首枚可在室溫下工作的燃料電池,不用點燃燃料,它用酶就能使得噴氣發動機燃料產生電能。這種新型燃料電池可以給手持電子設備、離網型發電機和傳感器供電。該研究于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催化》網絡版上。 燃料電池,主要通過氧或者其
美國化學協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日前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生物燃料電池”。該電池利用了活性細胞中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物質――線粒體。研究人員稱,此類電池未來能夠以能量飲料甚至植物油為燃料,驅動小型電子裝置。 燃料電池
美國化學協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日前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生物燃料電池”。該電池利用了活性細胞中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物質――線粒體。研究人員稱,此類電池未來能夠以能量飲料甚至植物油為燃料,驅動小型電子裝置。 燃料電池
報道:雖然以甲醇或氫為發電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已經得到充分的研究,但由于聚合物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劑體系,現有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并不能直接利用生物質(biomass)作為燃料。 目前,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低溫燃料電池,借助于太陽能或熱能激活的催化劑,能夠直接將生物質
美國愛荷華州一家傳統的乙醇生產企業。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稱,除非開發創新性技術或改變政策,否則美國難以在2022年完成《可再生燃料標準》中規定的纖維素乙醇生產目標。 本次報告是受美國國會委托所作。報告指出,使用纖維素乙醇所產生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存在一定的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種糖生物電池概念可以完全將糖中的化學能量轉變為電流。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糖生物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大約是596安培-時/公斤(A-h/kg),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存儲密度為42安培-時/公斤。這意味著糖生物電池比同等重量的現有鋰離子電池持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得到長足發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9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1日報道,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電池,以糖為能源提供電力,能量密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繼續發展有望替代傳統電池成為一種廉價的、可充電而且可生物降解的電池。相關論文發表在當天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發明糖電池的是該校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學院的生物系
日前,由中國科協主辦,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廣東省土壤學會承辦的中國科協第22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穗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議題包括產電微生物及其電子傳遞機制、微生物燃料電池反應器設計與放大、微生物燃料電池材料、微生物燃料電池模型模擬、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環境應用。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爾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采用廚余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研究人員說:“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潛力從廢物如尿液中產生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本周以來美生物燃料公司集體大漲。KiOR Inc、Biofuel Energy累計周漲幅達98.78%、100.96%,前者是將多種碳纖維生物質轉化為優質纖維質汽油和柴油,后者主營乙醇及其關聯產品。另一家生物燃料廠商Pacific Ethanol,隔夜股價創出近期新高,
FuelCell能源公司的燃料電池系統將生產可再生電力和可再生氫氣,目標氫氣產量為每天1200-2400 kg。 美國FuelCell能源公司1月8日宣布,與美國Orange縣就加州紐波特海灘Coyote Canyon垃圾填埋場填埋氣的利用問題簽署了一項獨家期權協議,發起了一個燃料電池項目。項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5年度十大新興技術,飛行機器人、仿人腦芯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進展入選。 此榜單每年發布一次,由世界經濟論壇新興技術跨界理事會選出該年最有潛力解決全球長期挑戰的技術成果,旨在促使人們關注新興技術的潛力及蘊藏的風險。 今年的十大新興技術體現了創新在改善人們生活、推動行業變
基于生物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具有簡易、廉價、不需外加電源等優點,可望在環境檢測、食品安全、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日前,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葡萄糖/氧氣燃料電池的自供電傳感器,實現了L-半胱氨酸的高靈敏檢測,有望應用于臨床檢測。相關成果發
據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報道,近日,希臘研究人員研發出了用乳清作原料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人員表示,乳清是制造奶酪的副產品,該研究可讓工廠從乳清等有機廢物中回收能源。 希臘派圖拉斯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喬治亞·安特羅普婁表示,乳清富含乳糖,微生物燃料電池中的微生物通過消耗乳糖來產生電流。這種
據報道,日產公司推出e-Bio Fuel-Cell生物燃料電池概念車,成為世界首款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車,可以利用純生物乙醇發電,不會產生任何污染2016美國拉斯維加斯展會。 這款車是基于e-NV200 MPV改造的,使用24千瓦時的電池,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可與現款燃油汽車相媲美。它還可以利用
在美國,汽車石油消費量占總消費量的一半,溫室氣體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7%。 非營利性機構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實施相應的政策,鼓勵關鍵技術的發展應用,到2050年美國可減少80%的汽車石油消費量。 據《基督科學箴言報》報道,未來美國將提高新型高效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李克強總理在9月2日主持召開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剛才幾位代表都在發言中都提到‘卡脖子’問題。‘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不是就事論事就能夠解決的。”李克強說,“基礎研究站得穩不穩,站得
01、光刻機 《這些“細節”讓中國難望頂級光刻機項背》 制造芯片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芯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覽上,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于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而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光刻機里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工件臺,一個載底片,
一、簡介 生物醇油又名醇基液體燃料,主要是以甲醇、乙醇為主混配一定比例添加劑、乳化劑的液體燃料,甲醇是最簡單的一元碳,分子式CH3OH,相對分子質量32.04 在常溫常壓下,純甲醇是無色透明,易揮發,可燃,略帶醇香味的有毒液體。目前的生物醇油燃料大多數是甲醇為主也有加入少量的工業乙醇,混配的生
高效的燃料電池及儲能技術,是歐盟汽車制造工業和能源工業重點研發的優先領域。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提供部分資助,由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 BRENNER博士領導的,歐盟5個成員國6家工業界和科技界合作伙伴參與的歐洲MUCTIPLAT研發團隊,在研究開發出生物仿生(Biomimetic)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