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愛荷華州一家傳統的乙醇生產企業。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稱,除非開發創新性技術或改變政策,否則美國難以在2022年完成《可再生燃料標準》中規定的纖維素乙醇生產目標。 本次報告是受美國國會委托所作。報告指出,使用纖維素乙醇所產生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報告負責人之一的英格麗●伯克(Ingrid Burke)表示:“《可再生燃料標準》也許并不是一個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政策。” 纖維素乙醇是一種利用木材、草類或植物非食用部分生產的生物燃料。2005年,美國國會頒布了《可再生燃料標準》,并于2007年進行了修訂。該法案旨在鼓勵生物燃料的發展,降低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并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依據規定,2022年之前,美國纖維素乙醇的產量須達到160億加侖,而傳統玉米乙醇的產量目標是150億加侖,同時每年還要生產10億加侖的生物柴油和40億加侖的先進生物燃料。(1加......閱讀全文
【導語】近年來,生物燃料的開發掀起了高潮。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以非糧作物乙醇、纖維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為代表第二代生物燃料相繼出現,但鑒于世界嚴峻的糧食形勢,第二代生物燃料遵循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食”的路線,逐漸主導未來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圖片說明:生物燃料
在全球面臨能源依賴度提高、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以及因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而帶來的風險時,世界多國紛紛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強調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由于生物質是唯一能直接被用于生產各種交通運輸替代燃料(特別是乙醇)的來源,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中,生物質能被列為首選
實踐證明,用有機材料生產大量燃料比科學家從前預計的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科學家早就知道如何將各種有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樹木、草、種子、菌類、海草、海藻和動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驅動汽車、輪船甚至飛機。生物燃料幾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產過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近年來,生物燃料發展迅猛。所謂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認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與
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12日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并啟動《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該計劃全文如下: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清潔、可持續利用的能源,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供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
圖片說明:2007年12月6日在美國愛荷華州內華達鎮,一車玉米正被倒進Lincolnway能源工廠的一個斜槽內。 一份新的政府提案或可讓玉米乙醇在美國汽油市場中獲取更大的份額,但同時,美國的牧場主、環保主義者和石油行業也在努力讓這一提案胎死腹中。 據路透社報道,奧巴
很多悲觀的說法認為,意大利的新能源無力參與全球競爭。但是,在提供新能源減少碳排放方面,意大利國內主要的國際財團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能會掀起“綠色革命”。 最近,在意大利克雷申蒂諾,一家投入1.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乙醇工廠正式投產。據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利用酶轉化法實現商業規模化生產“第二
經過長久的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們已經熟知如何將樹木、灌木、種子、菌類、藻類和動物脂肪等有機物轉化成生物燃料,為汽車、輪船甚至飛機提供動力。對于缺少化石燃料的國家來說,讓生物燃料作為替代燃料可謂一舉兩得,既能提供動力,又能降低空氣中的碳排放量。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大批量生產生物燃料成本高昂,難與化石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一名化學工程師在檢測燒瓶里的生物燃料。 據路透社報道,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新一代生物燃料生產設施即將上線運轉,制造商正進入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新生產設施旨在推動生物燃料發展,盡早超越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燃料,使整個行業進入新一代生物燃料階段。生物燃料雖然低碳足跡
“根據諾維信與麥肯錫公司最新研究結果,到2020年生物燃料行業將有能力為中國替代3100萬噸汽油消費,減排約9000萬噸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能為中國帶來320億元的國民收入,相當于創造600萬個工作機會。”4月18日,正在參加博鰲論壇的全球最大工業酶制劑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石油短缺和氣候變暖,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尋找石油替代產品成為全球共識。來源于生物質的能源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滿足未來社會能源需求,特別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推動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必將引領世
一些環保人士呼吁摒棄生物燃料 英國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委員會日前表示,歐盟的生物燃料目標不符合道德標準,因此,建議暫時取消歐洲生物燃料及出口目標,限制發展,直至新的保障措施到位。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報道稱,該委員會表示,新燃料技術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或與糧爭地為代價,因此應開發纖維素生物燃料技術。但新
Joyce Tait 和Banji Oyelaran-Oyeyinka說,新的生物燃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能源,但我們必須考慮其倫理和社會意義。 在汽車生產的早期就出現了生物燃料。廉價的化石燃料很快就取代了它們,成為了我們首選的燃料,但關于氣候變化的擔憂讓人們重新燃起了對生物燃料的興趣——全球
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Hartmut Michel:生物燃料是一個壞主意 Hartmut Michel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在對有關生物燃料的炒作感到忍無可忍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開始努力說服人們:從產出來看,生物燃料是沒有意義的,通過光伏電池來利用太陽能才是正道。 生物燃料常常被描述為零二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美國聯邦法院近日推翻了2012年纖維素生物燃料的使用目標,但對政府其他的先進燃料使用目標表示支持。 路透社報道稱,哥倫比亞特區巡回法院的這一裁決宣告了反對美國可再生燃料目標的煉油廠獲得了部分勝利,但也給維護強制法令的生物燃料生產商留下了希望。 纖維素生物燃料由草、木屑和農業廢棄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表示,國外紛紛將生物能源提到新的戰略高度,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大對纖維素乙醇等先進生物燃料的投入,技術進展迅速。而中國至今對生物能源的認識尚不清楚,重視不夠。如此下去,在這場全球科技攻關中中國肯定是輸家。因此,石春元呼吁:“應盡快明確生物能源在‘三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轉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它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可貯藏性和可運輸性,可提供可替代石油的液體燃料。狹義的生物燃料僅指液體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等。 &n
在人們的印象中,生物燃料是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而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則顛覆了人們的這一傳統印象。歐美研究人員發現,生物燃料可能因其未完全燃燒而轉化為乙醛,進而污染空氣。近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一份報告認為,這種污染在2020年之前會導致歐洲每年有1400人早亡。
有媒體報道說美國環保局一直在高估利用非糧食作物生產先進生物燃料的前景,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生物燃料政策與現實情況脫節的印象。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要求燃料生產商按照一定比例將生物燃料與汽油混合,這一標準的制定源于《清潔空氣法》,并根據2007年的《能源獨立和安全
2020年全國普及乙醇汽油 汽車“喝酒” 生物燃料要唱主角 近期,全國各地盡管多為藍天,但臭氧污染卻節節攀高。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臭氧問題將在大氣污染治理中越來越突出,治理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油品。 無獨有偶,天津市政府發布了《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的通知》,
乙醇汽油全國推廣進入關鍵一年—— 近日,山西省宣布,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為此,今年山西將在太原、陽泉、長治、晉城等市先期進行試點。這使該省成為國內宣布全面或部分試點推廣乙醇汽油的第13個省份。 然而,按國家政策安排,目前車用乙醇汽油應該已經在20余個省份開始推廣
汽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防治霧霾、減少碳排放。如果說2004年至2005年是生物燃料乙醇的“第一個春天”,那么在大氣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由于化石能源消耗比重過大、城市汽車保有量大幅度攀升、農村秸稈就地焚燒
中國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可利用的生物質包括農業秸稈剩余物、林業生產和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和作物、有機垃圾和人畜糞便等,據統計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4億至5億噸標準煤。 在筆者看來,在中國開展農林業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提高農村能源應用水平、帶動農業機械化裝備發展、拓展農業產業領域、穩定并增加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13日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迄今最強力度,將車用乙醇汽油從目前的11個省份試點推向全國,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國內全覆蓋。 燃料乙醇,因其易燃、高密度特性也被用來調合汽油,部
全國人大代表趙日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應用市場開發都存在很大差距,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建立扶持和監管液體生物燃料產業健康發展政策體系,并配套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 液體生物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等,是重要的交通
一項研究發現,在來自生物質的從大田到車輪的能源在重型汽車上的效率方面,生物燃料驅動的汽車的能源效率很可能高于來自生物質的電力驅動的汽車。隨著全世界評估未來的交通替代方案,效率是一個關鍵衡量標準,而效率的定義是使用單位資源所做的功。Mark Laser 和 Lee R. Lynd比較了以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