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老鼠的外貌可說是天淵之別,但實際上他們卻有著近99%相同的基因組。何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是蛋白質放大了他們基因上的細微差別。 日 前,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全面啟動。“基因組學中微小的差異,在蛋白質組學中可以被千倍甚至幾近萬倍地放大。”亞太蛋白質組組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 初表示,這一計劃的實施將對基因組序列圖進行“解碼”,進而全景式揭示生命奧秘,為提高重大疾病防診治水平提供有效手段。 解碼生命的“密鑰” 提起蛋白質,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生物體內一種極為重要的高分子有機物,約占人體干重的54%。 不過,“蛋白質組”一詞卻鮮有人了解。其實,蝴蝶由卵變蟲、成蛹、再破繭成蝶,幕后“操盤者”并非基因組,而是蛋白質組。“1994年澳大利亞科學家率先提出蛋白質組這個概念,指某個時刻、某個組織、器官或個體中所有蛋白質的集合。”賀福初說。 科學家們之所以對蛋白質組產生濃厚興趣,還要從人類基因組計劃說起。20......閱讀全文
Triple TOF 5600 在生物標志物發現中的應用 郭立海博士作了題為《Triple TOF 5600 在生物標志物發現中的應用》的報告,主要介紹了蛋白質組發展趨勢及其對質譜技術的要求,Triple TOF 5600分析蛋白質的三種應用,Triple TOF 5600獨特的設計支持了同時定性
無論是關注蛋白質組學的領域內專業人員,還是領域外、甚至是學術圈外的,我想很多人此刻都難掩興奮。2019年2月28日,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賀福初院士團隊、錢小紅教授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訪“人類重大疾病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項目組 如果在六七年前提到蛋白質組學,恐怕知之者甚少。但是,2001年《科學》雜志已把蛋白質組學列為六大研究熱點之一,其“熱度”僅次于干細胞研究,名列第二。如今蛋白質組學的受關注程度已令人刮目相看。
蛋白質組數據處理暨第三屆全國生物質譜學術交流會(第三輪通知) 為了積極促進我國蛋白質組學技術發展和應用、數據挖掘和生物質譜的經驗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中國質譜學會生物質譜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主辦,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和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15日,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十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在廣州白云國
申請課題缺創新點?撰寫論文沒思路?急著畢業時間緊?別怕,對于吉凱,一切都是套路!更有甚者,對于宇宙終極難題:“屌絲如何逆襲白富美?”老司機黃博也有一套經典案例分享給大家。 從前,在生物學研究領域,有一個白富美叫基因組學(Genomics),她有一項強大的技能:DNA測序,憑借這項技能,她完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
傳統的和最新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能夠對某個蛋白質組進行常規的、完整的分析,但是現在的技術已經非常強大,我們相信,很快就能進行全蛋白質組學研究了。而且,對某個亞蛋白質組(比如某個細胞器或亞細胞結構的蛋白質組)進行研究早就已經不是什么難題了,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
摘要 蛋白質組學是在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它的主要任務是識別鑒定細胞、組織或機體的全部蛋白質, 并分析蛋白質的功能及其模式。 因此, 揭示蛋白質組中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也是蛋白質組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酵母雙雜交技術是用來檢測蛋白質間是否相互作用的一
原文: Proteogenomic Analysis of Human Colon Cancer Reveals New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
胃癌在全球腫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我國的患病人數就占到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癌就是一種病,但細分的話,它包括彌漫型胃癌等很多種,這些不同類型的胃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那么,彌漫型胃癌究竟分幾種?患者手術后化療是否有效?預后如何呢?北京時間3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軍
2011年3月23日,賽默飛世爾科技借分析測試百科網這一平臺成功舉辦了本月第三場網絡視頻講座——蛋白質組學及質譜基礎知識。賽默飛世爾科技蛋白質組學市場專員唐佳工程師為大家介紹了蛋白質組學、生物質譜的發展歷史、基本原理、最新進展以及The
最近又有幾項有關質譜儀的最新進展問世,這些新成果的出現又給我們的生物大分子研究工作補充了“彈藥”。在蛋白質測序方面,基于碰撞誘導裂解技術(CID),又新出現了可變裂解技術(Alternate fragmentation technique),該新技術是基于處在碰撞池中的離子具有的電子傳遞特性開發出來
胃癌在全球腫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我國的患病人數就占到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癌就是一種病,但細分的話,它包括彌漫型胃癌等很多種,這些不同類型的胃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那么,彌漫型胃癌究竟分幾種?患者手術后化療是否有效?預后如何呢?北京時間3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軍
會議現場 11月10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前瞻研究實驗室生物信息學研究組主辦的“首屆中國計算蛋白質組學研討會”在計算所開幕。 “計算蛋白質組學”是生物信息學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其最基本的內容是蛋白質序列、結構和功能的規模化研究,一個簡明的定義是“系統生物學的高通量分析”。美國
報告專家:美國密歇根大學癌癥研究中心主任 Gilbert S.Omunm 教授 報告題目:另類作為血漿和組織中蛋白腫瘤生物標記物新的結合變異體與人的血漿有機體有關系 另類結合產生蛋白多樣化,而并沒有增加基因組大小,這是對人體中相對不多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有趣的解釋。蛋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21日,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CNHUPO)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本屆CNHUPO以“大數據時代的蛋白質組學”為主題,包括“蛋白質組學和個性化精準醫療”、“化學蛋白質組學”、“翻譯后修
為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重慶醫科大學、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八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定于2013年 9月7日—1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存在于這一系統中的生物分子相互關聯、互相依賴。近年來,人們已經意識到生物學的整體復雜性以及基因構成與環境因素之間的復雜交互作用,而對這些交互作用的理解已經不能單單從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或轉錄組學水平去揭示。關注生物分子之間途徑及網絡的動態變化和關系的系統生物學(system
許華林 張曼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于 2001 年在美國《科學》雜志和英國《自然》雜志聯合宣布,他們繪制出了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到來,蛋白質組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蛋白質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達的真正執行生命活動的全部蛋白質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于 2001 年在美國《科學》雜志和英國《自然》雜志聯合宣布,他們繪制出了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到來,蛋白質組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蛋白質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達的真正執行生命活動的全部蛋白質的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美國塞萊拉遺傳信息公司于 2001 年在美國《科學》雜志和英國《自然》雜志聯合宣布,他們繪制出了準確、清晰、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基本完成,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到來,蛋白質組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蛋白質組研究旨在揭示基因表達的真正執行生命活動的全部蛋白質的表達規律和
2019年5月2日,Cell雜志報道了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研究人員利用基因、轉錄、蛋白及翻譯后修飾等多組學技術,對結腸癌/癌旁組織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整合多組學結果為后續癌癥治療方案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為生物標志物篩選、藥物靶點、分子分型等研究工作奠定理論基礎。實驗背景結腸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排名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The First China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Proteomics (CNCP2010) 2010年11月10日至11日, 北京 一.會議簡介 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依靠簡單
分析其實也屬于技術的一部分,且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蛋白質組學研究提供的數據是生物學上最龐大的,而且蛋白質組比基因組具有更大的復雜性,因此蛋白質組信息學更有挑戰性。今天小編先拋磚引玉地介紹幾個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軟件。蛋白質定性分析蛋白質定性分析通常是指利用質譜法進行蛋白質鑒定和序列分析。
一、CNCP會議簡介 隨著蛋白質組學的興起,特別是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產生的數據規模越來越大,必須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算法、高效的軟件與硬件來自動處理大批量的蛋白質組數據,這已經成為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 支,即"計算蛋白質組學"(Co
基于來自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的數據,一個多機構科學家小組完成了首個大規模的乳腺癌“蛋白質基因組學”( proteogenomic)研究,將一些DNA突變與蛋白質信號聯系到一起,并幫助確定了一些驅動癌癥的基因。 這項研究旨在通過蛋白質和它們的修飾來更好地認識癌癥。發表在5月25日《自然
寫在前面的話:對于研究糖基化蛋白質組學的學者們來講,很多人喜歡用sweet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研究課題。我個人也很喜歡這個單詞,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幸福而溫暖的詞語,會讓你對你的課題充滿了愛意。但回頭想想,當初懵懵懂懂讀到研究生,誤打誤撞進入蛋白質組學圈,好像也就是隨大流的主動抑或是被動選擇了博士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