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起搏器細胞可重新設置心臟搏動節律
據一項新的研究報告,在基因水平對心臟組織稍加改進以調節心搏速度會在某一天成為電子心臟起搏器的一種替代品。如果證實在人體中也有效果的話,這些生物性起搏器可被用于特殊的情況,即可用于那些需要電子起搏器但卻不能得到的人,如那些患有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的胎兒或在起搏器植入后發生危及生命感染并需要暫時性去除起搏器裝置的人。在這些情況下,人們迫切需要替代方案。電子起搏器是一個十億美元的產業,它們是植入的與心臟掛鉤以監測心律的裝置。它們是通過在心臟搏動太慢或停跳一次時向心臟發放電脈沖而起作用的。沒有起搏器硬件的健康心臟依靠的是自然發生的起搏器細胞,它們處在心臟的一個極小的被稱作竇房結的區域之內。竇房結的作用就像是一個節拍器,它能讓心臟脈動保持在每分鐘搏動60-90次。具有異常心臟節律的人喪失了這種竇房結的功能。 Eduardo Marbán及其同事用基因轉移......閱讀全文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治療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的介紹
在直立傾斜試驗中觀察到,大約有1/3的病人在暈厥時有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因此,對于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防止暈厥發生。應用頻率應答性雙腔起搏器比較理想,但由于目前缺乏臨床隨機試驗和充分的證據證實,而且植入起搏器有感染、出血、靜脈血栓形成、心包填塞等并發癥,因此起搏器不作為首選治
兩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中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致精神癥狀...
兩例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中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致精神癥狀病例報告利多卡因為酰胺類局部麻醉藥,彌散廣、穿透力強、生效快、時間長,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局部麻醉藥物之一,通常很少發生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很多醫院使用利多卡因作為局部麻醉行淺表小手術,如常見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本科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均采用利多卡因(湖
希浦系統起搏
一、起搏器植入術的歷史??1932年,Hyman首次提出“起搏器”這一概念;自此,一個盒子(電池)和幾根電極就成了起搏器的標配。二、起搏器的小秘密??隨著科技的發展,起搏器的電池越來越小了,像個火柴盒,有的比火柴盒還要扁;但起搏器最大的秘密不在于電池,而在于電極的植入位置;起搏器電極植入的位置決定了
起搏器綜合征的介紹
起搏器綜合征是指起搏器植入后由于血流動力學及電生理學方面的異常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低心排血量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臨床發生暈厥者約為38%。起搏器綜合征約占植入單腔心室起搏器患者的17%~38%。
起搏器綜合征的概述
起搏器綜合征(pacemakersyndrome)是指起搏器植入后由于血流動力學及電生理學方面的異常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只要房室分離,任何起搏模式均可以發生。一般多見于VVI(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方式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低心排血量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臨床發生暈厥者約為38% 流行病學: 起搏器
起搏器綜合征的病因
其發生病因是多因素的:①房室同步收縮喪失,可使心排血量降低20%~30%,如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可下降50%以上;②房室瓣關閉不全引起收縮期血液反流回心房,增加心房負荷;③心房壓力增高,抑制了周圍血管正常的收縮反射,導致血壓下降;④右心室起搏致使雙心室收縮不同步;⑤心室、心房電活動的室房逆向傳導等
起搏器綜合征的診斷
建立心臟起搏器綜合征診斷的主要前提是,患者在安置了VVI人工心臟起搏器以后出現癥狀;起搏器功能正常;心臟起搏時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如血壓、心搏量下降,靜脈壓、肺嵌鈍壓增高;自身心律出現時癥狀減輕或消失。
起搏器綜合征的鑒別
需排除神經系統疾病及患者在短期內對起搏治療不適應而感到的不適和不能耐受對起搏功能正常而反復發生暈厥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應進一步做心內電生理檢查和血流動力學檢查。如心室起搏伴有室房逆向傳導和癥狀,而改為心房起搏或房室順序起搏后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者;或心室起搏時動脈血壓下降>20~30mmHg(2
起搏器綜合征的治療
VVI起搏器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防止室房逆傳,恢復房室收縮順序:1.降低起搏頻率 可將VVI起搏頻率下調,使患者的自身節律占主導地位。起搏心律每天不大于35%可使癥狀減輕。2.改用房室順序起搏 從理論上講,房室順序起搏時房室順序性收縮的同步性恢復,則心輸出量增加。但實際應用中發現,心輸出量及外周阻
起搏器綜合征的癥狀
(1)頭暈 大多數起搏器綜合征患者可出現頭暈。 (2)眩暈 約85%的患者可出現發作性眩暈。 (3)暈厥 約49%的患者可出現暈厥先兆。38%的患者出現暈厥。 (4)氣短 呼吸困難、心悸、嗜睡、胸痛。
起搏器診斷功能新進展
? 當今起搏器已不再是簡單的起搏治療功能,更擁有豐富的診斷功能,不僅能提供起搏器工作狀態信息,更為部分心血管疾病提供及時的相關信息與預警,起搏器如何實現其診斷功能?簡言之,通過起搏器機殼和導線收集的電學相關的信號,在隨訪程控儀或遠程隨訪網站上繪制成數據圖表,幫助臨床醫生判斷起搏器的工作狀態和患者
腦起搏器“馴服”帕金森病
“世間有種疾病能讓病人每天在人間與地獄之間來回,這種疾病叫做帕金森病。”一位飽受折磨的 56 歲患者這樣形容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癥狀表現為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分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給眾多患者和家庭帶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經
起搏器綜合征的體征
(1)低血壓 低血壓是起搏器綜合征的重要體征之一,發生率約占25%,有的患者表現為體位性低血壓,有的表現為血壓波動。 (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體征 約30%的起搏器綜合征患者可表現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體征如肺部羅音、水腫、頸靜脈怒張。 (3)心音變化及心臟雜音 可有心音強弱不等,心音節律不規則,
-腹中胎兒可以戴著起搏器誕生!
在不久的將來,有心臟缺陷的胎兒將戴著心臟起搏器誕生。匪夷所思,卻是千真萬確,洛杉磯兒童醫院和南加州大學的專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胎兒專用完全植入式心臟起搏器。 該起搏器為患有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的胎兒帶來福音。心臟傳導阻滯是指沖動在心臟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的傳導均可發生減慢或阻
歐洲大量有缺陷醫療設備被植入患者體內
據外電報道,由國際調查記者聯合會(ICIJ)、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衛報》等機構近期開展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由于監管不嚴、監管過程缺乏透明度、監管不到位,歐洲有不少有缺陷的醫療設備被廣泛用于患者身上。 據《澳大利亞人報》11月26日報道,英國一名叫做莫林?麥克利夫的老人此前在自己體內
Nature子刊:人造心臟起搏細胞試驗成功
近日,來自加拿大多倫多McEwen再生醫學中心(McEwen Centr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科學家們做出了一項突破性的發現——通過誘導人多能干細胞,他們在體外用細胞組成了“心臟起搏器”,并在大鼠實驗中成功激起了心臟跳動。這項突破性的研究也發表在了《自然》子刊
無電池光動力起搏器可減輕病患痛苦
科技日報北京10月31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在近日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他們設計的一種無線、無電池起搏器的工作原理。這種起搏器的植入過程侵入性更小,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也更少。這項技術可讓世界各地的患者生活得更輕松,同時也能幫助科學家和醫生更
我國科研人員在心臟里建起一座生理性“發電站”
7月18日,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推進交叉融合創新,組建聯合研究團隊探索出超微型、可自供電的一體化柔性壓電納米發電機,應用于心臟希氏束生理性起搏。這項研究成果,探析了自供電技術用于心臟希氏束生理性起搏,防治心動過緩的臨床應用前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江洪教授、余鋰鐳教授團隊與武漢
關于特殊情況下的電復律(電除顫)的介紹
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患者:心臟起搏器多應用Zinner二極管保護起搏器電路,當高能電被感知后二極管開關閉合產生短路,使起搏器能耐受距起搏器2~4英寸距離的400J電能。但如果電極板距離心臟起搏器過近,則有可能導致起搏器的閾值升高,急性或慢性感知障礙,起搏器頻率奔放,可逆或不可逆的微處理器程序改變
細胞生物起搏的研究進展
電子起搏器是緩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的首選治療方法。心臟起搏器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現在起搏器朝著朝著長壽命、高可靠性、輕量化、小型化和功能完善的方向發展。雖然電子起搏器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但存在各種缺點,如存在電磁干擾、費用高昂;置入電子起搏器
起搏器綜合征的并發癥及診斷
并發癥 1.反復暈厥 由于房室同步收縮喪失,使心排血量下降20%~30%,如患者原有心功能不全則心臟排血量可下降50%以上。2.充血性心力衰竭 由于心室植入起搏器后,房室的同步收縮喪失心房壓力上升、負荷增重,使心排血量下降,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現3.低血壓 植入心室起搏器后,由于房室收縮不
美科學家研發新裝置能將心臟跳動能量進行轉換
在4日召開的美國心臟協會2012年科學會議上,科學家提交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實驗裝置能將心臟跳動的能量進行轉換,從而為心臟起搏器提供足夠的電力。 在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利用壓電效應的能量采集裝置。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密歇根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系研究員阿明·卡拉米博士稱,該
臨時心臟起搏適應證的相關介紹
臨時心臟起搏是一種非永久性植入起搏電極導線的臨時性或暫時性人工心臟起搏術。起搏電極導線放置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起搏器均置于體外,待達到診斷、治療和預防目的后隨即撤出起搏電極導線。如仍需繼續起搏治療則應考慮置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任何癥狀性或引起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心動過緩患者都是臨時心臟起搏對象。臨時
“膠囊起搏器”讓91歲老伯重獲“心”生
近日,91歲高齡的莊爺爺無故感到頭暈,雙腿乏力,繼而跌倒在地,情況十分危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心血管內二科主治醫師黃琨為其植入一顆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讓臥病在床的老人重獲“心”生。黃琨醫生為莊爺爺實施手術。 “我們診斷為‘房室傳導阻滯’,考慮到莊爺爺年紀較大、體型消瘦、病情危
起搏器綜合征的發病機制
起搏器綜合征于1960年由Mitsui等首先報道。1974年,Hoss及Strait對其血流動力學及形態結構變化進行了研究。從此人們對起搏器綜合征的發生機制及病理生理變化有了較深入的認識。該癥的發生,病因是明確的,但其發病原理在于心室起搏的直接影響及異常電生理現象的影響兩個方面。 1.心室起
清華腦起搏器獲歐盟CE認證
近日,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聯合自主研發、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和銷售的腦起搏器系統經全球頂尖認證機構BSI(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英國標準協會)權威審核,通過歐盟CE認證并獲頒證書。這意味著國產高端醫療設備在迅速占領國內市場、降低國人醫
心電圖分析:植入起搏器患者發生暈厥
男性患者,57歲,因意識喪失數秒送入急診科。患者意識自行恢復,訴左肩部疼痛。數年前曾植入起搏器,心率控制在60次/分。胸片提示起搏器有2個導線(位于右房和右室)。心電圖如下。問題:根據患者的病史描述、心電圖、胸片等檢查,可推測患者意識喪失的原因是什么?心電圖分析心電圖示為規律的窄QRS波,心率58次
新型起搏器可向醫生發送患者腔內心電圖
近日,科學家開發出最新一代Eluna系列起搏器,并獲得了歐盟“CE”認證。當患者遇到心房纖顫或其他心臟問題時,起搏器可向醫生發送通知和腔內心電圖。 新一代Eluna產品包括單房起搏器、雙房起搏器和心臟再同步裝置,這些設備均采用 Biotronik的ProMRI技術,讓接受植入的患者安全
美敦力首個起搏器遠程監控app獲FDA批準
近日,美敦力公司發布了第一款用來對植入的起搏器進行遠程監控的app,對起搏器的監控一直是護理的標準,但這種新一代版本的監控app可以遠遠超越一個專用設備的功能。 這僅僅是一個醫療器械巨頭對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連接的最新產品,早在今年9月份,美敦力公司就獲FDA批準推出了其開發的MiniMed連
ESC警示信息:起搏器應至少遠離手機15cm
? 每天,每個人相處最久的就是手機,但這對于安裝起搏器、體內自動除顫器(ICD)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的患者而言,存有一定安全隱患。近期在意大利米蘭召開的EHRA EUROPACE上,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手機和這些設備太近,手機的電磁干擾會影響其正常工作,導致短暫性功能喪失或者疼痛的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