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已經幫助扭轉了公眾意見,讓他們支持對氣候變化采取行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R. K. Pachauri呼吁記者們在報道氣候變化的時候關注采取行動的科學機理。 在過去的20年中,媒體在傳播氣候變化意識方面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我對此感到特別令人滿意,因為當1997年我被選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副主席的時候,我強調了把作為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的豐富來源的IPCC報告廣泛傳播出去的重要性。 我認為IPCC——它的使命是對氣候變化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必須努力接觸到全球的決策者和公眾。 當時擔任IPCC主席的Robert Watson要求我建立一個關于拓展和傳播策略的專家組。但是這基本上僅僅是一個初步的舉措,因為IPCC很快就設立了自己的網站,從那以后定期進行更新。 大約在同一時期,IPCC開始邀請媒體在每個重大活動的時候與它的官員互動。這種方法在2002......閱讀全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當地時間12月7日,來自多個國家的政界、業界和學界人士在聯合國卡托維茲氣候大會中國角“氣候傳播與公眾意識”邊會上圍繞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傳播干預低碳消費、電影藝術與氣候傳播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此次邊會由中國新聞社與中國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是今年卡托維茲氣候大會“中國角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處處長田成川18日在華沙指出,全國低碳日已成為中國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傳播氣候變化知識的新的平臺。作為全球第一個設立全國低碳日的國家,中國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負責任的態度。 由中國新聞社和國家發改委氣候司聯手舉辦的“氣候傳播與公眾意識”主題邊會18日在聯
方修琦 1962年生,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環境演變及其影響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之課題 “暖期氣候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與人類適應研究”。出版有《全球變化》、《中國碳排放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古地理
“如果全球不采取任何行動,任由高碳排放和氣候變化以目前的速度繼續發展,那么2019年出生的孩子在71歲生日時,將面對一個比工業化前平均溫度高4℃的世界,這將威脅他們人生各個階段的生命健康。” 近日,《柳葉刀2030倒計時:2019年度健康與氣候變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首發。《報告》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領導與志愿者一起參加公租自行車騎行活動,鼓勵市民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出行。 2013年6月17日是中國首個“全國低碳日”,中國也是世界唯一設立低碳日的國家。 6月21日,中國首個針對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的調研報告《中國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下稱《報
全球氣候變暖究竟是無可置疑的權威結論,還是一個缺乏科學依據的謊言?為什么這一研究難度極大的復雜科學問題,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結論全是不利的結果,而NIPCC一方則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學的結論會是這樣嗎? 近年來有關溫室氣體,特別是CO2使全球氣候變暖并將導致災難性后果的理論,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科學證據并非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非黑即白 被黑客竊取的氣候科學家之間的郵件往來提供了一個展示科學是如何真正產生的機會——而不是對科學的“客觀性”進行質疑。 科學史學家長久以來知道19世紀的Augustinian僧侶格里哥?孟德爾——他發現了遺傳性狀是如何遺傳的——“偽造”了一些數據。他
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經過三十多年艱苦談判,世界各國都認識到這是一個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雖然氣候變化是由何種因素引起的,是不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等諸多問題在科學研究方面還有許多爭議和不確定性,但是人類還是需要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和水循環系統,使其避免遭受無可挽回的損害。
前言: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低碳社會、氣候談判、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從誡、“三牧”問題、環保產業。2010年,中國環境領域大事不斷,一次次突發性事件觸目驚心。紫金礦業“潰壩門”、中石油大連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這三起事件,從表面上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4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共計141個項目。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0年立項137個項目、2012年立項2個項目和2013年立項2個項目。驗收結果顯示: 1.“主要農作物核心種質重要農藝性狀單元型區段及互作
盡管在人類導致的全球變暖問題上存在壓倒性的科學一致意見,在這種共識與公眾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鴻溝。荷蘭生態學研究所的Jeffrey A. Harvey和他的同事在《生物科學》(BioScience)上寫道,他們研究了這種共識鴻溝的原因,把重點放在了氣候變化否認者的互聯網博客以及他們
科技是一種迷人的信仰。理論的改寫、技術的更迭,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變世界。2015年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有對基礎物理的求索,對宇宙深空的探測,對人腦功能的發掘,也有對爭議性技術的討論,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而最讓我們欣喜的是,今年的國際“十大”,有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消息。 1.中科大首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科技發展水平穩步提高,中國科學家屢屢斬獲各類國際科技獎項。 屠呦呦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2015年10月,中國中醫科學院藥學家屠呦呦獲得當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受中醫藥典籍啟發,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為全球抗擊瘧疾作出巨大貢獻。這是中國科學
在孟加拉,人們正在把一座清真寺移往安全的地方。圖片來源:Magnum 目前的地球氣候模型體現了物理和生物物理學過程。但地球已經進入新的狀態:人類也在適應環境變化。這一重要情況必須被模擬。但僅基于簡單經濟敘述(從溫室氣體減排到未緩和的發展)的未來氣候預測并不切實際。 面對干旱和海平面上升,人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據美國媒體10月24日透露,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朱莉·格伯丁提交的一份有關全球變暖對美國民眾健康影響的聽證會書面證詞,被白宮方面進行了嚴重篡改。此事引發了美國國會和媒體等各方的關注。 格伯丁10月23日在美國參議院環境保護和公共工程委員會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作證,闡述全球變暖形勢下疾病
新年伊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未來十年內全球健康挑戰清單”,其中涵蓋了13項與公共健康相關的問題。這份清單是在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支持下制定的,主要目的包括:預防傳染病和流行病,保護青少年群體健康,維護氣候穩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及在爆發武裝沖突的局部地區提供醫療保健。下面我們將針對其內
談起孟山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是轉基因、草甘膦、剪不斷理還亂的爭議。但你無法否認的是,孟山都在農業科學領域幾乎一直是標桿一般的存在。從過去的轉基因、RNA 干擾,到時下火熱的大數據、基因編輯,在孟山都手中無不以驚人的速度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農業產品。 2050年世界人口將膨脹至100億,為保證
——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教授 環境和健康,是當前從國家到每個人都關注的問題。環境科學家究竟在研究什么?他們的研究又如何在國家政策及人民生活中施加影響和發揮作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到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教授。作為研究大氣污染問題的專家,他長期
去年11月,Kristi Miller-Saunders意外接到其上司的拜訪通知。作為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DFO)的一名分子遺傳學家,Miller-Saunders有理由擔憂這種來自上級的關注。在過去4年的許多場合,政府官員都禁止她與媒體和公眾談論自己有關大馬哈魚基因組的研究。甚至有一位“看守
在揮別2010年之際,本版挑選了生態環境領域的十大熱詞并加以點評。從這些熱詞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發展中大國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形勢仍然嚴峻。 走
近日,轉基因食品又成為了輿論熱點。先是農業部網站刊文對“轉基因食品致癌、影響生育”等說法進行了回擊,后是“黃金大米品嘗會”上有專家透露“61名院士曾聯名上書領導人要求推廣轉基因水稻”。毫無意外,這些聲音引發了輿論的激烈反彈,許多網友以非常極端的態度來反對轉基因。相比起前些日子袁隆平超級稻破產量紀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STINT)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在2015年共同資助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之間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交流項目。2015年7月,我
一只在北緯81毅北冰洋夏季浮冰上的北極熊 一只在北緯毅地區斯瓦爾巴群島上度夏的北極熊 這個炎熱的夏天,冰冷的北極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位于北緯70°的挪威班納克地區出現30℃以上高溫,這樣的溫度讓人憂心忡忡: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白色北極熊,它們還好嗎? 畢竟,北極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認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
如果歷史重演,美國媒體將對國內發生的首例蚊蟲傳播至人的寨卡病毒大肆渲染。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本土傳播尚未發生,但是科學家認為未來幾周很有可能出現相關病例。考慮到目前每一例輸入型病例所產生的感染引發的報道,未來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可能會鋪天蓋地而來。 而政治上的喧囂或將有增無減:幾天前,白宮新聞秘書
白宮新聞秘書Josh Earnest近日展示寨卡病毒風險區域。 如果歷史重演,美國媒體將對國內發生的首例蚊蟲傳播至人的寨卡病毒大肆渲染。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本土傳播尚未發生,但是科學家認為未來幾周很有可能出現相關病例。考慮到目前每一例輸入型病例所產生的感染引發的報道,未來美國媒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