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園林進軍水生態治理
據了解,東方園林建立的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集團成為其水生態產業鏈上前端的核心技術機構,延伸到水生態產業鏈的各個節點。東方園林迄今已與國際國內的研究機構建立了16個戰略合作平臺。 東方園林把人才、技術、理念、模式應用到水生態治理領域。例如,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東方園林把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及水景觀建設綜合考慮,給城市景觀系統提供長效機制,而且能夠給水系污染治理、生態城市建設等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東方園林已經完成了30多個城市的“三位一體”的城市生態系統設計方案,并已經在幾個城市開始施工。 有專家表示,當前我國90%的城市水系受到污染,重點湖泊水庫27.8%富營養,全國重點城市的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僅為72%,農村3億人飲用水不達標。中國水生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生態治理迫在眉睫。......閱讀全文
解題城市生態治建瓶頸-清華大學與東方園林聯謀
—清華大學東方生態國際戰略規劃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2013年12月19日,清華大學與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園林)攜手籌劃已久的“清華東方生態國際戰略規劃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攜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領導、社會科學學院領導,與東方園林董事、高級副總裁陳幸福和東方園林生
東方園林進軍水生態治理
據了解,東方園林建立的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集團成為其水生態產業鏈上前端的核心技術機構,延伸到水生態產業鏈的各個節點。東方園林迄今已與國際國內的研究機構建立了16個戰略合作平臺。 東方園林把人才、技術、理念、模式應用到水生態治理領域。例如,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東方園林把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
城市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研究
1.海綿城市概述 海綿城市的目標是將城市建設成同海綿一樣具有良好包容性的城市,加強城市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城市內部的良好運轉。為改善城市生態系統,達到海綿城市構建目標,通常會從滲、滯、蓄、凈、排這五方面入手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具體來說,各環節的規劃內容為: 一滲。主要是加強滲水能力,減少地
生態經濟:生態城市建設仍“在路上”
當前絕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都把“生態城市”作為建設目標,但生態城市究竟該如何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6月20日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提出,生態城市建設的核心是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關鍵是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著眼點是轉變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
武漢植物園城市園林綠地土壤養分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湖北省城市基礎建設以及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逐步提高,是希望通過“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使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而對作為影響綠化植物生長重要因子的綠地土壤的肥力狀況長期以來缺乏一個相應的整體評估。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植物營養與農業生態學科組李志國博士在陳防研究員的指導下,根據湖北城市所處
國外的森林型生態城市
森林型生態城市是指建設過程中重視森林建設,通過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來實現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目的的城市。高的森林覆蓋率是森林型生態城市最顯著的特征,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森林面積,還需要喬木、灌木、草地等組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法律,將城市森林納入農業部林務局管理
生態城市綠皮書發布-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存五大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20日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指出,當前生態環境惡化,“城市病”日益加深,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存在五方面問題。 綠皮書具體列舉了這五方面問題:健康指數靠前的城市從整體看已經走在前列,但空氣質量、水質等重點單項指標仍不達標;以個人和局部
東方園林中標17.20億元生態綜合治理PPP項目
東方園林收到17.20億綜合治理項目 北京東方園林于近日收到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住房和規劃建設局發來的《中標通知書》,確認公司為民和縣湟水河生態綜合治理PPP項目的中標聯合體,項目總投資為17.20億元。 項目建設內容為湟水(民和段)上游水環境綜合治理與修復項目、湟水河流域巴州
“冬奧之環”實現生態園林與工業遺址的完美交融
12月21日,北京冬奧公園標志性景觀節點“冬奧之環”正式亮相。“冬奧之環”和與之相連的高線公園將永定河和首鋼園連接起來,實現生態園林與工業遺址的完美交融。至此,公園內“冰雪森林”“火車樂園”等30多個景觀節點全部完工亮相,以全新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 “冬奧之環”位于首鋼滑雪大跳臺西北側,
從頂層設計高度規劃生態城市
2014年APEC會議期間,京津冀魯地區采取停產、限行、放假等一系列強力舉措,空氣質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讓全社會看到了改善環境的希望,更激發了民眾對藍天常駐的渴求。 “但是這種治理模式是以部分犧牲經濟發展和生活便利為代價的,治標不治本,不能作為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股份
建設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今日出臺《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意見》提出,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生態城市”有了衡量標準
在忍受著污濁的空氣、擁塞的交通之時,身居都市的人們可能還要遭受內澇、熱島、酸雨的侵害。理想中的城市應該是什么樣子,我們期待怎樣的城市生活?不久前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生態城市建設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描繪了他心目中城市理想的生態環境。 紅
大同等城市獲評“2013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9月17日,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大會授予大同市、贛州市、龍巖市、宿遷市和鄒城市等城市“2013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前四屆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將進一步傳播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
六城市被確定為首批中美低碳生態試點城市
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消息顯示,住建部在推動國內低碳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與多個國家合作共建低碳生態試點城市。目前中美雙方已經確定河北省廊坊市,山東省濰坊市、日照市,河南省鶴壁市、濟源市,安徽省合肥市6座城市為首批中美低碳生態試點城市。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要通過政策引導、專家咨詢、技術支持、人員培訓
中國城市生態論壇在滬舉行
4月8日,“中國城市生態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中科院院士、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中國委員會主席李文華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城市生態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分析、轉型期的中國城市生態規劃建設與管理、中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參與我國城市生態重大戰略的科研定位等議題展開討論。 李文華表示:“當前中國正處于城
城市化助推中國生態持續改善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水平穩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72%,比2020年末提高了0.83個百分點。2021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1425萬人,比2020年末增加12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835萬人,減少1157萬人。? ? 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
植物葉面積儀在園林植物葉面積指數測定中的應用
近年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綠量”概念的廣泛應用和“綠量率”概念的提出以及人們對于良好生態環境的追求,使葉面積指數(leaf area index,簡稱LAI)成為城市綠化數量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葉面積指數可以使用植物葉面積儀來進行測定計算。國內外借助植物葉面積儀對LAI的研究在農
山東膠南實施城市綠道工程-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記者從2日召開的山東省膠南市城市建設及旅游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膠南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市委、市政府今年確定沿濱海大道和上海路實施城市綠道建設工程,綠道總長35公里,這將是青島市首個建設城市綠道的市區。 城市綠道將給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處戶外休閑健身和觀光旅
生態治理政策明晰-萬億市場浮出水面
日前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句富有詩意的表述背后,意味著規模巨大的生態治理產業。受制于地方債收緊,工程回款仍是壓制園林類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態文明和城鎮化的雙重政策激勵下,未來5-10年生態治理產業蘊含的萬億市場規模,將成為
我國首個低碳生態城市聯盟落戶濱海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上,天津、深圳、廈門、西安、昆明等16個城市簽署了低碳城市聯盟合作協議,成立我國首個低碳生態城市聯盟,合力推進中國城市的低碳化進程。 中國低碳生態城市聯盟將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設立聯盟秘書處,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
我國試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我國多地正試點開展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載體,探索保障水安全新途徑。 記者從正在貴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水安全會議上了解到,當前中國資源環境問題不斷加劇,水安全新老問題交織,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形勢嚴峻。確定的第一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46個,第二批54個試點城市也已
常州入選中歐低碳生態試點城市
3月30日,記者在常州高新區獲悉,住房城鄉建設部發文,同意將常州市列入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專項試點城市,全國僅8個城市獲得合作項目專項試點。常州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的城市。 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是“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戰略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務實合作項目之一。項目目標是通過產生低碳生態城市
王如松:生態風險的焦點在城市
“當今世界有三大生態問題,包括以氣候變化、金融危機、社會沖突為代表的全球生態安全,以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生境退化為代表的區域生態服務,以環境病加劇、適應力降低、心態脆弱為代表的人群生態健康。” 中國工程院新當選院士王如松在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新當選院士報告會上
北京城市生態監測聯盟論壇舉行
2月27日,北京城市生態監測聯盟論壇第四期在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舉行。來自中關村二小、北工大附中英才分校、北京101中學、翠微小學、國科大附屬玉泉小學等5所學校的30余名師生及家長,聆聽了題為《北京綠地生物多樣性——以北京大學為例》的專題報告。 據了解,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市中小學生
中歐低碳生態城市會議在武漢舉行
近日,歐盟與中國在武漢召開中歐低碳生態城市會議。本次會議致力于促進中歐城市和城市聯盟之間的穩定合作,包括多場專題論壇,覆蓋如何向低碳發展過渡、融資與碳交易市場、可持續城鎮規劃和交通政策、低碳建筑、氣候適應政策、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溫室氣體清單方法學及低碳智慧城市等問題。 本次會議是中歐低碳城市
低碳生態城市規劃方法試點應用
5月28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在北京聯合主辦《低碳生態城市規劃方法》全文發布會暨試點應用合同簽約儀式。 據悉,《低碳生態城市規劃方法》自2013年4月開始撰寫,全面分析了傳統的規劃方法、法律法規與新型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工作環節的相互關系,由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委任的阿特金
云南首個城市熱島效應監測站網建成
近日,云南省首個城市熱島效應監測站網在昆明主城區建成并投入運用,這不僅標志著昆明城市熱島效應強度評估研究工作正式啟動,還將為昆明市建設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2017年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提供更全面的決策性依據。 城市熱島現象即城區和郊區的溫度差異,是反映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昆明市2017年
第十三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年會在長沙開幕
4月15日,第十三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年會在長沙開幕。本屆年會主題為“美美與共的風景園林:人與天調,和諧共生”。 會議設置了城市風景園林、生態基礎設施、鄉村風景園林等5個分會場,舉行了風景園林學科發展、風景園林與高品質生活、風景園林與綠色低碳發展、風景園林管理等9個專題論壇,以及國土景觀、以人民
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暨“山水城市”論壇舉行
12月11日,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國建筑學會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暨‘山水城市’學術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國內外建筑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研討錢學森“山水城市”理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發展與實踐。 錢學森先生不僅是中
泛能網技術試水中德生態園-支撐智慧生態城市發展
在3日舉辦的中國發展與規劃國際智庫年會上,來自國內外城市規劃和能源技術領域的3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河北廊坊,就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未來智慧生態城市規劃展開研討。中德生態園項目以泛能網技術率先試水智慧城市模式,受到與會嘉賓關注。 本次年會上,以泛能網為技術路徑,青島中德生態園為能源規劃模板,與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