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能夠隔絕所有氣體和液體。但中英兩國科研人員聯合研究發現,它對質子卻“網開一面”,大方放行。這一發現或將給燃料電池和其他氫動力技術帶來革命性改變,也使制出以空氣為動力的發電機成為可能。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爵士領導的團隊首次成功分離出穩定的石墨烯,它只有一個原子厚,其屏障性能良好,被廣泛用于防腐涂料和防滲透包裝。它的阻隔性能好到什么地步呢?如果要讓所有原子中體積最小的氫原子穿過薄薄的單層石墨烯,要耗掉宇宙“一生”的時間。 中國科技大學吳恒安等人與海姆團隊合作,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看石墨烯是否同樣隔絕質子。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6日報道,和之前悲觀的預測相反,他們發現質子輕易就穿透了石墨烯片層,且在高溫和像鉑這樣的催化納米粒子的幫助下,“通行”會更順暢。 這一發現,讓石墨烯和與它相近的材料氮化硼成了制作質子膜的理想材料,質子膜是現代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燃料電池將氧氣和......閱讀全文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路線一直以來多有爭議。目前備受推崇的鋰電池,行業不少人士認為這一領域也存在天花板。在鋰電池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今,不少企業或研究機構也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發展方向,如燃料電池和固態電池。從目前來看,這兩種電池都有自己很明顯的優點,當
今年兩會“推動氫設施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多年來引而不發的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氫能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選項,但客觀而言,行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比較小,發展路徑尚不清晰。技術、成本、生態同時在考驗和校正著這個擁有前景光明的汽車行業。 大功率 長壽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對電力能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人類社會活動對電源需求以及經濟性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柴油發電機組、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電源難于完全滿足人們對電源的安全性、經濟性和長續航等多樣化需求。金屬燃料電池,又稱為金屬空氣電池或金屬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將鎂、鋁等輕金屬為燃料的化學
以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彭洪亮為第一作者的題為《High Performance Fe-andN-Doped Carbon Catalystwith Graphene Structuref or Oxygen Reduction》(具有石墨烯結構的鐵、氮同時摻雜高性能碳基燃料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淡化,成為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Bruce Logan的研究組正在嘗試開發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把未經處理的污水轉變成干凈的水,同時發電。無論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項“一舉兩得”的技術都相當誘人。更誘人的是,據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消息,該項技術未來還可能實現海水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代表大會公布了本年度評選結果,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2020年創新技術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面向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云仿真平臺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都遇到了交通擁堵問題及環境污染問題,人類的出現離不開交通,但交通又帶給人類沉重的壓力,此問題是人類需要迫切解決的,而汽車新能源的轉型則可以很好的解決此問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將新能源技術與汽車結合到一起,這樣不僅降低了資源浪費,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經過前些年的摸索實
對于兒童每天的生活來說,流口水和尿褲子這兩件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哪怕長大以后,清晨醒來發現枕頭被口水打濕也是常有的事兒。這些口水因其源源不絕、儲量巨大,一直不受人們重視,可實際上,被浪費的口水也是一種珍貴的能源。據外國網站“fastcoexist.com”4月10日報道,未來的某天,口水將可以為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清潔高效能源電池之一,其中,質子交換膜是影響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能量效率、功率密度等的核心部件。近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趙天壽課題組發現新型二維碳納米材料石墨炔是較為理想的質子交換膜材料,具備高選擇性和高導電性,能有效阻隔甲醇燃料的滲透。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上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極,利用特制的石墨烯材料替代鉑作為催化劑,來制造燃料電池車所需的氫燃料。這種電極能夠電解水,在為燃料電池車服務的加氫站,如果用它來生產燃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燃料電池車是利用車上裝載的氫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電來驅動車輛。由于燃料電池車只排放少量的水,
1. Nature Photonics:光學鑷子聲子激光器 聲子激光器是普遍存在的光學激光器的類似物,并且其已經在各種環境中實現。然而,對于介觀懸浮光機械系統還沒有相關報道,并且這些系統正在成為量子力學和重力的基本測試的重要平臺,以及發展為機械運動耦合到電子自旋和電荷的傳感模式。受到Arthu
雖然這塊長40厘米、寬10厘米的金屬薄片表面造型頗為復雜,但在外行人看來,也許并沒有多少特別之處。而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的研發者眼中,這塊名為金屬雙極板的產品卻是他們孜孜以求的攻關目標。 “在汽車零部件中拆下任何一個沖壓件,都找不到表面特性有這么復雜的。”上汽集團新能源和技術管理部燃料
2020年度市科委第二季度項目(課題)驗收公開清單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可用紙制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電極,與過去的方法相比這能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更為廉價和高效。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來產生電能的裝置,一個重要應用場景是廢水處理,微生物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時,還能產生電能。但目前所
十年前,人們首次分離出了世界最薄、最強的材料石墨烯,對它進行了上百種用途的實驗,包括電池、夜視鏡、醫學掃描設備、光探測器甚至避孕套。直到今天,這種材料仍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和《科學》雜志上,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分別發表新論文,一篇指出石墨烯雖然不透水,卻能讓質子通過,因此
引力波、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無人駕駛……這些當今世界的前沿科技,也是中國公眾關注的熱點。 “科技三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在北京召開。“新華視點”記者采訪會場內外業界權威人士,了解中國在這些熱門科技上的最新進展。 熱點1:引力波 技術背景:20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極,利用特制的石墨烯材料替代鉑作為催化劑,來制造燃料電池車所需的氫燃料。這種電極能夠電解水,在為燃料電池車服務的加氫站,如果用它來生產燃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燃料電池車是利用車上裝載的氫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化學反應產生的電來驅動車輛。由于燃料電池車只
科技專論:慎防石墨成為下一個稀土產業 天然石墨是戰略性礦產資源 1.石墨及制品已成為高技術產業的基礎性材料 天然石墨與稀土一樣,有“工業味精”的稱號,石墨新材料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關聯性極強,膨脹石墨、各向同性石墨、氟化石墨、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金屬—石墨復合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電極,利用特制的石墨烯材料替代鉑作為催化劑,來制造燃料電池車所需的氫燃料。 據了解,這種電極能夠電解水,在為燃料電池車服務的加氫站,如果用它來生產燃料,可以大幅降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吳恒安教授、王奉超副研究員,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及荷蘭內梅亨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石墨烯類膜材料質子輸運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納米材料可作為良好的質子傳導膜。該成果于11月2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低溫等離子體應用研究室王奇博士的論文《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制備基于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復合材料及其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Low-temperature plasma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使用,一方面是全球戰略的調整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現代動力電池的不斷發展,技術不斷提升以及續航充電時間不斷優化,也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是新能源電池技術的發展。而無錫冠亞推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控溫機組,專用于新能源汽車永磁同步電動機、開關磁阻電機、異步電動機及其控制器測試時的精密控溫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發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共同征集資助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的指南。期間共收到預申請簡表102份。 經初步審查,雙方確定74項通過預申請評審。基金委提示通過預申請簡表評審的申請人(請登錄基金委網站查詢)按照項目申請指南要求,于2011年11月15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仲兆平和張居兵博士等組成的課題組,研究出利用化學活化法以竹子為原料制備直接碳燃料電池(DCFC)用活性炭的新技術。該技術可充分利用國內豐富的秸稈等生物質資源,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避免生物質焚燒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
新華網洛杉磯9月10日電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研究人員日前成功分離出一種表面帶有大量微小突起的細菌,由于它們表面的突起具有很強的導電性,用這種細菌制成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具有更強的發電能力。 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日前報道說,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研究人員分離出的這種細菌可在燃料電池的石墨陽極大量繁殖,并在
燃料電池具有零污染、能量轉化效率高、適用范圍廣泛等眾多優點,使其成為最具前景的新型能源轉化裝置之一。燃料電池的陰極氧還原反應(ORR)是一個動力學遲緩的過程,需要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輸出有效的電流密度。傳統的 ORR 催化劑主要為價格昂貴的鉑類材料。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中,燃料電池電堆成本占總成本
燃料電池具有零污染、能量轉化效率高、適用范圍廣泛等眾多優點,使其成為最具前景的新型能源轉化裝置之一。燃料電池的陰極氧還原反應(ORR)是一個動力學遲緩的過程,需要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輸出有效的電流密度。傳統的 ORR 催化劑主要為價格昂貴的鉑類材料。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中,燃料電池電堆成本占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