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綿平 “我國每年約97%的鉀肥來自鹽湖,占國內需求量的一半。西藏扎布耶鹽湖年生產的碳酸鋰達到4000噸以上,是重要的鋰電池生產原料。”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綿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鹽湖礦產資源開發相對成本低、污染小,是典型的綠色礦山。然而,我國鹽湖開發依然存在資源綜合開發程度不夠、環境保護不到位、產品集中在中低端等特點。 “我國鹽湖環境如水溫、pH值、透明度等變化大,這為我國鹽湖生物與農業資源的多樣性提供了繁衍條件。”鄭綿平說,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已查明含鹵蟲鹽湖100余個,年資源量可達6萬~8萬噸,且鹽藻制品已在吉蘭泰和天津生產,西藏也在進行培育實驗。 盡管如此,鄭綿平指出,當前我國鹽湖開發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于我國鹽湖多處于西北和青藏高原,生態條件比較脆弱,因此鹽湖資源開發面臨嚴峻的環境保護問題。 “我國鹽湖多集中在西部,盡管這些地方生態脆弱,但人口稀少是有利條件,如果重視環保,......閱讀全文
“必須從國家戰略頂層設計層面,把好戰略性資源出口和破壞性開發的尺度,用政策機制調控當前不當的戰略性資源經濟行為,保障我們寶貴的戰略資源不再遭到掠奪性破壞”——11月15日在京舉行的“第四屆創新中國論壇”,以國家戰略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為主題,觀點犀利,見仁見智,對國家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問題,從
小桐子計劃繁華難現? “小桐子是一種可以在干旱條件下茂盛生長的灌木,其種子可以生產類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們將其當做綠色金子的期望正在減退——許多人曾把小桐子當做邊際土地上最有潛力的拯救者,一種可以使發展中國家擺脫貧窮并將其帶入一個可持續的、油料供應充足的未來能源植物。” 這段話,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升級,3月29日至31日,中國工程院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江西省新余市聯合主辦2017(第四屆)新能源材料高峰論壇。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機遇”。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院士,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陳全訓會長出席并致辭;
1月21日,2018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及團隊正式在京發布,6位個人、兩個團隊獲得這一榮譽,這也是中國科學院首次評選表彰這一殊榮。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出席并頒獎,他表示,全院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老一輩科學家學習,向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學習,向身邊的先進典型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黨和
創建世界一流工科的戰略途徑 創建世界一流工科既要“頂天”又要“立地”,既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現代化,積極參加企業的自主創新、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的加速轉變,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準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迎接未來科學技術革命的早日來臨。 1.面向產業現
2013年4月1日-4月3日,為期三天的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福州西湖賓館召開。繼4月1日張玉奎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莊乾坤主任、陳義研究員和Jan-Christer博士的特邀報告之后,4月3日下午,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又迎來了吳學梯司長、趙宇亮研究員、吳永寧研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16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貴陽舉行。本次大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5學術年會同期舉辦,參會200余人。張玉奎院士擔任會議名譽主席,關亞風研究員擔任會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7月18日,由青海省科技廳主辦的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匯報會在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路甬祥,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駱惠寧等出席了匯報會。青海鹽湖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青海鹽湖工業集團、青海大學和上海杰士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研究所、企業和高
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在于緊緊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現在國內外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都正在討論探索之中,沒有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能準確預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我們就在勇做領頭羊的進程中走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徐光憲 鄧
2013年4月1日,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福州西湖賓館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莊乾坤主任等多名色譜界專家分別做了特邀報告。各專家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唯一的醫藥類項目是“中成藥二次開發核心技術體系創研及其產業化”項目,該項目由張伯禮院士領銜,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醫藥集團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據記者了解,上海醫藥集團正大青春寶的“中藥質量計算分析技術在參
這幾天,已經有很多媒體報道從各個角度、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直觀視角,總結過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出現的、特別是早期疾病發現和預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我首先得強調一句:在疫情的危急時刻大家都希望聽好消息、正能量,這個沒錯,我也一樣。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反思、批評和建議都是添亂、都是制造恐慌
——M6四極桿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發布會實錄 【導語】歷經五年的艱辛,普析通用發布M6四極桿氣質聯用儀,這是和中國計量院產研合作的結晶,它的正式發布是否會改寫中國主流質譜市場進口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期待各方關注...... 2009年10月26日,北京普析通用儀器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11月11日,“青海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咨詢報告”咨詢意見座談會在西寧召開。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鄭綿平院士對“青海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咨詢報告”編寫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與會人員關于青海鹽湖鉀、鈉、鎂、鋰、硼資源開發現狀、技術發展路線、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特別是這個民族的前途命運,最根本的取決于科技實力與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抉擇。這一戰略如何落地,企業怎樣才能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如何辦學才能使創新型人才充分涌現。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環保機械行
天津市現代中藥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以中醫藥基礎研究、組分中藥新藥研發及中成藥二次開發為主要方向。工作面積達30000平方米,實驗設備齊全,儀器設備2000余臺,總值超1億元。實驗室有工程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千人計劃”等一批高層次人才,與美國哈佛大學、塔芙次大學醫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小編帶你第一時間走近這兩位最高獎得主。 劉永坦:為國筑起“海防長城” 人物小傳:劉永坦,中國科學院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和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相關報道: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會在西寧開幕 共享質譜頂尖技術)。會議首日,15位報告人分別作了精彩的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20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第20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由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年光譜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承辦。國內外光譜及相關領域的院士、知名專家學
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材料和先進制造、信息網絡、現代農業、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空間和海洋、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我國未來科技發展“鎖定”八大重點。 在北京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院士們的心聲與黨和國家的意志交匯,前進的節拍與未來科技的發展同步。這些學術巨匠的思想在交流和碰撞
在長沙市馬坡嶺,從一條小路進去,拐彎處有一個院子——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當院子里只有3棟員工宿舍時,第一批來所里的湖南桃源小伙子印遇龍在宿舍后面建起了一棟豬舍。 “要研究豬,必須自己養一頭豬。”幾乎沒有人料到,這一“養”就是30多年,“養”出了一個國際知名的畜禽健康養殖中心,“
從明年開始,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以下簡稱“化學部”)項目的科研人員會發現“出大事”了——化學部延續了30年的七大傳統學科居然變成了八個,而且相應的學科申請代碼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調整。 化學部主任、中科院院士張希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基金委領導支持下,化學部結合國際國內化學
“新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10月11日,在2017杭州·云棲大會的演講臺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教授感慨,如今科學研究與商業開發的距離正在縮短,許多新技術也正在跨越學科的分界線。在他眼中,這是一個科技與商業開放合作的“黃金時代”。 作為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
作者:中國科技大學 羅昭鋒 【摘要】:新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目前只有熒光定量PCR方法和測序方法兩種被認可的方法。測序不具備快速篩查潛力,這里不做討論。目前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的都是熒光定量PCR的試劑盒。等溫擴增的檢測試劑盒,至少已有兩個單位開發成功,有望近幾天上市。等溫擴增的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