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將使2500多萬兒童陷入饑餓”
一份新的重要報告說,除非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進行重大投資,否則到2050年將有另外2500萬兒童營養不良。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今天發表的報告說,為了幫助農民適應氣候變化并把營養不良的兒童數量減少到“沒有氣候變化”的水平,每年將需要對農業生產力投入70億美元的資金。 在把氣候變化和作物模型與IFPRI的世界農業經濟模型結合起來之后,它預測2050年在發展中國家能獲得的食物熱量將相對于2000年的水平下降。 “氣候變化將讓沒有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兒童營養不良狀況改善程度的很大一部分消失。”IFPRI的高級研究員Gerald Nelson在昨天(9月29日)發布該報告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 該報告預測說,從現在到2050年,小麥和水稻的產量將分別下降30%和15%。此外,小麥、水稻和玉米的價格很可能分別上漲194%、121%和153%。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那些非洲和南亞的發展中國家將受到最大的打......閱讀全文
氣候變化“將使2500多萬兒童陷入饑餓”
一份新的重要報告說,除非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進行重大投資,否則到2050年將有另外2500萬兒童營養不良。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今天發表的報告說,為了幫助農民適應氣候變化并把營養不良的兒童數量減少到“沒有氣候變化”的水平,每年將需要對農業生產力投入70億美元的資金。
氣候無常變化,農業精準預言
當下,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農作物又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事實上,更為精準的評估方法應該被拓展到重要糧食作物預測中。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教授朱艷領銜的科研團隊,將農業信息學與作物栽培學相結合,發展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長監測診斷和生產力預測預警技術,為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及智能
應對氣候變化的農業解決方案
“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農業領域一馬當先。”10月16日,在南京舉行的2016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主會場活動上,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指出,要實現到2030年全球零饑餓的目標,就必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糧農組織預計到2050年,全球糧食產量需要增加約60%,才能滿足全球近
氣候變化對亞洲農業影響國際研討會舉行
新華網加德滿都10月5日電 為期兩天的氣候變化及對亞洲農業生產的影響國際研討會5日開始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菲律賓、泰國和尼泊爾等12個亞洲國家的農業和氣象專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由國際農業生產者聯合會和尼泊爾全
庫克:農業和土地使用應寫入氣候變化大會文件
農業和土地使用應寫入氣候變化大會最終文件 ——訪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官員庫克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技術顧問部主任羅德尼庫克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農業和土地使用應作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寫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最終文件。 描述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
地理資源所揭示氣候變化對非洲農業產量的影響
非洲是全世界氣候變化最脆弱的地區,而非洲農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最為敏感。提高氣候變化對非洲作物產量影響的理解,揭示非洲農業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規律,是及時、正確和有效適應氣候變化的關鍵。 近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史文嬌博士和陶福祿研究員應用非洲各國玉米生長季內的氣候和產量數據,定量評價了
農業和食物系統轉型將助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報告封面? ? ?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供圖 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敲響了警鐘:氣候變化正在對人類發出警告,需要就此采取緊急行動。食物系統與這場危機深深交織在一起。在許多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氣候變化已經開始導致農業生產力的下降和供應鏈的破壞
合理施肥可助農業有效減排-減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一氧化二氮(N2O)是僅次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第三大溫室氣體,而農業生產帶來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約占人類活動總排放量的80%。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中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呈現出進一步擴大的勢頭。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幫助世界各地的農民精確使用氮肥可有效減排,從而減少對氣候變化的
氣候變化談判落幕
長達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并未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不過,在專家們看來,大會的爭議、收獲大小只是戰術性問題,重要的是各國能從中吸取教訓,并為此堅持不懈地作出努力。 11月23日晚,第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經歷了長達12天的艱難談判后,終于在波蘭華沙落下帷幕。 然而,一
氣候變化的原因
目前的氣候變化,全球科學家的共識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責任,我們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 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今日,我們的地球比過去兩千年都要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于本世紀末,地球氣溫將攀升至二百萬年來的高位。 ? 我們何以制造了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影響
據世界氣象組織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記載以來最暖和的十年。沒有人知道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們卻清楚知道全球氣候變化為人類及生態系統帶來的災難:極端天氣、冰川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旱澇災害增加、致命熱浪等等。現在,不再是科學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啟動氣候變化協同全球行動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北京時間5日晚8點,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協同”系列行動(‘Climate x’ Campaign)。 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動員青年行動,提升全球公眾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目標的認知,從氣候變化與其它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同的角度跨界合作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啟動儀式在清華
第380次香山科學會議研討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及應對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應對已經被列為穩定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戰略任務。出席日前在京舉行的以“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及應對”為主題的第380次香山科學會議的專家指出,穩定和保障我國農業生產和食物安全、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是未來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雙重挑
科學家利用古氣候變化研究方法評估現代氣候變化
隨著未來地球計劃的實施,過去全球變化研究 的重點已經從古環境重建向基于古氣候數據評估現在氣候變化轉變。基于這一理念,蘭州大學李育教授及其團隊嘗試利用古氣候變化研究方法評估現代氣候變化并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相關成果發布于《地球科學評述》。 中全新世是公認的氣候大暖期,氣候變暖也成為現代全球性的
關注氣候變化!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11月17日至19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19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承辦,以“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作為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第一次學生活動,共有來自6個大洲、9個國家、55所國內外高校的150余名師生參加,涵
氣候變化威脅咖啡產量
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埃塞俄比亞約一半的咖啡產區不再適合咖啡種植。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研究人員還提出,通過咖啡產區轉移、造林和森林保護,咖啡種植總面積有望擴大4倍。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自然—植物》網絡版。 小果咖啡貢獻了全球主要的咖啡豆產量,它源于埃塞俄比亞,占該國出口收益的1/4。因此
氣候變化將會導致不育
據一項國際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可能包括生育率的變化。他們發現,通過其經濟影響,氣候變化可能對生育率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人們決定他們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養育,以及是否利用這些資源生育更多的孩子或在未來投入更多資金。 他們今天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研究了氣候變化可能影
換個模型預測氣候變化
《自然—氣候變化》11月23日發表的多模型分析,依據2030年前后的減排措施預測了氣候場景,發現即使最樂觀的場景也不足以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內。這個前瞻性建模方法與傳統“倒序”設想不同,后者聚焦于預先規定的氣候目標并描述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大多數氣候模型聚焦于一種被稱為“倒序推演”的概念,其中目標
多哈氣候大會召開-民眾關注氣候變化
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多哈召開。近年來,氣候變化給全球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普通百姓也開始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 由于今年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討論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德班平臺”開啟的關鍵
加拿大向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投入1.85億加元
加拿大農業與農業食品部宣布,未來十年將為新的“農業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ACS)投入1.85億加元。 該計劃將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于4月1日啟動,向每個項目提供10萬加元,支持各省提出區域協作中心即“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方案。每個區域協作中心將以農場為中心,農民和
氣候變化大會三項焦點懸而未決-應對氣候變化亟需行動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反映了全人類對于強化減排、控制氣溫上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然而,由于這項會議遵循“協商一致”的議事原則,許多重要議題一直久拖未決。 12月2日-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25),暨《京都議定書》第15次締約方大會(CMP15)及《巴黎協
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前再現“氣候門”
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前,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人員的郵件泄露引發人們對相關氣候變化報告的質疑,這一被稱為“氣候門”的事件對大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在即將舉行南非德班新一輪氣候會議之前,情節極其相似的“氣候門”再度出現。 本月22日,一些對氣候變化問題持不同意見的網站上
氣候融資或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新亮點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首席談判代表蘇偉日前表示,發改委積極推動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健全氣候融資機制,逐步引導資本進入并推進綠色低碳經濟發展。 蘇偉在京出席“中國氣候金融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研討會”時表示,“十二五”規劃提出逐步建立中國特色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坎昆氣候大會通過應對氣候變化決議
經過近兩周的緊張磋商,原定10日閉幕的坎昆氣候變化大會11日凌晨終于畫上句號。會議通過了兩項應對氣候變化決議,推動氣候談判進程繼續向前,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 決議對棘手問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采用了較為模糊的措辭:《議定書》特設工作組應“及時確保第一
氣候大會背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英文: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或FCCC)是一個國際公約,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由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參加的聯
簽證問題妨礙氣候變化談判
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代表[波茲南] 由于很難拿到簽證,一些世界上最貧困國家的代表在參加在波蘭波茲南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時候受阻。 來自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打擊的發展中國家的首席談判代表、記者和民間團體的代表被延誤、或者無法參加為期兩周的會議。 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氣候變化負責人
院士專家“聚焦”新疆氣候變化
根據新華網7月29日報道,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面對氣溫升高、冰川面積減少、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水資源供給的不確定性增強等諸多變化,地處干旱區的新疆該如何應對和適應?為此,新疆科學技術協會近日舉辦主題為“氣候?冰川?生態”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0年里,全球地表平均
墨西哥通過氣候變化法
作為世界第11大碳排放體,墨西哥通過一項氣候變化法,要求在未來40年內碳排放水平降低到2000年排放量的50%。 雖然《京都議定書》并沒有達成共識,但是很多國家正在貫徹其各自的策略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近日,墨西哥立法機關通過了迄今為止一項最強有力的國家氣候變化法。墨西哥的經濟規模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做出表率
颶風、沙暴、霧霾、高溫、干旱、雷雨……如今,日益增多的極端氣候事件正困擾著人類。中國是發展中大國,也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各級政府、企業主動采取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氣候變化的技術轉移挑戰
技術轉移對于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新德里]從能效高的爐灶、太陽能燈到低排放的發電廠,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技術都是對氣候變化之戰的核心。 需要廉價而能夠獲得的技術從而實現低碳生活與適應氣候新秩序。 而技術轉移已經成為了下個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之前預備階段的一個關鍵問題。全世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