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多和孩子談心孩子更易遠離吸煙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重要影響,英國科學家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又為此增加了新證據。英國科學家發現,如果父親多與孩子談心交流,孩子嘗試吸煙的可能性會明顯降低。 英國加的夫大學在新聞公報中報告說,該校博士詹姆斯·懷特跟蹤調查了約3500名11歲至15歲的英國孩子,他們在研究開始時都從未吸煙。在為期3年的跟蹤調查過程中,孩子們以回答問卷的形式報告自己是否開始嘗試吸煙、與父母溝通頻率、家庭內部爭吵頻率等信息。 分析結果顯示,3年后仍不吸煙的孩子與那些嘗試吸煙的孩子相比,重要的不同點在于,前者在“要緊的事情”上與父親有良好的交流。無論男孩還是女孩,與父親交流的積極影響都同樣存在。 懷特說,這項研究證實了父親對孩子的重要影響,父親需要更多地與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閱讀全文
研究表明女性吸煙和被動吸煙更易患肺癌
近日,軍事醫學科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吸煙和被動吸煙更容易導致肺癌。該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襲著革課題組,在國際著名期刊《癌癥通訊》雜志上首次發表了關于雌激素促進煙草顆粒物致癌的論文。 從2002年開始,襲著革團隊針對環境污染問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15種納米材料、室內外空氣懸浮顆粒物,系統
研究表明吸煙危害超過想象
除了已知的肺癌風險外,吸煙還會導致糖尿病、肝癌、結腸癌、增齡性黃斑變性、勃起障礙……在吸煙被證明有害健康50周年之際,美國政府近日發布一份近千頁的報告,大幅擴充與吸煙相關的疾病名單,并指出吸煙的危害超過人們此前的想象。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等機構當天在白宮舉行儀式,紀念
研究表明吸煙者肺癌有別于非吸煙者肺癌
加拿大研究人員9日報告說,吸煙者罹患的肺癌與非吸煙者罹患的肺癌有著不同的基因突變,看起來不是同一種癌癥。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有著重要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應該針對不同肺癌的不同基因變異進行相應的研究、治療和診斷,而不是對所有患者采用同一套方法。 據《溫哥華太陽報
Science突破性研究:吸煙如何致癌
Science雜志發表的一項大規模癌癥基因組研究揭示了與吸煙有關的突變標簽。研究人員首次證實,吸煙會使直接和間接接觸煙草煙霧的組織發生體細胞突變,由此提高多種癌癥的風險。 過去有研究顯示,吸煙會提高17種癌癥的患病風險。不過人們一直不清楚吸煙引起癌癥的具體機制。研究人員分析了吸煙相關癌癥的52
Science突破性研究:吸煙如何致癌
Science雜志發表的一項大規模癌癥基因組研究揭示了與吸煙有關的突變標簽。研究人員首次證實,吸煙會使直接和間接接觸煙草煙霧的組織發生體細胞突變,由此提高多種癌癥的風險。過去有研究顯示,吸煙會提高17種癌癥的患病風險。不過人們一直不清楚吸煙引起癌癥的具體機制。研究人員分析了吸煙相關癌癥的5243個基
美國研究人員稱“吸煙疫苗”有望問世
美國研究人員說,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煙民可以注射“吸煙疫苗”,對尼古丁產生免疫力。這樣,他們將無法在吸煙時體會到任何樂趣,從而很快戒煙。 這項研究當前仍處于動物實驗階段。 “吸煙疫苗” 隸屬康奈爾大學的韋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他們為老鼠注射一種針劑,里面含有
美研究稱被動吸煙會導致聽力下降
被動吸煙俗稱“二手煙”,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經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雖然我們通常都知道二手煙會對呼吸道健康造成損害,但其對聽力的影響卻鮮為人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聽力下降的風險會增大。 在研究中,邁阿密大學和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
研究顯示街頭吸煙增加路人罹患肺癌風險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街頭吸煙會增加路人罹患肺癌及心臟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花費5周時間,使用專業檢測儀器在惠靈頓市區街道上測量空氣質量,在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外,研究人員在平均2.6米外檢測了284名吸煙者周圍的空氣,結果發現,正在吸煙者周圍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物比
研究發現吸煙致女性心臟猝死危險翻倍
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12月11日報道,《循環:心率失常及電生理學》刊登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吸煙會導致女性心臟猝死危險翻倍。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不吸煙女性相比,吸煙女性發生心臟猝死的危險高出2.5倍。在煙癮大和終生吸煙的女性中,心臟猝死危險更大。 研究人員表示,對
新研究強調冠心病風險與吸煙強度相關
長期以來冠心病(CHD)的相對風險增加都與吸煙有關,傳統上它們與每天吸煙的數量,吸煙強度和總暴露時間相關。今天在尼古丁和煙草研究中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較長時間內吸食香煙的吸煙者的冠心病風險高于在較短時期內吸煙量相同的吸煙者。 27年來在觀察了近12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后,研究人員發現,吸煙者長期
研究發現吸煙成癮主要因為遺傳基因
網易探索8月14日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吸煙成癮主要是遺傳基因使然,這一發現將有助于幫助開發戒煙藥品。 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教育系的研究人員稱已經找到一種基因,它通常會讓那些首次嘗試抽煙的人產生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從而使人很易上癮,而且這種基因有可能增加吸煙者患
研究顯示:口腔白斑癌變與吸煙密切相關
近日,北京口腔醫院院長孫正教授介紹,該院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口腔白斑的癌變與吸煙有密切相關性。吸煙者口腔白斑的重度上皮異常增生發生率、癌變發生率均明顯高于不吸煙者,并且隨著吸煙數量增加、吸煙年限延長而明顯增高。 據孫正介紹,口腔癌發病在世界惡性腫瘤中排位第六。口腔白斑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
研究發現吸煙損害大腦或增加中風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吸煙會損傷大腦,造成認知能力下降,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 研究人員以8800名年齡超過50歲的人為對象,調查可能心臟病發作或中風與大腦狀態之間的關聯。他們收集這些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信息,同時讓他們接受大腦測試,例如學習新詞匯或在一分鐘內說出盡可能多
吸煙會加快面部老化,你還敢吸煙嗎?
煙民同志們,你們知道有一種面貌叫“吸煙臉”嗎? “吸煙臉”指的是吸煙者看起來比他們實際年齡大的一種狀況。這是大量吸煙所造成的許多負面影響之一。 最近,來自布里斯托大學的Louise Millard及其同事在發表于《 PLOS Genetic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報告了這些發現。(圖片來源:
全基因組研究識別出飲酒吸煙相關變異
根據《自然》近日發表的遺傳學研究,在一項涉及近340萬人的多血統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發現了近4000個與吸煙和飲酒行為相關的遺傳變異。這些發現對這類復雜行為的潛在遺傳影響提供了見解。 吸煙和飲酒是多種疾病和紊亂的主要風險因素,雖然它們也受文化背景、公共健康政策等環境因素影響,有顯著證
吸煙致臉部衰老-英國研究有關圖像促女性戒煙
女性大多不愿臉上顯老,英國研究人員認為,可以用這一點來幫助那些抽煙的女性戒煙,因此他們開發出了一種軟件,可以模擬出吸煙造成的臉部衰老效果,試驗中看了自己“變老”形象的吸煙女性大多立即表示要戒掉煙癮。 英國斯塔福德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了一種
臺灣研究人員發現“尼古丁受體”-證實吸煙致乳癌
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一項醫學新發現稱,乳房上皮細胞的表面有某種尼古丁受體,此受體受到香煙中的尼古丁刺激,就會導致細胞癌化。因此,抽煙或吸二手煙將會導致乳癌。 據“中央社”報道,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7月28日說,他和研究成員發現,乳房上皮細胞表面的尼古丁受體α
Nature-medicine-華人研究:吸煙易引起糖尿病發生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華人科學家Ming-Hui Zou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激活脂肪細胞中的蛋白激酶AMPKα2,導致下游信號通路激活,增加脂肪細胞中的脂解過程,雖然出現體重下降,但是會導致嚴重的胰島素抵抗。 之前研究發現,吸
日研究表明:母親吸煙兒子長大后易肥胖
日本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懷孕初期吸煙的婦女所生孩子長大后患肥胖癥幾率為其他嬰兒的近3倍。?據法國媒體報道,由日本山梨大學醫學院教授山形善太郎(音譯)領導的研究小組調查了大約1400名在1991年4月至1997年3月間生下孩子的婦女,并收集了她們所生孩子9歲到10歲時的身體狀況信息。?研究人員
中國首份女性吸煙行為研究公布-城市女煙民增多
26日在此間舉辦的第23個世界無煙日主題發布會上,主辦方公布的一份首次對中國女性的吸煙行為及原因進行的研究報告表明,近5年來,中國城市女性中吸煙者數量有所上升,尤其集中在受教育程度較高、消費水平較高、或供職于一些特殊行業的女性。 發布會由NGO組織超軼健康咨詢中心
美國最新研究提醒-點根香等同于吸煙
據“印度新聞網”8月3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不論是蚊香還是廁所里的“除臭香”,它們在室內燃燒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質,會給人體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燒香3小時后分析了室內微塵浮粒數量,并測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與甲苯的濃度。然后把人類肺部細胞置于燒香的房
科學家研究發現,丈夫吸煙妻子自然流產風險增加
我國科學家通過對約580萬對育齡夫婦的備孕妊娠隊列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后發現:與丈夫不吸煙的妻子相比,丈夫吸煙的妻子其自然流產的發生風險可增加17%,且妻子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會隨著丈夫吸煙量的增加而增加。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馬旭帶領大數據分析團隊,基于2010
吸煙有害最新研究:損害對抗皮膚癌的能力、有損視力
近期,又有兩項科學研究再次證實吸煙的危害: 2月18日,發表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吸煙可能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皮膚癌的能力。 另一篇相關的文章發表在今年1月的《精神病學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雜志上。研究指出,每天吸煙超過20支可
德國研究人員稱紅酒或能緩解年輕人吸煙傷害
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有些人就是戒不掉。德國研究人員說,如果實在不能遠離煙草,抽煙前喝點紅酒也許有幫助。 薩爾蘭大學研究人員在15日出版的《美國醫學雜志》上撰文說,他們找來20名身體健康、從不吸煙的志愿者,讓他們抽三根煙,觀察煙草對血液和血管的影響。半數志愿者在吸煙前一小時喝過一些紅酒,讓血
美國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催人衰老-副作用堪比吸煙
別以為喝含糖飲料只是多攝入糖分、易讓人發胖這么簡單。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項新研究顯示,常喝含糖飲料還會加速人的衰老。以每天喝兩罐可樂的人為例,他們的DNA會發生變化,讓人體“變老”4.6歲。衰老的關鍵在于染色體末端物質端粒。端粒能阻礙細胞老化,若受損或變短,會令人體加速衰老或提前患上老年疾病
研究稱致癌基因變異隨年齡增加-飲酒吸煙加劇風險
據日媒報道,2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小川誠司等人的團隊在英國科學雜志《自然》網絡版上發布研究成果稱,通過對食道上皮基因的分析發現,可能引起食道癌的基因變異隨著年齡一起增加,會因過量飲酒或吸煙而加劇。 小川指出“這是為弄清癌癥患者為何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飲酒或吸煙如何加劇患癌風險提供重要線索的成果”
吸煙抑制你的基因
吸煙使你的衣服和指甲附留著濃烈的煙熏氣味。一項新研究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所吸煙草的煙,可化學修飾和影響基因的活性,并知道它增加患癌的風險。這一發現,可能給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評估吸煙人群患癌風險的新工具。 DNA不是決定一切的。許多化合物可與我們的遺傳物質相結合,影響一些基因的功能,使它們
吸煙導致基因突變
吸煙有害健康是不爭事實,然而,香煙如何對人體造成傷害?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香煙中的致癌物直接導致脫氧核糖核酸(DNA)突變,估計煙民平均每吸15支煙,DNA就發生一次突變。 研究結果刊載于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 ? 譯癌癥基因 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分別對肺癌患
嗜糖之害,甚于吸煙
糖的誘惑難以抵擋,但吃得過量無益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3個國家人口死亡原因后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于吸煙。這項調查表明,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短10~20年。 這樣的統計數據讓不少人費解:明明生活中害怕肥胖的人越來越多,吃糖總是前后思量,怎么會造成高糖攝入呢?軍事醫學科學院營
盡管吸煙者人數增加,但全球總體吸煙流行率已經下降
芝加哥 – 據1月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則研究披露,自1980年以來,全球的每日吸煙流行率有所下降,其中男性的降幅估計為25%,而女性為42%,盡管因為人口的增長吸煙者的人數也增加了(男性增加了41%,女性增加了7%),而且香煙的消耗量也增加了26%。 根據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