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農忙時節,轉基因水稻在湖南再次出現。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4月中旬在湖南岳陽和常德兩市實地調查發現,兩地仍舊存在疑似轉基因稻種流通,稻種已流入岳陽縣黃沙街鎮三個村農民手中,且可能作為本季中稻稻種播入農田。 后該組織向湖南省農業廳、岳陽和常德農業局發出舉報信稱,疑似轉基因稻種的流通出現在岳陽市下屬的岳陽縣黃沙街鎮、汨羅市城西南路某種子經銷處,以及常德市韓公渡鎮。 這已經不是2005年以來第一次在湖南發現疑似轉基因水稻稻種流通。水稻作為中國主糧身份敏感,各界在轉基因水稻安全性上也交鋒不斷、難以定論。但是還處于試驗階段、并未得到商業化種植允許的轉基因稻種流入民間,暴露出轉基因作物監管漏洞仍然存在。 湖南省農業廳5月5日在電話中給與了回復。省農業廳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科長何超說,根據舉報信反映的內容,農業部門正在依法查處。常德某種子站已被采取行動,現已無此類稻種,而其上家也在常德先前的執法行......閱讀全文
2014年5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屆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宜昌市夷陵廣場舉行,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的科技人員展示的轉基因水稻。 8月17日,中國轉基因水稻僅有的2張安全證書、轉基因玉米唯一的一張安全證書全部到期。如果續申請沒有成功,則意味著中國將沒有一種轉基因主糧擁有安全證書,更不必說商業
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從國外到國內從來都是爭論不休。 10月17日,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檢測與評估是由權威機構來進行,不是“隔壁王大媽說了算”。但權威機構到底是什么樣的建構?以及如何檢測?是否真正權威?這些問題就如神秘的生物科技
“我國對轉基因成分檢測的精度可達到0.1%,也就是說如果1000顆玉米中混雜了一顆轉基因玉米都能被檢驗出來。”近日,在與科技日報記者談到轉基因安全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黃昆侖打了這個比方。 轉基因安全一直牽動著國人敏感的神經。通過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生物體基因組中,轉基因技術帶
國內有關轉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濫種的說法一直頻繁出現。其中水稻和玉米雖然有品種已經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是一直沒有批準商業化種植,而國內并沒有研發轉基因大豆種子。目前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據了解,農業部都每年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指導各地農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編者按: 農業是人類最早開展的改造自然大型生產活動之一。在農業漫長的發展歷史中,人類不斷面對新的問題。盡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今天我們已經能夠回答大部分的農業生產疑問。然而,新的挑戰總是層出不窮:有的因為科學家尚未理清原因而不為人所知,有的因為傳播手段不力而令人誤解,還有的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溝通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11家單位違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定處理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強化科研單位主體責任,2016年農業部派出10個督導組赴除西藏外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2010年11月26日下午4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應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邀請,進行一場公開的學術講座,在提問階段突然遭到聽眾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一個中年女子在會場高喊,隨后,會場秩序大亂,這場講座中斷。 有著中國“轉基因水稻王”之稱的張啟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的不予受理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
近期關于轉基因農產品的爭論可謂一波三折。8月8日,國務院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表態,要加大轉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發力度,引發業界諸多關于轉基因農產品商業化的思考。而就在此前的8月1日,國家農業部網站公布今年
“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中國成為國外轉基因糧的生死試驗場”“民族的噩夢”……已經兩個月了,有關轉基因
近日,農業部在答復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時指出,下一步,轉基因重大專項將圍繞專項目標,在轉基因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基因克隆與功能驗證、規模化轉基因操作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技術研發等方面予以支持。 這份提案涉及到轉基因研究、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轉基因標識管理及轉基
在一群人看來,“它”不過是一個新的物種,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是一個危害人類健康的魔鬼; 在一群人看來,“它”是解決糧食危機、減緩氣候變暖的良藥,但在另一群人看來,“它”的背后存在著利益集團不可告人的滅絕人性的巨大陰謀。 無論是在科學領域,還是在政府決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業部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事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農業部高度重視,不斷健全制度,強化監管。目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范有序,總體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發生違規擴散現象,引起社會關注。各級農業部門要充
農業部最近為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系頒發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過程,加重了關于轉基因糧食安全問題的不安。 這一過程十分隱秘:一家國外通訊社最早發現這個消息時,它被擺放在一家“幾乎很少更新”的專業網站上,混雜在“2009年第二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中,連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綠色和平組織工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部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農辦科〔201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履行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切實做好農業轉
轉基因食品是否應該全面標識以確保公眾知情權和選擇權?前日,農業部負責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官員寇建平在武漢公開表示,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所有轉基因產品進行標識。他同時表示,轉基因食品標識管理的趨勢,是從我國目前采用的按標識目錄定性強制標識,發展到定量強制標識,最終是自愿標識。 農業部官員
轉基因技術與傳統雜交方法本質相同。都是在原有品種基礎上對受體生物進行遺傳改造,轉基因技術是傳統育種方法的重要補充。 轉基因技術是一種中性技術,安全不安全關鍵在于轉什么基因。采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培育出比非轉基因品種更為安全的品種。 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人類的生存與健康,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京華時報記者曾在“部長通道”堵住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問轉基因水稻今年是否會批準上市,韓長賦只是笑而不語。 前天,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在中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現場稱,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而應按照法規和程序走,農業部作為主管部門不敢拍板是不作為,導致轉基因水稻產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業部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農辦科〔2015〕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履行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切實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
科學而健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實施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些現實的或者潛在的負面影響。 自1985年人類首次試種成功轉基因作物以來,世界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已占到世界總耕地面積的2%,轉基因生物已達120種左右,其中主要的4種是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
無論轉基因的支持聲和反對聲哪個大,都已無法左右轉基因日漸普遍的應用。中國轉基因的進程按著進口轉基因大豆、種植轉基因木瓜和棉花在不斷向前。 “轉基因技術在爭議過程中飛速發展,現在新產品在不斷推出。”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在前段時間舉辦的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
近日,云南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所特聘教授顧秀林表示,已經占到中國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其進口檢測審批程序存在缺陷。顧秀林的上述表述再次將“轉基因危害”擺在公眾面前。 “媒體都說轉基因食品吃了不好,我們家買油基本上都選非轉基因的。”《投資者報》記者日前在家樂福北京某超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啟發近日披露,今年7月,國內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這再次引發對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是否安全的大爭論。 對于上書背景,環保部首席科學家薛達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是因為
世界衛生組織稱目前可能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2009年底,農業部向兩種轉基因水稻和一種轉基因玉米頒發了安全證書,更早的2008年,農業部門啟動了總額約200億元人民幣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據稱為培育一批抗病蟲、抗逆、優質、高產、高效的重大轉基因生物新品種,提高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和產
繼國儲庫被曝流入大量轉基因菜油后,湖北一品牌也被爆檢出含轉基因成分。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檢出轉基因成分的湖北大米系湖北天谷漢水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主要產自襄陽。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湖北種植轉基因水稻其實早有先例,轉基因大米的背后是多家企業的聯合推動。記者了解獲悉,華中農業大學下
近日,有媒體對湖北省有部分地區非法銷售轉基因稻種作了報道,引起社會關注。我國進口和種植了哪些轉基因作物?我國對于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情況如何?對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 “迄今為止,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準進口用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