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鑒別與損害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7月4日在位于青島市的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式掛牌成立。 有關專家介紹,海洋溢油是我國近海經常發生的重要環境災害之一,溢油事故發生后溢油源的確定和損失評估是溢油事故處理的重要依據,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相關的專業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在溢油方面開展的研究成果,不僅促進了海洋溢油相關技術的發展,而且在海洋行政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缺乏專門的海洋溢油科學研究平臺,部分基礎研究成果零散分布,缺乏有效的海洋溢油快速鑒別與損害評估技術,給查找肇事者、有效保護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帶來諸多困難。因此,建立專門的海洋溢油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室,開展以溢油監測與鑒別技術、溢油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溢油現場處置與生態修復技術為重點的研究與應用示范工作,是指導我國海洋溢油環境保護工作......閱讀全文
劉秦玉教授在指導學生 中國海洋大學八關山氣象觀測站 4月3日晚,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星光璀璨,吸引著全球華人的目光,由鳳凰衛視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2014~2015年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此舉行。當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氣象系教授王斌第一個上臺領獎的時候,遠在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師生們為這位19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記者5月16日從市科技局獲悉,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牽頭申報的“高比能固態鋰電池技術”項目入圍科技部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將獲得中央財政2363萬元支持。 2014年、2015年,市科技局先后批準青島能源所成立“青島市儲能產業技術研究
2019年度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名單#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成果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推薦單位特等獎成果1無人機電力線路巡檢遙感安全監測關鍵技術與工
這個夏天,陽光、沙灘、海水,這些青島的城市名片,暫時讓位給了“草原”。“到青島看草原”已經成了當地一句戲謔。 所謂“草原”,其實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厘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
5月31日,我國首次自主建造集成的35萬噸級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67正式起航運往巴西。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金曉劍表示:“FPSO的完成標志著中國海油和海油工程具有了完全自主進行超大型浮式生產儲油輪的建設能力、設計能力和調試能力。”近年來,從青島西海岸新區連續駛出的大國
溢油事故:超級殺手 “據不完全統計,1976~2006年,我國沿海平均每4天發生一起溢油事故,其中,溢油量在50噸以上的溢油事故60多起。”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高振會告訴記者,“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海洋經濟的迅速發展、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規模不斷加大、海上石油運輸日益繁忙,加之我國未來
破解科研成果“轉化之困” 大量寶貴的科技成果不能實現產業化,似乎已成為一道世紀難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指出,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大約僅為25%,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與發達國家80%的轉化率有著霄壤之別。 在青島,海洋科技優勢極為明顯。然而,青島的海洋科技成果同樣面臨
探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國家實驗室高性能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平臺 海洋國家實驗室供圖 6月的山東青島即墨鰲山灣,草木初盛,碧波涌動,蓬勃如少年。緊鄰海灣的一片現代化建筑,便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所在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試點中的國家實驗室。 向海而興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國內高校進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除了辦學歷史悠久而且實力雄厚的雙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斷涌現的新建大學也在蓬勃發展。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達403所,接近普通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9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及第八次全體會員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會議對第七屆理事會工作進行總結,宣讀了2016年新申請入會單位,審議《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名單,頒發了2016年度CAIA獎,同時舉行了
①2013年1月,秦蘊珊題字于青島匯泉彎畔,科學與藝術 在山下分手 在山上會合。②2006年,秦蘊珊與陳麗容,青島中山公園,櫻花樹下。③1994年,與博士們在一起。(前排自左向右:陳麗容、秦蘊珊、翟世奎、石學法;后排自左向右:姚德、閻軍)2015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
地球上大約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發展海洋科技、開發海洋資源已成為當下的必然選擇,而這些自然離不開人才和技術的支撐。22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采訪團來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近距離參觀了這個世界上第七大海洋研究機構。 國內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 實現“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宋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宋偉在致辭中講到,國家計量院作為國家的法定計量技術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在青島舉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專項成果發布會,標志著兩所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行動正式啟動。本次發布會吸引了華通集團、瑯琊臺集團、昌盛東方實業等近百家企業,以及中科院創業投
昨日上午,全國“質量月”活動在我市啟動。啟動儀式后,國家質檢總局與青島市政府簽訂了 《關于促進青島藍色經濟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要論述,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共同推進青島市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是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農業部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等5個國家級海洋科教機構于2000年共同發起,擬由科技部、財政部、山東省和青島市共同建設的國家級海洋科技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吳立新 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博士,留美11年從事科學研究,2005年回國至今任中國海洋大學“筑峰工程”第一層次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了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評估顯示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優秀類實驗室(25個)、良好類實驗室(62個)、整改類實驗室(8個)、未通過評估類實驗室(4個)。圖片來源網絡 通知原文如下:科技部關于發布99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東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7年12月26日向山東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反饋會由龔正省長主持,馬中平組長通報督察意見,劉家義書記作表態
喜歡流行音樂,著西裝,戴眼鏡,善直言,開朗,成果多,是人們對2013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榮耀的背后,吳立新還有艱苦的成長記憶,勤奮的求學時光,執著的他鄉尋夢,以及對科研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老友的感激,對新身份的思索……吳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導學生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16日宣布成立,國內31名海洋科技專家與政府機構代表成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標志著這個實驗室歷經10余年籌備,正式邁入運行階段。 這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擔任,副理事長由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和青島市市長張新起擔任,理事單位包括中國海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用于探索科技,實現技術變革的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同時,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本報青島8月20日電 19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在媒體溝通會上介紹,日前國家科技部決定批準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和第一屆主任委員會名單,這標志著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全面啟動。 海洋國家實驗室定位于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
8月19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在媒體溝通會上介紹:日前,科技部決定批準,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和第一屆主任委員會名單,任期三年,標志著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正式全面啟動。 海洋國家實驗室由科技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王 輝,閔東紅,李學軍,孫道杰,馮 毅,張玲麗,黑更全,王令濤,嚴勇敢,王學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金粒種業有限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