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圖書誰來寫?暢銷書作者中醫學專家僅占18%
■ 閱讀提示: 養生類書籍,是近年圖書市場的一大亮點,銷量動輒就達上百萬,需求非常旺盛。但另一方面,公眾、專家對養生圖書亂象批判也達到了頂峰。 記者以當當網保健圖書銷售平臺為依據,對暢銷的前200本書的作者進行了逐一調查。結果發現,醫院專家或醫學院校的作者僅占18%! 面對魚龍混雜的市場,有人說要審查作者身份,有人說設出版門檻,也有人士認為,健康類圖書不同于臨床教科書,只要符合大的醫學原理,讀者受益即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半路出家”的作者也應該得到肯定。 真正醫學專家僅占18% 健康時報記者選取了國內最大圖書銷售網站――當當網保健類暢銷排行榜上,按銷量降序排列的前200本暢銷健康養生圖書進行統計調查,共由128位作者完成。 經對這128位作者身份的核查發現,其中在三甲醫院并有醫學背景的作者僅有9人,占7%!他們是胡大一、洪昭光、向紅丁等公眾極為熟悉的專家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閱讀全文
中華中醫藥學會推出首批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范
中華中醫藥學會近日推出了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范(1)。作為國家第一批中醫養生保健技術的操作規范,其對規范中醫養生保健技術特別是在國際上廣泛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醫學重心的前移,醫療模式由重治療到重預防的轉變,在世界范圍內中醫養生保健日益受到重視。養生保健技術是中醫養生保健的核心內
“養生大師”頻頻出事 誰來驅散社會養生迷霧
又一個養生偶像,曾經頭頂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以及重慶市政協委員等諸多頭銜的李一,被趕下“神壇”,而此前的所謂“養生大師”張悟本引起的社會關注余溫尚存。“養生大師”頻頻“出事”,百姓觀之如霧里看花。誰該來驅散養生迷霧,還百姓一個真真正正的養生?
養生市場紅火亦亂 “疏堵”結合規范中醫養生
新聞背景:中醫養生市場紅火亦亂 從“食療第一人”張悟本到“神仙道長”李一,從《劉太醫談養生》到《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近年來,中醫藥知識不斷普及,全社會涌起中醫養生保健熱潮,一時間泥沙俱下。各色“養生大師”和中醫保健圖書噪聲社會。 3月4日,全國政協醫衛界別小組
養生市場亂象:修腳師更名“養生師”攬客
北京“大道堂”宣傳冊上稱,曾和衛生部有關部門合作培養養生師;衛生部負責人表示國家目前并無養生師職業資格認證。 ■?核心提示 張悟本的悟本堂雖于6月2日被拆除,但養生市場亂象并未因此而停止,各種食療、足療、手診等名目繁多的養生場所、養生書籍仍比比皆是。 記者調查發現,在養生亂象中,中醫學說被夸
透視養生亂象:勿讓養生淪為招搖撞騙大旗
北京的陳女士最近腦子像過電影 前不久,她和身邊的很多人一樣迷上了中醫養生――電視頻道鎖定了各類養生節目,各類養生書籍也看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照方抓藥”為自己和家人“調理”一下。但是,看的節目、書籍多了,深深的困惑也隨之而來:那些頂著各種頭銜、光環侃侃
小雪時節話養生
天氣越來越冷了,最低氣溫已逼近零度,嚴冬已至,該下雪了吧?不管這雪花有沒有飄來,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已經到來了。 到了小雪以后,氣溫越來越低,天氣也變得陰暗寒冷,陽光逐漸減少,大家的情緒就容易變得低落,容易憂傷不開心,所以到了小雪季節保持樂觀情緒、開心狀態就變得很重要。天氣好的時候
養生為啥這么火?科學養生尚在初級階段
編者按: 近幾年,養生話題紅遍各類媒體,養生書籍銷售火爆,養生“專家”更是風頭正勁……可以說,全民養生熱已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今天,本版推出“透析養生熱”系列文章,深度解析這股養生熱潮背后的諸多亂象與動因,同時倡導普及養生知識,做到科學養生。 曾經以養生為內容的宣傳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工程啟動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積極發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實施意見》,作為中醫藥行業國家級科研機構的中國中醫科學院,9月15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工程。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曹洪欣介紹,該工程以弘揚中醫養生文化,維護與增進
全國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結果公布
31日下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全國中醫養生保健素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水平為8.55%,即每100個15—69歲的人群中,有近9人具備了基本的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了解基本中醫養生保健理念和知識、掌握了健康生活方式、行為和常用養生保健內容與方法。 調查結果還顯示,全國中醫藥
春季飲食養生講究多
春天不只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然而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調節外,飲食調養也特別重要。下面,就看看營養專家,為你推薦的春季養生飲食方法,幫你通過飲食調理,以最好的狀態適應春發時節。 春季要“順時養生” 中醫講究“順時養生”,春天的時候正是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