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常見疾病的預防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短期內編制出了《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向四川省內受災區發放。首批印制的25000張《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宣傳冊,已經全部送往綿陽、汶川等地。據悉,《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地震災區現場消毒方法》、《地震后常見疾病的防治》、《發生地震災害后學校衛生處理措施》等內容。本報將分期刊發。 地震后易發生的疾病包括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人畜共患病、自然疫源性和食源性疾病等,其預防方法分別如下: 一、腸道傳染病預防: 注重飲水和飲食衛生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生活飲用水水源應避免受到糞便、垃圾等污染。并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消毒。 注重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受潮霉變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臟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用消毒劑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應該分開存放,水產品和海鮮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注重環境衛生,消滅蚊......閱讀全文
地震后預防傳染病的幾個關鍵
由于地震時房屋倒塌、地面裂縫、山體坍塌、江河污染等原因,易造成人員外傷,引起破傷風,水源與食品污染也易引起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 腸道傳染病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飲水和飲食衛生。應保護水源,尤其是生活飲用水免受污染。可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消毒生活飲用水。別喝生水,注意洗手,不
地震后常見疾病的預防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短期內編制出了《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向四川省內受災區發放。首批印制的25000張《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宣傳冊,已經全部送往綿陽、汶川等地。據悉,《抗震救災衛生防病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地震災區現場消毒方法》、《地震后常見疾病的防治》、《發生地震災害后學校衛
地震后傳染病的防治
摘要: 地震后容易出現傳染病的高發甚至暴發,但只要采取正確的方法積極主動預防,大規模傳染病出現的幾率并不大,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周圍親屬等出現的小的傳染病,只要治療及時,也完全不會造成流行,不必因此過于緊張。 如何防治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流行極快的烈性傳染病。經呼吸道吸入或經消化道
預防地震安全手冊
四川汶川5月12日發生7.8級強烈地震,截止5月16日16時,遇難人數已達22,069人人,而且,災區還斷斷續續發生了2350多次余震。全民提高抗災意識非常必要! 汶川地震 救助災民常識 發現生命先送水,未能送水快補液; 清理口鼻頭偏側,呼吸通暢是原則; 臀部肩膀往外拖,不可硬拽傷關節;
傳染病后腦炎的預防
自身免疫性疾病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防止感染、感冒以及寒冷或炎熱等誘發因素,是防治的重點;防治并發癥也是臨床醫療護理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改進疫苗制備工藝,使之既保存較好的抗原性,又減少激起或誘導預防接種性腦脊髓炎的作用,改變預防方法等均能減少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的發生。
地震災區目前沒有發生傳染病流行
(新疆日報網訊)據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衛生防疫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書記高強,在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四川災區沒有發生傳染病流行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高強介紹說,衛生部調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業衛生防疫隊抵達四川,指導衛生防疫工作。衛生部
地震災區:無重大傳染病疫情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周瑋)記者從衛生部獲悉,截至17日零時,四川省各災區血站血液庫存總量為316.84萬毫升,未出現供血緊張狀況。 16日全天,四川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四家血站共發出血液合計39.178萬毫升,其中血漿占全部發出血液的55.14%。血漿發出量較前幾日有明顯上升。全國各備戰
常見傳染病保護性抗體IgG檢測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
一、常見傳染病的危害:縱觀人的一生,無論是胚胎發育期,還是從幼年到老年的各個時期,都受到各類傳染病(破傷風、白喉、百日咳、麻疹、腮腺炎、風疹、脊髓灰質炎、結核、乙腦、流腦、甲肝、乙肝等)的嚴重威協,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如:胚胎期:當育齡期婦女或孕婦自身沒有常見傳染病特異性保護抗體IgG時,在受孕
怎樣預防腹水疾病?
1.注意飲食,防止暴飲暴食。 2.多運動,增加機體免疫力,保護內臟功能。 3.手術時,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4.養成合理膳食習慣:保持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及水產品,如青菜、蘿卜、海帶、紫菜等。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動物內臟,不可吃刺激性強的蔥、椒、咖啡等。
怎樣預防矽肺疾病?
患者都有密切的矽塵接觸史及詳細的職業史,引起矽肺的工種很多,長期接觸各種金屬、煤粉、耐火材料、石粉、水泥、玻璃、陶瓷等工種的工人。 1.控制或減少矽肺發病,關鍵在于防塵。工礦企業應抓改革生產工藝、濕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設備維護檢修等綜合性防塵措施。 2.加強個人防護,遵守防塵操作規程
如何預防血管疾病?
健康飲食:保持低脂、低鹽、低糖的飲食習慣,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類食品、魚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預防血管疾病。 戒煙限酒:吸煙和飲酒會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應該盡量戒
簡述傳染病后腦炎的預防
自身免疫性疾病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防止感染、感冒以及寒冷或炎熱等誘發因素,是防治的重點;防治并發癥也是臨床醫療護理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改進疫苗制備工藝,使之既保存較好的抗原性,又減少激起或誘導預防接種性腦脊髓炎的作用,改變預防方法等均能減少預防接種后腦脊髓炎的發生。
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及疾病預防控制信息業務工作再升級
為進一步加強全區法定傳染病監測報告和疾病預防控制信息業務工作,規范和提升法定傳染病監測工作質量,提高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技能,中心于2024年5月13-15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辦“2024年度全區法定傳染病疫情監測管理及疾病預防控制信息業務工作綜合培訓班”。來自全區十二盟市負責傳染病監測管理工作的分管領
地震后救災應重防病-最易出現腸道傳染病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救助工作緊張進行,隨之可能出現的一些傳染疾病危害也讓人擔憂。國家相關部門已發出指示,要嚴防傳染疾病的發生。廣東省傳染病學會的專家們對此表示,地震過后容易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受災和救援群眾必須了解衛生防疫知識,防止疾病爆發,而希望第一時間幫助他們的愛心群眾和企業最好不要自行購買藥
專家分析地震后傳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
新華社蘭州5月14日電(記者宋常青)傳染病防治專家、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慧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地震后傳染病容易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地震往往導致災區的水電供應出現問題,特別是飲水問題比較突出。因為得不到自來水供應,一些災區群眾往往選擇平時不喝的類似井水、泉水甚至
地震逃生、自救、疾病防控知識手冊
全國哀悼日:感天動地 托起希望 ·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全國各地下半旗志哀 ·14時28分,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 國旗低垂,汽笛長鳴,江河哽咽,天地同悲。 2008年5月19日,在國務院決定的全國哀悼日的第一天,13億中華兒女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寄予深切哀悼。 “汶川,挺住!”“四川,雄起
專家提醒:地震后警惕四類傳染疾病流行
傳染病防治專家、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慧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提示:地震后要警惕四類傳染病流行。李慧長期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同時又是甘肅省汶川地震震后防疫醫療隊的主要成員。 她介紹,在地震后,由于潔凈飲用水和食物供應受到影響,同時周邊生態環境等受到破壞,如不注意,極易引起以下傳染病的流
醫師:高劑量維C可預防傳染病
冬春交替之際,流感等傳染疾病頻發,專家提醒此時適量補充一些大劑量維C能增強抵抗力。 北京友誼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林芳指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應注意個人衛生,室內開窗通風,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防止交叉感染。同時,適當補充一些大劑量維生素,如維生素C,能提高抵抗力,從根本上預防病毒感染。
這個改變可預防萬年傳染病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展示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面對史上殺人最多的傳染病時,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改變,就能讓一種百年歷史的保護手段更加有效。“只需改變疫苗的接種途徑,就可以幾乎完全預防結核感染。”《自然》對這項研究的專文評述說。 說到結核病,很多人并不陌生。名著《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現實中的作家魯迅,
關于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介紹
夏季,由于氣溫高、濕度大,特別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體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夏季是細菌性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腸道傳染病發病突然,癥狀嚴重,傳染性很強,給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把好病從口入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努力做好預防工作是關鍵。 1、 積極
怎樣預防胃脹疾病?
1.胃腸減壓:將一條胃管經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腸,再在管外邊接上一個抽吸降壓的裝置,通過這個裝置能把胃腸道里的氣體和液體抽吸出來,減輕胃腸道的壓力,使胃腸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復功能。 2.經常通便:如果大便秘結,可將藥液擠入直腸內,這樣可以排出大便和氣體,降低結腸內壓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將一肛管
怎樣預防外周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經常由于脂肪在腿部血管堆積造成,患病者腿部疼痛并且影響正常行走。經過調查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人不易得外周血管疾病。調查結果表明在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64%患者體內維生素D含量過低。 研究者認為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與外周血管疾病發病率或許沒有直接關系,只是由于飲食均衡使體
HIB疫苗的預防疾病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為嗜血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球桿菌。可導致多種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肺炎、會厭炎、敗血癥、蜂窩組織炎、心包炎、脊髓炎等。 全球每年約300萬兒童受到感染,造成40~70萬兒童死亡。在中國,化膿性腦膜炎的50%左右、肺炎的30%左右是由Hib引起的。 1、Hib引起腦膜炎,
HIB疫苗的預防疾病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為嗜血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球桿菌。可導致多種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肺炎、會厭炎、敗血癥、蜂窩組織炎、心包炎、脊髓炎等。 全球每年約300萬兒童受到感染,造成40~70萬兒童死亡。在中國,化膿性腦膜炎的50%左右、肺炎的30%左右是由Hib引起的。 1、Hib引起腦膜炎,
如何預防乳腺增生疾病
① 癌癥不能在弱堿性的人體中形成; ② 癌癥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 如果你有癌癥,說明身體是酸性的; ④ 癌癥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⑤ 如果你的身體變弱堿性,癌癥不能擴展; ⑥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堿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癥都有轉變和被治好; ⑦
腸道疾病預防措施?
腸道疾病是指影響人體腸道健康的疾病,包括炎癥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以下是一些預防腸道疾病的措施: 飲食健康:保持飲食多樣化,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和水分,減少高脂肪、高糖、高鹽等不健康食物的攝入。 堅持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排便和預防便秘。 避免過度
如何預防口腔疾病?
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以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的口腔問題。 糾正不良習慣:避免咬唇、口呼吸、吮指、咬頰等不良習慣,這些都可能影響口腔健康。 合理營養:注意飲食平衡,多吃含有適當硬度和粗糙而富纖維的食物,有助于牙面清潔,增強牙周組織的防御力。 控制糖分攝入:減少糖分和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發布“災區防疫十項注意”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發布“災區防疫十項注意”。 這十個方面的注意事項是: 1、去倒塌現場執行搜救任務注意什么? 簡單歸結為“三戴一穿加一洗一泡”:即戴帽子(安全帽)、戴手套(防護手套)、戴口罩(16層棉口罩),穿防護靴,歸隊時用健之素全身洗消、泡手。 2、腸道傳染病如何預
攝入多少纖維能夠預防疾病?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組織都在推崇攝入纖維的好處,但是,究竟我們應該攝入多少纖維呢? 基于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了專門研究。這項新的研究旨在幫助制定飲食纖維消費的新指南,并揭示哪些碳水化合物能夠起到預防非傳染性疾病并抑制體重增加的效果。相關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志中。
輸血傳播性疾病肝炎預防
肝炎:采用靈敏的乙型與丙型肝炎的篩選試驗。對獻血者和血液制品嚴格進行乙型與丙型肝炎血清學檢測;提高獻血者人群肝炎試驗的靈敏度與特異性;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提高血漿制品中肝炎病毒滅活效果;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血、輸液器;對血液透析機應徹底消毒;所有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工作臺面需徹底消毒處理;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