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新星爆發產生伽馬射線
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小組13日報告說,該小組在不久前觀測某新星爆發時,發現爆發區域產生了高能量的伽馬射線。這一現象十分罕見。 日本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和美國、歐洲天文機構的研究者13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今年3月,日本天文愛好者發現天鵝座出現新星爆發。研究小組用2008年進入太空的費米射線望遠鏡觀測該新星爆發時,發現爆發區域正在釋放高能量伽馬射線,最高能量約有100億電子伏特,相當于可見光能量的數十億倍。 新星其實是走向衰亡的老年恒星,這種狀態很不穩定的恒星會發生大爆炸,向外拋射大量物質,同時釋放巨大能量。 研究小組推測,被觀測的新星在爆發前曾釋放出大量氣體,這些氣體聚集在另一個天體的周邊,因此該新星爆發時產生的氫與此前聚集的氣體碰撞后加速,又與質子相撞,最終產生伽馬射線。 參與研究者指出,高能量的伽馬射線在超新星爆發、黑洞和中子星周圍都曾出現過,而新星爆發產生高能量伽馬射線十......閱讀全文
研究發現新星爆發產生伽馬射線
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小組13日報告說,該小組在不久前觀測某新星爆發時,發現爆發區域產生了高能量的伽馬射線。這一現象十分罕見。 日本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和美國、歐洲天文機構的研究者13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今年3月,日本天文愛好者發現天鵝座出現新星爆發。研究小組用20
中外合作揭開經典新星高能伽馬射線產生機制
由美國密歇根大學Laura Chomiuk博士領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客座研究員楊軍博士(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Onsala天文臺)等人參與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新星伽瑪射線輻射問題的觀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雜志。 新星是一類激變變星,由雙星系統中的白矮星吸積來自伴星的物
科學家揭示來自經典新星的高能伽馬射線的產生機制
由美國密西根大學Laura Chomiuk博士領導、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客座研究員楊軍博士(瑞典Onsala天文臺)等人參與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新星伽瑪射線輻射問題的觀測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揭開了來自經典新星的高能伽馬射線的產生機制。并在Nature 雜志上發表論文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 通過全
一類新的伽馬射線源
據一項新的研究報道,通常與像超新星等極端猛烈爆炸有關的高能伽馬射線如今在3個經典新星中得到報告。文章的作者說,這也許是這類能量較低天文源的常態。經典新星會在某單一恒星在由某伴星給予的材料點燃而突然變亮時出現。在2012年和2013年,在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上的大視場望遠鏡檢測到了來自3顆經典新
“奇怪”伽馬射線暴挑戰起源模型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及專業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針對伽馬射線暴(GRB)的5篇天文學論文,共同描述了一個起源更像短伽馬射線暴的長伽馬射線暴。這項新發現的“奇怪”伽馬射線暴研究結果,挑戰了一直以來認為的傳統觀點——這類事件的持續時間可以直接歸因于其假定
8月1日Science雜志精選
Science雜志精選 2014年8月1日science雜志本期封面所展示的是狗蛔蟲(犬弓蛔蟲)的彩色的掃描式電子顯微照片。全球有超過十億人感染腸道寄生蟲,并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腸道寄生蟲也抑制其宿主對病毒的免疫力,導致潛伏的病毒重新激活,以及阻礙抗病毒的防御能力。 慢性疼痛
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長暴的千新星
GRB 211211A 的藝術想象 雷晗雨、陳靜制圖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張彬彬團隊發現了一例觀測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伽馬射線暴GRB 211211A,通過詳盡的數據分析得出這一長伽馬暴與千新星成協的證據,并原創性地提出了這一事件背后的特殊物理起源,指出其前身星可能為中子星—白矮星并合系統。
最大伽馬射線計劃全球“相親”
CTA將是現有全球最大的伽馬射線捕獲設備,它將在南北半球各設立一座天文臺。 一個頗具雄心壯志的項目計劃建造兩座相同的天文臺,以探測來自深空的伽馬射線——高能光子。該項目已進入重要階段,27國成員必須從9個可行地點中選出兩個,建造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各國爭相為這些耗資2億歐
宇宙最大謎團之一伽馬射線暴來源確定?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科學家最新發現一個塵氣渦旋遮蔽了一對相互繞行的大質量恒星。測量該星云的速度顯示,其中至少一顆恒星的轉速,足以使之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發射出持久的伽馬射線暴。該研究為人類尋找銀河系伽馬射線暴的來源提供了一個迄今最強有力的“候選目標”。 伽馬射線暴是
科學家為銀河系中央巨大“費米氣泡”繪“肖像”
在銀河系中心輻射著伽馬射線的巨大泡泡是什么?迄今沒人能予以解釋。科學家曾觀測到銀河系中央存在神秘巨大的氣泡,其被稱為“費米氣泡”。這兩個對稱的氣泡為何物?依據天體物理學理論,這些放射伽馬射線的泡沫其實不應該存在。而科學家基于費米伽馬射線望遠鏡過去四年的數據,為巨大氣泡建立出“肖像”后,依然對這一
研究發現伽馬射線爆發時有強大磁場參與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弄清了宇宙中最強的爆炸現象——伽馬射線爆發的部分機制,即在伽馬射線爆發時可能有強大磁場參與。這一成果將有助于弄清伽馬射線爆發的詳細機制。 伽馬射線爆發被認為主要在離地球100億光年以外的太空中發生。當質量相當于太陽30倍以上的巨大恒星壽命終結,發生超新星爆發并產生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持續數小時的伽馬射線暴
伽馬射線暴是天文學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過去的觀點是,它持續時間短,短的不足1秒,長的一般為幾十秒。而一個國際研究小組16日宣布,他們觀測到一種能量超強且持續數小時的伽馬射線暴,打破了天文學界此前的認知。 英國沃里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當天在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天文學會議上報告說,2010年1
塵氣旋渦遮蔽大型雙星系統
《自然—天文學》11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一個塵氣旋渦遮蔽了一對相互繞行的大質量恒星。測量該星云的速度顯示,其中至少一顆恒星的轉速可能足以使之在發生超新星爆發時發射出持久的伽馬射線暴。 上述系統具有風車狀螺旋模式,依據古希臘蛇神被命名為阿佩普(Apep)。這類結構是包含大質量沃爾夫—拉
研究者觀測到銀河系中心巨大“能量噴泉”
一個國際天文學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發表報告說,他們觀測到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巨大“能量噴泉”,散發著伽馬射線的大量氣體從那里的超新星中噴發出來,其中的能量相當于100萬個超新星爆發所產生能量的總和。 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荷蘭的天文研究者共
伽馬射線暴電磁能爆發:時間在其中似乎會倒退重復
??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明亮和最具能量的事件,但只有在射線束直接指向地球時才能被探測到。 北京時間8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從太空深處發出的伽馬射線暴表現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奇異行為。多年前,科學家鑒別了6次極高能量的電磁能爆發,而這些爆發顯示了復雜的時間可逆性波狀行為(時間在這
中國西藏ASγ實驗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線存在銀河系證據
西藏ASγ實驗團隊觀測到的超高能彌散伽馬射線事例在銀道坐標系下的分布:這些超高能彌散伽馬射線的能量在400TeV到1PeV之間,表現出向銀盤(圖中水平中線)集中分布的特點;灰色陰影區域是ASγ實驗無法觀測的區域。背景色輪廓顯示了銀河系坐標中氫原子的分布。(來源:https://lambda.gsfc
重元素多星系也有伽馬射線爆發
日本研究人員在21日的美國專業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網絡版上發表文章指出,在重元素含量高的星系中,也會發生伽馬射線爆發。 而此前人們一直認為,伽馬射線爆發是伴隨著重元素含量很少的大質量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出現的現象。 來自日本京都大學、國立天文臺、東京工業大學等機構的
光信息存儲又出“新星”
光信息存儲要求所用材料具有長期穩定、成本相對較低、受環境的影響較小、響應速度快、可重復寫入、儲存容量大等特點,如金屬納米顆粒,石墨烯及稀土發光材料等都有報道用于信息儲存。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董國平教授團隊實現了以玻璃中形成的鈣鈦礦量子點作為關鍵
儀器行業“昇”起新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在第十九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1)上,北京衡昇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衡昇”)展出主打的iQuad系列等離子體質譜儀和原子熒光光譜。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展會支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衡昇現場展臺 衡昇取自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和北宋發明家畢昇。公司“以
美宇航局稱2012末日預言沒有任何根據
針對2012末日論的陳詞濫調,美國宇航局近期再次進行澄清:完全子虛烏有,根本不用擔心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2012世界末日的預言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隨著2012年的鄰近,末日論也跟著愈發甚囂塵上,有末日預言家們聲稱在那一年將會有一次恒星大爆炸,這次巨大的爆炸將摧毀地球上的
短伽馬射線暴的準周期振蕩
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Cecilia Chirenti和合作者報告了在兩個短伽瑪射線暴中探測到的振蕩信號,它們可能是在兩個中子星合并形成大質量中子星的過程中產生的。這為研究伽瑪射線暴事件的性質提供了機會。相關研究1月10日發表于《自然》。 中子星(大質量恒星在生命末期的致密核)的碰撞,有時會在
南極“冰立方”探測到超高能中微子
據英國4月10日報道,“冰立方”最新探測到了超高能中微子,其或許源于宇宙最暴烈的事件。 過去一個世紀,宇宙射線(其實是一種高能粒子)的起源一直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幾大謎團之一。據信,諸如超新星、黑洞或伽馬射線的爆發都可能產生宇宙射線,但其起源卻很難探測到。于是科學家“曲線救國”,轉而追尋中微
最新時空觀測結果證實愛因斯坦相對論合理性
NASA費米空間望遠鏡觀測到的劇烈爆炸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國航天局“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在一年來的觀測中,發現了最新的高能光線,從而證明了愛因斯坦關于光速理論的正確性。 費米空間望遠鏡是去年才發射升空的最新天文望遠鏡,致力于探尋宇宙中最劇烈的大爆炸所產生的伽馬射線。最新的發現令
地球上的金子從哪來
金子常被看作財富象征。馬克思說:“貨幣天然是金銀。”那么,金子來自哪里?美國研究人員說,地球上所有金子可能都是中子星碰撞爆炸的產物。 金子不僅在地球上罕見,在宇宙中同樣罕見。科學家此前已知道,恒星內部的聚變反應可產生碳與氧等輕元素,卻無法產生金這樣的重元素。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天文觀測則揭開
2月15日《科學》雜志內容精選
改變人類情緒的藥物也能改變魚類行為 據一項對歐洲野生鱸魚的研究,在被排泄、沖刷并在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之后而最終出現在全世界水道中的醫療用藥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對生態的影響。 Tomas Brodin及其同事發現,在接觸了被稱作去甲羥安定的減緩焦慮的藥物之后,
西藏ASγ實驗發現超高能宇宙線加速候選天體
近期,中日合作團隊利用我國西藏羊八井ASγ實驗陣列,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距地球2600光年的超新星遺跡SNR G106.3+2.7發射出超過100 TeV(100萬億電子伏特)的伽馬射線。這些伽馬射線可能是被SNR G106.3+2.7中的激波加速到PeV的宇宙射線(主要成分為質子)與附近的分子云碰
IVD新星--分子診斷產業解析
分子診斷——監管與分類 監管體系 根據下游應用領域的不同,分子診斷監管分為醫療器械和藥品兩種。臨床分子診斷產品按照第三類醫療器械(共三類,第三類是最嚴格的一類)監管。用于紅十字血液中心血源篩查的產品按照藥品監管。預計未來衛計委在應用層面逐漸推開LDT模式。 產品分類分子診斷(基因診斷)從技
伽馬射線暴首次在實驗室再現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7日報道,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借助地球上最強烈的激光,首次在實驗室中制造出“迷你”版伽馬射線暴,證實了目前用于研究伽馬射線爆發的模型是正確的。新研究有助進一步理解黑洞的屬性,以及宇宙的誕生甚至演化歷程。 伽馬射線暴是光的強烈爆發,是人們觀測到的最明亮事件,持續時間僅幾秒,有
俄羅斯投資建伽馬射線觀測臺
據伊爾庫茨克大學介紹,該校申報的伽馬射線觀測臺項目已通過俄教科部評比。2015年前,項目組將從聯邦財政獲取9000萬盧布資金支持,用于在布里亞特通卡谷地建造伽馬射線觀測臺——Tunka HiSCORE。通過這個觀測臺,希望能就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撲捉到全新的信息。 2009年,為研究
最大伽馬射線望遠鏡或落戶納米比亞
CTA將從南北兩個半球對伽馬射線展開觀測。 本報訊 納米比亞南部一片灌木茂密的地區已經被挑選出來作為建造全球最大伽馬射線望遠鏡主要部分的最佳候選地址。科學家在日前于波蘭華沙召開的會議上將納米比亞列為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南方陣列的5個選址中最棒的一個。CTA將由分別位于赤道兩側的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