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茶油今年3月就已被查出致癌物超標,但直到目前為止,質檢部門還沒有對金浩茶油的問題進行公開、公示。國家質檢總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昨天告訴《檢察日報》正義網記者,對已檢測出問題的產品,企業及主管部門應該在多長時間內進行公示,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對此尚無明確規定。 岳成律師事務所楊燦對記者表示,金浩茶油問題公開有法可依,沒有及時公開屬于職能部門的不作為。他說,金浩茶油在3月份就被質檢總局查出存在超標問題,并且進行了“秘密召回”,可見該并不涉及國家秘密或商業秘密,也不屬于正在調查中的情況。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此類涉及公民切身利益、需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信息應屬于政府主動公開的范疇,且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簡單地說,3月份查出問題后,并進行處理時,質檢總局、湖南省質檢總局就應公開、公示,不公開屬于不作為。 ......閱讀全文
湖南金浩等茶油致癌物超標 政府與企業秘密召回 湖南金浩等公司茶油產品被查出致癌物超標,但政府與企業選擇了秘密召回,消費者至今茫然無知,召回效果存疑。 8月21日,在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金浩公司)一天前公告“澄清被查出致癌物超標6倍的傳言”之后,
8月30日,星期一,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而對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浩)及食用其產品的消費者艾強(化名)而言,這一天是他們的“黑色星期一”。 遮掩了半年之久的“苯并芘超標”一事被媒體曝光,金浩遭遇信任危機;艾強則聽說一個新詞兒―“苯并芘”,并且能致癌。 “金浩的茶油,口感
新華社質疑湖南質監局和金浩茶油公司半年前查出致癌物為何不公開?秘密“召回”半年之久為何不及時公開? 【背景】2月18日,湖南省質監局派出執法人員到金浩工廠抽樣,24日檢測結果發現26個樣本中,9個存在苯并(a)芘超標,最嚴重的超過國家標準3倍。8
10天前還公開“辟謠”否認金浩茶油含有致癌物,9月1日晚間,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就在其官網發布致歉信稱,其9個批次的產品被檢出致癌物苯并芘超標,并已在今年3月和4月進行過兩次全面排查和召回。昨天,北京各大超市已不分批次緊急下架該產品。 金浩致歉 9批次茶油致癌物
湖南省質監局今年2月18日已檢出金浩部分茶油含超標致癌物,但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沒有公開。8月20日網上有人稱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8月21日湖南省質監局就在《湖南日報》上公布金浩茶油為合格產品。直至8月30日媒體披露金浩茶油存在問題以后,9月1日金浩茶油發布道歉信,9月2日湖南省
8月31日,湖南婁底,市民在超市里選購金浩公司生產的純茶籽油產品 近期,國內知名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被曝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昨日,金浩公司在其官方網站掛出《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曾有9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并表示已在今年3月和4
沸沸揚揚的金浩茶油“秘密召回門”,終于水落石出。回顧金浩茶油事件,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撲朔迷離。從今年2月18日抽查出金浩茶油部分產品質量問題,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此事一直未向消費者披露。直到前幾天,在輿論的圍追堵截聲中,此事才大白于天下,金浩茶油也不得不發表致歉信。此事似乎應該告一段落了,畢竟需
從今年2月18日抽查出金浩茶油部分產品質量問題,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此事一直未向消費者披露。僅僅在半個月之前,面對網上流傳的“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標6倍”的說法,金浩持完全否認態度,湖南省質監部門不愿意正面回應,媒體想要采訪卻困難重重。 企業如何召回問題產品、生產工藝如何改進,種種疑問都在8月底媒
近期,國內知名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被曝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昨日,金浩公司在其官方網站掛出《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曾有9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并表示已在今年3月和4月進行過兩次全面排查和召回。不過,記者昨日仍在北京市場發現生產日期為今年3月份的金浩茶油銷售。 湖南
9月6日,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翔浩在其公司官方網站,發表了“致消費者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信中除了講述金浩茶油的成長經歷、致癌物質苯并芘超標的原因之外,還懇請社會各界和消費者給他們一次改錯的機會。但信中最引人關注的話其實只有四個字:“我們錯了”。 看得出來,金浩
仍有近9噸問題產品下落不明 繼9月1日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承認曾有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后,記者了解到,昨天起,北京多家超市開始全面下架金浩茶油。 金浩公司承認該公司2009年12月3日至2010年3月17日生產的9個批次苯并a芘含量超標。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共42.
金浩茶油 金浩茶油被曝查出致癌物 西安工商部門表示,市民發現市場有售可撥打12315反映 有媒體報道湖南金浩等公司生產的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標,并被秘密召回。記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在西安一些超市等暫未發現有“金浩茶油”出售。 多家超市表示沒賣過這種油 昨晚,記者
經過這次金浩茶油“超標門”后,消費者選食用油時顯得更為慎重,相比之下老品牌食用油較受青睞。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本月1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出道歉信,承認2009年12月3日到2010年3月17日生產的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中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并宣布召回。昨日,記者走訪
8月下旬以來,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標,國內最大茶油生產企業--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眾強烈質疑,與金浩公司一起站在輿論風口浪尖的,還有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質監局即已通過抽檢,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卻在長達
武漢有超市 下架金浩茶油 湖南金浩茶油因致癌物超標陷入“召回門”。昨日,武漢有部分超市表示,他們已主動將金浩茶油撤柜。 8月中旬以來,網絡上傳出湖南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質超標6倍,并有媒體報道,湖南金浩等公司茶油產品被查出致癌物超標,但政府與企業選擇了秘密召回,消費者至今
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事件,經由各方數回合的輿論較量,終于顯山露水。金浩董事長前日首度在微博上“向社會各界及廣大的消費者朋友真誠地致歉”,并在公司官網刊登署名致歉信,強調金浩是“弱小民營企業”,茶油是“民族產業”,懇請“給我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但與此同時,媒體昨日報道,記者就金浩事
因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陷入“秘密召回門”的國內知名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昨天在其網站掛出《致廣大消費者的致歉信》。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承認曾有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并已在今年3月和4月進行過兩次全面排查和召回。 今天上午,家樂福
浙江在線09月01日訊近日,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浩牌系列茶油因為“致癌”傳言進入公眾視野。昨天,記者從杭城世紀聯華超市、華潤萬家超市、樂購超市等多家超市了解到,金浩茶油在上述超市并沒有銷售。 從上月底開始,陸續有消息稱,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標。根據《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要
金浩茶油北京銷售分公司門前 8月下旬以來,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標。實際上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質監局即已通過抽檢,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卻在長達半年之內未公之于眾。一起看似簡單的產品質量“個案”,演化成一場公眾信任危機。人們想知道:為什么質監部門和企
有國內媒體傳出,9月1日下午,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公司官方網站發表《致廣大消費者致歉信》,承認該公司9個批次純茶油產品存在苯并(a)芘超標問題,并于2010年3月20日進行過第一次全面召回。昨日中午,商報記者對海口家樂福、大潤發、南國等超市走訪時發現,該品牌系列產品仍在銷售。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翔浩,6日在其公司官方網站,發表了“致消費者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表示為“金浩茶油苯并(a)芘超標”一事向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真誠致歉。 承認9批次問題茶油流入市場 劉翔浩在致歉信中稱,此次苯并(a)芘超標事件,給廣大消費者朋友帶來了傷害,引
■ “近9噸問題金浩茶油未召回外流”追蹤 在湖南金浩茶油公司發致歉信承認9批次茶油致癌物超標后,9月2日北京沃爾瑪、家樂福、物美、超市發、卜蜂蓮花等多家大型超市都采取緊急措施,對金浩所有產品不分批次予以全面下架。不過金浩客服熱線表示,對消費者的退換貨要求目前僅限于9個
金浩茶油“致癌門”東窗事發令中國食用油安全問題再起波瀾。昨日,金浩茶油在北京各大超市全面下架。業內專家認為,金浩茶油的問題暴露出食用油市場的混亂,標準缺失也讓正規合法經營的食用油企業的生存空間被擠壓。 被曝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并實施秘密召回的國內知名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9月
金浩用N個錯誤掩蓋一個錯誤,無非是想保全企業聲譽,以能夠繼續從公眾身上獲取利潤,但如此做法,又把關系公眾健康的飲食安全問題將置于何處?洞穿這一切后的公眾,怎能對視公眾健康如無物的企業保持認可?又怎能對截至目前仍未作出回應和解釋的當地質監部門保持信任?
“湖南質檢局‘審批’媒體采訪”追蹤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公眾近期廣泛關注的金浩茶油召回過程中的信息發布問題,質檢總局正在進行調查,并歡迎媒體和社會公眾對質檢工作進行監督。 回應 “采訪須審批是誤會” 湖南質監局稱,無權公布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標 日前,湖南省質量技術監
苯并芘又稱苯并(а)芘,英文縮寫BaP,是一種常見的高活性間接致癌物。3,4-苯并芘釋放到大氣中以后,總是和大氣中各種類型微粒所形成的氣溶膠結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塵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較高,經呼吸道吸入肺部,進入肺泡甚至血液,導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理化常數
湖南金浩茶油因致癌物超標陷入“召回門”。武漢有部分超市主動將金浩茶油撤柜。昨日下午,湖南金浩茶油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致廣大消費者的致歉信。 金浩茶油表示,經檢測,不合格產品僅限于2009年12月3日至2010年3月17日生產的9個批次,其苯并(a)芘含量超過國家標準限定值(國標≤1
“長江魚”、“小龍蝦”、“毒茶油”,食品安全警報再次拉響。在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官方的食品安全質檢部門備受爭議。近日,據媒體報道,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推進第三方技術機構建設。有專家力挺此舉,稱第三方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可以發布政府、社會都認可的客觀食品安全檢測結果。 第三方機構,聽
金浩茶油又道歉了! 昨天,被致癌物超標事件困擾的金浩茶油董事長劉翔浩,終于在問題產品被曝光后的第16天公開表態。此前,無論人民網記者打手機還是發短信,劉翔浩均置之不理。 9月6日,劉浩翔在公司官網上發布公開致歉信向公眾道歉。然而,對于其遭受200多天“煎熬”后首次以法人身份出面
金浩茶油致癌物質超標事件總算是水落石出,不但致癌物超標六倍是真,企業聯手當地政府欺瞞真相,并秘密召回也是真!如今企業在“鄭重聲明”其產品“安全可靠”后的10天,又自己抽自己嘴巴,承認有9個批次產品不合格。 試問:金浩茶油在秘密召回時為何不及時明示已經購買不合格產品的消費者?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