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9月13日報道,美方近日在國內三個州發現感染了新型“超級病菌”的患者,其體內變異了的“超級病菌”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刀槍不入”。 美國疾病防控中心的科學家介紹,患者們分別來自加利福尼亞州、馬薩諸塞州和伊利諾伊州。除美國本土外,加拿大也發現了兩例“超級病菌”感染者。所有感染者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在近期入住過印度的醫院,在那里接受過治療。 科學家表示,“超級病菌”實際上是一種抗藥基因,學名為“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簡稱NDM-1)。NDM-1基因具有強大的抗藥性,能夠分解絕大多數的抗生素。由于該基因還可能潛入其它種類的病菌并互相傳遞蔓延,因此被稱為“超級病菌”。 “超級病菌”是去年被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學者蒂莫西發現、確認的,他在一名曾于印度住院治療的瑞典病人身上的大腸桿菌和肺炎桿菌中找到了這種基因。 日前在治療美國的幾位患者時,醫生發現一般的抗生素根本無法殺死他們體內的病菌,包括那些“醫生在最后時刻不得已......閱讀全文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合理使用就不會產生耐藥性 抗生素濫用不只是過度使用,準確地說是不規范使用。該用的抗菌藥物一定要用,不該用的一定別用,最忌諱“溫柔一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在出門診時,好幾位患者來詢問: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超級細菌?怎么吃了頭孢拉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等好幾種消炎藥都不見好
“北京霧霾中有耐藥細菌!”最近幾天籠罩霧霾的北京市民又一次這條朋友圈的消息震驚了! “耐藥細菌”不就是俗稱的“超級細菌”嗎?這項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成果,論文標題為“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 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抗生素一旦問世,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株,產生耐藥株的時間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表1)。目前,細菌的耐藥問題已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為此WHO專門發表了針對細菌耐藥問題的專家建議(WHO/CDS/CSR/DRS/20
研究顯示,用母乳喂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癥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等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了母乳喂養的益處,對此付諸于實踐的建議也在持續增加。近日,赫爾辛基大學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保護嬰兒免受腸道中耐藥細菌的侵害,再次論證母乳喂養
10月26日,寧夏兩名患兒被檢測出帶有超級細菌NDM-1,它能抵抗絕大多數抗菌藥物。有專家表示,超級耐藥細菌的出現,讓人們正視這樣一個現實,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調查發現,抗生素在生活中廣泛存在,除了藥房存在違規處方類抗生素,醫院也會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瑞典研究人員在日前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從北京一次霧霾天的14份空氣樣本中檢測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國內有媒體在報道中就此推論出呼吸這樣的空氣會導致藥物失去作用的結論。消息一出,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有人甚至擔心呼吸這樣的空氣會被感染致病。那么,真會如此嗎?本報帶你一起探究真相。 疑問:空氣中的耐藥基因
DOI: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6393-w研究以“Maternal gut and breast milk microbiota affect infant gut antibiotic resistome and mobile genetic el
2010年9月9日,北京,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讀取實驗結果。北大第一醫院是19家“超級細菌”監測哨點之一。 最近在我國檢測出的“超級細菌”呈現出“來路不明,致病性不強”的特點,但“超級細菌”的真正威脅在于“耐藥性”的傳播,而非“致病力”的強弱。 自8
自從上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青霉素,人類便開啟了使用抗生素的時代。抗生素幫助人類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緩解了細菌感染帶來的威脅。 然而,隨著細菌與抗生素接觸頻率增加,前者對后者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生素對耐藥菌的療效降低或無效,進而產生了耐藥細菌。但是,近年來,不斷有研究顯示,人體內出
日前,《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寶利等對多粘菌素耐藥基因mcr-1的比較基因組分析文章。研究指出,mcr-1基因或已通過食物鏈傳播到中國健康人的腸道細菌中,亟須引起關注。 “由于多粘菌素對多種耐藥細菌治療的有效性,它被認為是對抗耐藥細菌的‘最后防線’。”該文章第一作
[提要] 自然界(非臨床環境)中本來就存在大量的“天然耐藥基因”,而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如同“篩選壓力”,選擇并進化這些整合有“耐藥基因”的病菌,使得后者最終成為人類的噩夢――臨床上的“耐藥菌”。 自然界(非臨床環境)中本來就存在大量的“天然耐藥基因”,而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如同“篩選壓力
醫學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在美國買槍很容易,買抗生素很難,但在中國恰好相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抗生素在醫院的使用率不超過30%,而我國的使用率卻達70%左右。據統計,目前全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0位的藥品中,抗菌藥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濫用成為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成為威脅公眾
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在對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進行監測中,發現了3株NDM-1基因陽性細菌(即超級細菌)。 自從8月國外報道有患者感染攜帶NDM-1基因細菌以來,中國有沒有“超級細菌”(Superbug)的問題就是公眾的關注焦點,直到此次公布之前一星期,中國的官方說法
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生物科學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的抗菌策略,通過阻止細菌的合作來削弱細菌。與抗生素不同,這種策略沒有耐藥性,因為不耐藥細菌的數量超過耐藥細菌。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傳統的抗生素殺死或減少單個細菌的活性。一些細菌對這些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
比非典、甲流還可怕?十年內無藥可治?容易擴散全球?最近,被部分媒體描述得可怕又致命的“超級細菌”成為熱議話題。 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NDM-1),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國至少造成5人死亡。在媒體和民眾表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世界上最具耐藥性、最能威脅人類健康的“超級細菌”列表“12強”,上“榜”的細菌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急需開發新型抗生素來應對。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布類似清單,意味著拉響了“超級細菌”警報。 “超級細菌”可怕之處并不在于它對人的殺傷力,而是它對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在世界衛生
新發現報道 1791年,離圣誕節僅剩20天時,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被細菌擊倒,留下尚未完成的《安魂曲》撒手人間。 那個冬天的維也納城,許多年輕男子死于與浮腫相關的疾病,莫扎特也不例外。逝世前他嚴重浮腫,竟至無法上床休息。一些當時的樂迷也記錄到,他全身浮 腫、背疼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曾披露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如今全球每年有70萬人死于超級細菌感染,23萬新生兒因此不治夭折,預計2050年,由于耐藥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000萬。近年來,由于抗菌藥物濫用,細菌耐藥問題在我國日益突出。細菌耐藥性一旦產生,抗菌藥物的作用就明顯下降。而隨著抗菌藥物的廣
細菌耐藥性是細菌對抗生素的相對的一種抗性。那么,細菌的耐藥性是如何形成的?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特聘專家周筱青在進行題為《細菌耐藥性和抗菌藥物》的講座時詳述了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兩種方式,并強調濫用抗生素可造成細菌耐藥性的發生。1996年到2000年5年間僅有6種抗生素問世,如何將現有抗生素合理應用
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教授拉爾森等人在《微生物》期刊上發表的《人、動物和環境耐藥基因組的結構與多樣性》一文,經國內媒體報道后引發關注。有媒體稱,該研究表明,北京霧霾中發現耐藥菌,相比他國樣本,北京霧霾中含有“最多種類的抗生素耐藥基因”,且北京霧霾是唯一“含有碳青霉烯類抗生素耐藥
養豬場污染鏈 為了讓豬長得快且貌似健康,過量的抗生素、重金屬進入了養豬場。這些錯誤溢出養殖業后,直接增加了人類食品安全和健康風險 一種新型污染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它產自養殖業,流到環境中,游離于各國現有污染物排放清單之外,卻給人類帶來真實的威脅。 一個中美聯合研究團隊調查了三個
當法國醫科學生歐尼斯特·杜徹斯尼和英國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相繼在1897年和1928年從霉菌中分離出了第一例抗生素——青霉素時,他們恐怕想象不到,在幾個世紀之后,這個重大的發現會對人類和一些動物造成嚴重威脅。 近期,英國政府發布報告稱,預計從現在起到2050年,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于
上個世紀初,世界上三分之一人死于肺炎、結核、腸炎及腹瀉。今天心臟病和癌癥成為人類的主要殺手,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的人數則不到4.5%。 這是人類應用抗生素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1]。而現在人類卻又走到了事情的另一個極端: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菌的出現及廣泛傳播。 一項世界規模的宏基因組研究顯示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出現的對大部分抗菌藥物耐藥的超級病菌在我國出現了。10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報告稱我國檢出3例超級細菌病例。3個病例來自寧夏和福建,其中一例因肺癌死亡。“超級細菌”的露面,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是怎樣一個病菌?為什么耐藥?什么人容易感染?老百姓如何應對、預防
對于嚴重細菌性感染(肺炎和腦膜炎)的患者而言,抗生素似乎是救命稻草,這種藥物對于細菌是致命性的,但有些細菌能夠通過衍生出一些耐藥機制來對抗這些抗生素的作用;如今科學家們并不清楚細菌如何安全地使用抗生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3日發布《生命征象》(Vital Signs)報告稱,在一項“噩夢細菌”的測試中,該機構發現200多種罕見的抗生素耐藥基因。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3日發布報告指出,該機構于2017年在美國的醫院和療養院中抽取5776株“噩夢細菌”作檢
目前兩患兒健康狀況良好,1名老年攜帶者死因主要為肺癌 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耐藥菌不會直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 10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通報了3例攜帶超級細菌的病例,其中1名老年攜帶者已經死亡,但其主要死因為晚期肺癌。 專家提醒民眾不必恐慌,超級細菌不會直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我國建立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03月22日,農業部發布關于征求《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函。該“意見稿”根據《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