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有關面粉增白劑的存廢紛爭最近有了新的進展。有媒體報道,最近在一次有關食品添加劑的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馮平透露,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委員會已經審查同意注銷過氧化苯甲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面粉增白劑。 馮平委員在接受中國之聲專訪時,也證實了全國食品添加劑委員會確實做出了上述決定。盡管正式叫停面粉增白劑尚需時日,但是從技術層面上已經說明,在面粉生產過程中,面粉增白劑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其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引入面風增白劑開始,有關其存廢的爭議就一直不斷,就連曾經親手將增白劑引入國內的中國糧食協會副會長王瑞元,竟然還發出“如果不禁增白劑,我死不瞑目”的呼聲。可是于此同時,反對禁止的聲音同樣不絕于耳。那么反對面粉增白劑的理由是什么?力挺增白劑又是什么原因?馬上連線中央臺記者楊鈞天。 主持人:面粉增白劑是80年代引入國內的,這么長時間,圍繞增白劑到底有哪些爭議? 記者:對......閱讀全文
12月15日,衛生部監督局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公開征求意見,公告稱將設1年的過渡期限,擬從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劑。 無法證明百分之百安全的面粉增白劑,已經用了20多年,其間,要求禁用的呼聲不斷。多家機構也通過實驗證明,面粉增白劑很難添加均勻,因此容易過量,危害人體健康。
面粉是人們的日常食品,然而不久前有媒體報道江蘇省如皋市一家食品添加劑公司在生產面粉增白劑時加入30%石灰粉,再次使增白劑的安全性問題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請關注――面粉中到底要不要添
自2011年3月1日,衛生部等多部門發出公告,從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增白劑,同時設置兩個月的合理過渡期。隨著這條法規的頒布,人們漸漸對面粉增白劑產生好奇,什么是面粉增白劑,為什么在要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劑?這兩個問題也許是人們問的最多的問題,下面,我們會科學合理地回答了以上
在食品常見的添加物中,有哪些是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的食品添加劑?哪些又是新的、尚存在爭議的添加物?有沒有根本就不允許添加的物質?對食品中隨處可見的防腐劑,如何進行監管? 對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食品專家進行了解讀。專家認為,目前引起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的,并非食品添加劑,而是禁止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比
一種在國人幾乎每天都食用的面粉中存在了24年的食品添加劑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在9月15日舉行的“食品添加劑標準制定與公共政策”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馮平透露,2010年7月衛生部辦公廳對“關于再次建議盡快出臺新的小麥粉國家標準”的提案答復中表示,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
面粉增白劑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主要有防腐劑類、甜味劑類、增稠劑類、著色劑類、懸浮劑類、穩定劑類、護色劑類等。其中面粉白度可以通過白度測定儀進行測定。面粉增白劑符合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它明確將過氧化苯甲酰歸為面粉處理劑類,規定其使用范圍
“撤銷面粉增白劑擬設一年過渡期”引起熱議。12月29日,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有關負責人向新京報回應稱,食品添加劑在限量內使用如有安全問題,衛生部會對其立即撤銷,但按標準使用面粉增白劑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擬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是必要的。 設過渡期限符合世貿規則 30日
長期以來,我國面粉生產行業使用增白劑,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劑是強氧化劑而不是食品。有關專家認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讓面粉的顏色越來越白,而長期食用,對人體的累積損害無法估量。多年來盡管專家、業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劑,但時至今日面粉增白劑仍然“我‘加’我素
面粉中不含三聚氰胺,卻發現有過量增白劑 毒牛奶事件后,人們在網絡上對所有含蛋白質的食品都開始心存疑惑,有的說面粉里摻了三聚氰胺,懷疑的理由是我國檢測蛋白質的方法是凱氏氮定法。某位飼料廠老板甚至好心地勸人別吃任何面粉制品,稱其熟知面粉行業的潛規則。 面粉乃國人主食,尤其是北方。面粉會不會陷入“三聚
中國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劑,已有二十多年。 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面粉添加劑,堅持禁用方認為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并以歐盟早已禁用為據。堅持使用方認為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為據反駁。 &nbs
它有著一個拗口的名字,叫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 主張禁用派認為,其破壞了面粉營養,含有致癌物質,應盡早予以取消。堅持使用派則認為,該增白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改善了面粉的質地,應繼續使用,這種論戰在過去的20多年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演一次。 9月中旬,主張禁用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又是一年“回眸”時: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分析測試百科網首先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愿您和您的家人甜甜蜜蜜,團團圓圓,開開心心! 面對各色元
食品添加劑無處不在,我們每天吃下的添加劑就達十幾種,但看著包裝袋上那些陌生的化學名詞,你是否一頭霧水?保持健康飲食的第一步,就從認識添加劑開始,認識我們身邊的十大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劑。 膨松劑 膨松劑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產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麥粉中,并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胚起發
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建議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即俗稱的面粉增白劑)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
又一場關于食品添加劑的爭論正在面粉行業上演,這背后既有商業利益的博弈,也有關于標準的重新考量。 昨日(9月21日),山東德州三家面粉廠聯合宣告抵制超量添加“面粉增白劑”。據報道,山東發達面粉集團負責人于明星在宣誓儀式上表示,面粉增白劑主要有效成分是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苯甲酰在達到對面粉增白
作為主食原料之一的面粉,其安全衛生問題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但近來,隨著“毒大米”、“毒茶”、“毒瓜子”事件出現后,“毒面粉”事件在全國各地也時有出現。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對北京、上海、廣東、河南等幾個 省市的小麥粉產品進行的國家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作為北方各省主要口糧的小麥粉的抽樣合格率僅
面食是中國十三億人口,特別是在北方地區人口一日三餐主食品種。我國城鄉估計消費面粉7000萬噸。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城市消費者直接采購面粉,自行制作面食的比例逐漸下降,作為面食的主要品種,如饅頭、面條的工業生產,其品種和數量將不斷增加,這是一種必然趨勢。為了滿足廣大消費
5月25日,被查封的鄭州市管城區北斗星食品廠。因涉嫌濫用添加劑,該廠被北京食品監管部門曝光。 北京5月21日曝光并下架的60種不合格調味面制品,主要涉及三宗“罪”:濫用甜味劑、超范圍使用防腐劑和超限量添加著色劑。而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介紹,60種面制品中,有35家企業生產的36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在購買面粉的時候,能夠通過感官進行判別的特性之外似乎也沒有什么購買標準了。又加上傳統的消費心理的影響,購買面粉的時候,總是比較喜愛粉色較白的面粉。其實,面粉的優劣標準除了面粉的白度外,更重要的指標時常被人們忽視。比如:含砂、含磁、脂肪酸值、面筋、粗細度、水分、灰分等。
很多年以來,我們在小麥的面粉選擇上都是以白度作為主要的參考標準的,我們在進行饅頭、水餃、面條等食物的加工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使用不同白度的面粉來進行,不同的成品對面粉的白度需求是不同的,我們針對其不同性,需要對面粉的具體白度數值有個初
小麥粉檢出增白劑、龍井茶中檢出重金屬鉛超標……近日,在安徽省食藥監局公布的抽檢信息中,多批次食品出現問題,涉及茶葉及其相關制品、糕點、糧食加工品、油脂及其制品四類。 據悉,不合格食品共有9批次,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微生物、農藥殘留、重金屬等超標以及違規添加等。 小麥粉檢出增白劑 由濉溪
前言: 面粉增白劑的主要原料是過氧化苯甲酰 ,學名叫稀釋過氧化苯甲酰,它是我國八十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并開始在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發生反應,釋放出活性氧來氧化面粉中極少量的有色物質達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加快面粉的后熟,同時生成的苯甲酸,能對面粉起
過氧化苯甲酰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并在面粉中普遍使用,被俗稱為“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水和酶的作用下,發生反應,釋放出活性氧來氧化面粉中極少量的有色物質達到使面粉增白的目的,同時生成的苯甲酸,能對面粉起防霉等作用。 近年來,是否允許在面粉中繼續使用“增白劑”,已成為爭論
前天上午,沙坪壩區要求嚴厲打擊5種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并曝光了濫用添加劑的內幕。 沙區公布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電話65368146,歡迎市民舉報,并表示所有查實的違法單位必須停業整頓,整改不達標的必須關閉取締,違法單位和個人必須處于經濟處罰,觸犯法律的必
6月4日9:00-17:20 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 主持人:關亞風研究員和陳彥長研究員時間報告題目報告人單位名稱08:30--9:00注冊報到09:00--9:20開幕式:1、主持人介紹出席論壇的院士和領導 &
【簡 介】 過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劑的主要成分。在小麥粉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 , 破壞了小麥粉中的營養成分 ; 其分解產物苯甲酸 , 在面粉中不具有防腐作用 , 卻能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國家已規定禁止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本速測盒廣泛應用于檢測小麥粉、各類面粉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