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Discover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診斷并監測膀胱癌的高靈敏性尿液檢測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對患者尿液樣本中的癌癥DNA片段進行分析來判讀結果的,研究者表示,這種針對膀胱癌的新型診斷技術重點對尿液樣本進行分析,尿液與膀胱腫瘤有著密切的關聯,而且膀胱腫瘤會向尿液中釋放一些DNA。
圖片來源:Mark Tuschman
膀胱癌是第六大常見的癌癥,每年在美國有超過8萬人被診斷為膀胱癌,當前膀胱鏡檢查是最準確的膀胱癌診斷技術,這是一種對膀胱組織可視化的侵入性手段,其能采集膀胱組織樣本進行分析,而另外一種方法則是通過細胞學檢測來尋找癌細胞,這種方法雖然是無創的,但其敏感性卻并不理想。
此前研究人員能通過利用一種名為Capp-Seq(癌癥個體化的深度測序手段)的技術來尋找患者機體血液中循環的腫瘤DNA片段;而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該技術進行修飾來將其應用于尋找患者尿液中的膀胱癌DNA片段,文章中,研究者對67名健康個體和118名早期膀胱癌患者進行分析,在其治療前或監測期間收集尿液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通過檢測尿液中的膀胱癌,他們就能有效識別出早期膀胱癌患者,這樣就能對患者及時進行治療了。這種新型檢測技術能準確識別出83%的早期膀胱癌患者,而當前臨床中的尿液細胞學檢測則僅能識別出14%的膀胱癌患者。
這種新型檢測技術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其還能幫助檢測膀胱癌患者在治療后疾病是否會復發,研究者Alizadeh表示,相比膀胱鏡檢查而言,他們能平均提前2.7個月檢測出膀胱癌的復發狀況;在這種新型檢測手段的幫助下,研究者們幾乎能夠檢測出所有復發性的膀胱癌病例,而且其敏感性是膀胱鏡檢查和細胞學檢查的兩倍。
研究者認為,通過在體液中而不是在血液中尋找癌癥DNA的手段或許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而這種新型檢測技術未來或許也能通過檢測唾液來診斷口腔癌,通過檢測腦脊液來診斷神經性癌癥,以及通過檢測痰液標本來診斷肺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徐濤課題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細胞與基因線路設計中心魏平課題組和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邱曉彥團隊合作,在Advanced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Nov......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研究,證明了“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ERBT)較傳統的“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能顯著減低患者膀胱癌復發機會。該研究表明,接受ERBT的病......
膀胱癌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之一,2020年全球約有57萬新診斷病例,20萬人死亡。近30%的BCA患者在最初診斷時存在肌肉侵襲性腫瘤和晚期。此外,這些患者的五年總存活率下降了60%,即使在進行標......
他澤司他讓小鼠膀胱中充滿了免疫細胞。當使用沒有T細胞的小鼠膀胱癌模型,他澤司他治療無效,這表明他澤司他主要是是通過激活免疫系統來發揮抗癌效果。膀胱癌(BladderCancer,BCa),是泌尿系統中......
日前,青島市首例膀胱癌光動力治療手術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泌尿外科中心順利完成。據介紹,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惡性程度較高且難以根治。光動力治療是一種醫治膀胱腫瘤的新手段,能對腫瘤病灶及術后殘存......
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丁琛團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侯英勇團隊和郭劍明團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葉定偉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趙健元團隊聯合,對1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進行了蛋白組、基因組、......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依據其發展進程,可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與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兩大類,初診患者中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約占75%。手術切除是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主要治療手段,術后常輔以膀胱......
兒童高級別膠質瘤(pHGGs,Pediatrichigh-gradegliomas)包括多形性膠質細胞瘤(GBM)和擴散型內因性腦橋神經膠質瘤(DIPG,diffuseintrinsicpontine......
膀胱癌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其發病率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第9位,在泌尿系統腫瘤中更是高居第2位,每年新發病例達40-50萬例。7成以上的新發膀胱癌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死亡率相對較低。......
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gen)與安斯泰來(Astellas)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抗體偶聯藥物(ADC)Padcev(enfortumabvedotin)治療尿路上皮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