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今年4月的《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論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發酵。記者注意到,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機構的處理。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形成明確處理意見的76篇論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單位已經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正在抓緊履行相關程序。
8月31日,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同時出臺對醫院員工中涉及《腫瘤生物學》撤稿論文涉事作者的處理決定,包括取消主任醫師職稱資格、給予行政警告、進行科研誠信誡勉談話等懲罰舉措。
其中,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在其官方網站刊發的處理決定中,包括取消兩名第一作者主任醫師資格,追繳發放的論文獎勵,黨內警告處分;進行誠信誡勉談話,記入誠信信用信息系統;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全院通報批評等。
作為作者單位,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在撤稿事件中先后在6篇文章中出現,包括:第一作者單位兩篇、共同通訊作者單位1篇、非主要作者單位3篇。
據了解,5月8日,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院長辦公會議通過對《腫瘤生物學》撤稿論文涉事作者處理決定:一是全額收回已發放論文獎勵;二是取消相關人員兩年內醫院年度考核評優資格;三是取消研究生導師兩年內研究生導師申報及研究生招生資格;四是建議山東大學對相關研究生作出相應處理;五是對相關人員給予全院通報批評。目前這些處理決定已全部落實。
除山東兩所醫院外,全國各地有多家醫院及高校已對涉事作者進行處理,所涉及處理方式程度不一。
譬如,有4篇論文的署名作者為醫院員工的臺州市立醫院在處理決定中永久取消其中一人申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資格。
9月12日,華東師范大學公布撤稿事件處理決定,解除與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盧金逵的聘用合同;將其學術不端行為記入科研誠信信用信息系統;追回其利用撤稿論文獲得的校級科技獎勵獎金等。
8月31日,紹興文理學院公布處理決定,免去涉事教師陳佳玉的醫學院基礎醫學部主任職務,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資格1年,并記入科技部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數據庫。
據了解,在此次撤稿事件處理過程中,《科技部辦公廳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對集中撤稿論文涉事作者處理指導意見的函》這一文件成為多家醫院及高校出臺相關處理意見的重要依據。
該文件于6月14日印發,對涉事論文作者的處理尺度和政策界限作出相關規定,包括對論文造假等行為的認定,對違規行為的分類處理與責任追究。
具體而言,對違規行為的分類處理與責任追究的相關規定中,分列了11種情形并詳細規定相應處理辦法。
譬如規定,論文作者向“第三方”購買學術論文、委托“第三方”代寫學術論文或者以語言潤色名義修改實質內容的,取消其晉升職務職稱、申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等資格5~7年;情節嚴重的,永久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等資格。同時,記入科研誠信和其他領域信用信息系統。
發生在今年4月的《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論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發酵。記者注意到,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機構的處理。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形成明確處理意見的76篇論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
近日,中國學者被大規模撤稿事件有了新進展。集中撤銷107篇中國作者論文的國際期刊《腫瘤生物學》今年7月起將不再被SCI收錄。至此,撤稿事件的兩大“主角”都被處理,事件似乎可以畫上一個句號。然而,中國論......
——學術期刊集中撤稿事件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京召開2017年7月27日下午,《腫瘤生物學》集中撤稿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科技部召開。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衛生......
近日所發生的107篇中國作者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作為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此次的107篇論文被撤銷的原因在于一些“論文黑中介”在推薦評審專家時,將專家的郵箱“偷梁換柱”,從而炮......
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一次性撤銷旗下雜志《腫瘤生物學》從2012年至2016年發表的來自中國的107篇文章。據統計,這些論文涉及77家單位,包括復旦大學、浙......
近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大幅增長。然而,國外期刊撤稿事件頻發,也將矛頭直指國內第三方機構提供種種論文服務的灰色產業鏈。第三方機構提供的學術論文潤色、代投、代寫等服務涉及怎樣的......
2015年,中國學術界接連經受了三次撤稿風波。一次是3月份,英國BMC出版社撤回43篇論文,其中有41篇出自中國學者之手。第二次是8月份,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已經發表的來自中......
2015年3月2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BioMedCentral(簡稱BMC)宣布撤銷旗下12種期刊43篇論文,其中41篇是中國作者的論文,撤稿主要原因是發現第三方機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