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紫萁科植物的礦化根莖化石因保存有大量解剖構造和系統發育信息而備受關注,對深入研究真蕨植物多樣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棟研究團隊對產自遼西中侏羅統保存有解剖構造的紫萁科礦化根莖標本進行了系統研究。繼2013年報道具有同質硬化環的北票阿氏莖(Ashicaulis beipiaoensis)后,該團隊又在相同產地和層位發現了另一種新的紫萁科根莖化石—似普拉姆阿氏莖(Ashicaulis plumites sp. nov.)。最近,國際學術刊物《植物研究雜志》發表了這項由王永棟研究員和南京古生物所畢業的田寧博士等團隊成員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化石標本保存為近圓柱狀的礦化根莖,由髓、木質部圓筒、皮層及葉柄基外套組成。髓部同質,木質部圓筒由近20個木質部束組成,原生木質部叢為中始式,外韌網管中柱,具明顯完整葉隙;具有分內、外兩部分皮層和不定根。該種化石具有典型的異質葉柄基硬化環,其硬化環遠軸端具厚壁纖維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球已知紫萁科Ashicaulis屬具異質硬化環的種迄今共發現6個(含該新種在內)。其中有4個種報道于中國遼西地區,而其它均產于南半球且多以同質硬化環為典型特征,因而中國遼西的化石顯示了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該新種另一顯著特征是其葉柄基維管束凹面內具有一特化的厚壁組織塊,其近軸端存在顯著突起,在葉柄基末端其橫切面呈傘狀或蘑菇狀。這一特征與產自北美古新統的普拉姆紫萁Osmunda pluma Miller頗為一致,二者在其它解剖特征上亦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顯示出它們具有較近的系統學親緣關系。該新材料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我國中生代紫萁科根莖化石的屬種類型多樣性,為探究紫萁科植物的宏演化過程提供了新的化石證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發展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知識創新交叉合作團隊項目等共同資助。

      論文信息:Tian, N., Wang, Y.D.*, Philippe, M., Zhang, W., Jiang, Z.K., Li L.Q., 2014. A specialized new species of Ashicaulis (Osmundaceae, Filicales) from the Jurassic of Liaoning, NE China.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127: 209-219 (* corresponding author).

      

    似普拉姆阿氏莖(新種)橫切面解剖特征

      

    似普拉姆紫萁阿氏莖(新種)異質葉柄基及硬化環特征

      

    似普拉姆阿氏莖(新種)葉柄基及維管束特化厚壁組織示意圖

    相關文章

    化石掃描揭示古生物重要生長信息

    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對化石牙根中的生長環進行成像。圖片來源:《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科學進展》雜志最新發表了一項研究,揭示了早期哺乳動物在漫長“生命史......

    陜西漢中發現保存完整的大熊貓化石

    近日,在陜西漢中境內一處溶洞內,科研人員發現了一具較為完整的大熊貓化石。綜合頭骨形態、牙齒結構特征及矢狀嵴發育程度等因素,專家初步判斷該大熊貓可能為成年雌性個體,保存的完整程度在國內較為罕見,具有很高......

    喜歡恐龍到研究恐龍他本科主動延畢,博士提前畢業

    學科交叉,是當今科學發展之肯綮;科普傳播,則是當今科研工作者們的第二使命。而這,正是國科大2024屆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博士畢業生余逸倫這多年來的兩面。在國科大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距今約1.66億年恐龍化石!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

    重慶恐龍屬種又上新,化石距今約1.66億年!日前,科考人員在云陽普安恐龍化石墻中發現一種新屬種恐龍,并將其命名為“朐忍渝州龍”,這也是重慶發現的最早新蜥腳類恐龍。至此,在云陽發現并命名公布的新屬種恐龍......

    新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古人類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在中國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丹尼索瓦古老型人類(夏河人)研究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對白石崖溶洞遺址發掘出土的2500余件動物骨骼進行傳統動物考古學和古蛋白組學分析,特別對其中......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裂齒魚類化石距今2.49億年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光輝研究員6月23日透露,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最近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約2.49億年灰巖結核地層中,研究發現一種新的裂齒魚類,將其......

    400多枚!我國發現1.2億年前恐龍足跡化石群

    近日,研究人員在云南省祿豐市恐龍山鎮梨園村發現數量眾多的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現場測定地層年齡顯示,恐龍足跡所在巖石層距今雖然已經超過1.2億年,但現場很多足跡保存卻依然十分清晰。這些恐龍足跡化石最......

    中外科研人員破解諾氏駝基因之謎

    中新網武漢5月16日電(王俊芳)中外科研人員通過對已滅絕諾氏駝的化石材料開展古基因組研究,破解了諾氏駝基因之謎,并發現歐亞大陸雙峰駱駝不同物種在地質歷史時期存在廣泛的基因流動,其演化歷史比學界已有認知......

    撞臉巧克力脆筒3.1億年前鱗木類化石長這樣

    近日,在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城區水泉溝村及郊區蔭營鎮一帶的3.1億年前木化石群發掘現場,科考人員發現大量鱗木類化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觀察、分析和研究,確定這是目前我國古生物化石發......

    距今3.3萬至2.3萬年!新研究為柳江人定年

    柳江人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于1958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市通天巖洞發現的早期現代人化石。但關于其生存年代,卻一直模糊不清——6.7萬年前?13.9萬至11.1萬年前?或更久遠的15萬年前?由我國科學家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