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6月10日報道,阿根廷科學家9日宣布,他們利用人類基因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頭可產人奶的轉基因牛。 阿根廷國家農業科技研究所稱,這頭被稱為“羅西塔ISA”(Rosita ISA)的轉基因克隆牛,是世界上第一頭融合了人奶蛋白質基因的牛,可以生產人奶。“羅西塔ISA”出生于4月6日,它出生時體重達45公斤,大約是普通澤西奶牛的兩倍。阿根廷全國農業科技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稱,當“羅西塔ISA”成年后,它產出的奶將與人類母乳相同。 阿根廷科學家稱,他們培育這種轉基因牛,是為了增加牛奶的營養價值,使牛奶具有和母乳相同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保護嬰兒的健康。 ......閱讀全文
一、克隆的早期研究 克隆一詞是英文單詞clone的音譯,作為名詞,c1one通常被意譯為無性繁殖系。同一克隆內所有成員的遺傳構成是完全相同的,例外僅見于有突變發生時。自然界早已存在天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克隆,例如:同卵雙胞胎實際上就是一種克隆。然而,天然的哺乳動物克隆
一、克隆的早期研討 克隆一詞是英文單詞clone的音譯,作為名詞,c1one通常被意譯為無性繁衍系。同一克隆內一切成員的遺傳構成是完整相同的,例外僅見于有突變發作時。自然界早已存在自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克隆,例如:同卵雙胞胎實踐上就是一種克隆。但是,自然的哺乳動物克隆的發作率極低,成員數
一、克隆的早期研討 克隆一詞是英文單詞clone的音譯,作為名詞,c1one通常被意譯為無性繁衍系。同一克隆內一切成員的遺傳構成是完整相同的,例外僅見于有突變發作時。自然界早已存在自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克隆,例如:同卵雙胞胎實踐上就是一種克隆。但是,自然的哺乳動物克隆的發作率極低,成員數
一種生物(通常是老鼠),將外來基因轉入其體內成為其基因組的一部分。引入的基因先被分離出來并設計使其攜帶適當片段。然后將這段基因注入受精卵,方法如下:對一只雌老鼠注射激素使其產生大量卵;讓一只雄老鼠與其交配使部分卵受精;將這些卵收集起來,在其卵裂前注入外來基因物質。這些卵被移植入另一個雌性體內,在那里
七、桿狀病毒表達載體的新一代昆蟲細胞宿主最早的鱗翅類昆蟲細胞的遺傳轉化技術出現在1990年(Jarvisetal.,1990)。那時,研發該技術的初衷在于構建一個穩定轉化的昆蟲細胞系,它旨在能夠持續生產目標重組蛋白而無需使用桿狀病毒進行感染。然而, 構建這個生產用細胞系所用的載體及方法也為構建具有新
實驗步驟 一、桿狀病毒表達載體 最簡單的經典桿狀病毒表達載體是一個重組的桿狀病毒,其基因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為編碼目標蛋白質的dDNA,在多角體蛋白啟動子控制下進行轉錄。這個嵌合的基因由多角體蛋白啟動子和外源蛋白編碼序列組成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
根據轉基因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為更廣泛地凝聚和整合國內優勢力量,進一步推進各項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現安排一批重點課題,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支持的方式遴選承擔單位。 一、申報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報內容必須在指南范圍之內,超出指南范圍的不予受理
乳腺生物將所需目的基因構建入載體,加上適當的調控序列,轉入動物胚胎細胞,使轉基因動物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所需要藥用蛋白。從融合基因轉入胚胎細胞到收集蛋白質有一個過程,包括胚胎植入、分娩和轉基因動物的生長。轉基因動物從出生到第一次泌乳,豬、羊、牛各需12、14、16個月;并且只有雌性動物泌乳且不連續,一般
將所需目的基因構建入載體,加上適當的調控序列,轉入動物胚胎細胞,使轉基因動物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所需要藥用蛋白。從融合基因轉入胚胎細胞到收集蛋白質有一個過程,包括胚胎植入、分娩和轉基因動物的生長。轉基因動物從出生到第一次泌乳,豬、羊、牛各需12、14、16個月;并且只有雌性動物泌乳且不連續,一般可持續2
將成為代孕母牛的安格斯牛 北京農學院近日從澳大利亞買入50頭14個月大的安格斯母牛。今年夏秋之際,它們中的一部分將成為第二代轉基因克隆肉牛的"代孕母牛".而第一代轉基因克隆肉牛"萌萌"和"妞妞"如今已經18個月大,長成了1000多斤的大牛。 昨天,記者在北京農學院(以下簡稱北農)位于
多年來,培育轉基因三文魚的公司一直試圖將其引入美國市場。圖片來源:AquaBounty Technologies 幾周之后,生殖生物學家Charles Long將從美國得克薩斯州前往巴西圣保羅,尋找愿意接受其基因編輯牛研究的合作者。他不太情愿將該項目從位于得州農工大學卡城分校的實驗室搬走。20年來
2011年1月22日,德國柏林,超過1萬人加入游行隊伍,抗議轉基因種子的使用。在“食品安全”的大旗下,本來互不相干的農民、商人、環保人士等各色人等,攜手掀起了反對轉基因的新高潮,而且一浪接著一浪。(CFP/圖) 在有關轉基因的爭論中,最常見也是最方便的話題就是“食品安全”。這一旗幟爭論雙方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術,將外源基因轉移到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物種中,從而改造生物的遺傳特性,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的目標轉變,由這些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作物馬鈴薯問世以來,目前各國已經試種的轉基因植物超過4500種
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細菌基因工程、細胞基因工程、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的出現之所以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是因為它克服了前兩者的缺陷,即細菌基因工程產物往往不具備生物活性,必須經過糖基化、羥基化等一系列修飾加工后才能成為有效的藥物,而細胞基因工程又因
10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今后,網上銷售食品也必須實名認證,如出現問題,第三方平臺將被“連坐”;六類危害食品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最高罰款可達到貨值金額30倍等,均為此次新食品安全法的亮點。 昨日,記者從武漢市食藥監局獲悉,新法實施后,武漢還將給食品企業建“信用檔案”
昨日(8月13日),北京農學院綜合實驗基地,一工作人員正在給克隆牛“京秦1號”喂奶。“京秦1號”喝的是惠氏奶粉,3個月費用需要7000元左右。 不久的將來,市民有望吃到經過轉基因克隆出來的優質牛肉。昨天(8月13日)來自北京農學院的消息,經過3年試驗,兩頭轉基因“克隆牛”誕生。
發展階段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細菌基因工程、細胞基因工程、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的出現之所以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是因為它克服了前兩者的缺陷,即細菌基因工程產物往往不具備生物活性,必須經過糖基化、羥基化等一系列修飾加工后才能成為有效的藥物,而細胞基因
據美國雜志網站報道,長期以來人類已經幾乎改造了所有未他們提供食物的植物和動物,但采用的是傳統的育種方法。而借助基因工程技術,將基因在不同的活體生物之間相互遷移植入的做法則讓人們感到對未來的疑惑。 而這正是大約兩周前在法國發生的事:一頭經過轉基因改造,旨在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的綿羊產下的后代被推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長期以來人類已經幾乎改造了所有未他們提供食物的植物和動物,但采用的是傳統的育種方法。而借助基因工程技術,將基因在不同的活體生物之間相互遷移植入的做法則讓人們感到對未來的疑惑。 而這正是大約兩周前在法國發生的事:一頭經過 轉基因改造,
轉基因鱒魚(圖片提供:Terry Bradley)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美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數百條轉基因虹鱒魚。通過植入新的基因,這些轉基因魚擁有“6塊腹肌”以及更為發達的“肩肌”。研究人員表示,在選美比賽中,轉基因虹鱒魚不可能獲得任何名次
在不久前上映的美國大片《遺落戰境》中,由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克隆人在發現自己的身份后,奮起反抗外星人,最終獲得勝利。 緊接著,電影《侏羅紀公園》再次講述了科學家利用DNA技術復活恐龍卻遭遇瘋狂獵殺的故事。 兩部大片不僅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再度激起了人們對克隆技術的濃厚興趣。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地培育出具有增加抵抗牛結核病能力的奶牛。相關研究結果于2017年2月1日發表在Genome Bi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 Cas9 nickase induced gen
通過數十年的選擇性育種,比利時藍牛(Belgian Blue cattle)現在成為了一種可為人們提供異常大量昂貴牛瘦肉的強壯動物。現在,由來自中國和韓國的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說,采用一種更快速的方法他們構建出了與之相當的“健美豬”。 不同于常規的基因改造技術將來自一個物種的基因移植到另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最近,農業部批準三種新品種轉基因大豆進口,引起了國人高度關注。澳洲是農業大國,又是對食物檢疫非常嚴格的國家,對于轉基因食物,他們是這樣做的:禁止出售新鮮的轉基因食物,凡是有機食品不允許使用轉基因材料,只有轉基因棉花和油菜籽可作商業種植…… 什么是轉基因食物 長久以來,人類運用雜交選育
登陸幾乎所有反對轉基因生物(GMO)的網站,你都會發現聳人聽聞的文章標題。這些文章渲染轉基因食品的危害,聲稱它們殺死了農場和實驗室里的豬牛羊!而人類就是下一個受害者! 在熱門的反轉基因網站AlterNet上,有一篇文章高呼:“孟山都(Monsanto)的轉基因飼料導致動物患上了可怕的疾病。”該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了其開展的一項關于轉基因的調查報道,認為關于轉基因作物的爭論忽略了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美國和加拿大的轉基因沒有降低化學除蟲劑的使用量,也未顯著提高糧食產量。 該報道指出,與西歐現代化程度相當的法國和德國等地區相比,美國殺蟲、殺菌農藥減幅不及法國,而除草劑用量卻顯著上升。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了其開展的一項關于轉基因的調查報道,認為關于轉基因作物的爭論忽略了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美國和加拿大的轉基因沒有降低化學除蟲劑的使用量,也未顯著提高糧食產量。 該報道指出,與西歐現代化程度相當的法國和德國等地區相比,美國殺蟲、殺菌農藥減幅不及法國,而除草劑用量卻顯著上升
當前,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迅猛,正在推動育種技術全面升級,引領生物種業發生重大變革,在保障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3月26日,在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農業生物技術科學傳播平臺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的轉基因科技創新與科學傳播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