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會考慮用最佳的方式去呈現作品,但是會考慮用怎樣的方式更能獲得REF的青睞。 兩年前,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學者遭遇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他們每人必須提交四份在過去幾年中發表的最好的研究作品,之后等待數月。在這期間,由其同行組成的小組(至少包含一名來自外校的學者)將評判他們的研究質量。研究未能通過評估的學者將被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包括來自一個更有經驗的同事的指導,提前開始一個即將來臨的休假,或暫時離開教學崗位等。 蘭卡斯特大學開展這樣的活動,并不只是為了確保研究人員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這類評估是為卓越研究框架(REF)作準備。REF將于2014年啟動,它將取代現行的大學科研評估(RAE)模式,成為英國用于評價大學學科科研質量及選擇性地分配高等教育科研機構研究經費的主要辦法。 在大學內實行評估是為了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開展科研活動,蘭卡斯特大學副校長(主管科研)Trevor McMillan說道。 面臨壓力......閱讀全文
中國已經到了需要建立起公正、合理、透明的科研評價體系的時機 “國家投入科研經費,不僅要求出科研成果,也要求出一批在國際上被認可、在具體領域成為權威的科學家。這就要求我們的科學家要做深入的研究,做出原創性、突破性的成果,對所在領域產生持久、深刻的影響。科學家不應被評估體制逼迫著大躍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以下簡稱“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
7月3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以下簡稱“三評”)
科研人才“帽子疊加”、評價標準“一刀切”、科研機構職能定位不清、缺乏法人自主權……這些近年來在科技界飽受詬病的問題有望很快得到解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深化科技評價制度改革進行了具體部署。 科技部政策法
李曉軒(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管理創新與評估研究中心主任):在現有的評價體系下,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科研人員特別忙碌 庫爾特·維特里希(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現有的科研評估體系,對已有的結果強調太多,這使很多已有過一些成
圖一 四校人均期刊論文的數據趨勢(1993—2013年)圖二 四校國際語言和母語期刊論文的比率趨勢(1993—2013年) *美國案例大學以英語之外的國際語言與英語期刊論文之比進行趨勢統計。 【前沿關注】 編者按 全球大學排行榜和科研評估體制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但是這對孿生評價系統如何影
據教育部學位中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CFP 【爭鳴與探討】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方案中的科研評價部分,特別是“A類期刊”的增列與取消,一時成為熱議話題。事實上,科研評價是世界性難題,最近幾年,國際學術界提出了科研評價方面的兩個“宣言”——“萊頓宣言”和“舊金山宣言”。放在世界的范圍內,如何看待這次學科評估中某些新鮮嘗
最近,有關部門下決心破除“唯論文”頑瘴難疾,打出一套組合拳,發布一系列文件,改革科技評價體系中備受詬病的論文“SCI至上”,為此,傳統的科研資源分配方式也面臨重大轉變... 破“SCI至上”,科研資源配置方式面臨重大轉變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五部門發文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專項行動。 長期以來,“四唯”做法在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等各種科研評價活動中層出不窮,導致學術界風氣浮躁,急功近利現象盛行。可以說,“四唯”(以
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教師[201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破
四川的“土黃瓜”如何消除苦味?懼怕低溫和弱光的茄子,如何學會抵御寒冷?……要解決蔬菜的這些缺陷,可從它們的遺傳基因入手想辦法。 蔬菜種質與品種創新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現并找出蔬菜存在的品質缺陷,通過重新組合優質基因,讓四川蔬菜發育成“更好的自己”。近10年來,實驗室育成黃瓜、南瓜、辣椒
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論文成為唯一的科研評價指揮棒。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要取得突破,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等“硬件”支撐,更需要制度等“軟件”保障。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對科技創新高度重視,經費投入穩步增加、儀器設備更新換代,我國科技“硬件”條件得到很大改善。而“軟件”環境改善則相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科研誠信是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對《關于完善高校學科評估制度,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提案》 的答復,其中透露了有關第五輪學科評估的重大變革。 教育部在提案答復中稱,學科評估堅決破除“五唯”頑疾。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片面做法。評價科研
7月31日,科技部官網公布《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規定適用于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開展有關科學技術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的處理,具體包括:受托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科學技術活動實施單位、科學技術人員、科學技術活動咨詢評
打破人才評價唯論文、唯職稱、唯獎項傾向,不能簡單以學術頭銜配置學術資源,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再次明確了一系列改進人才評價的具體措施。 自2016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SCI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曾經困擾眾多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這些指標將被更加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替代——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要破除論文“SCI至上”。 “近年來,SCI論文及相關指標已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了《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為此,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圖片來源于網絡 1.問:請談談文件的出臺背景。 答:首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要扭
近日,中國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治理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并出臺規范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的10條意見和措施,其中
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使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不將論文、外語、專利、計算機水平作為應用型人才、基層一線人才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對科研不端行為零容忍,完善調查核實、公開公示、懲戒處理等制度……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
“《意見》道出了科研人員的心聲,對科研機構五年一評,將大大減輕我們的負擔,有助于潛心科研,激發創新。”看到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電話那頭,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副研究員米磊難掩興奮。 作為一線科研人員,米磊深知,一年一度的科研評價
中國可以受益于重新考量評價和資助青年科研人員的方法,這一觀點今天發表在《自然》雜志(Nature)有關中國科研評估環境的專刊上。該觀點性文章的作者中國青年學者王傳超強調說,中國有必要與其它國家一樣,為新畢業的博士生提供資金和機會,以免青年科研人員外流、長期留在國外或完全脫離科研界。 本期標題
湯森路透旗下的信息科技業務,最近以35.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Onex Corp和霸菱亞洲投資公司。這個消息旋即在中國學術界引起極大關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的SCI(科學引用目錄,Science Citation Index)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SCI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攜手麥克米倫科學與教育集團日前在滬舉辦2014科研評估體系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圍繞“科研評估與國家創新競爭力”這一主題,探討了全球和中國的科研評估體系、方法、經驗和挑戰。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庫爾特·維特里希博士以及來自中國、英國、日本等國的100多
近日,《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提出了一系列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務實舉措,引起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重點和社會關切作了解讀。 深化“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介紹,由于“
近日,《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提出了一系列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務實舉措,引起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重點和社會關切作了解讀。深化“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介紹,由于“三評”
為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國務院日前發布《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 該文件中明確了適用范圍:科研設施與儀器包括大型科學裝置、科學儀器中心、科學儀器服務單元和單臺套價值在50萬元及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等,主要分
伴隨著科研競爭的日益激烈,如果你正在獲取tenure職位、獲得基金、評上國家獎或是當選院士的道路上,那么你的一篇最新得意之作發表在哪家期刊比較好呢?論文發表后能否得到較大的認同度和傳播率呢?如果你面臨著科研選題,哪些期刊的研究情報才是最值得信賴的研究動態呢?一個可供你參考的答案那就是“期刊引證報
近日,高校科技評價改革試點單位上海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和廣東省教育廳相繼研究或出臺政策,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科研分類評價體系,以質量和實際貢獻為導向,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促進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 上海市教委發布《關于推進上海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分類評價的指導意見》,今后上海高校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