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細毛羊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守仁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37.shtm......閱讀全文
“中國細毛羊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守仁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37.shtm
“中國細毛羊之父”劉守仁:天山腳下育良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049.shtm
追記“中國質量管理之父”劉源張院士
“劉先生一輩子沒有多少論文,他把最好的論文都寫在了企業里;他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研究成果和百萬個企業的成長緊密相連;今天中國制造能在國際上撐起一片天空,劉先生功不可沒。” 追憶有“中國質量管理之父”之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源張,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
呂達仁劉毅劉宇:追蹤碳足跡
呂達仁院士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和外國專家交流 資料圖片 CFP 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各國艱難地通過了《巴黎協定》。中國在其中的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好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氣度。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曾說:排放權就是發展權。中國既要負責任,也要爭取平等合理的發展權。 最有
大連化物所劉中民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我所劉中民研究員名列其中。名單中共有70名新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有9人當選。 劉中民長期從事煤化工領域應用催化研究與技術開發;針對煤化工平臺產品甲醇的轉化利用,研制了甲醇制烯烴催化劑,開發了密相循環流化床工藝,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做中國人自己的測繪儀器
“做市場需要的研究” 從正射投影儀到解析測圖儀,再到數碼航射儀,在大學同班同學、兩院院士李德仁看來,劉先林的每一次成功靠他的智慧和勤奮外,還得益于他結合行業需求做研究的準則,從一開始就注重基層的需要。劉先林不贊成應用性研究單純追求填補空白,他更注重科研成果為國家建設服務。“創新要緊密
白衣執甲 守“健康中國”
核酸檢測點、發熱門診、隔離病區、重癥監護病房……初夏的北京,10萬多名護士堅守“戰疫”一線,為挽救患者生命、護佑人民健康沖鋒在前。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一群人,也是人生老病死整個過程的見證者。目前,全國注冊護士總數已經突破500萬人。隨著大眾對護理服務要求和需求的提升,護理事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官宣!中國工程院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一覽
日前,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含學部主任、副主任)等名單。 詳細情況如下: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第十一屆常委會成員名單 學部主任:張 軍 副主任:陳學東、邱志明、樊會濤 成員:陳學東、鄧宗全、樊會濤、馮煜芳、侯 曉、蔣莊德、李 駿、邱志明、孫 聰、王振國、夏長亮、楊德森、尤
劉志仁教授Nature子刊開發抗癌新武器
由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的一種蛋白可以有效地靶向與許多疾病相關聯的一種細胞表面受體,顯示出治療包括癌癥在內一系列疾病的潛力。研究結果顯示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劉志仁(Zhi-Ren Liu),劉教授
記新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中民
【人物檔案】劉中民,1964年9月生,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2015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中民長期從事應用催化研究,在應用催化領域,尤其是甲醇制烯烴技術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20多年來,劉中民先后培養博
中國工程院公布新修訂的《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工程院章程?(2018年5月30日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修訂)??第一章??總則?第一條??中國工程院(以下簡稱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由院士組成,致力于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第二條??中國工程院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逝世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享年98歲 錢學森 資料圖片 享譽海內外的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錢學森,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逝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今天上午去世,享年95歲。中國稀土之父 徐光憲 出生于1920年的徐光憲1944年畢業于交通大學化學系;1946年任交通大學化學系助教;
王守仁捐出100萬元教學獎獎金 支持南大外院發展
12月15日,南京大學收到了一筆特殊的100萬元捐款。這是今年10月該校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王守仁獲得的第三屆杰出教學獎的獎金。王守仁心系南大,感恩母校,將獎金全額捐贈給南大,支持外國語學院的建設與發展,也是為即將迎來的百廿校慶盡一份力量。 第三屆杰出教學獎是王守仁繼獲得“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
科學中國人2008年度人物日前在北京揭曉
科學中國人(200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暨2009中國科技與經濟論壇在京隆重舉行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景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陳傳宏,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等為獲獎者頒獎。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始于2002年。本屆評選以責任感、創新力、推動力為評選標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探索宇宙起源、天地起源和生命起源,它實際提供了一個極端物理條件的太空實驗室。”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癥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 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在
院士專家縱論超級稻發展戰略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沈陽農業大學承辦的“中國粳稻發展戰略暨超級稻20周年”研討會在沈陽農業大學舉行。會議期間,多位院士專家作了16場學術報告,總結超級稻研究推廣經驗,分析超級稻研究推廣面臨的挑戰,探索超級稻研究發展的方向和戰略。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表示,中國是世界上開展超級稻育種研究較
“中國試管羊之父”旭日干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和內蒙古大學有關部門證實,被譽為“中國試管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內蒙古大學原校長旭日干因病醫治無效,于24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旭日干,家畜繁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專家。1940年8月24日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蒙古族。1965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生物系,1984年
追憶中國色譜之父盧佩章
他是我國第一臺體積色譜儀的設計者;他開創了中國色譜科學……他就是我國著名分析化學家、中國色譜分析的先驅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盧佩章。 近日,這位“中國色譜之父”揮手告別,享年92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氣相色譜研究還是空白。 色譜是一種物理化學分析方法,在工農業生產、進出口貿易、國防、科研
姚守拙:“守”得真誠,“拙”得可敬
“守”得真誠、“拙”得可敬。這是人們對一位湖大老教授,中科院院士、農工黨湖南省委原主委、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姚守拙的評價。 1936年,姚守拙出生于上海松江縣。日本人的槍炮聲、轟炸聲是他搖籃里可怕的夢魘。祖父被日本人殺害的慘痛是他一輩子負在身上的棘條。家仇國恨讓他從小就在心靈里深深扎下了立志
今天,我們一起追星!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縱觀時間長河,一代代為我國科技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功勛人物,始終將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在民族復興偉業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每一個偉大的名字都如同一顆閃耀的星,閃耀在新時代的蒼穹。今天,讓我們一起追星!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謝絕“中國光學之父”稱謂
第一次見到王大珩先生是在2007年春節前。那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任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率領中科院院士工作局一班人探望先生,記者得以有機會隨行報道。 其時,先生已過90歲,離休已多年。 一行人來到北京中關村黃莊中科院小區先生家,先生的女兒早已等候多時,先生尚在自己房間。不一會
中國工程院送別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上午10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銘德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前往送別。 銘德廳內,哀樂聲聲,袁隆平遺像懸掛大廳中央,李曉紅、鄧秀新神情悲痛,緩步來到袁隆平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袁隆平的遺體三鞠躬,
基因組編輯技術讓新疆細毛羊“天賦異稟”披上彩色外衣
天生原本應該是白白的小羊羔,如今一出生卻與眾不同:兩只毛色純黑,頭頂部有白色斑點;兩只毛色黑白相間像大熊貓的外衣;還有一只毛色是棕白相雜。 它們的“天賦異稟”來源于新疆畜牧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明軍課題組的基因組編輯技術。 7日,新疆畜牧科學院院長王力儉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利用基因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中國有能力飛得更遠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有“嫦娥之父”之稱的歐陽自遠25日在江西南昌表示,中國應該飛得更遠,也有能力飛得更遠。 當日,以“中國航天,探索宇宙”為主題的青云·墨子論壇在江西南昌市青云譜區舉行,歐陽自遠、龍樂豪、鄭永春、龐之浩4位知名院士專家齊聚于此,共話中國航天深空探測。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退休 從醫70年
97歲“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近日院士退休,從醫70年,救治1.6萬肝膽病人,他說:“只要病人需要,我隨時可以投入戰斗!” “現在看來,回國,學醫,參軍,入黨,這四條路的正確選擇才讓我能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慶幸自己的選擇,也永遠感激黨和國家,感謝部隊這個大家庭對我的教育培養。”
“中國手外科之父”王澍寰院士逝世
被譽為“中國手外科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名譽院長王澍寰因病醫治無效,于2013年10月8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89歲。 據介紹,王澍寰院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59年,他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手外科。王澍寰院士在我國最早以家兔斷耳再植等方式開展了直徑1
中國科學院姚守拙院士考察聚光科技
5月30日,中科院院士、分析化學家姚守拙蒞臨聚光科技考察訪問。在產品規劃部副總監聞路紅博士的陪同下,姚守拙院士先后參觀了公司展廳、生產線和研發實驗室。聞博重點介紹了聚光科技針對環境監測、食品安全領域研發的便攜式GC-MS產品。 姚守拙院士對聚光科技過去9年發展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雙
中國工程院院士鄒競逝世
我國感光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鄒競,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鄒競,1936年2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畢業于蘇聯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獲工藝工程師學位。曾任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兼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
中國工程院把脈中國能源“金三角”
8月29日,由中國工程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攜手開展的《能源“金三角”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在銀川舉行。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建華,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發布會后,李建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會見了周濟一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中國科協副主席謝克昌,中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