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經,考驗著消費者的心理承受力。 事實上,在經歷2008年三聚氰胺乳業大地震之后,國家加強了對乳品行業大力度的整頓,并加強監控力度,出臺包括6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國內乳品安全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各方力量都在努力重建乳品消費信心。 然而,大治伴隨而來的卻仍是風波不斷。 究竟,中國乳業為何變得如此脆弱?脆弱的,到底是消費市場,還是整個乳品產業,抑或是監管體系? 現象消費者: 對國內奶粉“草木皆兵”千辛萬苦從海外代購 接二連三地發生乳業安全事件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中國乳品消費市......閱讀全文
衛生部日前公布《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基本解決了現行乳品標準的矛盾、重復、交叉和指標設置不科學等問題,提高了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科學性,形成了統一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一、為什么要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品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近年來,我國乳品消費量迅速攀升,乳品行業快速發展,成為重要的食品產業之一。乳品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身體健康與社會經濟穩定。國家高度重視乳品安全和乳制品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合理設置標準實施過渡期 為做好新舊標準銜接,合理設置標準實施過渡期,衛生部根據標準修改情況、對生產工藝的影響和實施難度,分類確定了標準的具體實施時間,分別為:《生乳》和《生乳相對密度的測定》等檢驗方法標準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巴氏殺菌乳》等乳品產品標準和《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等
2014年3月19~20日,由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3月20日大會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分論壇。其中在“乳品的質量安全控制技術”分會論壇中,全國乳品標準化中心主任、全國乳制品標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衛生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中央宣傳部、監察部等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全文如下: 為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置工作,解決奶業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問題,促進奶業穩定健康發展,在繼續深入貫徹《國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以規劃、政策、標準確保乳制品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乳制品行業管理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黃全權、馮曉芳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關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信任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此后,有媒體報道內地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時間,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
發布會現場 (攝影 郭研) 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 (攝影 郭研) 工商總局食品流通監管司司長劉俊臣 (攝影 郭研)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馬愛國 (攝影 郭研)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 (攝影 郭研) 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 (攝影 郭研) &
別讓低標準帶來惡性循環 今年6月1號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具體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制品。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因此也被稱為乳品新國標。然而,正是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質量門”頻現 品牌良莠不齊 標準執行不嚴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
洋奶粉近期再次卷入“質量門”。《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進口奶粉一直是監管的重點產品,《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近日發布實施,該辦法將對現行管理要求進行整合,進一步規范相關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洋奶粉”大舉進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標準缺失、監管力度不夠、原料乳質量低、奶牛飼養水平差、建廠無規、市場無序、亂搶奶源、摻雜使假等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面對質量的拷問,中國乳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10年之后的2018年1月18日,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在北京召開,帶著“中國生鮮乳
為嚴肅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 國務院決定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響應 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國新辦通報三鹿嬰幼兒奶粉安全事故處置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13日電 近期,甘肅等地陸續報告多起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 。現已初步查明,導致這些嬰幼兒患病的主
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 曾壽瀛 曾壽瀛:每天要檢測,一個月三十天,他一年下來要多少份數,三年的份數,證實了他的牛奶常年維持到2.95。 在采訪中,我們還得到了一組數據,目前發達國家的原奶奶蛋白含量可以達到3.2%,加拿大的奶蛋白含量在3.3%,新西蘭能夠達到3.8%。顯
奶業惠及億萬人民身體健康,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奶業振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突出強調做大做強民族奶業;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
[檢測技術篇] 三聚氰胺、毒豇豆、地溝油、南京小龍蝦、麥樂雞添加劑、乳品激素、植物奶油、蜂膠造假、化學火鍋……2010年的食品安全格外引人注目。與此同時,食品分析與檢測的技術與標準也在持續更新。 2010年3月8日,濰坊樂港公司對歐盟預警成功反訴,歐盟撤預警,承認預警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2015年6月6日,由《食品安全導刊》雜志、食安中國網主辦,墾荒人集團協辦的“牛初乳與健康高峰論壇”活動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吸引了農業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保健協會等30多家政府機構、科研院所、企業及新聞媒體的代表參加。會上,與會領導與專家分別就食品安全、
【編者的話】 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問題食品此起彼伏。 我們不禁要問,屢屢強調嚴厲打擊,為何卻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食品安全問題,到底如何整治? 繼“追問保障房”之后,人民網強國論壇和人民日報社會版聯合主辦的“追問·民生”系列再次策劃了“追問食品安全”,相關專家應邀
乳業新國標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個問題 是保護消費者,還是保護奶農,是個問題 是受制于現實,還是鼓勵先進,也是個問題 細菌含量超出國外數十倍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蛋白質含量遠低正常標準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炎癥纏身的病體奶牛擠出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1月1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新年第一個會議——“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及中乳協第六屆理事會二次會議”。來自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主流媒體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會議。會上,中乳協發布了《中國乳業十年巨變》報告;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作了《乳制品工業2017年發展形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食品安全法》有利于實現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監管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立法機關上周通過了《食品安全法》。2日,中國衛生、質檢、農業等部門的官員在北京集體出席了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介紹貫徹執行這部新法的情況。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表示,《食品
2012年3月27~28日,由北京食品學會、北京食品協會聯合主辦的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CBIFS)”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主要內容由主論壇、專題研討會和產品展示會三部分組成。邀請來自中國食品安全行業的政府官員、企業領導及科學技術領域的60余位知名專
養了幾十年奶牛的山東奶農裴樹克去年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倒奶”。“200多公斤牛奶,‘嘩’地一下全倒在地上,我長這么大都沒見過,那眼淚掉得……”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兩鬢有些斑白的裴樹克仍難抑淚水。 然而,裴樹克和他的同行們并未料到,“倒奶”只是個開始。2014年年底以來,國內奶牛養殖戶殺牛棄養現象
肉毒桿菌進入乳清蛋白粉和食品的過程。 8月2日,新西蘭恒天然集團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其生產的3個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受污染產品總量達40噸左右。 恒天然集團是新西蘭乳業巨頭,也是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數據顯示,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國內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
2014年9月24日,賽默飛世爾科技亮相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隆重推出了賽默飛移動檢測解決方案并召開新聞發布會,賽默飛中國
“從孩子出生到3歲,我一直找朋友從日本背奶粉回來。國產奶不放心,‘海外背奶’又擔心‘斷奶’。”說起“海外背奶”的經歷,家住哈爾濱的丁先生萬般無奈。中國奶業協會最新數據令人尷尬——目前我國牛奶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乳品進口量占比卻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消費者“海外背奶”緣何不斷?國產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