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鑒別了,在早發和晚發肝癌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和整合模式。該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雜志Hepatology(影響因子11.665)。 第二軍醫大學的孫樹漢(Shuhan Sun)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孫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遺傳學研究,近年來共發表科研論文21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0余篇。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極其嚴重。在我國肝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HBV是原發性肝癌常見的病因之一,國內外的許多研究已經證明慢性HBV感染是原發性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HBV感染人群原發性肝癌發病率比對照人群高200 倍以上,與HBV病毒載量密切相關。 在亞洲早發肝癌約占據肝癌總病例的15-20%,且發病率在不斷地升高。早發肝癌低頻率的肝硬化以及不良的預后表明它的機制有可能不同于晚發肝癌。而目前對于HBV在早發......閱讀全文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第二十屆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旨在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普及抗癌知識。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癌癥報告2014》,報告明確指出,2012年中國新增肝癌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的一半以上。
我國是肝癌的主要高發區,因其起病隱匿,病程短,預后差,不僅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也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負擔。本文對我國原發性肝癌的現狀、發病因素、預防以及早診、早治做一綜述。 一、原發性肝癌的危險因素 (一)HBV和HCV感染 有研究發現HBsAg陽性者罹患肝細胞癌(HC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28日在上海發布的一項臨床研究結果,被認為是為肝癌治療帶來新的思路。 肝癌是全世界范圍內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84.1萬新發肝癌患者,78.2萬死亡肝癌患者。中國肝癌發病率為26.92/10萬,死亡率23.72/10萬,其在中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 這是2016年中國財經評論一篇文章的標題,時至今日肝癌的情況并沒有改善,我們國家依舊是全球肝癌患者最多的國家。 資料顯示,全世界50%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發生在中國。世衛組織預計,如不采取緊急行動提高治療的可及性,2015至2030年間中國將有約100
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當然,研究人員也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Cancer Immunol Res:科學家有望利用大數據分析來預測癌癥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 doi:10.1158/2326-60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而國內外的經驗早已經證明,采取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等防治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農村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惡性腫瘤的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針對已知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采取有效和適宜的干預措施,達到阻斷或降低惡性腫瘤發生的目的[1]。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兩種主要病理組織學類型,分別為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在世界的許多地區,如南非、東南亞,并非如美國、歐洲等地區有嚴格的食物供應監管,因此這些地區有高達80%的肝癌是由黃曲酶毒素導致。黃曲霉這種真菌經常長在玉米、花生和其他農作物中,這些地區的主要食物較容易滋生黃曲霉。 MIT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方法,可以通過肝細胞DNA測序來確定這些細胞是否暴露于
2011年9月22日至24日,我國腫瘤學界一件重大學術盛事——“首都國際癌癥論壇·2011” 將在北京市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早診早治,規范治療”。大會由首都醫科大學、中國抗癌協會主辦,首都醫科大學腫瘤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系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承辦。 屆時,來自美國、日本
癌癥,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是各國政府嚴陣以待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中國男女前五位死亡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圖/視覺中國) 控制癌癥,不但被列入政府的衛生戰略重點,全球科學家們也殫精竭慮,試圖攻破這一頑疾。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乙肝后肝癌術后抗病毒治療,可在2年內降低30%的復發率,4年內降低25%的復發率,且不需要巨額醫藥費用。第二軍醫大學肝炎肝癌研究課題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新一期國際權威癌癥雜志美國《臨床腫瘤學雜志》上。 全球約有1/3人口曾經或正在被乙肝病毒感染,其中3億人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種肝組織學改變與酒精性肝病相類似,但無過量飲酒史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該病最終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但病癥往往發展為晚期時才會被發現。并且,診斷還需要進行侵入性的肝穿刺活檢。為了更早、更無創地檢測NAFLD,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科大學NAFLD研究中心,人類長壽研究所和J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7月共有9條流言上榜。 1. 疫苗可以不用接種 流言: 疫苗總“出事”,最好不要接種疫苗。 真相: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
很多教科書中的理論知識及日常生活中的傳統觀點僅限于目前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然而隨著時間推進,科學研究在不斷在發展的同時,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會層出不窮,很多教科書中的觀點也會被覆蓋更新,很多傳統認知也會被替換。那么2018年都有哪些打破教科書或挑戰傳統認知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對201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專電(記者)相對于乙肝來說,丙肝患者更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而且丙肝癥狀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潛伏期可達20年之久。為此,權威專家提醒,要警惕丙肝這個“潛伏高手”,早發現早治療丙肝可治愈。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所長魏來近日在強生醫療世界肝炎日媒體開放日上指出,丙肝由于
乳及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的污染及快速定量檢測方案--8min準確定量一、黃曲霉毒素M1概述 黃曲霉毒素 M1(AFM1)是黃曲霉毒素 B1 的羥化代謝產物, 1963 年由 Alleroft 首先發現, 1965 年被命名為黃曲霉毒素 M1。AFM1 主要存
臨床基礎研究課題,設計的第一步就要考慮,所研究臨床問題需要用的細胞模型和檢測指標。考慮3個問題,1、誰。2、怎么與正常不同(病理改變-檢測指標)。3、我能做嗎(可行性)。除了第3個點外,前面兩個是課題設計科學性評估的地方。留下了一個問題,細胞模型和檢測指標到底怎么評估。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這個事情。
上回我們說到,臨床基礎研究課題,設計的第一步就要考慮,所研究臨床問題需要用的細胞模型和檢測指標。考慮3個問題,1、誰。2、怎么與正常不同(病理改變-檢測指標)。3、我能做嗎(可行性)。除了第3個點外,前面兩個是課題設計科學性評估的地方。留下了一個問題,細胞模型和檢測指標到底怎么評估。今天我們就來
501超聲新技術在靶向介導FGF防治心肌病及心功能評估中的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新橋,朱好輝,袁建軍,張喜君,鄭磊,谷春紅,黑晶晶,馬玉磊,劉會芳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502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肽抗惡性實體腫瘤的基礎研發與應用推廣科學技術進步獎王家祥,趙偉,宋東建,張大,李娟,郭飛,秦攀,張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藥神”火了。可是,靠個人力量找代購買仿制藥,這種事還是有一點不靠譜。日前,3名院士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一起談沒有“藥神”,我們怎么才能讓百姓吃上“救命藥”。圖片來源于網絡 建議一: 做中國新藥,為原始創新努力努力再努力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長期以來,我國藥物研發和醫藥產業發展主要依賴仿
“藥神”火了。可是,靠個人力量找代購買仿制藥,這種事還是有一點不靠譜。日前,3名院士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一起談沒有“藥神”,我們怎么才能讓百姓吃上“救命藥”。建議一:做中國新藥,為原始創新努力努力再努力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長期以來,我國藥物研發和醫藥產業發展主要依賴仿
“藥神”火了。可是,靠個人力量找代購買仿制藥,這種事還是有一點不靠譜。日前,3名院士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一起談沒有“藥神”,我們怎么才能讓百姓吃上“救命藥”。 建議一: 做中國新藥,為原始創新努力努力再努力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長期以來,我國藥物研發和醫藥產業發展主要依賴仿制,據上世紀
一問 國產疫苗質量過關嗎 世衛官員稱,中國疫苗質量不比國外差 記者:世衛官員稱,中國疫苗質量不比國外差。他的說法有依據嗎?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局長于競進:從疫苗使用角度來講,評判疫苗質量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疫苗對人體來講是一個外來抗原,因個體差異,極個別
名詞解釋 NTCP: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體“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又稱“肝臟膽酸轉運蛋白”)的英文縮寫。 HBV:乙型肝炎病毒。 HDV:丁型肝炎病毒,即乙肝衛星病毒。 受體:HBV及其衛星病毒HDV必須通過結合肝臟細胞表面受體分子,才能進入到宿主細胞內
肝臟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復雜多樣,既包括感染、腫瘤等常見因素,也包括自身免疫性、先天性疾病等特殊因素。臨床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在世界范圍內分別有3.7億和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去年屠呦呦先生通過青蒿素的工作獲得諾貝爾獎后,國內掀起了中藥相關研究的熱潮,不少科研課題開始啟動。但這段時間冬蟲夏草卻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開批評,為什么在國家大力支持中藥的開發和研究的背景下,卻有批評中藥相關產品呢,引用一個微信中專家的話“未有高水平研究文獻支持其功效”。 4月25
CA125的主要用途是協助診斷卵巢癌,估計療效和監測病程[1]。隨著化學發光儀的普及,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CA125已成為鑒別卵巢腫瘤性質的常規項目。然而,由于化學發光法檢測CA125的高靈敏度和低特異性,導致了較高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率。現分析錫礦山中心醫院2006年8月~2009年8月的化學發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