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病研究人員確定了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這一因素可能有助于公共衛生官員采取控制措施。他們發現,在一個傳播鏈中,病例之間的間隔時間不到一周,而且超過10%的患者是由攜帶病毒但尚未出現癥狀的人感染的。 來自美國、法國、中國香港的一組科學家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計算出了這種病毒的序列間隔。為了測量連續時間間隔,科學家觀察了兩名感染者出現癥狀所需的時間:一名感染者感染另一個人,另一名感染者感染第二個人。 研究人員發現,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平均序列間隔約為4天。這也是估計無癥狀傳播率的首批研究之一。圖片來源:NIAID-RML 流行病的傳播速度取決于兩個因素--每個病例感染了多少人,以及病例傳播需要多長時間。第一個數量叫做繁殖數;第二個是序列間隔。研究人員說,COV......閱讀全文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中國農歷新年臨近,正在準備過新年的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新出現的病毒的感染。近日,Science、Nature雜志相繼在線發表評論,再次高度關注中國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圖1(圖片來源:nature)圖2 工作人員正在監視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乘客的跡象。(圖片來源:nature) 2019年1
隨著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威脅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各國專家也對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來源投下更多關注的目光。本文從流行病學調查、病毒基因比對、跨物種感染研究以及關鍵的“中間宿主”等領域,對新冠病毒來源進行了全景式梳理與深度挖掘,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刻而全新的視角。 一、華
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前線除了醫生、護士,還有科學家的身影。 -導 語 - 截至1月28日,國內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為4535例,死亡病例為106例,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已經展開,全國上下一時間談“毒”色變,紛紛“宅”在家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很多人可能對來自全國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武漢地區醫護人員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物資稀缺的新聞牽動每個國人的心。由于試劑缺乏,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時間確診和收治,導致很多后續治療工作推進緩慢。 1月25日下午,湖北召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湖北省醫保局副局長劉松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早診斷
19、武漢中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27-59368696) 武漢中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分子生物檢測及臨床醫學診斷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醫療器械類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主打產品多重呼吸道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基于自有核心專利技術——T7RNA恒溫擴增和多生物素信號放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在這種肺炎的早期階段,嚴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出現了,一些患者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2020年的春節,是個特殊的春節,各大公共場所停止營業,就連飯店和超市的顧客也比往常少了許多。而這些,都是由于2019年12月出現的一種病毒——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
石正麗研究組正在進行樣本處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SARS樣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菊頭蝠。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張禮標研究員供圖 電子顯微鏡下的SARS冠狀病毒粒子。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楊興婁博士供圖 石正麗研究組在野外作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15株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
記者24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志剛團隊一項關于馬來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而可能是與新冠病毒類似的病毒潛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結果,近日在Cell子刊《當前生物學》上正式發表。 今年2月2日,張志剛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對來自2019年3月24日無法救護成
記者24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志剛團隊一項關于馬來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而可能是與新冠病毒類似的病毒潛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結果,近日在Cell子刊《當代生物學》上正式發表。圖片來源:云南大學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今年2月2
-新出現和重新出現的病毒是對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自2019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已在中國武漢市報告了一系列人類肺炎病例,這種疾病被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這些病例表現出諸如發燒和呼吸困難之類的癥狀,并被診斷為病毒性肺炎。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
2020年2月18日, 管軼教授和廣西醫科大學胡艷玲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預印本網站 bioRxiv 發表題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
打破砂鍋 近日,已在多國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被貼上了一個恐怖標簽——“類SARS”病毒。5月12日,正在沙特考察的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福田敬二透露,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請關注—— 早在新型冠狀病毒剛出現時,就有人給它起名叫“沙特SARS”。 盡管新型冠狀病毒——類S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一篇由數名中國醫學專家撰寫的關于武漢疫情的論文,其中披露了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重要疫情細節。 這一此前未曾被公開披露的細節,也很快引起了國外一些科學雜志的關注。 "現在看起來,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并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唯一源頭了”。 說出上面
當地時間3月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疾控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匹茲堡大學、湖南大學五家合作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在生物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在線發表了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演化過程中的突變、重組和插入的重磅研究(“Mutations, Recombination and Inser
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給我國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那么,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呢?人類如何科學防御并治療冠狀病毒呢?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身處其中,每天都對這個病毒戰戰兢兢,陌生的是我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徹,致使截至目前,我們依然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他的存在。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腸道疾病,但它們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癥狀、結膜炎、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腸道病毒如呼吸
導語: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病毒有何新進展? 自去年12月底武漢地區暴發的“不明肺炎”中國疾控聯合專家組上周宣布初步判定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13日通報截圖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情況昨日晚間最新通報稱,2020年1月12日0—24時,無新增新型冠狀
世界衛生組織近期報告,發現兩例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關的病例,并發出全球警示。雖然這種病毒和非典病毒不同,但基于目前確診病例的嚴重程度,世衛組織正參與進一步確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工作。新型冠狀病毒并非SARS 世衛
武漢病毒性肺炎已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截至2020年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新型的冠狀病毒是另一種SARS嗎?這種病怎么預防?海鮮還能吃嗎?患
新型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持續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關注。我們和中國的其他人參與了對這種病毒的初始基因組測序。在本文中,我們描述了針對SARS-CoV-2的出現,這些基因組數據揭示了什么,并討論了我們對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種新的人類冠狀病毒
央視新聞今晨發布,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已經有了最新進展,病原體已經確診為新型的冠狀病毒。而在1月8日,8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已經治愈出院。 針對為什么疾病病原體的診斷周期時間較長,專家組解釋到,從病人中發現病原的核酸、基因組和抗體證據,短期內可以完成。病原的分離和致病性鑒定等科學研究,則需要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感染死亡人數的增加,人們自然而言會擔心起來,這種病毒在人類中到底傳播有多遠?另一種這樣的病毒會不會又憑空出現?由于持續的森林砍伐,對野生動物的獵殺以及對家畜的照料,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肯定不會是最后一種從野生動物感染到人類機體的致命性病毒,實際上,野生蝙蝠和靈長類動物體內存在大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是最近于2019年12月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的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這次疫情與一家大型的海鮮和動物市場有關,目前正在開展調查以確定這種病毒感染的來源。迄今為止,中國已經確診了成千上萬例人類感染病例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由新興病毒引起的疾病則是造成新型感染的疾病,例如最近導致中國武漢爆發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對全球公共衛生的產生巨大威脅。識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致病性病原對于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挽救人們的生命,停止流行病以及避免不必要地使
非典,學名SARS,當初主要是在廣東順德第一次出現。隨著其強烈的傳播性,迅速傳播到整個中國乃至全球。直到03年中期,疫情才被漸漸控制。 但在非典發生期間,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恐慌和眾多醫護人員的傷亡,是一起非常重大的醫療衛生事件。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打亂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節奏,不論是上學還是上
近日有研究認為,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引發了一些爭議和討論。那什么是病毒中間宿主?這項研究對防控病毒有何啟示?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間宿主可以說是病毒從自然宿主傳播到人類過程中的“二傳手”,一個著名案例就是果子貍被認為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中間宿主。2002年
新冠肺炎病毒因其強大的感染和傳播能力,在全球掀起了一場緊急防控大戰。在這一過程中,一系列疑問在醫生、科學家,甚至普通人的心中浮現:是什么決定了冠狀病毒是否、何時、如何傳染給人類,以及達到怎樣的傳染程度?為什么不同冠狀病毒的致病性會有如此大的區別:有的只是讓人流鼻涕,而有的則會引發重癥肺炎?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