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儀器設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調研”系列之二 9月1日下午,“試驗儀器發展戰略研究調研小組”的專家們來到了第二站:德國耶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Analytik Jena AG)北京代表處,耶拿公司中國區總經理趙泰先生熱情接待了調研組,并把耶拿全球和中國的發展狀況向大家作了介紹。 剛進門,每個人的手頭都會拿到一份資料,除了公司和產品簡介外,排比了一大段令人跌掉眼鏡的數字: 2003年,在“國家飼料安全項目”中,一次中標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23臺,二極管陣列紫外15臺; 2004年,在國家環保總局“全國環境監測網絡(輻射及地表水部分)建設工程項目”中,一次中標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34臺(ZEEnit70),此項目是建國以來最大的進口原子吸收采購項目 2005年,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項目中,一次中標原子吸收10臺、TOC/TN分析儀2臺、碳硫氯元素分析儀4臺 2007~20......閱讀全文
兩會特別關注科學儀器是第一生產力――聚焦科研儀器研制(下) “國家投幾億、十幾億元給你們,對國民經濟有什么用?”常有人這么問葉培建委員。 作為“嫦娥”等衛星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葉培建十分看重科學儀器研制。在他和許多科學家看來,科學儀器不光可以滿足人類好奇心,也是決定民族前途的“國之重器”
“國家投幾億、十幾億元給你們,對國民經濟有什么用?”常有人這么問葉培建委員。 作為“嫦娥”等衛星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葉培建十分看重科學儀器研制。在他和許多科學家看來,科學儀器不光可以滿足人類好奇心,也是決定民族前途的“國之重器”。 誰說科學儀器賺不了錢? 葉培建在兩會上講了一個故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1日下午,在BCEIA 2017期間,科學儀器聯合創新與服務發展論壇舉辦。論壇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主辦,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中國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平谷工作站,以及中國儀
近兩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科學儀器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環境、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事件頻發,政府職能轉變、國有檢測機構市場化轉型,國家扶持國產科學儀器發展等政策,一方面促進了科學儀器市場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對科學儀器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2014年是新一屆政府掌舵中國經濟,開局與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國人出國旅游卻狂買馬桶蓋、凈化器、奶粉......國內生產的粗鋼每斤價格與“白菜”相差無幾,產能過剩成了重大包袱,但精鋼特鋼卻需大量進口。這是供給側出了問題。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在科學儀器行業一直長期存在著。 在儀器儀表行業,我國是電表、水表的出口大國,但在高端科學儀器領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鄭煥敏等領導參加國產檢測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推介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國產檢測儀器設備炎癥評價研究與應用》課題啟動會來自相關學會、檢測認證機構、儀器企業等單位參加本次推介會評審專家就國產檢測儀器驗評工作提出建議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但國人出國旅游卻狂買馬桶蓋、凈化器、奶粉……國
“試驗儀器設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調研”系列之一 試驗儀器設備是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支撐條件。《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提出,要“重視科學儀器與設備對于科學研究的作用,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及檢測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試驗儀器設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由中國科
BCEIA2015 CONFERENCE GENERAL SCHEDULEDateTimeLocation & ActivitiesOct.26(M
北京市審計局2008年公布的審計結果顯示:6所高校部分設備設施購入后形成閑置,涉及金額2941萬元,以至于有些機器快過了使用期限還沒有拆封,造成了巨大浪費。對此,有人總結后認為:一些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和昂貴的儀器設備存在“三低”現象,即管理水平低、共享程度低、使用效率低。 多
華為的緊急備戰讓很多產業人士形成了強烈的危機意識。那么除了半導體設備,在裝備制造業領域還有哪些領域中國仍然受制于人,甚至是嚴重受制?分析實驗儀器領域幾乎空白 最近查閱資料,在一本雜志上看到2008年分析儀器行業的國際排名,數字來自國際戰略方向公司SDI出版的權威刊物《儀器市場展望IBO》。一眼
【導語】作為我國第一代出國留學學習前沿質譜理論和技術的研究人員,李剛強先生在國外從事質譜儀器研發近30年,并參與完成了多個質譜儀的研發歷程,包括德國Spectro公司早期的ICP-MS、美國Leco第一代等離子體飛行時間質譜產品、安捷倫公司高靈敏度LC-TOF產品及Ion Funnel技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詳見本網報道:千呼萬喚始出來 《土十條》正式出臺),土十條中提到,要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建設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等一系列工作。這些工作中涉及到多項分析儀器,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朱良漪逝世十周年儀器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北方區理事會議在北京萬商花園酒店召開。近100位專家、學者、儀器企業負責人代表等在朱老辭世后的今天共話分析儀器十年來砥礪前行中的業績與經驗分享,同時參與中儀學分析儀器分會
為節約成本,上海金獅化工有限公司一直使用自購儀器開展測試。今年初,拿到“科技創新券”后,該公司委托上海高分子料研究開發中心,借助其價值200多萬元的掃描電鏡為兩個研發中的樣品進行測試,省去了上百萬的測試儀器采購費,加速了新產品上市的節奏。 2015年7月起,上海市科委面向中小微企業、創業團隊推
澳大利亞勞動力貴,一般人家都準備一些工具,家里的東西壞了,小頭小腦的都自己動手。我剛到澳大利亞時,圖便宜,看到日本和德國的工具比中國的貴5倍之多,就買了一套中國產的工具。不久,鉗子不咬牙了,螺絲刀擰不住螺絲了,鋸也彎了,電鉆也動不了。后來,我逐漸開始用德國的,用了幾年,的確讓人服氣。我
2016年3月22日-24日,歷時3天的第二屆光譜網絡研討會(eCS 2016)圓滿落下帷幕,本屆大會由中國光譜學會(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光譜網及分析測試百科網承辦,更是得到了廣大光譜專家和愛好者的支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于近日發布了《關于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顯示,基金委在2014年將對資助格局進行較大調整。對此,科研人員紛紛表示,基金委的此次調整有著多項創新,能夠起到進一步引導科研的作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重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7月4日,第二十三次全國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及地方協會負責人會議在寧夏銀川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北方民族大學、寧夏材料研究學會承辦,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大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鋼研集團研究員王海舟,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農業大數據
【前言】原子熒光光度計是為數不多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學儀器,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由郭小偉先生成功研制。發展30多年來,歷經兩代人的奮斗與付出,不僅成功地實現商品化,技術日趨成熟完善,還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廣:其檢出下限改進了3個數量級,被測元素從9個增加到
亞洲領先的分析、生化技術、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博覽會——第九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即將于2018年10月31日-11月2日登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E1-E4館。作為業內翹首以盼的雙年展,今年展會擴館升級,規模從原先的3個館擴大至4個館,總展示面積達46,000平方米
王志珍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曾在德國、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香港地區做過訪問學者或訪問教授。一直以來,她對中國的學術和教育環境比較關注,進行過較多的思考探討。因此,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組織“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專刊之初,即向王志珍院士
導讀:這是原中科院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吳光恒研究員寫給儀器廠商的一封信。他講到,在過去的科研生涯中,儀器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儀器供應商也是不可缺少的合作群體之一。文章里還有一些他想和儀器供應商交流的儀器采購體會,也有一些給供應商們的寶貴的建議。詳情如下: 我退休了。在過去的科研生涯中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從北京到杭州,1200公里的飛行里程,記者風塵仆仆地趕到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坐在會議室里等待著此次采訪的主人公——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董事長王健。等待近20分鐘后,記者見到了王健,腳步匆忙,但卻很有力量,正如他所經營的公司一樣,果敢、敏銳并伴有極高的執行
實驗室產品的創新之路---聚焦細分行業,實現精準定位 聚光科技實驗室分析儀器事業部擁有質譜、色譜、光譜、前處理設備等多款產品。馬總主要為我們介紹了聚光科技的近紅外分析儀、便攜式GCMS聯用儀和全譜直讀ICP-OES。 近紅外分析儀:國內唯一可實現批
R&D投入不僅到位還要用在刀刃上 “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5%。部分人大代表在審查報告時認為,要確保這2.5%的投入到位,并且要把錢花好、花到位。 南京郵電大學校長楊震代表說,在“十二五”規劃的指標中有十八個約束性的指標全部完成。預
“每年我都會去中科院研究所進行考察和調研,也確實感受到,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和前沿探索方面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在國際上,我們已經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比如,中科院動物所在IPS研究上的突破和化學所在綠色納米打印等領域的貢獻。‘十二五’期間,加強對基礎研究支持的方向是不會變的。”1月11
今天(12月28日)早晨起來,照例瀏覽新聞。一條消息突入眼簾:《高校科研經費亂象:單位立項靠拼關系 6成被套現》。看到這樣的消息,實在是吃了一驚:是不是“搜狐新聞”弄錯了,網上搜了一下,還真是大家都這樣在說。 仔細一看,這是法制日報記者的一篇文章,原標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亂象調查”。 該“
今天(12月28日)早晨起來,照例瀏覽新聞。一條消息突入眼簾:《高校科研經費亂象:單位立項靠拼關系 6成被套現》。看到這樣的消息,實在是吃了一驚:是不是“搜狐新聞”弄錯了,網上搜了一下,還真是大家都這樣在說。 仔細一看,這是法制日報記者的一篇文章,原標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亂象調查”。 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