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成為一名博士后以來,我已經指導了不少初來乍到的研究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將自己在脊髓損傷修復的研究經驗和心得一一傳授。在這里,我寫了一個簡短的教程,幫助大家在每天日以繼夜的實驗和寫作過程中的研究生道路少些顛簸,或者分清一些利害,再或者指導你一些捷徑。且把這看成一個實用的研究生生存指南吧。 1.“打磨”出一些好的問題 不要僅是展示或者做一些你眼前的工作。多讀,多思考,與其他人多討論并將之規劃出來。深入的思考和費解的問題能激發新的并且更好的想法。在新的結果出來之后記得重新審視和修改你最初的那個問題。 2. 尋求幫助 去向那頭發花白的老博士后尋求實驗設計的意見吧,或者去問問實驗室技術員關于PCR的問題。當我在做我的細胞遷移實驗時,我向另一個實驗室的博士后請求了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關于細胞培養的技術,在一個還不錯的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完成了我的博士學業。你如果只是埋頭單干,你得不到額外的加分。 3. 尊重和欣......閱讀全文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令第2號)(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經國務院批準,發布施行)1.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實驗動物的管理工作,保證實驗動物質量,適應科學研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衽控制,遺傳背景明
(一)不同種屬動物 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
(一)不同種屬動物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在老年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實驗動物的管理工作,保證實驗動物質量,適應科學研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
美非營利機構計劃對全球50篇重要癌癥生物學研究成果進行可再現性研究,這一舉動引發廣泛爭議。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一封措辭有禮但語氣堅定的郵件。發件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研究可再現性”研究小組的成員。Young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名生物學家,他之所以收到這封郵件,是因為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一封措辭有禮但語氣堅定的郵件。發件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研究可再現性”研究小組的成員。Young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名生物學家,他之所以收到這封郵件,是因為2012年他曾在《細胞》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一種叫作原癌基因的蛋白如何刺激腫瘤生長”的文章。這
美非營利機構計劃對全球50篇重要癌癥生物學研究成果進行可再現性研究,這一舉動引發廣泛爭議。 2013年10月,Richard Young收到一封措辭有禮但語氣堅定的郵件。發件人是“調查癌癥生物學研究可再現性”研究小組的成員。Young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名生物學家,他之所以收到這封郵件,是因為
一 總則 第一條: 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的教學或科研實體,搞好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實驗室工作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在保障完成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實驗室建設要從長遠發展目標出發,根據教
藥企實驗室在做藥品注冊研制現場核查時,評審組最先檢查的文件就是原始記錄。然而,有些實驗室的原始記錄錯誤百出,目不忍視,那么,原始記錄中都有哪些常見問題呢?又該如何解決呢?小析姐整理了一大篇關于藥企實驗室原始記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的帖子,一起來看看吧。 原始記錄是申請人或其委托人進行了相應的研制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55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全國醫學實驗動物的科學管理,保證醫學實驗動物的質量和醫學動物實驗水平,適應科學研究、教學、醫療、生產的需要,根據國家《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衛生部主管全國醫學實驗動
關于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86號 為做好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申請和2014年應結題項目結題等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項目申請 (一)項目申請接收。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
中國6日發射的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上,將在未來兩周進行19項新奇又有趣的實驗,既尋找人類未來宇宙生存之法,又助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更美好。 這顆衛星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說:“實踐十號上開展的科學實驗都是全新探索,都是國外沒有開展過的,每個都具有創新性和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將孕育學術上重大
進一步將其雜交第一代(F1-hybrid)與劍尾魚回交,就可以產生自發黑色素瘤的帶瘤雜種。 (二)不同類型的實驗動物 1.近交系實驗動物:應用這一類型實驗動物的腫瘤研究者,主要著眼于實驗動物腫瘤方面的遺傳性狀。不同近交品系動物的有著不同的遺傳性狀,其自發瘤發生率有明顯的不同,對同一致癌物質的
暗物質 暗物質被喻為現代物理學天空上的一朵烏云,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中國物理學家們在暗物質探測實驗和理論上有頗多建樹,“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開展的暗物質粒子探測等,都為解開“暗物質之謎”貢獻了中國力量。不僅如此,在地下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的過程中,科學家們認識到極深地
儀器設備名稱、型號、儀器編號: (1)詳細記錄試驗所使用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儀器編號,即對實驗所用儀器設備可溯源。 (2)實驗室有多臺同型號或同類別的儀器時,應進行編號,賦予每臺儀器唯一性信息,并在實驗記錄中詳細注明儀器使用的情況。同一研究課題在不同儀器上同時進行同一試驗項目時,尤其要在實
如果把研發抗癌新藥的過程比作10公里長跑,中山大學藥理學教授顏光美認為,他帶領的團隊順利跑完了第一公里。顏光美的實驗團隊在全球內首次發現,在自然界存在的病毒M1具有選擇性殺傷多種腫瘤細胞的特性。這是否意味一種新的抗癌療法有望在未來誕生?現在的癌癥患者有無希望受益于此?昨日,顏光美在中山大學北校區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姚星燦等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一種全新的量子物態——質量不平衡的玻色-費米雙超流體,并在該雙超流體中成功地產生和觀測到玻色-費米量子渦旋晶格。這一實驗發現開辟了超冷原子領域全新的研究方向,為理解復雜宏觀量子現象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研究手段。該成果發表在9月27
癌癥研究的投入與產出一直難成正比,重復性也一直飽受詬病。為了實驗更加簡便安全,人類將癌細胞放在培養皿里進行研究,但超過60年,體外培養癌細胞的培養基一直沒有更換過。許多科學家已經表示這種常規培養基與體液相差甚遠,可能改變了癌細胞的性質,這也是癌癥研究無法重復的原因,因為實驗從一開始就錯了....
國內有關轉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濫種的說法一直頻繁出現。其中水稻和玉米雖然有品種已經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安全證書,但是一直沒有批準商業化種植,而國內并沒有研發轉基因大豆種子。目前我國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據了解,農業部都每年開展安全監管執法工作,指導各地農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ICP-MS作為一種無機痕量、超痕量分析技術,以較快的發展速度出現,能夠對多元素開展科學化的分析測定,實際應用靈敏度較高,能夠簡潔高效的對多元素開展分析測定,實際應用范圍較廣泛,受到相關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本文基于ICP-MS法對生活飲用水中的Mn、Cu、Zn、Cd等
張興鈐,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先后獲美國凱斯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冶金碩士、博士學位。在美期間,他系統地研究了蠕變過程中多晶純鋁及合金的形變、斷裂機制,先后發表八篇論文,被國際學術界廣泛引用,成為金屬蠕變結構研究的奠基性工作之一。回國后,在北京鋼鐵工
序號獲獎者姓名工作單位獎項1白雪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2何 源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胡剛復物理獎3劉運全北京大學饒毓泰物理獎4盧仲毅中國人民大學葉企孫物理獎5靳常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葉企孫物理獎6林承鍵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吳有訓物理獎7何紅建清華大學王淦昌物理獎8苑長征中國
盡管科學發展是一個長期追求的目標,但研究工作通常是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和完成的,比如一個不連續的實驗,或者一個受到資金周期長短制約的獨立項目。然而,有些研究項目是不可操之過急的,例如研究人類壽命、地殼和太陽表面的變動情況,則需要花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本文列舉了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5個科研項目
根據《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條例》(試行)的有關規定,經2007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2007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建議名單:楊學明、EAST大科學工程研究集體、強場物理若干前沿問題研究集體和高端硅基SOI材料研究集體,現予以公布,同時在中國科學院網站上公布。 &nb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最新的分支學科,基因測序等新的生物醫學技術正在顛覆傳統的生物學研究方法。海量的數據處理正在把生物學家們的工作從實驗臺上拉向電腦旁。如今,全世界的生物學家不得不承認這樣一種現實:要想成為一名生物學家,你還得是個統計學家,甚至是程序員。你得會寫算法才行。 學科發展帶來的新趨勢對生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一個天花板極高的庫房內,6個競爭性的實驗正在爭先恐后地賽跑,以了解宇宙中最難琢磨的一種物質的特征。這些實驗相隔僅數米,從所處位置看,它們幾乎堆疊在一起,每個設備與另一個設備泛出的金屬光澤像購物中心的電梯一樣縱橫交錯,其數噸重的混凝土支架有些可怕地懸在頭定。 “我
日前,科技部發布了《科研條件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應用,具體包括科學儀器設備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前沿科學儀器設備、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專用科學儀器設備、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和配套系統、科學儀器設備(裝置)二次開發6大方向。關于印發科研條件發展
摘要 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食品專業人才為目的,針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探索。通過調整理論課程與實驗教學的比例,轉換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角度,以開放性實驗替代傳統課程實驗操作等有效措施的探討,以期獲得理想的改革方式。 在全球范圍內經濟增長的同時,食品安全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