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初步確定7種檢測方法,學界普遍認為尚無有效檢測指標 從地溝回流餐桌,誰來守住地溝油鏈條的最后一道防線? 地溝油的檢測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由于地溝油成分復雜,眾多科研單位經過艱苦研究,依然難以尋找到可靠有效的檢測方法。 去年12月,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第二次向全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近日衛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種檢測方法,正對這7種檢測方法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評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 地溝油檢測方法仍未揭開神秘面紗。為什么地溝油檢測這么難?真的能找到可靠有效的檢測方法?檢測方法真的能守住地溝油回流餐桌的最后一道防線嗎? 本期科技能見度為您解開地溝油檢測之謎。 ◎身披隱形衣 地溝油來源復雜,混入成分不一,且經水洗、蒸餾、脫色等加工處理,或與食用植物油摻兌,很難通過感官分析和一些理化指標進行區分,常規性檢測指標基本無效 2011年,公安部破獲一起橫跨多省的特......閱讀全文
民以食為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引發了無數“吃貨”追捧。而在狂咽口水之余,近幾年日益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這個崇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國度的民眾感到失落和惶恐。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問題,而食品標準則是食品安全的底線。食品從農田、工廠到餐桌的全過程中,生產、檢測
從地溝回流餐桌,誰來守住地溝油鏈條的最后一道防線? 地溝油的檢測一直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由于地溝油成分復雜,眾多科研單位經過艱苦研究,依然難以尋找到可靠有效的檢測方法。 去年12月,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第二次向全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近日衛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種檢測方
對商家道德淪喪的行為深惡痛絕時,也不得不看到,目前我國食用油市場的標準低下和監管漏洞,使“地溝油”流回餐桌有了可乘之機。本次地溝油大案的主犯柳立國坦言:“如果說我是道德淪喪的話,那這些監管部門也是一樣” 劉軍一只手端著啤酒,一只手從翻滾的紅油鍋里挑了一筷子的羊肉塞進嘴里,升騰的熱氣讓劉軍微醉的
終于——地溝油還是上熱搜了。 不過,這次并不是因為什么食品安全問題,而是源于一個流量明星PG One。 其粉絲將國務院系統的重要黨刊《紫光閣》,當成了某飯店。 于是熱搜“紫光閣地溝油”便被炮制出,以報復紫光閣官微對PG One的點名批評。紫光閣:皮這一下我很開心 這大概就是2018年伊始
地溝油,幾乎成了中國當下日益嚴峻的食品問題的代表,“地溝油檢測”更是熱門話題。 從去年12月開始,衛生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兩次向全國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5月22日,衛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種檢測方法,正對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評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具體細節。 許多人不能理解:
地溝油成分的檢測 從上文可以看出,如果通過實驗方法獲得樣品油的多環芳烴(PAHs)、膽固醇、電導率、特定基因組成等指標參數,就可以斷定此油樣是否是地溝油。以下是中國生物器材網收集并整理的相關資料,以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多環芳烴(PAHs) 
食用油作為人們不可缺少的食品,廣泛應用在消費者的餐桌上。但一些不法商販,在利益的驅使下,使用餐廚廢棄物提煉的所謂“地溝油”,帶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為有效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10年7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強“地溝油”;整
地溝油讓老百姓深惡痛絕,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加以鑒別,可謂好事一件。正因如此,網上出現了各種鑒別地溝油的方法,有一些甚至成為“發明創造”。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表示,網傳的方法目前都不能解決“不冤枉好油,也不放過地溝油”的難題。 便捷檢測法過于片面 冰箱法。上海一名高中
9月16日,昆明安寧市公安局郎家莊派出所民警發現一涉嫌制造“地溝油”的黑工廠。圖為用機器壓榨出來的肉渣餅。 衛生部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這將改變中國缺少地溝油鑒別標準的問題。 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的統一部署,衛生部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
9月13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經過約3個月的全力奮戰,全面篩查了地溝油可能涉及的80多個技術檢測項目,終于找到了查出地溝油的4類有效指標,初步建立了地溝油檢測的指標體系。而在公安部指揮破獲的浙魯豫等地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基于前期的研究,對本案
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在重慶胖媽爛火鍋西安總店,發現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裝置,現場查獲的賬單也表明火鍋店涉嫌回收地溝油。據此,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違反《食品安全法》,責令該店停業整頓。此事在全國范圍引發對地溝油的聲討,但至今地溝油仍然沒有銷聲
廣西食品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正在對餐館食用油樣本進行登記 10月13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在北京掛牌成立。中心主任劉金峰指出,加強地溝油等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風險評估和檢測技術研究,將是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地溝油檢測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指出,目前衛生部征集到的5種地溝
昆明下轄安寧市警方查獲的黑作坊用來煉制地溝油的原料是收購來的腐爛動物內臟和劣質豬肉等邊角廢料,銷往昆明一些食用油黑作坊,經漂白、除臭等處理后變身為食用油,賣給小飯館。 黑 云南安寧黑作坊 2個月產售50噸 日前,昆明市下轄安寧市警方查獲了一個特大地溝油生產黑作坊,并抓獲多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當地溝油這個詞進入到人們視野的時候是兩年前,當時大家都在想怎么來辨別地溝油的辦法,但一直沒有一個特別可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研制出一種快速專門用來快速檢測地溝油的方法,并將這種方法首次正式進行市場化的生產和銷售。 據了解,這種檢測試劑盒的
【摘要】整個實驗過程需要耗費半小時。研發方透露,小包裝試劑盒網絡銷售價格大概在200元。實驗過程和試劑盒價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也還是有一定門檻的。對此,桑華春博士表示,這種檢測方法,主要適用于檢測機構和相關企業。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您外出就餐時,會不會擔心這家餐館用的
記者15日從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獲悉,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全面篩查“地溝油”可能涉及的80多個技術檢測項目,找到了查出“地溝油”的4類有效指標,初步建立起“地溝油”檢測指標體系。 “地溝油”是各種廢棄食用油脂的統稱。國家明確規定,不得將廢棄油脂加工后
昨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提取送檢油桶 目前,公安部從浙江、山東等地查獲的多份可疑“食用油”樣本,正在陸續送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檢測。昨天,本報記者走進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探訪地溝油的檢測過程。 在處理室,技術人員將每種油樣分別稱取兩次,標注
“地溝油”,這個本來應該在環衛工作中使用的名詞,如今卻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聯系到了一起,讓大家談“油”色變。 “地溝油”快速檢測定性能否做到?食用油標準檢測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記者試圖尋找答案時卻發現,如果將“板子”完全打在檢測標準漏洞上,實則是冤。 從確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說,檢測和下游監
地溝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對其進行加工,搖身變成餐桌上的“食用油”。這種被稱作“地溝油”的三無產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卻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 正如我們所知,一旦食用“地溝油”,會破壞人們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嚴重后果。
隨著公安部對地溝油流向的公布,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民眾對地溝油顧慮重重,呼吁“地溝油”監測標準早日出臺。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技術人員通過對膽固醇、電導率、多環芳烴、特定基因組成等四大類核心指標的檢測,并經過反復檢測、論證,最終在食用植物油國家衛生標準之外,確立了四大類
10個地溝油樣品8個檢驗合格 現行食用植物油國標漏洞過大 我國正全力研究地溝油檢驗方法 記者從衛生部獲悉,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統一部署,衛生部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 7個部門合力攻關 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的統一部署,衛生部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質
9月16日,昆明安寧市公安局郎家莊派出所民警發現一涉嫌制造“地溝油”的黑工廠。 圖為用機器壓榨出來的肉渣餅。 記者從衛生部獲悉,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統一部署,衛生部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 7個部門合力攻關 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的統一部署,衛生部
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昨日又將上月剛剛在香港上市的蛋糕品牌克莉絲汀卷入。網友“新聞小兵曹文藝”在昨天中午11點37分發微博爆料稱:“克莉絲汀也出事了,上海金山一家奶油廠被衛生局查封,里面的奶油都是用地溝油和外國的工業油制成的,克莉絲汀、莉蓮蛋撻等滬上蛋糕品牌都從
地溝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劣質油,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癥,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由于存在不小的經濟誘惑,仍有人鋌而走險銷售地溝油。針對民眾反映強烈的地溝油問題,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7月發布文件,決定組織開展地溝油等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2011年9月13日,中國警方全環
“2012中國食品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應用國際論壇暨展覽會”第三輪通知 主辦單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 承辦單位: 北京雄鷹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