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騰訊發布了其首個醫療AI產品“騰訊覓影”,將食管癌早期篩查作為首個進入臨床預試驗的項目。同時,騰訊還宣布發起成立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成為首批加入聯合實驗室的合作醫院。 騰訊發布醫療AI產品支持腫瘤早篩;斯坦福教授加盟匯醫慧影;Adobe 利用AI打造個性化營銷 | AI掘金晚報 據 了解,食管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由于缺乏足夠的認知和有效的早期篩查手段,目前我國早期食管癌檢出率低于10%。而騰訊覓影篩查一個內鏡檢查用時不到4秒,對早期食管癌的發現準確率高達90%。 此外,騰訊還將聯合汕頭市衛計局、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利用騰訊覓影的AI醫學影像技術,為食管癌高危人群提供免費公益篩查。未來,依托騰訊覓影AI醫療影像產品的能力,騰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還會與各合作方,在全國不同地區針對不同病種以......閱讀全文
2018年7月23日,燃石醫學的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獲批。在其后的幾個月里,諾禾致源、世和基因和艾德生物的同類試劑盒也相繼獲批。NMPA對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的放行,不僅表示其對此種試劑盒的認可,也標志著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從初生逐步走向成熟。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已經從不知所云的高新技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而國內外的經驗早已經證明,采取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等防治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農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9日,由商圖信息BMAP主辦,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IVD分會支持的第五屆中國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在上海富豪環球東亞酒店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參與報道本次活動。 隨著NMPA陸續批準用于腫瘤診斷的NG
2016年,腫瘤學權威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刊登了一篇2015年中國癌癥估測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癌癥新發病例429.2萬,死亡人數高達281.4萬。再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癌癥數據:每年全球大約有1400多萬癌癥新發病例,每年
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因組測序項目近些年來持續火熱,自2015年國內基因檢測行業不斷走向新的高度,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然而,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 全新的思路探索肝癌的早篩 中國是
2019年9月4日-6日,由BioBAY聯合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DeviceChina2019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高峰論壇以“匠心智造,創新突圍”為主題,共設1個主會場、2個分會場及1個專場路演,持續關注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生態發展、行業政策的最新變化;同時就醫療器械政策趨勢、企業
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8種癌癥診療規范》,自此體外診斷相關癌癥早篩在醫療市場終于有了“通行證”!體外診斷早期篩查手段也被列進了主流篩查手段! 《18種腫瘤診療規范》包括了原發性肺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甲狀腺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食管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胃癌診療規
我國惡性腫瘤(癌癥)防治形勢嚴峻,每年有超過280萬人死于癌癥,比全球癌癥平均死亡率高17%,同時癌癥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這與我國癌癥“早診早治技術水平較低”“患者就診時間普遍較晚”不無關系。 不同于傳染病的發生有確定的病因,癌癥的發病因素多樣且常常是復雜綜合作用,多數癌癥預
2015年被業內稱為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的元年。 4月8日,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安診斷”)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取得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資格。 “公司將積極研究腫瘤篩查與靶向藥物伴隨診斷技術等,為腫瘤病人設計
2018年,全球都在經歷一場艱難的資本寒冬。募資難、融資難、估值縮水,這是許多投資人和創業者最深的體會。但盡管在這樣艱難的歲月,基因領域依然創下了約9.86億美元的高融資額,與2017年10億美元相比基本持平。 這一年里,NMPA批準了首款基于NGS的腫瘤檢測試劑盒,燃石醫學喜提中國“腫瘤NG
《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指出,2018年我國城市居民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1/10萬)為9.23,2018年我國農村居民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1/10萬)為6.99。而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19年發布的最新報告,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為30.4萬人。從數據來看,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基因檢測技術可用于醫療健康、農業育種、司法鑒定等多個行業,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醫療健康行業的臨床應用。在《醫健產業數據觀系列 | 基因檢測臨床應用領域市場分析(上)》一文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基因檢測在醫療領域的臨床應用,并對基因檢測的全球與中國市場規模進行了估測分析。接下來,本文將對基因檢測在臨床應
參會通知2021細胞產業大會2021 第六屆(上海)細胞與腫瘤精準醫療高峰論壇大會介紹:為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的發展,探討干細胞研究領域的關鍵問題,促進干細胞研究交流與合作,加上疫情過后生物創新藥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受到了更多重視,與此同時,更多的創新生物技術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免疫治療已成
倒計時3周 |2019(第二屆)生物信息分析應用論壇,11.15-16,上海 11月15-16日,易貿醫療聯合思路迪、凱杰蘇州轉化醫學、海普洛斯共同舉辦易貿診斷系列峰會(EDC)之2019(第二屆)生物信息分析應用論壇將于上海召開,詳細嘉賓及部分日程提綱內容詳見下文。更多會議咨詢請致電:0
北京萊盟君泰國際醫療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LAM?總部在中國設立的分支,更是促成癌癥早期篩查與臨床干預前沿技術在中國“落地生花”的重要根據地。2018年,公司進入發展的關鍵期:與美國同步,推出針對多癌種的早期篩查技術,即基于ctDNA甲基化的液體活檢產品。 “我們以‘未癌先知、健康先行’為創新理念
兩年前,剛從美國回來的生物醫學博士許明炎應該不會想到,回國首次創業就一腳踏進了當下最受資本青睞的賽道——液體活檢,更不會想到在自己創辦的海普洛斯兩周年慶時,公司會搬進3000平方米的豪華辦公室。 海普洛斯成立兩年,就獲得兩輪投資6000萬元,員工達到130人,這種發展速度也是國內液態活檢公司發
外泌體作為液態活檢的三駕馬車之一,特點和優勢日益凸顯,比如外泌體存在于各種細胞,外泌體檢測不僅可用血液標本還可以用其它體液標本,外泌體不僅可以檢測DNA,還可檢測RNA和蛋白質等。外泌體液態活檢在伴隨診斷和腫瘤早診早篩方面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受到重視。 和傳統的液體活檢材料血液標本相比,唾液活
IVD行業具體可分成五個子版塊:生化診斷,免疫診斷,血球檢測,分子診斷,以及POCT。 1.生化診斷 主題詞:開放走向封閉 1.1 定義及分類 生化產品由生化儀、生化試劑、校準品共同組成檢測系統來使用,一般是放置在醫院檢驗科、體檢中心做常規生化檢查。系統分類系統名稱說明備注封閉系統AAA
9月19日,在2019年CSCO大會上,PreCar肝癌早篩項目宣布其前瞻性臨床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基于和瑞基因自主開發的肝癌患者分類模型,項目較現有診斷金標準提前6-12個月篩查出極早期肝癌患者,(即PreCar,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for very Early h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宣傳月”,目前,肺癌已經成為影響市民健康的“第一癌癥”, 由于肺癌在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很多患者臨床確診時,大都是局部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11月23日,青島市肺癌早篩早診專家論壇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舉行,專家呼吁,全社會關注肺癌,推動青島肺癌早篩早診,通過低劑
液體活檢臨床意義大,市場空間廣闊 檢測血液中的CTC和ctDNA對患者腫瘤進行診斷與監測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該技術能夠解決臨床取樣的難點,滿足對患者高頻監測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檢成本低的優點。因此研發進展迅速。未來有望應用在腫瘤早期篩查、腫瘤患者動態監測、以及個性化用藥指導等領域,市場前
隨著華大基因即將在A股上市,精準醫療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去判斷精準醫療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其自身的發展又將面臨哪些挑戰,應對挑戰所擁有的資源和手段又將如何影響到市場的走勢? 精準醫療本質上是一種個性化醫療,既包括對疾病的早期篩查、預防和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臨床決策,也包括
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技術基礎,也是IVD增速最快的子行業。在LDT模式走向IVD注冊的大趨勢下,分子診斷產品的申報注冊與技術標準成為業內專家最關心的事情之一,而探索新技術與應用落地可行性與未來商業模式勢在必行。 4月12日前報名,可享受單人減免500元的早期優惠價格! 主題結構&
ctDNA已被證明與腫瘤實時變化密切相關,已被用于評估耐藥性、監測治療反應等。近年來,利用ctDNA液體活檢來早期診斷癌癥的研究熱度不斷攀升,成果也越來越顯著。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近期刊登在《 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癌癥早期篩查新突破。 ctDNA液體活檢與甲基化檢測全新組合
4月26日,華大基因(300676)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91,193,880.94元,同比增長35.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018,914.29元,同比增長42.59%。 截至本報告期末,華大基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464,9
少量體液、迅速檢測、價格低廉,易活生物希望借此可以顛覆癌癥檢測方式。多家投資機構測算,液體活檢的潛在市場可達數百億元。 2月14日,在2016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AAAS) ,易活生物CEO廖瑋、易活生物首席科學家David Wong宣布,借助公司開發的基因測序技術,只需少量體液就能迅速檢測
官宣,品牌年度盛會MDx第六屆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將于8月13-14日在上海靜安洲際酒店盛大召開,本屆大會以“緊扣時下熱點新應用,加速新技術與新產品落地”為主題,將由趙國屏院士作為MDx2020主旨演講嘉賓,與30余位重磅行業嘉賓匯集第六屆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圍繞技術及
魏礦榮的辦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墻的大柜子,里面裝滿一排排泛黃的腫瘤登記卡:姓名、性別、年齡、居住地址、癌種、死亡日期 每張卡片上記載的患者信息不同,但是它們的背后卻有一樣揪心的故事。廣東省中山市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室保存了40年來當地腫瘤患者的資料,作為這個科室的主任,魏礦榮如今不再要用手工處理
憑借一管血檢測癌癥,這是數十年來全球醫學界共同的夢想。液體活檢技術試圖用各種技術手段從血液里捕捉相關腫瘤信息,從而規避了傳統方式需要手術、穿刺取樣的局限性。本文將從技術、科研、市場、資本、及政策等多個維度展現2016年度體外活檢領域進展。 “液體活檢”新技術全貌 目前,體液活檢涉及到的檢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