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的診斷通常無特殊意義。大約50%的腦膿腫患兒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輕度增多,伴發腦膜炎的患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20×109/L),可有核左移(桿狀核超過7%)。 2.血液檢查 C-反應蛋白對于鑒別顱內化膿性疾病(如腦膿腫)和非感染性疾病(如腫瘤)有一定的價值,C-反應蛋白升高較白細胞計數增多或血沉加快對顱內膿腫的提示更敏感,但無特異性。 3.血培養 血培養陽性率較低(約10%),但如陽性則對診斷有特異性意義。 4.腦脊液檢查 穩定期腦膿腫腦脊液多無明顯異常,可有蛋白輕度升高,白細胞計數稍高或正常,糖輕度降低,壓力多數升高。在病程早期特別是并發腦膜炎癥明顯者,腦脊液可有顯著異常。腦脊液培養陽性率不高,在同時存在腦膜炎或腦膿腫破潰至蛛網膜下腔時培養的陽性率增高。由于腦膿腫大多并發顱內壓增高,腰椎穿刺引起的并發癥明顯增加;因此不應將腰椎穿刺列為腦膿腫的常規檢......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的診斷通常無特殊意義。大約50%的腦膿腫患兒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輕度增多,伴發腦膜炎的患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20×109/L),可有核左移(桿狀核超過7%)。 2.血液檢查 C-反應蛋白對于鑒別顱內化膿性疾病(如腦膿腫)和非感染性疾病
關于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CT和MRI已成為診斷腦膿腫最主要的影像學方法,較典型的表現為囊壁光滑的環形強化占位灶,周圍伴不同程度水腫。但也有腫瘤壞死后表現為環形強化占位,與腦膿腫不易區分。另外,腦膿腫也可有不典型影像學表現,如膿腫壁不規則、膿腔較小,加之病人臨床癥狀不典型,造成腦膿腫誤診誤治。近年來,DWI和MRS的臨床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診斷介紹
如患兒有外周化膿性病灶特別是中耳炎乳突炎、皮膚感染或敗血癥或有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或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有開放性顱腦損傷等病史,一旦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候,即應考慮腦膿腫的可能性及時進行CT或MRI檢查可明確診斷。隱源性腦膿腫由于缺少上述外周感染史,臨床診斷較為困難,確診仍依賴神經影像學檢查。腦內小膿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預后介紹
由于早期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兒童腦膿腫的病死率由既往的30%下降至5%~15%。大約2/3的腦膿腫患者可完全恢復而不留后遺癥,存活者中10%~30%并發癲癇發作。其他神經后遺癥包括偏癱、腦神經麻痹(5%~10%)、腦積水、智力或行為異常等。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需要與腦膿腫鑒別的疾病很多,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疾病。 1.感染性疾病 許多顱內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和實驗室表現與腦膿腫相似,例如腦膜炎、腦炎(大多由病毒引起)、腦外膿腫(如硬膜下或硬膜外膿腫)、顱內靜脈竇感染顱骨骨髓炎的癥狀和體征也可與腦膿腫相似。結核性腦膜炎、結核瘤或結核性膿腫中樞神經系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內科治療介紹
單純內科治療的適應證包括: (1)病情穩定,無嚴重顱壓增高的體征。 (2)膿腫大小在2~3cm以內。 (3)病程少于2周,CT或MRI檢查提示膿腫包膜尚未形成。 (4)多發性膿腫 (5)有手術禁忌證,如膿腫深在或位于危險區,或患兒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等。內科治療系指以抗生素應用為核心包括
關于小兒肝性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生化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膽紅素總值常在171μmol/L(10mg/dl)以上,每天增長17.1μ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血清轉氨酶值在早期增高,隨著病情加重,黃疸加深,反而降低,呈現膽酶分離現象,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減小表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病因分析
感染的途徑有血源性、鄰近感染擴散、外傷性和隱源性(也多為血源性)。 大多數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或寄生蟲)均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性感染。引起腦膿腫的最常見的細菌是鏈球菌、葡萄球菌、腸道細菌和厭氧菌。多數腦膿腫為混合性感染。鏈球菌和革蘭陰性細菌,例如枸櫞酸桿菌沙門菌、沙雷菌屬、變形桿菌
關于小兒肺膿腫的檢查介紹
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
關于小兒肺膿腫的檢查介紹
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
關于盆腔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或正常。 (2)血沉多加快>40mm/h。 (3)血清C反應蛋白值增高>16mg/L。 (4)細菌培養。 2.其他檢查 (1)B型超聲 表現為盆腔內圓形或片狀的無回聲區,大部分邊界不清楚,內可見點、斑狀及條索狀中等回聲或弱回聲。排空小便后可探及液
關于肝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尤以細菌性肝膿腫明顯可達(20~30)×109/L,阿米巴肝膿腫糞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酶聯免疫吸附(ELISA)測定血中抗阿米巴抗體,可幫助確定膿腫的性質,陽性率為85%~95%。 2、肝穿刺 阿米巴肝膿腫可抽出巧克力色膿液;細菌性可抽出黃綠
小兒腦膿腫的外科治療介紹
對不符合上述單純內科治療標準的患者應進行外科治療以取得盡可能好的結果。外科治療常用兩種方法:腦立體定向穿刺抽膿或膿腫切除。在CT引導下穿刺抽膿一般安全準確、快速有效,并發癥和死亡率低。引流膿液病原學檢查可快速明確致病菌并進行藥敏試驗,從而避免經驗選用抗生素的潛在危險,缺點是某些病例需要反復吸膿,
關于阿米巴肝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檢查 急性期白細胞總數中度增多,中性粒細胞80%左右,有繼發感染時更多。病程較長時白細胞計數大多接近正常或減少,貧血較明顯,血沉增快。 2.糞便檢查 少數患者可查出溶組織阿米巴。 3.肝功能檢查 堿性磷酸酶增多最常見,膽固醇和白蛋白大多減少,其他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4.血清學
關于腹膜后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患者常有白細胞計數和嗜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出現貧血、紅細胞沉降率加速。 (二)影像學檢查 1.X線 腹部平片可顯示異常的腰大肌陰影、脊柱側突、腎輪廓消失或有軟組織塊影。靜脈腎盂造影可證明腎固定、腎充盈缺損或輸尿管位置偏移。胸片可見橫膈抬高或固定、胸膜腔積
關于咽后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體征檢查 患兒頭常前俯并偏向患側,唾液外溢,患側頸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對疑有咽后膿腫患兒,檢查咽部時要小心,防止膿腫突然破裂使大量膿液流入呼吸道而發生窒息死亡,故檢查時應采用頭低平臥位,并準備吸引器以防萬一。 檢查可見咽后壁一側隆起,黏膜充血,膿腫較大時將患側咽腭弓及軟腭推移向前,膿腫觸
關于老年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可有中毒顆粒。可見血紅蛋白下降。 (2)細菌學檢查 ①痰涂片革蘭染色鏡檢; ②痰培養; ③細菌培養; ④血培養。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一般X線胸部平片可獲得肺膿腫清晰影像。 (2)CT檢查可進一步發現壞死性
關于急性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片及胸部CT片 吸入性者多發于上葉后段或尖后段、下葉背段和基底段,右側多于左側。早期呈大片濃密陰影,邊緣不清,多有含液平面的空洞,內壁光整,周圍有炎性浸潤。血源性者早期見一側或兩側肺周邊部有多發性密度增高陰影,或圓形、橢圓形致密陰影,可形成空洞。有時并發膿胸或膿氣胸。 2.實驗室檢驗
小兒腦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膿腫是化膿性致病菌侵入腦組織內所形成壞死性膿腔,是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感染的常見類型,在兒科雖然少見,但卻十分重要,因為診斷或治療不當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死亡。近年來CT、MRI等診斷技術的進步大大提高了對這類局灶感染的認識。本病治療雖很困難,但仍可能獲得較好的預后。
關于腦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CT表現 邊界光滑無鈣化的腦實質外囊性腫物,密度類似腦脊液,無明顯強化。鄰近顱骨膨凸變形。凸面或顱中窩囊腫可壓迫同側腦室導致中線移位。鞍上、四疊體池和顱后窩囊腫可壓迫第三和第四腦室,導致腦積水。 2.腦MRI表現 T1為低信號,T2為高信號,囊壁無強化。
關于腦挫傷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X線平片 可了解有無骨折,有助于判斷致傷機制和傷情。 2.CT 為首選檢查方法,可用于:①顯示挫裂傷的部位、程度和有無繼發性出血和水腫等表現,根據腦室和腦池的大小和形態間接評估顱內壓的高低,必要時需反復多次CT掃描,以動態觀察腦水腫的演變并發現遲發性顱內血腫。②腦挫傷的CT表現為低
怎樣預防小兒腦膿腫?
1.防治感染性疾病 菌血癥或膿毒血癥可經血行播散到顱內引發本癥,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尤其是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易形成血栓。其他先心病患兒易發生細菌性心內膜炎,均易形成膿性栓子而引發本癥。 2.防治局部感染 如鼻旁竇、中耳、乳突的化膿性炎癥,頭皮的感染等,可至局部感染的擴散引發本癥,應積極
關于前列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常規、中段尿培養 可以發現細菌生長。 2.B超檢查 前列腺區有暗區反射,形態不規整,包膜光帶不整齊,不連續。 3.CT平掃 可顯示前列腺不同程度增大伴有低密度區,有時可見液性暗區,增強掃描后膿腫壁呈環形增強。 4.直腸指診 腺體明顯增大,可累及一葉或二葉,不對稱,壓痛劇烈,質
關于硬腦膜下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腰椎穿刺可發現顱內壓增高,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和氯化物稍低或正常。 1.顱腦CT掃描 典型表現為大腦凸面,顱骨內板下可見范圍廣泛的新月形低密度區,CT值早期一般在0~16Hu,鄰近腦組織可見廣泛水腫,占位效應顯著,中線結構移位,累及雙側者中線結構移位可不明顯。CT增強掃描,
關于血源性腦膿腫的化驗檢查介紹
(一)頭顱X線平片可發現乳突、副鼻竇和顳骨巖部炎性病變、金屬異物、外傷性氣顱、顱內壓增高和鈣化松果腺側移等。 (二)頭顱超聲波檢查大腦半球膿腫可顯示中線波向對側移位或出現膿腫波。 (三)腦電圖檢查在膿腫處可呈現局灶性慢波,主要對大腦半球膿腫有定位意義。 (四)同位素腦掃描對大腦半球膿腫診斷
關于小兒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急性胃炎 輔助檢查:胃鏡檢查可確診。胃電圖或B超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2.慢性胃炎 (1)胃鏡檢查可直接對胃黏膜進行觀察,并能同時取活體標本進行組織學和細菌學檢查,此法安全可靠,診斷率高,為確診慢性胃炎的首選方法。 (2)實驗室檢查 1)胃酸測定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
關于小兒腹痛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規檢查,有時可提供有診斷價值的資料如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逐漸下降,須警惕內出血的存在。白細胞總數升高常提示炎癥性病變。觀察糞便性質有助于腸道感染和腸套疊的診斷。尿內有較多紅細胞或膿細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時需檢測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
關于小兒氣胸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部攝片 由于大多氣胸因感染所致,故血白細胞計數多較高,膿氣胸時更為顯著,胸部攝片,可發現無臨床癥狀的小量積氣,若氣量較多,則顯示患側肺被壓縮,縱隔及心臟移向健側,膿氣胸可見有膿液平,體位變動時透視,變化更為明顯。 2.X線檢查 X線正及側位透視和拍片可協助診斷,可見萎陷的肺邊緣即氣胸
關于腦囊蟲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癲癇發作或/和多灶、多樣的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伴有便絳蟲節片史,或皮下結節并經活檢證實為囊蟲,以及腦脊液的血清學陽性,均為本病的重要診斷依據,囊蟲結節的病理學診斷與頭顱CT、磁共振的典型囊蟲影像,為確診依據。有助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有: 1.腦脊液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可見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還可見
關于去腦強直的檢查方式介紹
x線、CT、MRI、腦血管造影、數字減影、ECG、腦掃描以及ICP監測。每隔30分鐘監測生命體征及神經系統狀態一次,注意有無顱內壓升高表現,如心動過緩、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及神經系統惡化表現,如呼吸形式改變以及體溫異常等。2歲以內兒童大腦發育不成熟。可無去大腦強直。兒童中引起去大腦強直最常見的原